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使用中医治疗好寻麻疹的进~急!!
针 灸 火罐 听说治愈率不错,你还是坚持治疗完吧
\
没经历过,所以不是很清楚,不过听说中医的灸法很有效的.你都坚持4天了,把全部疗程完事看看呗.一般治疗荨麻疹都是破毒,就是出血出脓
B. 麻疹一般什么时候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多流行于冬春季节。自麻疹减毒活疫苗应用以来,发病年龄推迟,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目前发病以散发为主,周期流行特征消失,重症麻疹减少,轻型、不典型麻疹增多。
中医因本病疹点高出皮肤,如触麻粒,故名麻疹,属温病范畴。
辨证论治
1.顺证
(1)疹前期
[证候] 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天左右。热势渐升,咳嗽,流涕,目赤畏光,泪水汪汪。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 宣毒发表汤。主要药物:升麻、葛根、荆芥、防风、枳壳、薄荷、木通、连翘、牛蒡子、竹叶、前胡、桔梗、甘草。
若高热无汗加浮萍,以助透疹散邪;咽痛明显加马勃、射干,以散风热、清肺利咽;热不高、无汗,冬季患病者可重用荆芥、苏叶、防风辛温解表。
(2)出疹期
[证候] 皮疹从见点到透齐3天左右。发热不退,咳嗽加剧,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头面、胸背、腹部、四肢,最后手掌足底见疹,即为出齐,疹色呈暗红色的斑丘疹。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 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 清解透表汤。主要药物:桑叶、菊花、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升麻、葛根、蝉衣、紫草、西河柳、甘草。
若疹点红赤、紫暗、融合成片者,加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壮热、烦躁、口渴者,加生石膏、山栀、黄连清热泻火;咳嗽甚,加桔梗、桑白皮、杏仁清肺化痰;齿衄、鼻衄,加藕节炭、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3)恢复期
[证候] 从疹点透齐至收没3天左右。发热渐退,咳嗽减轻,疹点依次渐回。疹退处皮肤呈糠状脱屑,留有色素沉着。舌质红,少津,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 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方药] 沙参麦冬汤。主要药物: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
若余热不清加地骨皮、银柴胡,以清肺退虚热;胃纳不香加山药、谷麦芽、神曲以健脾消食;大便干结加全瓜蒌、火麻仁以润肠通便。
2.逆证
热毒炽盛者,可出现下列严重证候:
(1)热毒闭肺
[证候] 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发绀。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而干,脉数有力。
[治法] 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减。主要药物: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苏子、桑白皮、细辛、紫菀、款冬花。
若高热不退者,加黄芩、鱼腥草清肺热;喘甚者,加葶苈子、射干泻肺定喘;痰多者,加天竹黄、鲜竹沥清热化痰;疹点紫暗,唇绀面紫者,加丹参、红花、川芎活血化瘀。
(2)热毒攻喉
[证候] 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声重浊,状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有力。
[治法]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 清咽下痰汤。主要药物:玄参、射干、牛蒡子、桔梗、贝母、瓜蒌、荆芥、马兜铃、甘草。
若乳蛾肿大加山豆根、马勃,口服六神丸加强清热利咽的作用;大便干结者,加大黄、玄明粉泻火通腑。
(3)毒陷心肝
[证候] 高热,烦躁,谵语,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紫红,或见鼻煽,甚则神昏抽搐。舌绛起刺,苔黄糙,脉数。
[治法] 平肝息风,清营解毒。
[方药] 羚角钩藤汤。主要药物: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川贝母、生地黄、茯神、竹茹、白芍、甘草。
经验方
1.疏表散
[药物组成] 淡豆豉25克,山川柳9克,荆芥穗9克,山栀皮9克,大青叶9克,板蓝根18.8克,象贝母18.8克,白茅根18.8克,天花粉18.8克,润元参18.8克,广陈皮18.8克,条黄芩18.8克,冬桑叶12.5克,净蝉衣12.5克,赤芍18.8克,羚羊角粉1.6克。
[功效] 散风清热
[适应证] 麻疹,肺卫表证。
[用法用量] 颗粒散剂,每包1.8克。一日总量,一岁一包,3岁两包,6岁4包,分2~4次服。
2.葛根解肌汤
[药物组成] 葛根6克,牛蒡子6克,荆芥穗 6克,前胡6克,防风6克,连翘6克,金银花6克,桔梗 6克,甘草3克。
[功效] 辛凉宣透。
[适应证] 麻疹初期。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3.化毒清表汤
[药物组成] 粉葛根2.1克,薄荷1.5克,地骨皮2.4克,牛蒡子(炒)2.1克,前胡2.1克,连翘 2.1克,防风1.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玄参 3克,知母2.1克,白木通1.5克,桔梗2.1 克,生甘草 0.9克,天花粉2.4克,淡竹叶3克。
[功效] 辛凉宣透。
[适应证] 麻疹出疹期。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4.清肺解毒汤
[药物组成] 生石膏(先煎)10克,炙麻黄 4克,杏仁8克,甘草3克,连翘9克,板蓝根15克,金银花12克,法半夏6克。
[功效] 辛凉宣透。
[适应证] 麻疹合并肺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5.牛蒡山榷饮
[药物组成] 牛蒡子、山楂各15克,蝉蜕、青皮各5克。
[功效] 辛凉宣透。
[适应证] 麻疹疹出不透。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适宜技术
1.外擦法
麻黄、浮萍、芫荽、西河柳各50克,布包水煎,加黄酒250克,煮沸,使室内空气潮湿温暖,待药液稍温,揩额面、颈部、胸背、四肢、手背等,以助透疹。
2.推拿疗法
疹前期推攒竹,分推坎宫,推太阳,擦迎香,按风池,清脾胃,清肺经,推上三关,揉肺俞。出疹期拿风池,清脾胃,清肺经,清天水河,按揉二扇门,按肺经,推天柱。疹回期补脾胃,补肺经,揉中脘,揉肺俞,揉脾胃俞,揉足三里。
3.针灸疗法
体针选肺俞、大椎、曲池。配穴:疹前期加列缺、合谷;出疹期加合谷、尺泽、足三里;并发肺炎者加尺泽、丰隆;并发喉炎者加少商、鱼际、内庭;并发肠炎者加天枢、大肠俞、阴陵泉;神昏抽搐者加水沟、十二井穴、印堂、神门。施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水沟宜久留针,风门、肺俞穴出针后加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1~2次。
4.熏洗法
西河柳500克,水煎熏洗全身。
5.中成药
(1)小儿紫草丸:口服,每次一丸,一日两次。有透疹解毒、清热活血的功效,适用于见形期。
(2)六神丸:口服,每次2~6粒,每日3次。用于麻疹逆证时并发咽喉炎。
(3)银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液:每次一丸或一支,每日2~3次。用于疹前期、出疹期之初,功能辛凉解表透疹。
C. 皮肤瘙痒用药治疗,吃什么药好
你这是过敏了。
抗过敏药代表药物有扑尔敏、非那根、息斯敏、开瑞内坦等。虽说抗过敏容药所致过敏现象较少见到,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各种抗过敏药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尤其以扑尔敏、苯海拉明最为常见,严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若对药物过敏原因判断失误或置之不理,而照样服药乃至长时间连续服药,很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一旦发生抗过敏药导致的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去医院治疗。一般情况,过敏症状在停药几天后可消失,症状较重者应由医生采用其他抗过敏药治疗。此外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有些患者仅仅服药3~4个月,就出现了极强的耐药性。因此,抗过敏药最好换着吃。如果发现某种药物服用后效果不如以前好,必须马上停服。
