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血清性荨麻疹的介绍
血清性荨麻疹是荨麻疹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是由于许多药物青霉素、痢特灵、磺胺药类药物。
㈡ 血清性荨麻疹的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迅速出现风疹块(风团),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专感。有的病人在风属疹块出现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有些全身症状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头痛或发热。
风疹块扁平发红或是淡黄或苍白的水肿性斑,而边缘有红晕。有时,风疹块呈环形可称环状荨麻疹,几个相邻的环形损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可称为图形荨麻疹。有时,损害中央有淤点,可称为出血性荨麻疹,肾脏及胃肠可以同时出血。风疹块中有水疱时称为水疱性荨麻疹。有大疱时称为大疱性荨麻疹。有时,水疱或大疱发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肤上,但常有红晕,这类风疹块较易发生于儿童。
风疹块往往在一两小时或几小时内最多1~2天内自然消失,但别处常有新损害陆续出现,风疹块已消失处在24小时内一般不再发生新损害。风疹块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有时有暂时的色素斑而称为有色素沉着荨麻疹。风疹块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粘膜。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严重的病人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急性荨麻疹病人可发热达40℃左右,血压可降低甚至发生昏厥和休克,须及时处理,大多数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块而无其他症状。
㈢ 血清性荨麻疹的基本信息
血清性荨麻疹复是由于许多药物青霉制素、痢特灵、磺胺药类药物。血清、疫苗等可由变态反应引起,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药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按等引起。患者有发热、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皮疹以环形风团常见。伴有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尿常规异常。
㈣ 血清性荨麻疹的偏方治疗
偏方一组成:地肤子100克。主治:荨麻疹。用法:水煎2次,混合液专缩浓至属400毫升。成人每日1剂,2次分服,小儿酌减。同时,将药渣用纱布包好,趁热涂擦患部。3天为1个疗程。偏方二组成:浮萍、防风、蝉蜕20克,白鲜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主治:用于顽固性荨麻疹。用法:加水泡15分钟,煮沸20分钟。每日1剂,2次分服。偏方三组成:饮片,防风,白术,地肤子,金银花,甘草。主治:荨麻疹。用法:水煎,内服。每日3次。偏方四组成:蛇床子50克,地夫子50克,苦参100克,白藓皮50克,虫蜕20克,荆芥50克,薄荷30克。主治:各种皮肤搔痒、湿疹、荨麻疹及过敏等。用法:水煎2次,合为一处,洗澡。如病变范围不大、或是小儿用量可酌减。
㈤ 什么是血清病性荨麻疹
血清病性荨麻疹是由于药物(青霉素、痢特灵等)、疫苗或异体血引起。皮损以风团尤其是多环形风团最常见,还可有中毒性红斑、结节性红斑样表现。
㈥ 荨麻疹血清检测
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而非化验或检查,必要时可做相关的实验室检版查来明确病因权。
急性荨麻疹患者可检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各种病毒抗体或核酸,了解发病是否与感染或过敏相关。
慢性荨麻疹患者如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或对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治疗反应差时,可考虑行相关的检查,如血常规、便虫卵、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和各种自身抗体,肿瘤标记物等。必要时可以开展变应原筛查、食物日记、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甲状腺抗体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鉴定,以排除和确定相关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
除了实验室检查外,医生会详尽采集病史,包括可能的诱发因素及缓解因素,病程,发作频率,皮损持续时间,昼夜发作规律,是否合并血管性水肿,伴随瘙痒或疼痛程度,消退后是否有色素沉着,既往个人或家族中的过敏史、感染病史、内脏疾病史、外伤史、手术史、用药史,心理及精神状况,月经史,生活习惯,工作及生活环境以及既往治疗反应。
㈦ 血清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引起来这种病变的最常见自原因是注射异体血清或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血清等)疫苗、生物制剂以及食物,这时一种由抗原—— 抗体复合物介导的变态反应。患者通常在用餐之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四联征,并伴有明显的乏力、不适等全身症状。特征性皮疹表现为大片水肿型红斑与风团,相互融合成片,自觉瘙痒或烧灼感。如不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累及肾脏或心脏。
㈧ 血清性荨麻疹的诊断预防
由于应用异体血清,包括各种抗毒血清、疫苗、丙种球蛋白或白蛋白、输血专等一切由人或动物提供的属血清及其制品、血液而引起。在注射部位或全身发生红斑、瘙痒及风团等,亦有发生环状红斑、结节性红斑等。此外,约有2.7%患者还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肌痛、关节痛、紫癜、低补体血症等全身症状,称为血清病,其症状有自限性,逐渐消失。但亦有少数症状严重者偶可引起死亡。
约有1%~3%受血者,在输血后发生全身荨麻疹,目前认为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形成所致,引起血管及平滑肌改变,也可间接通过过敏毒素导致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发现15%~20%多次受血者的血中存在有抗IgA的IgG抗体,可与供血者血中的IgA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而引起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但有的无抗体发现,如输入丙种球蛋白后也可发生荨麻疹。原因是因输入丙种球蛋白后,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浓度增高,互相凝聚、固定补体所致。
㈨ 血清病性荨麻疹
引起这种病变的最常见原因是注射异体血清或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血专清等)疫苗、属生物制剂以及药物(最常见的药物是呋喃唑酮和青霉素),这时一种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变态反应。患者通常在用药之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四联征,并伴有明显的乏力、不适等全身症状。特征性皮疹表现为大片水肿型红斑与风团,相互融合成片,自觉瘙痒或烧灼感。如不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累及肾脏或心脏。
㈩ 血清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治疗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阻断过敏源 、排毒和抗过敏治疗。
1、阻断过敏原:尽可能地找出发病诱因并将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灰尘、蓖麻粉,避免接触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对机体过敏的食物或食物品等。
2、进行彻底的排毒:引起痒痛的原因是由于血热、血瘀、血燥等血毒,导致皮肤表皮细胞分化失控,速度是正常皮肤的7倍,分化不全的皮肤功能出现障碍,血毒很容易渗出血管,显于肌肤,形成出血点,伴随痒痛。
3、进行根本的抗过敏治疗:传统疗法应用,配合口服维生素c,但这种疗法只是暂时控制病情,过后又会复发,就这样反复发作,最终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增加病人的痛苦。
4、血清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较多,北京华军中医院专家组经多年临床研究认为,治疗荨麻疹重在养血祛风,古代名家治疗“风疹瘙痒症”中便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一说。中医典籍中也指出“腠理不密,汗出受风,正邪相搏,瘀于皮肤发疹,日久化热,伤阴而至气虚血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调养气血,达到卫气和元气的充盈,重在益气固表、补气生血,息风止痒脱敏,内外协调,提高皮肤免疫力。通过对一百多味中草药的精心筛选、配伍组成了专治荨麻疹的“活血祛风汤”。这样才能标本兼治,确保愈后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