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桑枝带状疱疹
扩展阅读
口腔疱疹高烧不退 2024-12-29 07:10:38
水痘会误诊梅毒吗 2024-12-29 07:06:22
疱疹性咽峡炎多久能好 2024-12-29 07:03:29

桑枝带状疱疹

发布时间: 2024-12-28 16:17:09

『壹』 你好,你说的治带状疱疹的药从哪里买啊

治疗概述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约30天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普瑞巴林胶囊 阿昔洛韦缓释片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 —— 2000元)

带状疱疹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消炎,缩短病程,预防感染。
1.全身治疗
(1)抗病毒药物:尽早应用伐昔洛韦(万乃洛韦),泛昔洛韦,这两种前体药比阿昔洛韦口服生物药效率高,小剂量产生的血液中药物浓度高,二者经口服所达到的血清中抗病毒活性浓度所需时间均比通过静脉点滴阿昔洛韦所需时间短,阿昔洛韦(无环鸟苷)有较强抗疱疹病毒作用,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干扰DNA合成,早期应用可减少新疹形成,抑制疼痛,制止病毒扩散,减少内脏损害发生,口服200mg,5次/d,连续1周,亦可用5mg/kg静脉滴注,3次/d,持续5~10天,用阿糖腺苷,可干扰疱疹病毒DNA早期合成;口服15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天,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聚肌胞因价格低廉也可选用。
(2)止痛药:可口服安痛定,氨基比林/苯巴比妥/非那西丁/咖啡因(去痛片),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等,对严重后遗神经痛可给盐酸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睡前顿服12.5 mg,每2~5天递增12.5mg,三环抗抑郁药如多塞平(多虑平),丙米嗪等,严重者可作神经阻滞或椎旁神经封闭。
有报告,比较严重的神经痛亦可用神经阻滞疗法,即用硬膜外先注入1%利多卡因3~5ml,然后再注入吗啡复合液10~15ml(含吗啡1~5mg),1次/d,亦可用氦氖激光作局部病点照射。
(3)干扰素(IFNα,γ)和人重组干扰素α-2b,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可酌情选用,它可直接抗病毒,增强免疫效应细胞的应答反应,人血丙种球蛋白(0.6~1mg/kg),麻疹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0.3~2ml,1次肌内注射),其他如转移因子,胸腺素(胸腺肽)等均可有助于缩短病程。
(4)皮质类固醇激素:病情严重可早期使用,以减轻神经节炎症后的纤维化,减少神经痛,一般泼尼松30~40mg/d,疗程7~14天,必须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
2.局部治疗
(1)复方锌铜溶液(Dalibou液)或3%硼酸溶液作局部湿敷,外用3%~5%阿昔洛韦霜,1%喷昔洛韦霜,干扰素α-2b涂布剂,0.5%酞丁安搽剂等。
(2)眼部带状疱疹可用3%阿昔洛韦眼药水,0.5%碘苷(疱疹净)液,干扰素α眼药水点眼,3~4次/d。
(3)物理疗法: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音频电疗法和氦氖激光照射消炎止痛,缩短病程。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1)辨证用药
①肝胆实热型
【治法】法宜清热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板蓝根,大青叶,泽泻,车前子,元胡,赤芍,生甘草,发于头面者加菊花;发生于上肢者加桑枝,片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血疱者加丹皮,白茅根;口干渴者加生石膏,知母;大便干燥者加大黄;皮疹继发细菌感染者加双花,公英;年老体弱者加黄芪。
②脾湿肺热型
【治法】法宜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茯苓,生白术,陈皮,厚朴,大青叶,生薏米,泽泻,元胡,车前子,生甘草。
③气滞血瘀型
【治法】法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兼清余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桃仁,红花,鸡血藤,鬼箭羽,元胡,川楝子,地龙,木香,陈皮,双花藤,正气尚盛者加川军破瘀;年老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扶正。
(2)外用治疗:红斑,小水疱时可用雄黄解毒散,化毒散混匀后与水调敷或用新鲜马齿苋或白菜帮捣烂后混合调敷,糜烂破溃时可用硼酸双黄连液(3%硼酸液2000m1加双黄连0.6g)清理,湿敷,水纱条贴敷,结痂时用化毒散膏,黄连膏,后遗神经痛时可用黑色拔膏棍或脱色拔膏棍加湿化贴。
(3)单方成药:急性期可用龙胆泻肝丸加板蓝根冲剂,亦可用除湿丸加舒肝丸;后遗神经痛时可用健脾舒肝丸加活血消炎丸。
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和局部对症治疗为主。
【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 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之平行线;2,距病灶边缘1厘米之环状区。
(二)治法
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大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 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 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7次为一疗程。
【火针】
(一)取穴
主穴: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变在腰以上加支沟,在腰以下加阳陵泉。
阿是穴:皮损区周围。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病变部位加配穴,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则采用疱疹周围围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针孔清洁,勿用手抓挠。
【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著沿带状分布,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转划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毛笔或棉签蘸雄黄酒少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雄黄酒泡制: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罐入酒水各半调和而成,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早晚分服。
【灯火灸】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关,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阳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阴交,臀部取环跳。
(二)治法
穴位均根据皮损部位选取,主穴第一组用于胸胁腰背部皮损,第二组用于头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灯心草一根,约3寸长,一端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将燃着端接触穴位的皮肤,一点即起,施灸处可出现绿豆大的水泡,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时,宜在原灸点之旁边),4次为一疗程。
二、预后
皮肤带状疱疹呈自限性,预后一般良好;愈后一般可获得终身免疫,仅偶有复发,不过,若疱疹病损发生于某些特殊部位(例如角膜),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贰』 中医辨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疱疹病毒组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其特征为神经痛和沿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疱疹。病程一般2-3周。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春秋季节,一般愈后不再复发。但近年来各种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有所增多,泛发性的带状疱疹或复发性的带状疱疹也可见到。其具一定的自愈性,但常在所有皮疹及水疱消退后遗留长达几月到几年的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属于中医学所说的“蛇串疮”、“缠腰火丹”、“蛇丹”、“蜘蛛疮”、“火带疮”等范畴。