D. 麻疹的表现症状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始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病因】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呈球形颗粒,直径约100-250nm,有6种结构蛋白;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内,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在人胚胎或猴肾组织中培养5-10天时,细胞出现病理改变,可见多核巨细胞伴核内嗜酸性包涵体。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流行病学】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以后逐渐消失;虽然绝大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但有些小儿仍可持续存在,甚至长达15个月,会影响疫苗接种。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后得病。
【发病机制】
当易感者吸人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飞沫后,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此后病毒在远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活跃,大约在感染后第5~7天,大量进人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在此时期,患儿全身组织如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均可找到病毒,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体液中,此时传染性最强。皮疹出现后,病毒复制即减少,到感染后第16天,仅尿内病毒尚能持续数日。出疹后第2天,血清内抗体几乎100%阳性,临床症状也开始明显改善。由于此时全身及局部免疫反应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10%的患儿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50%在病情高峰时有脑电图改变,但仅0.1%有脑炎的症状和体征,其出现常在急性起病数天后,此时血清中抗体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因此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又称 Dawson encephalites。 在患麻疹之后若干年发生,曾提出病毒突变、病毒株特殊毒力或是第二个病毒感染促进慢性麻疹脑炎等发病机制,但都不能证实。最近研究发现SSPE病人系脑细胞的M蛋白(matrix)合成过程中翻译受阻所造成。由于此蛋白是病毒装配所必需,M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本病。
【病理】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可出现于全身各个系统,其中以网状内皮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明显。全身淋巴系统出现增生,在淋巴结、扁桃体、肝、脾和胸腺等处可见多核巨细胞。在皮肤、眼结合膜、鼻咽部、支气管、肠道粘膜特别是阑尾等处可见有单核细胞增生及围绕在毛细血管周围的多核巨细胞,淋巴样组织肥大。颊粘膜下层的微小分泌腺发炎,其病变内有浆液性渗出及内皮细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麻疹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为Hecht巨细胞肺炎,而支气管肺炎则是继发的细菌感染。SSPE病变早期可见脑膜轻度炎症,全脑炎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灰质及白质,在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围绕,胶质细胞常增生。疾病后期有神经元退行性变、神经元缺失和髓鞘缺失,在神经元、星状细胞的核内可见核内包涵体。在电镜下,包涵体呈管状结构,是副粘病毒核衣壳的典型表现。这些损害在脑内分布不均匀,且在病程早、晚期的改变也不一致,故脑活检无诊断意义。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 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 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二)其他类型的麻疹
1、 轻症麻疹 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2、 重症麻疹 发热高达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粘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可能是DIC的一种形式;若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3、 无疹型麻疹 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此型诊断不易,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和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增高才能确诊。
4、 异型麻疹 为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无口腔粘膜斑;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内不用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
5、成人麻疹 由于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麻疹粘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但畏光少见。
【并发症】
(一)喉、气管、支气音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粘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二)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AIDS病人合并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三)心肌炎 较少见,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
(四)神经系统
1、 麻疹脑炎 发病率约为1‰~2‰,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出现意识改变、惊厥、突然昏迷等症状。脑脊液改变为: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达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
2、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是一种急性感染的迟发性并发症,表现为大脑机能的渐进性衰退,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并完全恢复。85%起病在5~15岁,开始症状很隐匿,有轻微的行为改变和学习障碍,随即智力低下,并出现对称性、重复的肌阵挛,间隔5~10秒;随疾病进展,肌阵挛消失,出现其他各种异常运动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共济失调、视网膜冰、视神经萎缩等;最后发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碍、去大脑强直等。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诊断后l~3年死亡,个别能存活10年以上。
