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疱疹频道发作
扩展阅读
湿疹黄柏胶囊 2025-04-03 14:07:30
用激光打雀斑效果好吗 2025-04-03 13:49:50
怎么让雀斑不遗传 2025-04-03 13:49:43

疱疹频道发作

发布时间: 2024-11-07 21:27:21

疱疹病毒感染如何治疗

问题一:怎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我有个好办法
因为我是先天性的单纯疱疹
已经15年了
有时候1年发一次 有时候2年
我奶奶帮我问了别人一个好办法
每每发作的时候 死都不去抓
痒死了都不动它!!!这是最基本的!!
然后 立马烧一壶热水
烧好后就用一小杯滚烫的水
加超多盐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沾了之后
烫你的病处 10多分钟 每天2、3次
一定要烫 烫的病处红红的
虽然 很难受很烫
但是 我一直是坚持的这个办法
真的很有效!!! 我不会骗你的
我是长在脸上的 以前发作都是一大片红的
烫个好几天才能好
好丑而且 用什么药都没用
现在一发作就一个小泡泡 烫一两天
就结壳就好了 哈哈
然后 再买一支 喷昔洛韦乳膏 烫完之后涂上
多涂点
这个药我也用了15年了
不贵 好有效!!

问题二:疱疹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你好,建议口服伐昔洛韦片,西咪替丁片,潘生丁片治疗,可以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忌辛辣 *** 性食物,祝你健康快乐!

问题三: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感冒主要有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两种。一般来讲,如果舌头颜色是深粉红色、白细胞下降的话多是病毒性感冒,舌头颜色是淡粉红色、白细胞上升的话多是细菌性感冒。因为病毒性感冒可以导致心肌炎、引发肺炎和风湿类疾病,所以感冒后到私人门诊打点滴了事,可能会误将病毒性感冒当成细菌性感冒,从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患者需要先判别好感冒类型后再用药,滥用抗生素不但治不好感冒,还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加剧病情。 以下是具体病毒性感冒症状和治疗方法: 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天~7天。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发热较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胸部、腋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治疗方法如下: 感冒的家庭治疗: 多休息、多饮水、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病毒灵,中药有金银花、板篮根等,对症药有感冒中成药,一些感冒冲剂,退热药。还有抗病毒滴鼻液,滴眼液等。感冒的药物治疗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护理好,监测体温,防止热惊,让小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合并症的发生。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毒在体内有一定的生存期。到病程自然好转。另外,一些抗病毒药的疗效也不是很可靠,有的杀伤白细胞,造成白细胞减少,因此,临床上多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如金银花、板篮根等。症状重的服用一些对症药,如感冒冲剂,退热药。 发热高并不可怕: 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 人们俗称的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引起上感的病原菌主要是病毒,占90%以上,细菌的原发性感染只占少数。引起上感的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病毒性上感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可继发细菌感染。从感冒的病原体可见,病毒性感冒是占绝大多数。因此,感冒就服用抗菌素,甚至使用高级抗菌素的做法是不对的,小儿尤其上小婴儿,上感的几率很大,每次都服用抗菌素,有的连续感冒,连续使用抗菌素,抗菌素越用越高级,结果造成小儿耐药菌生长,一旦有细菌感染,使用药物效果不佳,而且,抗菌素有许多副作用,如杀伤白细胞,使白细胞下降,进一步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抗菌素对胃肠道黏膜的 *** 出现药物性胃炎,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菌素,或高级抗菌素,广谱或联合使用抗菌素。使肠道内一些非致病菌被杀灭,出现菌群失调,破坏肠道内微生物平衡,而出现肠道疾病。甚至出现伪膜性肠炎,机会菌--霉菌二重感染,一些非致病菌由于失去了相互制约,而成为致病菌。 在我国,特别是给儿童滥用抗菌素现象非常严重。据有关报道,我国是消耗抗菌素的大国。约占世界消耗量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使用抗菌素量的十几倍。感冒的90%以上是病毒感染。抗菌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每次感冒都服用抗菌素是不好的。要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再投用抗菌素......>>

问题四:怎么治疗 *** 疱疹病毒感染 你好,你的情况很有可能是由于局部疱疹引起的症状,一般会导致局部皮疹和瘙痒等症状。你的情况我建议首先就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先服药治疗