1、辨治要点。

中医学认为本病患者病因病机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毒,循肝胆经外发而成;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溢肌肤,感受外邪,搏结化毒而发。若老人正气不足,湿毒蕴蒸,壅阻肌肤,经络失疏,致使气滞血瘀,则常遗留疼痛不休或刺痛不止。

2、基础治疗。

患者应忌食辛辣,鱼腥发物;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心理调节应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忌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以防皮损扩大,病情加重。预防与调理应重在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患者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防止感冒。

3、中医内治。

根据部位不同加用引经药,头面部多用银花藤、白芷等,躯干部多用柴胡,四肢多用桑枝引经。年纪较大的久病患者在本病中后期,尤其是皮损已退遗留后遗神经痛期,应加入扶正补虚之品,如黄芪、党参等。早期肝胆湿热俱盛时应慎用活血化瘀之品,否则易造成毒邪走散;疾病后期应适时、适当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减少遗神经痛的严重程度及其发生的机率。对于顽固性、严重性的后遗神经痛,我们应考虑加入虫类药物搜经络风邪,以通络止痛,如蜈蚣、全蝎等。必要时可根据辨证加入中药针剂静滴,如下:

苦碟子注射液: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清热活血祛瘀。适用于湿毒火盛、肝脾湿热型带状疱疹,伴有疼痛尤佳。

灯盏花素注射液:40mg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清热活血祛瘀。适用于湿毒火盛、肝脾湿热型带状疱疹,伴有疼痛尤佳。

丹参酮注射液: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活血化瘀,通脉通络。适用于毒热未尽,气滞血瘀者。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解毒抗炎,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早期使用可预防后遗神经痛。