3、 其他 格-巴综合征、偏瘫、大脑血栓性静脉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少见。
(五)结核情恶化 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对结核菌素的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消失,可持续几周,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者不鲜见。
(六)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麻疹过程中由于高热、食欲不振,可使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最后导致失明。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二)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l岁者每日给 10万单位,年长儿20万单位,共两日,有维生素A缺乏眼症状者 I~4周后应重复。
【预防】
(一)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发病;0.05ml/kg仅能减轻症状;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二)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l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1989年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提出:4~6岁儿童进幼儿园或小学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人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三)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四)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E. 麻疹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麻疹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始广泛应用减毒活疫苗以来,麻疹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呈球形颗粒,直径约100-250nm,有6种结构蛋白;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内,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在人胚胎或猴肾组织中培养5-10天时,细胞出现病理改变,可见多核巨细胞伴核内嗜酸性包涵体。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麻疹减毒活疫苗使用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发病年龄后移。目前发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免疫力,以后逐渐消失;虽然绝大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但有些小儿仍可持续存在,甚至长达15个月,会影响疫苗接种。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后得病。
当易感者吸人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飞沫后,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时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此后病毒在远处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活跃,大约在感染后第5~7天,大量进入血液,此即为临床前驱期。在此时期,患儿全身组织如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组织内均可找到病毒,并出现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体液中,此时传染性最强。皮疹出现后,病毒复制即减少,到感染后第16天,仅尿内病毒尚能持续数日。出疹后第2天,血清内抗体几乎100%阳性,临床症状也开始明显改善。由于此时全身及局部免疫反应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继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支气管肺炎。10%的患儿脑脊液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50%在病情高峰时有脑电图改变,但仅0.1%有脑炎的症状和体征,其出现常在急性起病数天后,此时血清中抗体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因此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又称 Dawson encephalites。 在患麻疹之后若干年发生,曾提出病毒突变、病毒株特殊毒力或是第二个病毒感染促进慢性麻疹脑炎等发病机制,但都不能证实。最近研究发现SSPE病人系脑细胞的M蛋白(matrix)合成过程中翻译受阻所造成。由于此蛋白是病毒装配所必需,M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本病。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可出现于全身各个系统,其中以网状内皮系统和呼吸系统最为明显。全身淋巴系统出现增生,在淋巴结、扁桃体、肝、脾和胸腺等处可见多核巨细胞。在皮肤、眼结合膜、鼻咽部、支气管、肠道粘膜特别是阑尾等处可见有单核细胞增生及围绕在毛细血管周围的多核巨细胞,淋巴样组织肥大。颊粘膜下层的微小分泌腺发炎,其病变内有浆液性渗出及内皮细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麻疹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为Hecht巨细胞肺炎,而支气管肺炎则是继发的细菌感染。SSPE病变早期可见脑膜轻度炎症,全脑炎累及皮质和皮质下灰质及白质,在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围绕,胶质细胞常增生。疾病后期有神经元退行性变、神经元缺失和髓鞘缺失,在神经元、星状细胞的核内可见核内包涵体。在电镜下,包涵体呈管状结构,是副粘病毒核衣壳的典型表现。这些损害在脑内分布不均匀,且在病程早、晚期的改变也不一致,故脑活检无诊断意义。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 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发热,见于所有病例,多为中度以上发热;②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Stimson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③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 可留有暗红色小点;④偶见皮肤荨麻疹,隐约斑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在出现典型皮疹时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
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严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肤水肿,面部浮肿变形。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可引起腹痛、腹泻和呕吐。阑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变可引起阑尾炎症状。疾病极期特别是高热时常有谵妄、激惹及嗜睡状态,多为一过性,热退后消失,与以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无关。此期肺部有湿性罗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
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0天痊愈。
