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汗疱疹厚皮
扩展阅读
阳性疱疹 2024-12-13 03:57:09
aveeno湿疹膏 2024-12-13 03:56:24
红圈湿疹 2024-12-13 03:52:15

汗疱疹厚皮

发布时间: 2024-12-13 00:35:25

① 手汗疱疹,现在水泡没了,褪皮,有厚厚的死皮,开裂怎么办

汗疱疹会伴随蜕皮的情况。此时是有一定好转的几率的。建议可以外涂乳膏,每天一到两次。通常之后就会慢慢恢复。平时饮食上注意忌口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清水洗手即可,避免洗手液。

② 汗疱疹是怎么回事

汗疱症(dyshidrosis)又称为出汗不良,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病。本病与中医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痛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以自破。”有人称本病为于足蚓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汗疱疹的病因

汗疱疹的病因未明。以往曾误认为汗管口堵塞引起汗液潴留所致。现多认为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掌跖皮肤的一种湿疹样反应。有遗传易感性、异位性、接触过敏、真菌感染、药物和精神紧张之说。而汗腺的作用尚有争议,虽然有出汗过多,天热时更严重,但病理检查并无小汗腺受累和汗液潴留。

汗疱疹的症状

汗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0~40岁多见。特点为突然发生的成群的清亮的深在性、粟粒至米粒大水疱,无红斑。在发病前手掌可有烧灼和刺痛感,皮疹出现前可有严重的瘙痒。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尤其在足。皮疹可自然消退,大多数在2~3周内缓解,继而出现领圈状或片状脱屑,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使症状持续存在。轻者仅有手指侧缘受累;典型病例水疱对称发生于掌和跖。如果发生单侧或不对称分布的皮疹,提示接触致敏的病因。手和足受累及足单独受累分别占10%。偶有继发感染伴脓疱形成和淋巴管炎,在部分病人可因搔抓、不恰当的治疗引起湿疹样改变。皮疹扩散至指背,甲可发生萎缩、横脊、点状凹陷、增厚和变色。在无原因可寻的汗疱疹病人,复发常见。发作间期为3~4周,病程可持续长达数月或数年。汗疱疹更常发生于温暖的气候,某些病例每年夏季复发。

汗疱疹的检查

一、病史

病史中应详细询问发生出汗异常前的原因。如是否有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是否有神经外伤、服药史及患病情况。如患血友病可引起血汗症,服氯苯吩喀可致汗液发红。应询问家中有否同样患者,以排除遗传因素。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重点应放在是否有诱发出汗异常的皮肤体征。如发现患者有鱼鳞病,则为局部无汗症的原因。结核型麻风的斑状损害、除有局部感觉异常外,常有局部无汗。慢性放射性皮炎损害,除有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外,常有局部无汗。因此详细的体格检查,可找出发汗异常的原因,以明确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

血汗症可进行血红蛋白的检查呈阳性。出汗试验:适用于局部出汗功能障碍,于皮损部涂以碘酊、待干后,分别于皮内注射1:1000浓度的毛果着香碱液0.1-0.2ml,轻轻吸干针尖渗液、立即撒上薄层淀粉。3-5min后,正常皮肤淀粉出现蓝色小点,表明出汗功能正常。如皮损部无蓝色小点,则表示局部出汗功能障碍而无汗液排出。

汗疱疹的诊断

根据水疱特点及发病部位,伴有多汗及容易复发等特点不难诊断。

汗疱疹的鉴别诊断:

应与水疱型手足癣、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汗疱疹的治疗

1.详询汗疱疹的病史,找出可能的诱因并去除之。镍过敏者应低镍饮食。

2.内用药:常用钙剂、抗组胺药、谷维索等。症状急剧者可内服泼尼松每日15~30mg,分3次口服。重症可用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霉酚酸酯。

3.汗疱疹的外用药:以收敛、止痒。常用含薄荷或酚炉甘石洗剂、止痒酒精外搽。3%硼酸溶液、0.5%醋酸铝溶液或5%明矾溶液等湿敷或浸泡。损害好转,干燥脱屑时则用10%尿素霜、皮质激素霜剂。或软X线及PUVA、UVA、UVB治疗。

汗疱疹的保健

保健:患处勿接触化学刺激性物品,如洗衣粉、洗洁精等。出汗要擦干净或是洗手,避免细菌繁殖。

饮食:汗疱疹患者应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就更不要说了,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汗疱疹的预防