黄芪注射液:10-2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益气行气活血。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参麦注射液:50-100ml加入0.9%的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功能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者。

4、中医外治。

(1)二味拔毒散:雄黄、枯矾1:1研细。以浓绿茶水调成糊状,涂于色红有水疱的皮疹上,待水疱完全干涸后停用。可解毒、杀虫,收敛。适用于带状疱疹初期。但皮肤有破损的地方及阴囊、眼睑等皮肤薄嫩处,不能外擦此药。

(2)遗留神经痛者:皮肤完全恢复者可加用寻痛酒或青鹏软膏外擦。

(3)若水疱不破,可用三棱针或消毒针头挑破,或用火针点刺,使疱液流出减轻胀痛。

5、针灸疗法。

(1)基础针刺法:取穴为阿是穴,与患侧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双侧支沟穴,双侧后溪穴。操作方法如下:

围针刺: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在距皮损边缘0.2cm处用1.5-2寸毫针进针,针尖朝向皮损区中心,呈15°角,沿皮下围刺,针距约为1-2cm(每簇针数多少与皮损范围大小成正比,皮损范围直径3cm以下,按周围神经走向前后各一针,直径3-5cm可6-8针,直径5cm以上则10-16针为宜)。针刺入后留针30分钟,每天1次。

电针:夹脊穴用1.5-2寸毫针,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同一输出的负、正两个电极分别接到病变对应神经节段上下各一节段的两处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用1-1.5寸毫针,针刺得气后,接韩氏穴位刺激仪。同一输出电极的负极接一侧支沟穴,正极接同侧后溪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分钟后出针,每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计一个疗程。

(2)铺棉灸疗法:铺棉灸:患者取卧位,将阿是穴充分暴露,用活力碘常规消毒,将脱脂干棉花撕成薄如蝉翼(薄棉片中切勿有洞眼),约3×3M2大小棉片,根据皮损的面积决定施灸棉片的数量。铺在阿是穴上,用火柴点燃棉花,棉花迅速燃尽,此时患者只有轻微烧灼感,每次施灸3遍。

(3)火针疗法:取穴同基础针刺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火针:患者取卧位,在已选阿是穴上用活力碘消毒,点燃酒精灯,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持中粗火针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针体,直至将针尖烧至红白后,迅速准确地刺入疱疹中央约0.2-0.3cm,根据疱疹数量的多少,先刺早发的疱疹,每次选择3-5个,每个疱疹针刺2次,术毕挤出疱液,按压约30秒钟,涂上一层万花油。

(4)叩刺拔罐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患处,局部常规消毒,再以消毒后的梅花针叩刺阿是穴(各簇水疱群间皮肤),以局部微渗血为度,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罐,迅速拔按在刺络部位及病损两端。留罐5-10分钟,出血3-5ml,取罐后用活力碘消毒患处,视疱疹面积大小,决定火罐的型号和数量。

(5)穴位注射疗法:可予以胸腺五肽针或维生素B12针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

(6)艾条灸疗法:点燃艾条一端,在皮损部位及所处神经节段区域缓慢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灸20-30分钟,每日1次。

