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阴囊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用中医法食材来治疗阴囊湿疹,效果十分显著,并具有安全、快速、除根、无副作用、不复发等特点。下面是我为你整理阴囊湿疹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阴囊湿疹的治疗方法
⒈用生山香750克、银花60克、蒲公英60克、九里明60克、黄柏20克、五倍子6克、白巩3克、蛇床子20克、苍耳子20克、川椒5克、孩儿茶15克、荆芥20克,水煎汤,每天先熏后洗2-3次,连续熏洗至病愈。
⒉用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2克、连翘30克、金银花3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6克、甘草10克,纱布包好,水煮沸15-20分钟,将药汤倒于盆中,先熏后洗患处,每天2次。每天1剂,3剂为1疗程。
若局部红肿,选加板蓝根、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渗水成疮,选加黄芩、黄柏、栀子;结痂干燥并奇痒,选加地龙、乌蛇、白花蛇;慢性经久不愈,加大黄;病变在上半身,加野菊花、夏枯草;病变在下半身,加黄柏、白花蛇舌草。
⒊用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紫草15克、土槿皮20克、白鲜皮20克、石榴皮15克、生黄柏30克、赤石脂20克、苦参30克,装于纱布袋中,水煎汤,先熏后洗肛门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本法用于肛门湿疹,熏洗至痊愈。
4、黄柏30克,土茯苓30克,苦参25克,胆草根20克,白鲜皮20克,百部30克,苦楝子20克。75%酒精100毫升,兑凉开水500毫升,盛放于砂罐中密闭浸泡7天后,滤汁装入瓶中密闭备用。
用法:用少许涂擦外阴,每日1~2次,涂擦3~7天,可预防阴囊湿疹发生、治疗轻微阴囊湿疹。已经形成疮疡者,用凉开水把上述药水以10:1的比例稀释后再涂擦,每日涂擦3~4次,涂擦7~10天,严重者可以配合口服药物治疗。
带状疱疹有哪些症状得了病毒性疱疹怎么办病毒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法由于阴囊湿疹和其他部位的湿疹一样与过敏有关,所以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都可以用来治疗阴囊湿疹。如常用的一些抗组织胺药,常用的有赛庚啶2mg,每日3次;扑尔敏4mg,每日3次;克敏嗪25mg,每日3次;息斯敏10mg,每日1次。外用药主要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如去炎松软膏、肤乐软膏、尤卓尔软膏等。
阴囊湿疹的诱因
1.喜好辛辣刺激食物
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直肠部位的血管,使其充血和扩张,造成排便时的刺痛和坠胀感,从而加剧或诱发痔疮。酒精会引起痔静脉充血、扩张以及痔核肿胀。
2.对食肥甘厚味食物情有独钟
如巧克力、肥肉、猪爪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这些食品可刺激直肠肛门部的粘膜皮肤、使充血明显、加重痔出血、脱出。
3.有暴饮暴食习惯
许多人养成了“看菜吃饭”的不良习惯,菜差少吃,菜好就猛吃,如此饥饱不匀,影响胃肠功能,使脾胃受损以致湿热痰浊内生,气血壅滞,常可发生痔疮出血,尤其暴饮暴食以后把腹部撑得大大的,腹腔压力增大,使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从而加重病情。
4.饮酒过量
中医认为痔疮多属湿热,饮酒可助其湿热为患,而且酒可使痔静脉充血,扩大而舒曲,使痔核肿胀,临床上发现多数痔疮病人对酒特别敏感,一般在饮酒后半小时就会感到肛门不适,次日即可便血,如酗酒,其后果更严重。因此患痔疮者最好应该忌酒。
5.内裤过紧
有些年轻人都喜欢穿比较紧,而且小的内裤,这时候特别容易使阴茎处于高温,潮湿,不透气的环境下,再加上走路经常会使内裤摩擦阴囊,就会导致发生阴囊湿疹的发生。
阴囊湿疹患者的注意事项
1.内裤用宽松的棉制品
在选择内裤的时候,患者朋友应当尽量穿宽松的棉织品,内裤注意不要过紧,更不要穿紧身的裤子,例如牛仔裤,这样很容易会增加患处所受到的摩擦而使病情加重,或者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疾病痛苦。
2.不随意搔抓阴囊
阴囊湿疹患者应注意什么?患者的阴囊的皮肤通常非常的娇嫩,一旦抓挠很容易会抓破,进而可能造成感染,所以患者朋友要注意不要随便的抓挠患处,也不要用肥皂、热水进行烫洗,可以选用温和的清水进行冲洗。
3.保持情绪的稳定
精神烦恼也很容易会使病情加重,所以患者一定要调节自我的情绪,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4.忌辛辣
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直肠部位的血管,使其充血和扩张,造成排便时的刺痛和坠胀感,从而加剧或诱发痔疮。酒精会引起痔静脉充血、扩张以及痔核肿胀。
5.忌暴饮暴食
饥一顿饱一顿,会影响胃肠功能,使脾胃受损,以致湿热痰浊内生,气血壅滞,常会发生痔疮出血,尤其是人在暴饮暴食以后,会把腹部撑得大大的,腹腔压力增大,使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到影响,从而加重病情。
6.忌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少吃那些诸如巧克力、肥肉、猪爪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这些食品可刺激直肠肛门部的黏膜皮肤,使充血明显,加重痔出血、脱出。
猜你喜欢:
1. 湿疹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
2. 最好的湿疹治疗方法及症状表现
3. 肝胆湿热中药方
4. 治疗阴囊湿疹的药
❷ 如何用艾灸熏烤治疗湿疹
要是想要用艾灸烘烤治疗湿疹的话,那么就一定要懂得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不专业的话就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所以要懂得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
❸ 患上湿疹,越挠越痒简单四味中药,疏风、清热、利湿,助你缓解
长过湿疹的人都知道,它只要发生在皮肤上就总是让人痒的不行,患者常常为了止痒甚至要把皮肤上挠出一条条血淋淋的印子才肯罢休,那是因为痒的感觉被疼痛的感觉所覆盖了。
那湿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呢?
