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医 湿疹 中医叫什么
湿疹在中医中相当于“湿疮”,“湿疡”,也属于“侵淫疮”、“血风疮”、“粟内疮”等病的范容畴。
可用中药来改善湿疹:
(1)热重于湿: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大青叶15克,生石膏30 克,车前子10克,白鲜皮10克。
(2)湿重于热: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克,茯苓皮15克,薏苡仁15克,黄芩6克,栀子6克,陈皮6克,泽泻10克,苦参10克。
(3)血燥证: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赤芍10克,白芍10 克,生地15克,刺蒺藜1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
在这个基础上想要很快去掉湿疹的话可以在外涂蕴矶霜,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② 湿疹的中医辨证是什么意思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湿疹是由外邪入侵而导致机体内湿邪积聚所致,属于“湿毒瘙痒”范畴。中医辨证分析湿疹的病因病机,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症状表现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疾病的具体辨证。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湿疹可分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如湿热证、湿毒证、湿热夹毒证、湿毒瘀滞证等。每种证候类型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需要进行辨证分析,对症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中医治疗湿疹的过程中,除了外治法和内服药物之外,还需要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和饮食不合,以免加重湿邪的侵袭。同时,中医药也提倡食疗,饮食上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同时加强自身体质,提高抵抗力,逐渐达到治愈的效果。
③ 湿疹中医辩证治疗
湿疹是个很顽固的病,很多人都有,尤其是在脖子和四肢、关节处易生,中医治疗的方法一般是疏风散邪,凉血化淤。这是一般的思路,我治疗了一些患者,却总是发现疏风之路不是很顺畅。
后来我反思发现是自己忘记了辨证施治,中医不是用一个套方来针对所有患者的,一定要结合病人的情况来治疗,所以我就仔细总结这些患者,最后发现,很多人都是情绪波动后才发的病,于是我就采用调和肝胆的小柴胡汤类方,或者是四逆散等方子,稍微配合点走皮肤的药物如白藓皮,结果这些女士的肝气疏开以后,病情居然就逐步好转了,最后有很多就痊愈了。
当时我看这位朋友,她的患处也在脖子的两侧,还有四肢的关节处,这如何分析呢?
中医认为,人体的两侧为阴阳交接的部分,所以脖子侧面的问题,可以从肝胆论治;而关节处,为筋之所聚,中医认为肝主筋,肝病也会引起关节处的问题,所以,我判断这个患者的情况跟肝胆不和有关。
中医认为,肝升胆降,都主气机的疏泄、如果肝胆失和,疏泄不利,那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而引起肝胆失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情志失调。
肝胆不能疏泄会导致水湿停滞,出现湿疹等问题,这个时候,单纯利水湿效果不好,因为得把根源问题调理过来才能一劳永逸啊!
想要颜值高,舒肝很重要 | 生活妙方
④ 中医如何解释“湿疹”究竟用什么方法才可以治好湿疹大神们帮帮忙
在中医学古代典籍中湿疹相当于“粟疮”,急性湿疹则相当于“风湿疡”的范围,慢性湿疹则类似于“顽湿疡”。从这些病名不难看出,湿疹的中医发病原因跟“湿”脱不了干系。对此,欧淇贝康皮肤专家也提到:我们之所以会发生湿疹,皆因先天禀赋不足,风湿热长期寄存于肌肤而形成的;或因脾失健运或因营血不足,湿热凝聚,以致血虚风燥,风燥湿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 根据病程进展不同阶段,病机亦有改变。疾病初起多为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病情进展。湿热郁积于内,熏蒸于外,或血热外蒸于肌肤;病情迁延,湿热留恋,湿阻成淤,或血热团结成淤,致风湿热淤并重之势;本病后期,风热伤阴化燥.淤阻经络,血不营肤或气阴两 虑或血虚风燥。 另外,中医还认为湿疹的病位主在脾胃,湿邪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湿有内湿、外湿之别。外湿是指自然界的湿气,四季中以长夏为湿最重,而居住潮湿、涉水淋雨,水中作业等也可感受湿邪。内湿则主要指因饮食不当,饮酒过度或常食辛辣刺激食品,伤了脾胃,从而使得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再加上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夹击,聚集于腠理及皮肤而引发湿疹。因此,一般湿疹的病情是虚实相杂。 温馨提示:湿疹患者应该避免皮肤局部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搔抓等。另外,在治疗方面,可使用欧淇贝康抗菌乳膏治疗,它可以适用于湿疹的各种类型。
⑤ 中医对于湿疹是怎么定义的
中医对湿疹的定义如下:
1、中医认为,湿邪是湿疹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患者因饮食失节,嗜酒或食辛辣刺激,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导致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之邪,内外两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或素体虚弱 脾为湿困,肌肤饲养而导致发病。
2、湿热蕴久,耗伤阴血 化气生风,导致血虚风燥,肌肤甲错,即为慢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