『叁』 抗病毒的中草药有哪些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中可谓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当代,中药防治病毒感染仍被大量采用。
我国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查阅1 070种中药,其中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132种,占总数的12.3%。
抗各种病毒中药:
抑制流感病毒的有74种,如麻黄、桂枝、葛根、柴胡、藿香、贯众、川芎、黄精、鱼腥草、蚤休、甘草、虎杖等;
抑制疱疹病毒的有33种,如黄芪、夏枯草、大黄、石苇、天花粉、怀牛膝、苍耳子、西洋参等;
抑制柯萨奇病毒的有20种,如山豆根、败酱草、乌药、仙灵脾、苦参等;
抑制肝炎病毒的有14种,如紫草、姜黄、桑寄生、黄柏等;
抑制乙脑病毒的有11种,如牛黄、刺五加、大青叶等;
抑制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有8种,如黄芪、苦瓜、天花粉、槟榔、甘草等;
此外,杏仁、银杏叶抑制EB病毒,大蒜抑制巨细胞病毒,苍术抑制腮腺炎病毒,黄连抑制沙眼病毒,白芍、丝瓜藤抑制口腔炎病毒。有趣的是桑枝可抑制马铃薯病毒,红毛七可抑制烟草病毒,斑蝥可治鸡瘟病。
经研究证实,能抑制3种病毒的有黄芩、黄连、银花、连翘、鱼腥草、紫草、贯众、艾叶、败酱草、黄芪、甘草、仙灵脾、金樱子、蜂胶、乌药、青木香、虎杖、海藻、丝瓜藤、石榴皮等,以及较少用的白屈菜、鸡血七、空心苋、棉子、红药子、珠子草等。
临床治疗病毒性感染使用中成药已极为普遍。如午时茶、川芎茶调散治疗风寒感冒,藿香正气片(丸、软胶囊)、正气片治疗感冒及肠道病毒引起的腹泻,防风通圣丸治疗感冒及单纯疱疹,板蓝根冲剂(颗粒剂)治疗风热型感冒、腮腺炎、肝炎、麻疹等病毒感
染,抗病毒口服液治疗风热型感冒、腮腺炎及各种病毒感染,纯阳正气丸可治疗暑天感冒,小柴胡冲剂、柴胡口服液(注射液)、正柴胡饮冲剂等可治疗流行性感冒,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单纯疱疹、病毒性心肌炎等,复方大青叶合剂治疗流行性感
冒、乙脑,复方黄芩片、黄芩苷片治疗流行性感冒、肝炎,黄连上清丸(片)治疗口腔炎等。
病毒和细菌合并感染临床上较为多见,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上述132种抗病毒单味药中,兼有抗细菌作用的有92种,约占70%。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羚羊感冒片、银黄含片、银黄注射液、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等。日常预防病毒感染,可选用玉屏风
丸(冲剂)、生脉饮(注射液)、补中益气丸(合剂)、刺五加片(糖浆)等,有增加人体免疫功能的效应。此外,平时注意选用进食一些药食兼用的食物,也可有效地预防病毒感染。如越橘、佛手、香橼、菊花、大叶桉(桉叶糖)等可抑制流感病毒,云芝等可抑制流
感、疱疹病毒,海参、芒果可抑制疱疹病毒,香菇、苦瓜、茶叶等可抑制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香菇可抑制乙肝病毒,丝瓜可抑制乙脑病毒,猕猴桃可抑制轮状病毒,大蒜可抑制巨细胞病毒,薄盖灵芝可抑制柯萨奇病毒,蜂胶可抑制流感、疱疹、假狂
犬病毒,海藻可抑制脊髓灰质炎、柯萨奇、腺病毒、疱疹病毒等病毒,橘皮泡水代茶饮则可保护细胞不受病毒感染。病毒与细菌在地球上的存在,要比人类及其他动物早得多。人类一出现,它们就与人类同生死、休戚相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很多,譬如几
年前出现的非典型肺炎(SARS),冠状病毒是其元凶;今年春天出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就是A型流感病毒(H5N1)在作祟。
翻开人类的传染病史,我们会发现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还真不少,如天花、麻疹、风疹、肝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登革热和登革热出血热、腮腺炎、狂犬病等,以及目前尚无办法根治的艾滋病。至于疱疹病毒
引发的带状疱疹,特别是生殖器疱疹,以及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等都较为常见。
据科学家们研究,部分癌症的发病亦与病毒有关,如鼻咽癌、淋巴瘤与EB病毒,宫颈癌与单纯疱疹病毒,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已知有128种病毒可以引起动物30多种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