(二)其他类型的麻疹
1、 轻症麻疹 多见于在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个月的体内尚有母亲抗体的婴儿。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稀疏,病程约1周,无并发症。
2、 重症麻疹 发热高达40℃以上,中毒症状重,伴惊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蓝色者,常有粘膜出血,如鼻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血小板减少等,称为黑麻疹,可能是DIC的一种形式;若皮疹少,色暗淡,常为循环不良表现。此型患儿死亡率高。
3、 无疹型麻疹 注射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可无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个病程中无皮疹出现。此型诊断不易,只有依赖前驱症状和血清中麻疹抗体滴度增高才能确诊。
4、 异型麻疹 为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表现为高热、头痛、肌痛,无口腔粘膜斑;皮疹从四肢远端开始延及躯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肿及肺炎。国内不用麻疹灭活疫苗,故此类型少见。
5、成人麻疹 由于麻疹疫苗的应用,成人麻疹发病率逐渐增加,与儿童麻疹不同处为: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关节和背部痛;麻疹粘膜斑存在时间长,可达7天,眼部疼痛多见,但畏光少见。
(一)喉、气管、支气音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由于<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粘膜层血管丰富、结缔组织松弛,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气管切开术。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二)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支气管肺炎更常见,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AIDS病人合并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三)心肌炎 较少见,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
(四)神经系统
1、 麻疹脑炎 发病率约为1‰~2‰,多在出疹后2-5天再次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出现意识改变、惊厥、突然昏迷等症状。脑脊液改变为: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达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运动、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
2、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是一种急性感染的迟发性并发症,表现为大脑机能的渐进性衰退,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并完全恢复。85%起病在5~15岁,开始症状很隐匿,有轻微的行为改变和学习障碍,随即智力低下,并出现对称性、重复的肌阵挛,间隔5~10秒;随疾病进展,肌阵挛消失,出现其他各种异常运动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共济失调、视网膜冰、视神经萎缩等;最后发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碍、去大脑强直等。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诊断后l~3年死亡,个别能存活10年以上。
3、 其他 格-巴综合征、偏瘫、大脑血栓性静脉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少见。
(五)结核情恶化 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受到暂时抑制,对结核菌素的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消失,可持续几周,使原有潜伏结核病灶变为活动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者不鲜见。
(六)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 麻疹过程中由于高热、食欲不振,可使患儿营养状况变差、消瘦;常见维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浊、软化,且发展极迅速,最后导致失明。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二)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l岁者每日给 10万单位,年长儿20万单位,共两日,有维生素A缺乏眼症状者 I~4周后应重复。
(一)被动免疫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于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发病;0.05ml/kg仅能减轻症状;超过6天则无法达到上述效果。使用过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临床过程变化大,潜伏期长,症状、体征不典型但对接触者仍有潜在传染性。被动免疫只能维持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二)主动免疫 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初种年龄为8个月,如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于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l00%,且随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1989年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提出:4~6岁儿童进幼儿园或小学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进入大学的青年人要再次进行麻疹免疫。急性结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应同时进行结核治疗。
(三)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患者,早期隔离。一般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
(四)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流行期间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二)切断传播途径:病室注意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三)保护易感人群:
1.自动免疫: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可在流行前1个月,对未患过麻疹的8个月以上幼儿或易感者皮下注射0.2ml,12天后产生抗体,1个月达高峰,2~6个月逐渐下降,但可维持一定水平,免疫力可持续4~6年,反应强烈的可持续10年以上;以后尚需复种。由于注射疫苗后的潜伏期比自然感染潜伏期短(3~11天,多数5~8天),故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2天接种活疫苗,仍可预防麻疹发生,若于接触2天后接种,则预防效果下降。但可减轻症状和减少并发症。对8周内接受过输血、血制品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者,因其影响疫苗的功效,应推迟接种。有发热、传染病者应暂缓接种。对孕妇、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低下者、活动性肺结核均应禁忌接种。
