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荨麻疹生姜0
扩展阅读
来月经了长湿疹怎么办 2025-02-05 10:37:37
荨麻疹颗粒冲剂 2025-02-05 10:30:39
接触性湿疹 2025-02-05 10:24:54

荨麻疹生姜0

发布时间: 2025-02-05 07:23:52

1. 得了荨麻疹不能吃什么

荨麻疹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某些可能引起症状的食物。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指导原则:
1. 蔬菜和水果:应避免食用可能导致过敏的蔬菜,如生姜、香菜、大头菜、香椿和辣椒等。相反,可以选择新鲜且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梨、香蕉和橙子,以及清淡的绿叶蔬菜和豆腐等。
2. 肉类:荨麻疹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激发症状的肉类,包括牛肉、羊肉、猪肉、鸡肉和鱼类等。建议选择其他类型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蛋和牛奶。
3. 调料和添加剂:应谨慎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调料,如大料、花椒、胡椒、孜然和茴香等。同时,应避免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如辣椒酱、火锅调料和方便面调料。
4. 酒精:荨麻疹患者应避免所有类型的酒精饮品,包括白酒、啤酒和葡萄酒。
除了上述食物忌口外,还应识别并避开个人明确的过敏原。虽然食物忌口对某些患者缓解症状有帮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对此有显著反应。重要的是,除了调整饮食外,还应寻求改善过敏体质的方法。例如,北京过敏之家推荐使用的葡芮康OPC等产品,在改善过敏体质方面可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配合其他补充剂,如青松液和番茄红素,可能进一步增强效果。

2. 荨麻疹能吃生姜

薛仕敬
医师

来自来邢台市源人民医院

答:
不可以吃生姜,慢性荨麻疹有时治疗比较困难,需要从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入手。如坚持较长时间(3-6个月)联合服用二类抗组胺药,即扑尔敏、赛庚啶、赛特赞、敏迪这一类和西咪替盯雷尼替盯法莫替丁这一类。需要调整用药时间,为了防止晚间发作,可在下午服药。另外,为加强疗效可以配合注射胸腺素、组织胺球蛋白或卡芥菌多糖核酸针等。部分患者随着身体发育,机体免疫功能会发生变化,慢性荨麻疹也会自我缓解。建议平时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西红柿、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薏仁

3. 治疗荨麻疹的偏方是什么

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是荨麻疹的患者,而荨麻疹这种疾病是比较难以治愈的,所以人们大多都会找一些可以治疗荨麻疹的偏方尝试。那么治疗荨麻疹的偏方是什么?荨麻疹偏方有哪些?什么偏方可以治荨麻疹?
1、糖醋姜法
原料:红糖100克,生姜50克,白醋半碗。
做法:生姜用清水洗净后切块,放入煮锅中,加入红糖与白醋,大火煮沸2次后,滤渣留汁。饮用时取1小杯加入少量温开水,建议每日饮用3次。
功效:具有祛风、健脾功效。适用于荨麻疹及食用鱼、蟹等引起的周身痒疹。
2、青蒜苗法
原料:新鲜的青蒜苗60克。
做法:将新鲜的青蒜苗洗净切段后,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成药汁即可。用药汁外洗患处,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风团瘙痒较轻微者。
3、陈醋法
原料:陈醋适量。
做法:直接将陈醋反复涂擦患处。
功效:具有止痒、消肿功效。适用于因接触农药引起的荨麻疹。
4、木瓜法
原料:木瓜60克,生姜9克,醋100毫升。
做法:木瓜洗净去皮切块后,放入锅中,加入生姜和白醋,开火煎煮,醋干后即成,直接服用木瓜和生姜,分早晚2次食用,每日1剂,连食7~10剂。
功效:具有疏风、去湿功效。适用于风湿外袭型荨麻疹。
5、莴笋叶法
原料:莴笋叶500克。
做法:将新鲜的莴笋叶洗净切碎,放入煮锅中,加入清水,煎汤即成。将其汤汁擦洗患处,每日2次。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6、青蒿法
原料:青蒿
做法:采摘新鲜的青蒿,洗净稍晾干水气后捣烂,将药汁涂擦患处,随搓随消,没有新鲜的也可以采用晒干的青蒿,用开水泡发后捣烂涂擦即可。
功效: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适用于荨麻疹。
7、荨麻疹需注意
注意事项:
1.保持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应寒热变化。
2.避免强烈抓搔患部,不用热水烫洗,不滥用刺激强烈的外用药物。
3.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治疗慢性病,调整胃肠功能,驱除肠道寄生虫。
4.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保持清淡饮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建议:
尽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一般荨麻疹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就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盐酸左西替利秦口服迪皿,阿伐斯汀胶囊,如口服药物疗效不理想,可以注射抗组胺药物。

4. 生姜、大枣相伍,巧治荨麻疹

生姜

大枣

生姜、大枣相伍在表可调和营卫,在里可以调和气血。 成无己曰:“邪在营卫者,辛甘以解之,故用姜枣以和营卫,生发脾胃升腾之气”,邹澍曰:“大率枣与姜联为营卫之主剂,姜以主卫,枣以主营。”

一女,45岁,自诉:每遇风寒周身及肤发痒,搔抓后起大小不一条状丘疹团块,呈淡红色,以头面、手足等部位为甚,得热后可缓解,无定时发作已有3个多月。诊为荨麻疹,服用很多种西药如扑而敏等,当时止痒,药一停瘙痒又复来,吃此药副作用如嗜睡、头昏、全身无力等。近半年来遇风寒、着凉就感冒,体质较差,面色少华,纳差懒言,肢体倦怠乏力。

检查: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根据舌、脉,辨属中气虚弱,致肌表抗邪无力,风寒客于肌腠所发。治宜补中益气,逐风散寒,调和营卫。

但患者反复表明惧怕中药气味,一闻见就恶心呕吐。余思虑片刻,想起生姜的功效为“止呕圣药”,是否能以食药二用的生姜大枣煎汤内服,观治疗效果如何?患者乐意接受。遂嘱其生姜二片,大枣10枚,每日1剂。

二诊:上药连服10剂,各症状皆见轻,饮食大增,面色转红,肢体较前有劲,遇风寒皮疹明显减少,瘙痒大减。药已中病,效不更方,续服10剂后,吿知诸症痊愈。

荨麻疹是一种肤起风团,伴有瘙痒的皮肤病 根据其发病的特点,中医学文献中又有“鬼饭疙瘩”“风疹块”等名。关于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隐疹。”也就是说荨麻疹是因外邪侵犯人体所致。《医宗金鉴》中也说:“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明确指出了荨麻疹发病一则是受风邪侵犯,二则是表虚之人容易得之,说明体质的内在因素。

本病不分年龄、季节、性别。发起突然,骤来速去,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亦可反复发作,数年不愈。治疗一般采用风寒束表者,以疏风散寒为主;风热郁肤者,以疏风清热为主;血郁生风者,以活血祛风为主;脾虚受风者,以健脾祛邪为主。

治疗本例患者其根源在于平日脾胃气虚,中气不足,抗邪能力差,而呈现上述一系列症状表现。故使用生姜益脾胃,散风寒;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二药相伍,补脾益气和胃,调和营卫,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服后各症见轻,饮食大增,面色转红,肢体强健。正如《红炉点雪》中指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后世之人常用姜枣作“药引”,但用于此例患者,“药证合拍”,故有显效。又如古人所说,“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功”,正合此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 养生 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