1、汗疱疹患者应当保持手足干爽清洁。

2、局部用1%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

3、外用中药清洗。根据汗疱疹以湿邪为主的特点,可用收湿敛疱法:王不留行60g,明矾30g,石榴皮30g,水煎取汁,泡洗患处,每次5分钟,日2次。

4、其他:汗疱疹患者要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烦躁;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③ 汗疱疹是怎么引起的

以下内容摘自林政贤医师文章。

汗疱疹是一种好发于手、脚的反覆发作性湿疹性疾病,且好发于青年至中年时期。不过,小至三、四岁,大至七、八十岁者,都有可能发生。一般年过中年后,发生率会渐渐降低。男女发生的比例差不多。
汗疱疹形成的原因,目前仍未完全研究清楚,许多学者都提出不同的假设。虽然许多病人可能合并有手掌及脚掌的多汗症,但可以确定的是,汗疱疹并不是因为汗腺开口被阻塞,或汗管积了很多汗而膨大所引起的。目前认为其形成的原因如下:

●异位性皮肤炎:在异位性皮肤炎的病患中,有些人会出现手与脚的汗疱疹。但是反过来说,得到汗疱疹,并不表示一定有异位性皮肤炎,民众不必过度紧张。

●外在因素:如对金属的镍、钴、铬,或香料、香脂、染发剂,或某些食物过敏,或对感染的霉菌、细菌过敏等。这些外来的「半过敏原」进入皮肤后,会与皮肤中的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过敏原,进而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而诱发汗疱疹。

●情绪及环境因素:熬夜、睡眠不足、压力大、季节交替、极热或极冷的温度、阳光、湿度变化等。

汗疱疹在急性期主要可见两侧手掌、脚掌或手指、脚趾侧面有许多剧痒且散在或聚集的小水泡或丘疹,水泡通常很深且不会破开,常常会让病人感觉「抓不到痒处」。若水泡被病人抓破,则会呈现流汤的现象,甚至引起细菌感染,而形成脓痂疹。若没有被抓破,则这些水泡在一、两周或治疗后会自然吸收干掉,而形成类圆形的干皮屑轮,然后恢复成正常皮肤。在慢性期时,手掌及脚掌会有过度角化的厚皮形成,皮肤呈现干燥、脱皮、龟裂而有疼痛感。

最容易与汗疱疹混淆的皮肤病就是霉菌感染,包括足癣、手癣或念珠菌感染。另外,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干癣及扁平苔癣等,临床表现有时也与汗疱疹很相似。除了临床型态的观察外,有时尚须借助显微镜、细菌培养、霉菌培养、切片检查、贴肤试验或抽血检查(过敏原、过敏指数)等,作进一步的确认。

在治疗上,需要依病程阶段选择不一样的治疗法。若在急性期产生较大的水泡,则可在消毒无菌的情况下,将其中的组织液释放出来。若是被抓破而流汤,以短期三天的湿敷,并配合适当水性或凝胶型基剂的外用药膏及止汗剂,可使病灶快速收敛。若是处于脱皮、干裂的时期,则要使用较滋润的乳霜或油膏基剂的外用药来治疗,以润滑皮肤,协助脱屑快速改善。

程度较严重者,可以短期口服药物治疗,让症状快速缓解,以免「痒→抓→产生湿疹→更痒」的恶性循环持续进行。少数一整年汗疱疹一直发个不停的病患,可以考虑紫外线光疗法,或是使用较强的口服免疫抑制剂。特别要注意的是,若有合并细菌感染或霉菌感染,要同时给予适当的治疗。
另外,由于皮肤在发生此一湿疹变化的同时,表皮障壁会暂时受损,因此加强手部的保湿非常重要。平时洗手的次数不宜太多,且最好使用不含皂碱的洗手乳。手部保湿乳液一天应使用数次,且同样应配合病情选用不同剂型,最好是不含香料。如此,可加快受损皮肤的修复速度。

在生活型态上,应适度释放自己,不管是生活上、工作上及家庭上的压力,不要熬夜,且睡眠时间要充足。

在饮食上,对于反覆发作的病人,或者贴肤试验已证实对金属过敏的病人,可考虑减少食用含镍、钴及铬较高的食物,有些病患有不错的效果。以下将较常见者列出供参考:

●镍:罐头食物,以含镍的厨具所烹煮的食物,鲱鱼、牡蛎、龙须菜、豆类、香菇、洋葱、玉米、菠菜、番茄、全麦粉、梨子、大黄(一种中药)、茶叶、可可、巧克力及烘焙粉等。

●钴:杏仁、豆类、啤酒、甜菜、包心菜、丁香、可可、巧克力、咖啡、肝脏、坚果类、扇贝、茶叶、全麦粉等。

●铬:酵母菌发酵产品(如啤酒)、起司、乳酪、全谷、全麦、麦麴、糙米、小米、玉米、坚果类、粗制红糖(非白糖)、葡萄汁、肉类(如牛肉、鸡肉)、肝脏、甲壳类(如蛤)等。