《外科正宗》有云:‘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发则瘙痒无度,破流脂水,日渐滑开。’中医上来看湿疹是被风湿热邪侵体了,此外还和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喜欢吃过量的酒、烟、浓茶、辛辣品,这些都导致脾胃受损,‘脾主运化’,湿热侵体,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减弱,水湿在体内停滞久了化成热,湿热蕴结在内里,后熏蒸于外,卫气宣发及营卫失调,气血受到阻碍,再遇到外界湿热的气候条件而发为湿疹。
它常常发于夏季,长在四肢躯干上,常表现为红色的丘疹水疱,有时还会有少量渗液流出,且疮口遇到热水或遇到肥皂水的时候会痒的更厉害。
因此治疗湿疹除用药物之外,在生活也要注意:首先是忌口,俗话说‘看病不忌口,坏了医生的手’,辛辣刺激有损脾胃的食物必须戒;其次,洗澡时严禁使用搓澡巾,并且洗澡的次数要降下来;洗澡水的温度高于皮肤的人体的温度就可以了,同时,不能泡澡要淋浴。
对于湿疹,中医讲究辩证论治,治疗上以疏风、清热、利湿为法。
这里供几味中药给大家参考:白鲜皮、地肤子、荆芥穗和蒲公英;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地肤子清热祛湿止痒,荆芥穗祛风解表之余还可透疹消疮,蒲公英清热解毒,治疗往往采用熏洗之法,配伍虽然简单,但治疗湿疹大有裨益。
此外一定要注意,藓和湿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疾病,二者的治疗也根本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对湿疹来讲只有在生活上注意了,然后再加上药物的治疗,才可达到好的疗效。
但是大家一定要经过中医的辨证再去用药。
❹ 头皮有湿疹怎么办
头皮湿疹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对于这种疾病我们可以通过内服外治的方法来缓解病情,不过熏习法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错的,大家可以试试看。
一、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
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
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普榆膏外搽。
二、内服剂。
取水牛角15克,银花15克,黄芪15克,石决明10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香茹12克,天竺黄10克,杭白菊10克,蝉蜕10克,防风8克,陈皮6克。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并煎煮,待煎煮至沸腾后滤出服用。
三、熏洗剂。
取威灵仙15克,土大黄15克,蛇床子15克,当归尾15克,苦参15克,缩砂壳9克,老葱头7个。将上述药材全部置于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浸泡并煎煮,煎煮至沸腾后滤出,兑入适量清水坐浴。
❺ 手脚多汗起湿疹怎么办
第一,手脚多汗起湿疹可适丛态当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鲁本察郑薯辛等抗乙酰胆碱药。但是,安定和抗乙酰胆碱等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的。
第二,手脚多汗起湿疹,一定要保持手足清洁干燥,可以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会有不错的效果的。
第三,手脚多汗起湿疹可以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的治疗的:用苍术败者、苦参、黄柏、地肤子、白鲜皮、石膏、川母、白芷、艾叶、甘草等中药熬成药汁,先用热气熏蒸双脚10分钟左右,再泡洗20分钟左右,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预防大量出汗。
❻ 消风汤加中药熏蒸汽治疗慢性湿疹
许柳田
黄山市祁门县红十字医院皮肤科(245614)
【关键词】
慢性湿疹
中
药
熏蒸治疗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病变以苔藓样变为主,瘙痒明显,反复发作[1],一般常用口服抗组织胺药和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由于该病反复发作,长期应用疗效逐渐递减,可造成对激素软膏的严重依赖,甚至对所有外用药都不敏感。我们应用消风汤加中药熏蒸汽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来源于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25~65岁,平均40.8岁;病程10个月~15年,平均5.3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5~65岁,平均40.5岁;病程10个月~12年,平均4.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具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患者均具有慢性湿疹的临床表现和反复发作史[1,2];②愿意配合治疗观察;③均停用抗过敏西药。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中药消风汤,煎服;皮损部位中药熏蒸治疗,1天1次,外用10%尿素软膏1天2次。对照组用消风汤煎服,皮损处外用10%尿素软膏1天2次。
消风汤组方:生地,制女贞、当归,赤芍,川芎,丹参,鸡血藤,徐长卿,荆芥,防风、白鲜皮,甘草。1天1剂,水煎2次,分服。1个月4个疗程,共2个疗程。
中药熏蒸方:苦参、苍耳子、蛇床子、大枫子、当归,杠板归
,徐长卿,艾叶、花椒。采用中药熏蒸仪(JYV型中药熏蒸治疗机)产生的中药蒸汽持续熏蒸皮损处30min,1天1次,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瘙痒症状和皮损情况按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瘙痒:0分:无痒感;1分:轻度瘙痒,不烦躁;2分:中度瘙痒,尚能忍受;3分:严重瘙痒,不能忍受。皮损:0分:无皮损;1分:轻度皮损;2分:中度皮损;3分:重度皮损。以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疗效指数=[(初诊时积分-治疗后积分)/初诊时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94%~60%;好转:疗效指数59%~20%;无效:疗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