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风疹和荨麻疹的区别
风疹和荨麻疹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将他们混为一谈,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一些表现症状都比较的相似,那么风疹和荨麻疹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风疹和荨麻疹的区别
风疹:
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传染性很强,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疹在冬季最为多见。大风降温之后,就开始感觉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后来发展为全身皮疹,瘙痒难忍。
荨麻疹:
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一般也多见于秋冬季等大风的天气。风带来的过敏原极易引起发病,同时,常见的一些食物也会引起发病。发病时,在皮肤表面会突起很多像被蚊虫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现,一般一小时内会自动消退。
看来,这两种疾病的发生虽然那没有跟大风有直接关系,不过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它们的危害性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风疹,它对于胎儿和孩子地影响尤为重大。荨麻疹,虽然在发病时一般只是皮肤上起包,不过也有可能在内脏中引起反应,比如腹痛、腹泻等。严重的急性秋季荨麻疹还可以发生在喉头,造成喉头水肿,影响呼吸道的`畅通,容易造成呼吸障碍,缺氧综合症等一系列缺氧常见的症状,会严重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拓展内容】
风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一、普通康复疗法
1、一般疗法
患有风疹的病人一般症状比较轻微,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发作症状比较明显的人,应该卧床休息,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对出现高热、头痛、咳嗽的情况以及患有结膜炎的人可以进行对症处理。
2、并发症治疗
脑炎高热、嗜睡、昏迷、惊厥者,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原则治疗。出血倾向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3、先天性风疹
自幼即应有良好的护理、教养,医护人员应与病儿父母、托儿所保育员、学校教师密切配合,共同观察病儿生长发育情况,测听力,矫治畸形,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病等。帮助学习生活知识,培养劳动能力,以便使其克服先天缺陷。
4、药物治疗
除对症治疗外,还可以服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这些药物似乎有助于减轻病情。
5、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复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二、隔离检疫
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但本病症状轻微,隐性感染者多,故易被忽略,不易做到全部隔离。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但妊娠期、特别妊娠早期的妇女在风疹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风疹病人。
三、自动免疫
据统计,接种风疹减毒疫苗后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在接种完成后,只有少数有短期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关节肿痛等症状。接种后免疫风疹的时间大多在七年以上,因为幼儿风疹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在8月份接种疫苗。在12到13岁左右再进行第二次接种。
四、中药治疗
治疗本病时,中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欲服汤药可分两型辨证治疗。邪袭肺卫型临床最常见,主要症状为:发热、恶风、流涕伴有轻微咳嗽,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及四肢,分布均匀不密集、细小2~3天消退,有搔痒感。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舌质红,舌苔薄白。
五、护理
1、患儿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2、防止播搔破皮肤,引起感染。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1、中成药疗法
药名:云南白药。
服法:成人每次服1/8小瓶,第1次加服保险子1粒,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不服保险子。
疗效:服药1-4天,有效率90.62%。
2、熏洗疗法
处方:鲜红萝卜全株1000克。
用法:加水6000毫升,浓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为度,洗后避风。日洗1次。
疗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愈率86%。
3、药酒疗法
处方:薄荷、苦参各30克,樟脑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7天后,去渣滤酒,加入樟脑粉混匀,用棉签蘸药涂擦患处。一日3次。
疗效:用药3天,治丘疹样荨麻疹,有效率100%。治愈率92%。
4、拔罐疗法
处方:凡士林、酒精各适量,火罐一个。
用法:先将凡士林一薄层于脐部,再将酒精滴数滴与火罐内,棉球引燃,火旺时将罐扣在脐眼侧位,5-10分钟拔罐,日拔3次。
中医在这里提醒荨麻疹患者,一旦被确诊后,不能只依靠这几种偏方治疗,建议优先去正规大医院与医师沟通。荨麻疹治疗期间要严格忌口,避免喝酒等辛辣食物的刺激。做好平日的养生保健才可早日康复。
荨麻疹的症状:
一、风疹块数目大小不一
荨麻疹的常见症状表现为风疹块有发红或苍白的水肿性斑,其边缘红晕。风疹块的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分布区域广,同时伴有针刺感、灼热感、瘙痒。
二、风疹块消失快
风疹块长则两天,短则几小时后会自然消失,而在风疹块消失的皮肤处一般不会出现新得损害,虽然这个地方的皮肤会恢复正常,但是在别处常有形成了风疹块。
三、出现并发症
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疼、身体不适等症状,甚至出现昏厥、休克等情况,但大多数病人只是发痒。风疹块出现迅速,在出现之前,患者会感觉局部发痒。
四、发作频繁
有很多患者可能会出现天天发生皮疹的情况,而且呈现出间断性的加重、缓解、消失,但是其可持续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也是荨麻疹症状的一种。
❷ 风疹是不是荨麻疹
风疹和荨麻疹有什么区别