2.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肌注丙种球蛋白0.1~0.2ml/kg,胎盘球蛋白0.5~1.0ml/kg,接触后5天内注射者可防止发病,6~9天内注射者可减轻症状,免疫有效期3周。
F. 中兽医处方临床应用及分析案例,急用!!!!谢谢啦!!!
(我也是复制的,你最好去下个相关的电子书看看,查查)
处方用药必须根据理法的原则处方用药是衡量一个从事诊断工作理论水平的尺度。处方用药的目的是为了防治疾病。动物发病后由于品种、年龄、体质、季节以及致病的因素不同,其病状也十分复杂,所以,必须在中兽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辨症论治,审因论治,依法选方,据方议药。在处方用药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方与症是否相符,药与药的配合是否恰当,以及药量的轻重、用药秩序。
(一)针对病因、病位、病状三个方面处方用药 针对三个方面用药时,应相互呼应。例如:白虎汤证,症见高热口渴、出汗、脉洪大,阳明经证。但未见阳明腑实,故不宜改下,宜用甘寒滋润,清热生津。白虎汤证,病因为热,病位为阳明经,病状则为口渴、高热、出汗、脉洪大。立法:清法。处方用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二)分析药物功效应用,根据症状不同加减1.动物发病后,由因高热津液己伤,上方则加天花粉、芦根以养胃生津。
2.动物发病后,如出现气虚,则上方加党参、以补气。
3.如邪热未清,气津两伤,热淫于内,发热出汗则宜用竹叶石膏汤。即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半夏、麦门冬、党参。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虽均为清气分热剂,则竹叶石膏汤为清补之剂,故知母易麦门冬,加党参。据《医宗金鉴》记载:“从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为两方区别的要点。
4.如果动物出现口渴津伤,脉象变细,则去甘草,加生地、玄参,虽然加生地、玄参仍以清气分热为主,但具有生津止渴作用。如动物舌质红绛,则热邪已入营分,选用清营汤。热邪从气分转入营分,症状上除气分热为主要症状外,舌质红绛,脉细数为其主要特征,此时宜选清营汤。如果过早选用清营汤,则有引热邪入里之虑,清营汤即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
热邪转为阳明腑热,热结胃肠、腹痛、口干舌燥、苔黄,治宜改下,选用大小承气汤之类。
处方用药必须在理法指导下,掌握中兽医的基本方,还要掌握基本药物,全面掌握基本方和基本药物,在处方时才能灵活、成熟应用。
二、成方的灵活运用和对有效方剂的采纳所谓“成方”,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总结流传下来的具有良好效果的方剂。而且,对于一个长期从事动物疾病诊断工作者来说,也需要积累较多的成方作为资本,才能在临证时灵活运用。
(一)成方 根据历史时期不同,分经方和时方1.经方:系指《黄帝内经》所载为13首,多为单方形式。《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其中有60首是重复的,其中还有1方只有方名,却无药物组成。经方组成原则是:主、辅、佐、使,区分明确,炮制煎服,剂量的轻重,加减比较周密。所以,经方具有法度严谨,配合周密,制法精当等特点。如麻黄汤:由麻黄、桂支、杏仁、甘草组成,要求麻黄去节,煎时去沫,服后食少量热粥或热水,以助发汗。经方做到了方与法的统一,证治明确,是病必用其方,用方必守其法,专病专方,所以,至今经方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采纳。
2.时方:是在经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到唐朝后代,方剂学开始向前演变。时方的组成少则一两味药,多则十几味药,治病的范围有广有专,即有一病而处数方的,也有一方而治多病的。方剂的组成、组方的宗旨、药量的轻重权衡、配伍变化等均发展了经方,而且补充了经方的不足。例如:⑴《元亨疗马集》中的润肺散,则为汗、下、清三法并用,表里双解之剂;⑵李东垣著《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用于中气不足的下陷症,阳虚外感,母畜阴吹等症;⑶局方中“四君”、“四物”;⑷清。关鞠通著《温病条辨》中“银翅散”;⑸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中“血府通瘀汤”、“补阳还五汤”,皆为时方中的代表方。
3.土单验方:指流传在民间的经验方、秘方、单方以及相传的特效方。
选用方剂必须根据动物病情需要,宜补则补,宜泻则泻,经方合适用经方,时方合适用时方,用方时防止偏执倾向,如善用补药的,凡病皆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汤);喜用泻药的,处方即攻(承气汤之类);善用经方的不用时方,喜用时方的不用经方。但在用方时,应吸取众家之长,灵活运用,才能提高疗效。
(二)成方的灵活运用1.必须分清成方中的通治方和主治方:一病必有一方,专治者名曰主方,而上病又有几种,每种亦有主方,专治一病为主方,如一方而所治之病甚多者,则为通治方。
通治方和主治方各有特点,通治方也有主病,但一般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对通治方能做到加减运用,在处方用药上则是基础,不然遇到病例都去套用原方,就显得呆板,而且不易收到显著的效果。
如六味地黄汤(枣皮、山药、熟地、丹皮、泽泻、茯苓)是以肾阳亏、腰胯痛等为主治病症,或肝肾不足,也有三阴并治,也治盗汗、遗精等症。为治阴虚的通用方,但不能认为所有的阴虚症都用六味地黄汤,必须分清主症、主用、主脏加减用之。
如治疗肺肾两虚的咳嗽,加麦门冬、五味子。
如治疗肝肾两者的目疾,加枸杞子、菊花。
如治疗肾虚腰胯痛,加杜仲、牛夕。
如治疗肾虚小便频数,加益智仁、桑螵蛸去泽泻。
临床上处方用药,当选一个成方依据,但具体使用时,必须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
2.根据动物症情需要,善于组织新方。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病动物证情变化,治法的要求,在前人留下的方剂中,一时选不出符合要求的方子时,或虽已用过前人的方剂但不理想时,要善于按处方的组成原则和药物配伍的关系,吸取前人的经验,选择适合的药物,组织新方。
在防治动物疾病中,借鉴前人的经验,将有效方剂通过加减,广泛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取得了可喜成绩。如茵陈蒿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银翅散、黄连解毒汤、逍遥散等已广泛用于临床。
在兽医实践中,吾等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猪便秘症效果较好,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母畜子宫脱垂效果十分显著。用疥癣散治疗动物疥癣效果也十分明显。
三、重视药物配伍和熟悉加减变化的方法(一)重视药物配伍关系 药物配伍是处方的基础。药物通过有机的配合成为方剂,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符合病情的需要,发挥药物的综合作用,即所谓“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1.两种相同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药物配合后,取得相辅相成的新疗效。桂枝与白芍配合,调合营卫,如桂枝汤;石膏与细辛配合治牙病;干姜与五味子配合,化痰饮,如小青龙汤;麻黄与槟榔配合,泻下破结。
2.两种药物相辅而行,互相发挥特长,提高疗效。黄柏与知母配合,清湿热,如知柏地黄汤;黄芪与防己配合,利水消肿,如防己黄芪汤;半夏与陈皮配合化痰,如二陈汤;3.两种药物性质、功效相同提高疗效。山药与扁豆配合补脾止泻,如参苓白术散;柏子仁与枣仁配合,养心安神,如天王补心丹;附子与肉桂配合,温肾回阳,如桂附地黄汤。
(二)处方加减变化的方法 前人在处方加减变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1.加:即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一二味药物或加重一二味药物用量称为加。
2.减:即在原方中减去一二味药物或减轻一二味药物用量称为减。
3.化:即是方剂灵活运用的一种方法。其含义为:(1)经过变化的药方,再次与证、法、动物体质、气侯、饲养管理等进行分析,考虑处方药物配伍、药物力量大小、用量多少、制法等,发挥处方的特长,纠正其不足。
(2)方剂组织与症情、治法达到统一,而不是一些药物单独的罗列。
(3)可组成许多新方。
4.裁:如裁衣,即在原方上裁去目前不需要的一部分药物。
5.合:把两个以上的方子合并使用,以治疗比较复杂的病症。
如治疗动物脑炎的石膏汤,是由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化裁合并而成的一个方子。