④ 手脚狂冒小水泡夏日最常见汗疱疹怎处理医师详答

手或脚长出一颗颗小水泡,伴随搔痒感,不停想抓,抓破皮不只疼痛、皮肤还可能变厚、粗糙,不但影响美观也非常困扰,很可能是汗疱疹惹祸。

陈太太近来发现右手食指和中指指侧处,出现数颗小水泡,有搔痒感,几天过去,连左手手掌也出现小水泡,而且越抓越痒,有些水泡干掉之后,形成小圆圈状的脱皮,去看皮肤科医师,确认是汗疱疹作崇。

反复发作的湿疹性疾病

台北林口长庚医院助理教授级主治医师黄毓惠表示,汗疱疹是发生在手部或足部的湿疹性变化,发作时病人的手掌、脚掌,手指或脚趾的侧面,会出现细小的、散在性或如同西米露成串的小水泡,是一种会反复发作的湿疹性疾病。

汗疱疹在急性期常伴随着痒感的小水泡,这些水泡经过治疗后会缓解消除,但还是会再复发,有些水泡会自然吸收、干涸、形成脱皮。但要当心的是,若受不了痒感而抓破水泡,很有可能会造成细菌感染,甚至演变成蜂窝性组织炎。

当汗疱疹反复发作进入到慢性期的时候,病灶会出现红色斑块、变厚、表面粗糙的苔藓化反应,甚至皮肤会出现疼痛龟裂。

新竹国泰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朱建和表示,汗疱疹是在季节交替、特别是春季转夏季时好发的湿疹疾病。根据统计,有70%症状出现在手,10%是出现在脚,20%是手脚同时出现,盛行率约为0.05~10%,由于台湾天气湿热,患者相当多。

汗疱疹的致病9原因

朱建和表示,汗疱疹的英文名称是dyshidrotic eczema或pompholyx,由于汗疱疹病灶处,多半在小汗腺汗管处,起初医学界认为是小汗腺异常或是失调导致,但进一步研究发现,汗疱疹跟小汗腺的异常无关,更合适的名称应该是「急性反复水泡性手部湿疹」。汗疱疹的致病原因说法很多,大致相关因素如下:

1体质:先天体质因素。

2压力:压力大时特别好发。

3熬夜或作息不正常。

4气候或季节变化:季节交替、气温或气候变化大时好发,春、夏也是比较容易发作的季节。

5多汗症:有研究发现多汗症的患者,特别是手汗和脚汗多的人较常发生,约7.5~33.3% 汗疱疹病人,同时合并有多汗症的困扰。

6抽菸:抽菸是汗疱疹的恶化因子。

7霉菌感染:大约有10%的汗疱疹患者,可能有潜在的霉菌感染,例如香港脚,当汗疱疹病人反复性发作时,会建议检查是否有香港脚,因为当免疫细胞攻击香港脚霉菌时,可能诱发「自体敏感性湿疹反应」,会使得汗疱疹容易复发。

8异位性皮肤炎带中体质:小时候曾发生异位性皮肤炎的人,长大后好发汗疱疹的比例较高。

9接触性过敏:特别是接触或吃进含有镍、钴、铬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普遍存在于土壤中,以及罐头食物、可可、巧克力、坚果、燕麦、豆类......等食物中,还有项链、眼镜、耳环等含有金属的配件。另外,香精、防腐剂等物质,也可能诱发汗疱疹。

外用类固醇药膏,不用担心副作用

黄毓惠表示,汗疱疹的治疗以涂抹类固醇药膏为主,若是情况较严重,可以搭配使用止痒的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或是给予短暂的口服类固醇治疗。一般口服类固醇是采取低剂量且短期使用,只要配合医师医嘱指示使用,不必过度担心副作用的问题。

朱建和也指出,擦外用类固醇药膏是治疗汗疱疹最主要的方式,很多人对类固醇药物有错误的观念,事实上,只要在医师的管控下使用,是安全无虞的。类固醇药膏的副作用是会导致皮肤变薄、血管扩张,有可能二度细菌和霉菌感染。但指侧和掌心的角质层比较厚,副作用不明显,除非长时间大量使用,否则不必担心。若患者真的担心或情况特殊,可以改用「非类固醇药膏」,但目前健保不给付于汗疱疹的治疗。