问题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单纯疱疹一般为自限性,不需特殊处理。小范围浅表处皮肤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损,可采用局部抗感染治疗,疼痛明显者可口服止痛剂。对病情严重者,尤其重要脏器受累者,应给予全身性抗感染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对于疱疹性脑炎,应积极防治脑水肿。生殖器疱疹患者病期应禁止性生活。2.抗病毒治疗对于潜伏感染的HSV难以用药物治疗,但对于复制期的HSV感染,可针对复制的不同阶段进行治疗。对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感染,治疗首选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缬昔洛韦。对阿昔洛韦耐药的免疫力低下患者,可用西多夫为。对于HSV脑炎、全身播散性感染等重症患者予以阿昔洛韦静滴,疗程10~14天。一般皮肤、黏膜疱疹者予200mg,每天5次。疗程5~7天。对于复发频繁者(每年6次以上),每天3次。疗程3~6个月。皮损处、眼疱疹可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或眼膏,每天3~4次。

问题六:得了疱疹怎么治 得了疱疹怎么治?这是很多疱疹患者急于知道的一个问题。凤凰中医皮肤频道的专家说,疱疹属于热疮的一种,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类型有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下面我们就针对疱疹的治疗给大家作一下详细介绍。
专家指出,疱疹的治疗要注意以下内容:
一,得了疱疹以后不要恐慌,患者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应该保持规律性的生活,加强锻炼,经治疗后,随身体免疫能力的增强,复发次数会逐渐减少或不再复发。
二,疱疹治疗期间患者要禁止性生活,禁止饮酒和重度劳动。
三,如果是生殖器疱疹,应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并增强抗病毒能力的抑制疗法,疗效较肯定。
四,疱疹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身体。
得了疱疹怎么治?通过专家的以上介绍,大家对疱疹的治疗应该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吧。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当出现类似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② 腹部鼓胀有水泡 带状疱疹作祟

一名69岁女性,因左侧腹部麻感及鼓胀就诊,该病患就诊前2、3周,左侧腹部皮肤产生水泡,有疼痛感,此次就医左侧腹部水泡虽已痊愈,但除了麻感及腹部明显鼓胀外,并无胃肠不适症状,经诊视后确认是罹患带状疱疹,合并感觉神经炎产生的神经麻痛,及运动神经麻痹引起的腹肌松弛及腹部鼓胀。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皮肤科主任潘企岳指出,带状疱疹俗称皮蛇或飞蛇,成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从潜伏处的感觉神经节内跑出来,人体首次受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皮肤上会出现许多散在性小水泡,这就是水痘。 水痘痊愈后,病毒便进入感觉神经节内,当宿主免疫力降低时,病毒就可能再度活化及繁殖,这些大量复制的病毒会从感觉神经节沿着神经跑出来,除了造成神经发炎,也让这些神经所支配的皮节产生群聚性水泡,因皮疹沿着神经呈带状分布,因此称为带状疱疹。 潘企岳主任表示,带状疱疹都出现在身体的一侧,最常发生在胸腹部和头颈部,水泡产生前的不明疼痛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病症,水泡产生后常会被误以为是蚊虫叮咬,或是使用贴布引起的疹子,带状疱疹常伴随抽痛甚至剧痛,也有可能产生痒棚虚、麻、虫爬感等,这些症状有可能发疹前数日开始至皮疹痊愈后数周甚至更久。 带状疱疹伴随运动神经麻痹的案例较少见,整体来讲约占1%~5%,躯干更少约占0.7%,头部的带状疱疹可能会引起半侧脸部肌肉麻痹,譬如Ramsay Hunt氏症候群就是外耳的带状疱疹,症状则和亩除了水泡、耳痛、耳鸣、听力丧失、头晕,还会合并同侧颜面神经麻痹。 腹部的带状疱疹若伴随运动神经麻痹则有可能引起同侧的腹部鼓胀,如同此案例,这样的肌肉麻痹经过3个月至半年大多会自行复元,毋须过度担心,此案例即提醒民众辨识此一状况免得引起无谓的惊慌及免去不必要的检查。(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30091/腹部鼓胀有水泡带状疱疹作祟 关键字孙森:腹部水泡, 带状疱疹, 水痘, 感觉神经炎, 神经麻痛, 潘企岳

③ 带状疱疹多久能治好

凤凰中医皮肤病频道的专家说,带状疱疹的发病一般会比较突然,因为疱疹版病毒主要侵犯神经,权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患者会表现得非常痛苦,所以应该及时治疗。还很有可能遗留长期的神经痛后遗症。门诊上见到有个别老年人疼痛七八年还不消失,阴雨天加重,治疗起来特别棘手。一般情况下,带状疱疹发病时症状越严重,时间越久,其后遗症的时间也越长,同时也加长带状疱疹的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