如十全大补汤:是由四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合并而成的。
四、处方与药物用量的关系方药的用量恰当与否,与疗效关系极大,用量不及,方虽中病,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之,用量太过,损伤正气,加重病情。所以,药量的轻重必须根据患病动物病情的轻重缓急,动物个体大小,方子药味的多寡,处方剂型而定。
中药常用剂量,是长期防治动物疾病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当前,有人认为:剂量愈大愈好,认为剂量大,患畜恢复得快。也有人认为:现在的药物,不十分地道,质量差,剂量小达不到目的……等等。中药治病,是通过中药气味、升降沉浮的药性之偏来调整畜体的阴阳之偏,调整有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其恢复健康。例如:表寒证,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以微微汗出为度,达到解表祛邪的目的。用药剂量过大,则出现汗出不止,表证虽解,但患畜又呈现津液耗失、正气不足的症状。
也有人认为:西药易产生过敏性,中草药无产生过敏性,剂量加大也无妨,但经有关资料记载,有些中草药也含有过敏源,能够引起动物过敏。如有人服用麦门冬而出现红斑、尿血等;服用马勃而出现头晕、胸闷、丘疹等;服用熟地而出现奇痒、荨麻疹等。
经试验证明:穿心莲、板兰根、鱼腥草、大青叶、鸦胆子、乌贼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过敏性。
中草药质量下降,与中草药的采集、收购、储存、加工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不按季节采购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药物的质量。如马齿苋、柴胡、竹叶等采集过早,药材未成熟,药物中的有效含量不足,药材的质效就相当差。如保管储存不当,霉烂变质,虫蛀现象也比较严重,应该引起中兽医界高度重视,但绝不能因此而把中药剂量无限量的加大。
处方剂量既要根据方剂的组成原则“主、辅、佐、使”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病情的缓急和虚实、畜别、体质、年龄大小等来决定。李东垣说:“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宜摄,则可予邪除病矣”。以“生化汤”为例:生化汤为去瘀生新之剂,治产后瘀血停滞,肚腹疼痛,具有良好功效,原方剂量比例为: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黑姜五分、灸甘草五分,用黄酒童尿各半煎服。
方中以当归补血润燥,川芎行血中之气,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温经止痛,灸甘草调和诸药,黄酒童便为引。亦取其活血行瘀之义。值得研究的是此方取得如此效果和方中各药用量有很大关系。方中所有五药、当归超过四药的总和数,本方是以补虚为主,行瘀为辅佐,符合产后虚中夹实的病机。
临床治病,除辨证要精细,用药要恰当外,对药物用量也不可忽视,它关系着全方所起的作用。如生化汤之重用当归和当归补血汤之重用黄芪(黄芪重于当归五倍)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再如《伤寒论》中的厚朴三物汤和小承气汤,虽用药相同和所治之症也都为大便秘结,但厚朴三物汤治腹中胀满为主,故厚朴的用量比大黄多一倍,小承气汤以治大便硬结为主,故厚朴之量比大黄少一半。总之,在中兽医处方用药时,要灵活掌握运用,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G. 冷空气过敏,身上起疹子怎么办
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分为两型,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和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接触寒冷后, 于接触部位发生风团,严重者可发生低血压和休克。 【病因和发病机理】获得性冷性荨麻疹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病人经冷刺激后30分钟血中组织胺含量增加5倍以上,表明组织中肥大细胞、血中嗜碱性细胞和他们的化学介质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动转移阳性,主要抗体是IgE,少数病人中也有IgM和IgG。近来还有人认为炎性介质与本病发生有关。因为给予抗组织胺药物仍不能抑制一些病人的临床症状。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I临床表现】 1.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暴露在冷环境中引起的过敏反应,在暴露处发生水肿和风团。常见于浸入冷水或接触寒冷物质部位,多见于面部、手部,严重者也可累及其它部位。自觉瘙痒。这种过敏体质的人,若在冷水中游泳或冷水浴时可有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此类病人经数年后,其症状可自行消失。 2.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本病常发生于婴儿期,最早可见于生后1周内。患者在接触寒冷半小时~4小时时发生皮疹,自觉烧灼感,不痒,皮疹为红斑和风团,伴有发热、怕冷,关节痛,头痛等全身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逐渐减轻。本病多持续终身。 3.实验室检查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冰块试验阳性,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多为阴性。白细胞增多见于后者,前者病人少见。20%的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冷球蛋白增加。 【治疗】 1.中医治疗 寒冷性荨麻疹多属风寒证。可见发热、恶寒、无汗、遇冷加重,风团为淡红或淡白色,脉浮紧,苔薄白。治以麻黄桂枝各半汤。无汗者重用麻黄,有汗怕冷者重用桂枝。日久反复发作者,可用玉屏风散加减(黄芪、桂枝、白术、防风、炙附子)。 2.西医治疗 给予抗组织胺药:赛庚定对寒冷性荨麻疹有效。2~4毫克,每日3~4次。有人报道青霉素1百万单位,肌肉注射,2~3天1次,10次为1疗程,对汗多病人有效。冷脱敏疗法,可适用于对抗组织胺药无效的病人,将1支胳膊浸于15。C水中5分钟,最初1小时1次,逐渐延长至24小时1次,可防止皮疹的发生。
H. 荨麻疹有什么金方
荨麻疹是常见过敏性皮肤病,内因禀赋不耐,人体对某种外来物质过于敏感而发生的一种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瘾疹、风疹块等。可因食物、药物、生物制品、感染等导致,或因精神因素、内分泌系统疾病、外界寒热刺激等诱发。临床表现:皮肤突然出现风团,鲜红或苍白或皮肤颜色,大小不一,可相互融合,时隐时现,此起彼伏,消退后不留痕迹。伴剧痒、烧灼感。本病常因季节、体质、接触物质、发生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严重者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也可被累及,出现咽喉发堵、胸闷;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甚至出现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表现。病程长短不一,部分反复发作,变为慢性。(一)内治方【方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源】《伤寒论》【组成】桂枝9克,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6克,大枣4枚,杏仁6克。
【功效】疏风解表。
【制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入余药同煎。
【用法】日1剂,分3次服。
【方二】麻黄加术汤【来源】《金匮要略》【组成】麻黄(去节)9克,桂枝(去皮)6克,甘草(炙)3克,杏仁(去皮尖)6个,白术12克。
【功效】发汗解表,除寒祛湿。
【制法】上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
【用法】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方三】补中益气汤【来源】《脾胃论》【组成】黄芪、炙甘草各15克,人参、白术各9克,当归身6克,陈皮、升麻、柴胡各6~9克。
【功效】升阳益气。
【制法】为细末。
【用法】水煎去渣,食远稍热服。