风疹属于病毒疹一类,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风疹病毒所致的一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以低热和全身皮疹为临床表现,常伴有枕后和耳后淋巴结的肿大。本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部分患者可于1周左右症状自行缓解。
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机体接触一些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的过敏原以后发生的一种过敏反应。该反应会引起皮肤、黏膜小血管的局限性水肿,累及皮肤表现为水肿性的红斑、风团,若累及胃肠粘膜者会引起腹痛,更严重者可累及呼吸道黏膜,引起喉头水肿而导致窒息。本病皮疹发展迅速,此起彼消,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
荨麻疹与风疹的区别
荨麻疹,民间也叫风疹,因皮疹如风团样而名为风疹。
慢性荨麻疹新发现: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降低荨麻疹过敏原特异性IgE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瘙痒和风团,通常由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机制诱发。大约15%~25%的患者一生中患过荨麻疹,80%~90%的荨麻疹不能找到外部原因,这些患者传统上被称为患有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平均病程为3~5年,部分患者可能持续20年。
慢性荨麻疹的疾病分类
疾病的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其发病机制并指导治疗。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可将荨麻疹分为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和非变态型荨麻疹,其中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又分为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荨麻疹。这种深入分类的目的在于对IgE介导的荨麻疹可尝试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皮肤炎性反应细胞侵润模式类似变应原诱导的迟发相反应,表现为浅层血管周围炎。而其细胞因子分泌模式{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r干扰素(r-IFN)}提示一种Th0或混合Th1/Th2反应模式,而不是单纯的Th2反应。
【抗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前沿科学】:
目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自身免疫学说,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的发病越来越受临床荨麻疹研究的重视。虽然组胺被认为是荨麻疹发病中最重要的介质,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在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后风团会很快消失,荨麻疹得以缓解。结合上述IgE介导型免疫学说,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和循环中或趋化到组织的嗜碱性细胞是产生组胺的2种主要源细胞,而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表面有IgE高亲和力受体,变应原结合可导致后者交联并诱导细胞中的组胺为主要炎性介质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也可通过非变态反应机制释放。除了组胺,其他肥大细胞介质(白三稀)也在荨麻疹中发挥作用。
有研究认为,约2/3的慢性荨麻疹与自身免疫有关,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或)抗IgE抗体,在急性发作期约58%的患者在体内有IgE分子的自身抗体,25%患者有抗IgE抗体,而血清中IgE抗体的升高是导致组胺等炎性介质分泌的幕后主因。有一些个案报道了抗IgE抗体和抗白三烯制剂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治疗有效。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严重性和临床类型变化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应个体化。与其它过敏性疾病一样,如果确定有明确过敏原,治疗方案中应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
临床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是抗组胺药,第1代如扑尔敏等可有效减轻症状和皮损数目,但有嗜睡和抗胆碱等不良反应;第2代如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镇静作用弱,是目前临床一线药物,但大家会发现,抗组胺药物对荨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药就能控制,不吃药依然会起荨麻疹,从急性荨麻疹到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断断续续,依然是无法摆脱荨麻疹困扰,近几年通过对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以及IgE介导型过敏的研究,人们已开始将抗IgE抗体免疫疗法介入到了一些慢性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异位性皮炎(溼疹)、常年性鼻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抗IgE抗体免疫自限疗法。
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过敏原特异性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的分泌调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抗过敏益生菌菌株组成的康敏元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
荨麻疹和风疹有何区别?
病情分析:1、荨麻疹属皮肤和黏膜的I型超敏反应。其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2、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
荨麻疹和风疹的区别是什么
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疾病,以水肿性红斑,风团,皮损时隐时现,反复发作;风疹属于病毒性疾病,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皮疹不高出皮肤,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怎样确诊自己得的是不是荨麻疹?
