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症状 » 湿疹抓破流血了怎么办
扩展阅读
为什么身上会长疙瘩 2024-10-18 05:59:36
扦插疙瘩 2024-10-18 05:59:35
舌苔深处有疙瘩 2024-10-18 05:35:52

湿疹抓破流血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24-10-18 01:41:54

Ⅰ 我外婆的脚开始起水泡很痒,后来抓破了,皮肤有很大一块红色流血水的伤口而且是逐渐扩散,请问这是什么病

这是湿疹。1:用花椒煎水每天泡脚,每次15分钟,持续泡15天,可以断根。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在患处,轻者一次重者两三次可见效。3:取香烟灰撒在患处。4: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洗净搽干后用药涂抹患处,一般2、3天可见效。

Ⅱ 湿疹破了出血了怎么办

湿疹破了你可抄用以下处方袭来改善:

1、生地30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苍耳子9克,白鲜皮9克,苦参9克,地肤子9克,黄芩9克,生甘草9克。水煎,日服一剂。

2、熟地黄12克,当归9克,白芍9克,牡丹皮9克,红花9克,荆芥9克,苦参9克,白蒺藜9克,苍耳子9克,白鲜皮9克。水煎,日服一剂。

3、乌蛇9克,蝉衣6克,荆芥9克,防风9克,羌活9克,白芷6克,川莲9克,黄芩9克,金银花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日服一剂。

最好是在涂点蕴矶霜在湿疹处,一个月湿疹就可以好了。


鸡蓉玉米燕麦粥

1、先用电锅煮燕麦粟粥,燕麦含丰富膳食纤维,是取代白米淀粉的好食材喔!如要加入白米则以燕麦粟3:1白米的比例炖煮。

2、接着准备其他食材,鸡肉洗净血水,用热水烫至表面呈现白色(半生不熟的状态,以免下个步骤肉过熟偏硬)。

3、将约200CC的水半煮沸,加入鸡肉与解冻的冷冻蔬菜,拌炒过后加入燕麦白米粥,均匀拌炒后煮至水滚即完成!

Ⅲ 宝宝长湿疹后,一痒就抓马上就破皮流血了,用痱子粉擦还是没效果啊怎么办啊

要小心啦!!!小心感染啊!!你试一试松达松花粉吧!!很不错啊!!我就用专过啊!!松达属松花粉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热痱、湿疹、尿布疹,是纯天然的产品啊!!我给宝宝用过后就一直使用它,还推荐给许多人啊!!!!你可以去淘宝买啊!!!是官方统一售价的呢。
承颜顺旨

Ⅳ 3岁宝宝蛋蛋抓破皮流血了可以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吗

抓破皮了一般不建议涂软膏剂了,而且莫米松是激素,一般用于湿疹和皮炎的,破皮流血了需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而不是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

Ⅳ 宝宝脸上的湿疹壳被宝宝抠破了流血怎么办急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考虑暂时注意观察,注意局部卫生,避免搔抓,建议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试试,可以涂抹曲咪新软膏治疗湿疹较好。必要时详检看看。

Ⅵ 脚长泡破了流血怎么处理

一、如果是急性湿疹,水泡无渗出时,用炉甘石洗剂,每日4-6次外用就可以的。如果瘙痒明显时酌加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者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可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也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霜或肤轻松软膏外搽.内服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紫草煎汤外洗.
二、如果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不及时控制会波及其他部位
用药建议:一般治疗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主要有兰美抒、贵州神奇、华陀膏等多种,只要坚持使用,症状消失后继续使用一周维持通常可以治愈。
三、如果是因为磨擦磨损皮肤长了水泡,脚上水泡磨破了,常规消毒处理后外用消炎软膏就可以,如怕走动摩擦可以用无菌纱布包裹或是创面不大时用创口贴,未走动时最好是让伤口暴露,更易于伤口愈合。这种情况需要局部消炎,避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如果水泡太大,可以用消毒过的针,将水泡刺破,放出组织液,在这过程要保持无菌,水放出之后,你可以用双氧水来冲洗患处擦点碘伏后撒上一支庆大霉素后放上云南白药就可以啦如果渗出液较多可以继续撒云南白药要注意保护伤口必要时包扎要吃点抗生素比如头孢拉定和加替沙星一般3天就会愈合不要用创可贴。意见建议:避免穿纯棉的袜子,纯棉的袜子比尼龙的更容易形成血泡。

Ⅶ 婴儿湿疹处破皮流血了还能抺糠酸莫米松乳膏

问题分析: 您好,宝宝出现湿疹,出血破溃的症状,最好是暂时不要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的,应该及时控制感染,等伤口愈合后再进行抗湿疹治疗,以免药物吸收对宝宝产生影响 意见建议: 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给宝宝合理喂养,适当添加辅食,加强营养,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Ⅷ 身上长了许多这样的包,很痛,弄破了就流血,请问是什么该怎么办

你好,考虑为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回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答皮肤病,容易复发,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
首先不要乱抓,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其次,如果患处皮肤发红化脓,就要到医院接受治疗
另外,禁食酒类及易过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注意皮肤卫生,不用热水烫洗皮肤,不外用刺激性止痒药。积极治疗全身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