【方四】当归饮子【来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组成】当归、白芍、川芎、首乌、黄芪、荆芥、防风、白蒺藜各9克,熟地黄12克。
【功效】养血熄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五】四物消风饮【来源】《外科证治全书》【组成】生地黄12克,当归身、赤芍各6克,荆芥、薄荷、蝉蜕各4.5克,柴胡、川芎、黄芩各3.6克,生甘草3克。
【功效】养血祛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六】清痒汤【来源】《仙拈集》【组成】黄芪、防风、荆芥、苦参、蝉蜕、蒺藜、僵蚕、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川芎、何首乌各1.5克。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频繁服之,每日1剂。
【方七】荨麻疹汤【来源】《临证医案医方》【组成】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白茅根30克,赤芍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当归尾3克,山栀子9克,苍耳子9克,薏苡仁15克,谷芽15克,麦芽15克,白鲜皮15克。
【功效】凉血清热,活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八】疏风清热饮【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白蒺藜、丹参、赤芍、山栀子、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蝉衣4.5克,生地黄15克,生甘草各6克。
【功效】疏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九】消风清热饮【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浮萍、蝉衣、赤芍、当归、大青叶、黄芩各9克。
【功效】疏风清热。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祛风胜湿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羌活、茯苓皮、金银花各9克,蝉衣、陈皮、甘草各6克。
【功效】祛风胜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一】止痒永安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防风、桂枝、羌活、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各9克,麻黄、白芷、蝉衣各6克。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和营。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二】固卫御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炙黄芪、防风、炒白术、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生姜3片,大枣7枚。
【功效】调营固卫。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三】活血祛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荆芥、白蒺藜各9克,薄荷、甘草各6克。
【功效】活血祛瘀,和营消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四】凉血消风散【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当归、荆芥、苦参、白蒺藜、知母各9克,甘草、蝉蜕各6克。
【功效】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五】养血消风散【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熟地黄15克,当归、荆芥、白蒺藜、苍术、苦参、麻仁各9克,甘草6克。
【功效】养血滋阴,消风止痒。
【制法】为粗末。
【用法】每服6克,水煎服。
【方十六】搜风流气饮【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荆芥、菊花、僵蚕、当归、赤芍、乌药各9克,防风、白芷、川芎、陈皮各6克。
【功效】疏风达邪,和营理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七】健脾祛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陈皮6克,茯苓、苍术、泽泻、乌药、荆芥、防风、羌活各9克,木香3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功效】健脾理气,祛风散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八】乌蛇驱风汤【来源】《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组成】乌梢蛇、荆芥、防风、羌活、黄芩、金银花、连翘各9克,黄连、蝉蜕、白芷、甘草各6克。
【功效】搜风清热,败毒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十九】薄荷牛蒡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牛蒡子、焦马勃、焦山栀子、炒僵蚕、连翘壳各9克,京玄参、西赤芍药、薄荷叶、大青叶各12克,板蓝根15克,玉桔梗6克。
【功效】疏风清热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麻黄蝉蜕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麻黄、槐花各6克,蝉蜕、浮萍各9克,黄连、甘草各3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一】浮萍地肤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浮萍、地肤子、白僵蚕、白蒺藜、豨莶草、白鲜皮各9克,净麻黄、净蝉蜕、生甘草各2克,苦参片、粉牡丹皮各4克。
【功效】疏风散寒,祛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二】加味四物汤【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川芎、当归各31克,熟地黄、黄芩、怀山药、白术、首乌各15克,白芍、浮萍各12克,红枣6克。
【功效】清营健脾,养血消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三】蚕砂饮【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蚕砂、丹参各31克,重楼15克,白鲜皮、地肤子、蝉蜕各9克。
【功效】祛风除湿,化瘀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四】麻黄方【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麻黄、干姜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鲜皮、丹参各15克,陈皮、牡丹皮、白僵蚕各9克。
【功效】开腠理,和血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五】荆防方【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芥穗、防风、僵蚕、紫背浮萍各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牡丹皮、干地黄、黄芩各9克,薄荷、蝉蜕各4.5克,生甘草6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六】多皮饮【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粉牡丹皮、川槿皮各9克,桑白皮、白鲜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各15克,干姜皮6克。
【功效】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七】止痒合剂【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组成】防风、当归各9克,苦参、首乌藤、白鲜皮、刺蒺藜各30克。