1.过敏性荨麻疹
过敏性荨麻疹多数是由于过敏性机理引起的,每次发作时手脚特别痒,四肢麻木,呼吸也很困难,头也是麻木的,然后身上就会出一些黄豆大的水疱状的疹子。每次发病前都去过街上,而且基本都是晚上发作。发作时每次吃上一些药大概再过3个小时左右就会全消,这一点患者朋友们要注意。
2.寒冷性荨麻疹
有些人每年冬天吹冷风时就会皮肤发痒,甚至接触冷风、冷水或冷东西时,露在外面的皮肤或接触冷物的部位产生风疹块,重者还会出现手麻、唇麻、胸闷、心慌、腹痛、腹泻、晕厥甚至休克,寒冷性休克是溺水致死的原因之一,有时吃冷饮可引起口腔和喉头肿胀。有些时候寒冷性荨麻疹并不是简单的皮肤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症状,如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发现有这样的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
3.人为性荨麻疹症状
有些人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下子变得经不起搔抓,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胆碱能性荨麻疹症状:多见于青年,在运动、受热、情绪紧张、吃热东西后,出现疹子,疹子很小,大多散发于胸部和上肢,剧痒。半小时至一小时内消退,或用冷水冲洗后消退。青少年的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多留意。
4.丘疹性荨麻疹症状
丘疹性荨麻疹大多为昆虫叮咬所致,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皮损常为圆形或梭形之风疹块样损害,顶端可有针头到豆大之水疱,散在或成簇分布。好发于四肢伸侧、躯干及臀部。一般经过数天到1周余皮损可自行消退,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皮损常也可陆续分批出现,持续一段时间。丘疹性荨麻疹瘙痒剧烈,可因反复搔抓而引起脓皮病等。
5.胆碱能性荨麻疹
当受热、精神紧张、摄入热的食物或饮料,或在运动后,体温略增,增热的血流 *** 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胆碱能性神经并释放乙酰胆碱,如果对这种化学物质过敏,可以出现过敏反应。这类过敏反应除了无皮疹仅有针刺、剧痒感外,还可在躯干和肢体近端皮肤(腋、掌跖除外)出现红色的、2毫米左右的风团,这种风团速来速去不留痕迹。
更多荨麻疹的知识,可以看一下鲁非仁荨麻疹博客
请问风疹和荨麻疹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宝宝2岁,六天前有点咳嗽,没有发烧,吃了阿奇霉素、做了雾化,正在好转中,昨天晨起发现头面部、前胸后背大腿内侧出现大片红色,脚踝部也有红色,摸上去有点热,有些地方有点微微的隆起,看着有点肿,孩子不经常抓,精神胃口很好,枕部和耳后没有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按照医嘱给他吃了半片氯雷他定,口服5MG泼尼松龙,下午前胸后背的红色消失,洗澡后又有一点红色出现,到晚上又消失,消失后没有留下痕迹。今天早上起来,看见宝宝小腿和下巴上又有红色出现,小腿上的还有小包,直径在4到5毫米,分布在小腿,大概有十多个,看见孩子有时会抓一下,精神和食欲很好,看了很多关于风疹和荨麻疹的介绍,实在不知道怎么区别,所以想来请教一下专业医生!谢谢!
❸ 如何判断是荨麻疹还是风疹
荨麻疹和风疹可以采取以下判断方法:
1、荨麻疹: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荨麻疹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苍白色或皮肤色,少数病例可仅表现为水肿性红斑。荨麻疹风团发作时间不定,这种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皮疹容易反复成批发生,傍晚发作者比较多。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可伴有系统性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有的患者还可以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2、风疹:风疹属于病毒性皮肤病,发病前可有前驱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倦怠、咽痛等,发疹后以上症状即消退,一般在前驱期后的1-2天会出现皮疹,有时在初诊的第一天或前驱期时,在软腭、颊及腭垂等处会出现暗红色斑点或淤点。皮疹为粉红色斑或斑丘疹,初起于面部,在24小时内迅速蔓延到颈部、躯干、上肢,最后到下肢,可融合成弥漫性的红斑,1-2天内可全部消退,消退后也是不留痕迹,也可以有轻度的脱屑,发疹前5-7天可以出现枕骨下及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以上就是荨麻疹和风疹的不同点,具体病情应以线下就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