当汗疱疹情况严重时,则建议口服类固醇药物,朱建和表示,口服类固醇连续使用超过3~4 周以上,才会有明显的副作用,汗疱疹口服类固醇治疗大约不到1周即可,因此,患者担心的明显免疫力抑制、月亮脸、水牛肩等副作用,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

如果情况仍难以控制,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主要使用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对于严重型汗疱疹也有疗效,是属于比较后线的疗法,副作用是会增加肝肾功能的负担。

光疗法是另一种治疗选择

「光疗法」则是另一种选择,朱建和表示,光疗法是采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光来照射患部,达到皮肤消炎的作用。国外也有蠢绝山个案报导指出,阳光中的紫外线同样具宏胡备一定的疗效,例如中午大太阳的时候,可以晒手心和脚掌,晒个12分钟,持续10~15次,对于部分汗疱疹患者来说,具有抑制的效果。

不过,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症状反而变得更严重,因此朱建和建议,如果晒个几天后觉得适得其反,就不要再继续做;而且建议其他部位还是要做好防晒,以免晒伤,得不偿失。

如果是多汗症患者,同时合并有汗疱疹,建议先治疗多汗症,可采用「离子电泳法」或「注射肉毒杆菌」,把多汗症治疗好之后,临床上发现对于汗疱疹的改善也有一定效果。

已属于慢性期的汗疱疹,出现厚皮、反复搔痒脱屑,会变得更难治疗。朱建和建议,一旦变成慢性化疾病,可以用「封密式疗法」,也就是擦类固醇药膏之后,戴上手套或包覆保鲜膜5~10分钟,在封闭潮湿环境下,有助于提高疗效。

全方位预防汗疱疹

汗疱疹是一种难以断根的皮肤疾病,只能就「可能」的发生原因加以预防。朱建和表示,由于有部分的汗疱疹患者是接触到过敏物质,例如常见的如镍、钴、铬等重金属,尤其以镍最为常见,可以借由口服微量「硫酸镍」,看是否会诱发汗疱疹发作;或借由「贴肤测试」,在背部贴20~30种过敏原,第2、4和7天病人回医院判读过敏原。

一旦确认是接触性过敏引发汗疱疹,就要避免这些来源。例如对镍过敏的人,就要少吃罐头食物、巧克力、可可亚、坚果、燕麦及豆类等食物,并且少配戴金属成分不明的耳环、项链等。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黄毓惠建议,手部尽可能少碰水和清洁剂,做家事要戴手套;脚部要保持通风凉爽,适当涂抹乳液,帮助皮肤修复。但如果发病时,要抑制发炎反应,还是要以药物治疗才能见效。

朱建和则建议,要适时抒发压力,保持运动习惯与情绪平和、作息正常,都有助于减少汗疱疹的复发。他并且提醒,皮肤上有异常的小水泡,最好就医检查,特别是「出血型水泡」,很可能并非只是单纯汗疱疹,有可能是「皮肤淋巴癌」或「类天疱疮」的自体免疫疾病,必须做皮肤切片检查,清楚鉴别诊断,再对症治疗,否则会延误病情。

汗疱疹跟流汗有关吗?

汗疱疹虽有个「汗」字,但病因与汗腺异常或流汗都没有直接相关。朱建和指出,有些病人会合并手脚掌多汗症,但与流汗本身无关,而手脚掌小汗腺较多,可能是吃到过敏物质,过敏物质从手脚掌小汗腺排出,接触到手脚掌皮肤导致汗疱疹,并不是汗水或汗腺异常导致,只是间接造成此病症。

药物之外,生活方面也要注意!

黄毓惠表示,除了使用外用或内服药物之外,在日常生活部分,也要注意少碰水、减少洗手次数,患部皮肤尽量不要频繁使用清洁用品,适时穿戴手套保护双手,适度使用护手乳、护手霜,都有助于皮肤的保养与修复。

如何区别汗疱疹与香港脚?

跟汗疱疹一样,香港脚也可能会引起水泡,临床表现很难区隔,即便连皮肤科医师也难完全从肉眼判别,但有很好的利器,可以从病灶处刮下皮屑,去显微镜下看是否有霉菌的存在,如果有霉菌就是香港脚,也可能香港脚与汗疱疹同时存在。在用药上两种疾病大不同,香港脚要用抗霉菌药物,汗疱疹是以类固醇治疗,如果用错药是没有效的。

【内容出处:常春月刊 4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