【功效】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方二十八】通腑祛风汤【来源】《古今名方》【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大黄(后下)、炒枳壳、薤白、荆芥、防风、白芷各9克,赤芍药、蝉蜕各12克,白蒺藜15克,苦参18克,全瓜蒌24克。
【功效】通腑泻热,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十九】养血祛风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组成】生地黄15克,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荆芥、苍术、黄柏各9克,甘草6克。
【功效】疏风养血,燥湿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永安止痒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皮肤病》【组成】麻黄、僵蚕、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各6克,苍术、桃仁、当归尾、赤芍、红花各9克。
【功效】疏风活血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一】徐长卿煎剂【来源】《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组成】徐长卿根或全草(阴干)10~15克。
【功效】疏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二】黄参芍桂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炙麻黄10克,桂枝、炙甘草、五味子各6克,白芍药、代赭石、制何首乌各20克,麦门冬、党参、当归、黄芪各12克。
【功效】辛温解表,益气固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三】十味羌活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地黄、羌活各10克,防风、炒苍术、川芎、白芷、炒黄芩、甘草各6克,北细辛1.5克,生姜2片、葱白头3枚。
【功效】辛温发汗解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四】紫银汤一【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紫草根、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各15克,连翘、白鲜皮、赤芍药各9克,荆芥7克,蝉蜕5克,甘草3克。
【功效】疏风清热,和营理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五】四皮饮一【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地骨皮、白蒺藜、蝉蜕各6克,桑白皮、茯苓、夏枯草、连翘、牛蒡子各10克,地肤子6克,生地黄、赤芍药各12克,生姜皮3克。
【功效】泻热消疹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反复发作者加地龙、蜈蚣、全蝎;并发胃肠道症状者加白芍药、白术、蒲公英、厚朴。
【方三十六】浮萍蝉防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浮萍20克,蝉蜕、防风各20克,白鲜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
【功效】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偏风热者加牛蒡子、苦参、连翘;偏风寒者加麻黄、桂枝;奇痒难忍发作频繁者加地龙、苍耳子、白蒺藜。
【方三十七】多味大补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地肤子各30克,熟地黄15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党参2克,白术、茯苓、白芍药、赤芍药、当归各12克,川芎、乌梢蛇、炙甘草各9克。
【功效】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八】复方蝉蜕丸【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蝉蜕6克,生地黄炭12克,牡丹皮12克,白芷9克,白蒺藜9克,当归6克,赤芍药9克,大力子9克,桑白皮15克,党参9克,荆芥、麻黄、防风、薄荷各4.5克,紫花地丁9克,川黄连3克,黄芩9克,蒲公英15克,黄芪9克,淡豆豉12克。
【功效】祛风解表,清热凉血,益气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十九】葛麻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葛根12克,麻黄6~9克,生姜5~9克,桂枝、甘草、白芍药各6克,大枣4~6枚。
【功效】解肌发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十】升阳益胃汤【来源】《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芪12克,半夏、人参、羌活、白芍药、防风、白术、独活、茯苓、泽泻各9克,陈皮、柴胡各6克,炙甘草、黄连各3克。
【功效】益气健脾。
【用法】水煎服,日1剂。
(二)外治方【方一】茺蔚浴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茺蔚、蒺藜、杨桃、蒴藋草、漏芦蒿各500克,盐1500克。
【功效】疏风止痒,祛湿。
【制法】水3石同煮取2.5石,去滓。
【用法】纳盐待温入浴。
【方二】百部洗方【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百部、苦参各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黄15克,狼毒75克。
【功效】疏风止痒,祛湿。
【制法】研粗末。
【用法】以纱布溻洗,或溻洗后再热水浸浴。
【方三】楮桃叶洗剂【来源】《简明中医皮肤病学》【组成】楮桃叶500克,水5升。
【功效】疏风止痒。
【制法】煮沸30分钟。
【用法】溻洗,浸浴。
【方四】茵陈甘草汤【来源】赤脚医生杂志,1976:(11)
【组成】茵陈、地肤子各30克,黄柏15克,甘草12克。
【功效】清热利湿,透疹止痒。
【制法】上药用水1.5升,煎至1升,过滤。
【用法】盛于干净盆内温洗全身。日1剂,每日1~2次。
【方五】交藤鲜皮散【来源】中医杂志,1983:(2)
【组成】夜交藤200克,苍耳子、白蒺藜各100克,白鲜皮、蛇床子各50克,蝉蜕20克。
【功效】疏风透疹,解毒利湿。
【制法】加水7大碗(约5升),煎开20分钟。
【用法】乘热先熏,候温用旧巾布浸药液外洗患处。
【方六】苦参外洗汤【来源】云南中医杂志,1986:(1)
【组成】蛇床子20克,明矾12克,花椒6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15克,苦参30克,荆芥12克,食盐30克。
【功效】疏风透疹,燥湿止痒。
【制法】上药加水2毫升煎至1升。
【用法】将药液倾入盆内加适量温水,然后将小儿泡入盆内浸浴,用毛巾边擦边洗,尤其有疹块须多擦洗,至药液渐凉为度。洗后小儿身体不必用清水洗净,以保持药力。每日1次。
【方七】浮萍蚕沙散【来源】广西中医药,1988:(1)
【组成】紫背浮萍150克(鲜品加倍),蚕砂100克。
【功效】活血透疹。
【制法】上药包煎至沸后约10分钟取药汁3~5升。
【用法】待温度能耐受时,用干净毛巾蘸药汁,从头部向下肢搽洗,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方八】百部酒【来源】《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组成】百部180克,75%酒精或白酒360克。
【功效】疏风止痒杀虫。
【制法】浸泡7天,过滤去渣。
【用法】用棉棒或刷蘸涂。
【方九】徐长卿酊【来源】《皮肤科外用药物手册》【组成】徐长卿(研细)适量,75%酒精适量。
【功效】疏风止痒。
【制法】调为糊状。
【用法】涂敷患处,日2~3次。
【方十】止痒灵【来源】《皮肤病方剂药物手册》【组成】蛇床子30~60克,白酒或75%酒精360克。
【功效】燥湿止痒。
【制法】浸泡7天过滤去渣。
【用法】外涂。
【方十一】参桃酊【来源】北京中医,1987:(5)
【组成】苦参、鲜桃叶、胆矾、冰片各6克。
【功效】利湿解毒,凉血止痒。
【制法】制成酊剂。
【用法】每日涂患处4次。
【方十二】枳实膏【来源】《幼幼新书》【组成】枳实30克,茺蔚子、防己各37.5克,升麻45克,竹叶40克,石膏60克,芒硝90克。
【功效】泻热疏风止痒。
【制法】上药用麻油1.2升,煎四五沸,去渣。
【用法】涂患处。
【方十三】羌活散【来源】《证治准绳·疡医》【组成】羌活、独活、明矾、白鲜皮、硫黄、狼毒各30克,轻粉7.5克,白附子、黄丹、蛇床子各15克。
【功效】祛风燥湿止痒。
【制法】为细末,油调成膏。
【用法】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