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上长了个小疙瘩怎么办
眼睛上出现小疙瘩或者硬结一样的东西,这类情况多见于两种原因:
第一、为眼睑局部的炎症,包括霰粒肿和麦粒肿,对于霰粒肿在早期可以不予处理或者给予局部热敷,促进肿块自行吸收,如果长期无法自行吸收或者吸收困难,可以考虑手术切除。麦粒肿属于感染性的炎症,在早期表现为红、肿、热、痛,需要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形成脓肿以后再考虑手术切开引流。
第二、为眼睑肿瘤性疾病,比如皮样囊肿,对于这类疾病建议一旦确诊需要及早手术治疗。如果为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或者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以后还需要给予化疗治疗。
2. 一岁半的宝宝上眼睑起了一个小疙瘩怎么回事
麦粒肿又叫“针眼”,是眼睑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在开始的时候,局部会有红肿、病痛,随后眼睑会隆起一个比米粒小的疱,触压时会感到疼痛。红肿后经过一段时间会化脓,数天后会穿破出脓。护理方法:在麦粒肿刚起来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可以用干净的热毛巾湿敷,每次15分钟,每天3次。 2、可用一根线扎在孩子患眼对侧的中手指指根处,即:当孩子右眼患病后,扎左手的食指根部,左眼患病扎右手。注意,线不能太紧,以防影响孩子手指的血液循环。 3、在患处涂眼药膏或滴眼药水。 4、当脓肿成熟时,小脓肿的自行破溃后,用消毒纱布拭去脓液;大的需要到医院切开排脓。脓出后再涂上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患了麦粒肿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早期症状轻微,通过局部治疗往往就能控制其发展,炎症可很快消退而治愈。治疗时一般白天滴消炎眼药水,如利福平、托白士、泰力必妥等,每3~4小时1次。晚上入睡前涂消炎眼膏,如金霉素、红霉素眼膏等。如果患儿能很好配合,还可辅以温水热敷治疗。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很有帮助。具体的做法是,用清洁毛巾浸热水后稍拧干直接敷在患眼皮肤上,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热毛巾的温度约45˙C左右,家长可先用手背或自己的眼睑皮肤试温,以患儿能接受为度。如治疗不及时,除局部出现红肿外,还伴有发热、怠倦等全身症状时,应该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红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等。对已经出现脓头的麦粒肿,可待脓肿成熟后,进行切开排脓治疗。那么,怎样预防麦粒肿呢?由于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所以,首先要注意眼部卫生,告诉孩子不可用脏手揉眼;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反复发生或出现多发性麦粒肿,也就是一只眼睛上长2~3个麦粒肿,应当全面检查身体,查明病因,要知道因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劳都可成为麦粒肿的重要诱因。此外,因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时,因血糖升高或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治疗麦粒肿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有关防治方法前面已经提到了。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家长注意的问题。大多数家长知道,患麦粒肿时大约在3~4天后,在红肿的中央往往出现量白色的脓头,随后可形成脓肿。这时应该到医院进行脓肿切开引流,脓液引流干净后,麦粒肿就会很快疹愈。有时麦粒肿可能自行破溃,但最好还是请医生治疗,以利于充分引流。由于脓液引流不畅,常会形成肉芽组织,使麦粒肿经久不愈,最后在皮肤上留下癫痕,影响孩子的外貌,严重的还会造成眼睑畸形,如睑外翻诊眼睑闭合不良。有一部分人认为,麦粒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病,只要将脓头挑出来,让它自己出脓就会好。在此我们要提醒家长:麦粒肿成熟后出现脓头时,千万不要用手挤它或用针挑脓头,这是十分危险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它,因为面部的血管十分丰富,向上互相交通,眼部的血管又与颅内的血管相通;另外,面部的静脉血管没有瓣膜,不能阻止血液返流,所以,如果挤压或用针挑麦粒肿,很容易将含有大量细菌的脓腋挤入血液并流入颅内,引起脑膜炎,脑逐肿以及败血症等,严重者常可危及生命。医学上将眼睑、鼻翼以上唇边一三角原称为“危险三角”,所以,尽管麦粒肿是眼部的小疥肿,也不可疏忽大意,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针挑脓头。祝宝宝早日恢复健康!
3.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回事
眼部周围的皮肤是需要好好护理的,很多人眼角都会出现疙瘩,但是不同的人出现疙瘩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是脂肪粒,还有人可能是麦粒肿,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皮肤问题,那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回事?眼皮上长了个小肉粒是什么?
1、脂肪粒
眼皮上长疙瘩考虑是脂肪粒,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大约针头般大小,一般长在眼睛周围。
脂肪粒形成的起因是皮肤上的微小创口在皮肤的自行修补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小囊肿。也存在是由于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从而堆积在皮肤内而形成的白色颗粒。
建议:平时多注意眼部的清洁,适当进行眼部去角质,保证皮肤的吸收与排放,注意眼部卫生,防止感染。在洗脸之后,注意眼部的按摩与保养,选择适合的眼霜。
2、麦粒肿
眼皮上长疙瘩考虑是麦粒肿,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由于眼睫毛的毛囊发炎化脓引起眼睫毛底部的周围眼睑出现黄脓的疙瘩,脓头周围皮肤肿胀、发炎,并且出现疼痛的情况。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
注意:注意饮食,避免因辛辣刺激性食物引起发炎。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毛巾、手帕等擦眼睛。健康人的眼脸有较强的抵抗力,适当锻炼身体可减少麦粒肿的发病。
3、散粒肿
眼皮上长疙瘩还可能是散粒肿。散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眼皮内侧呈现暗红色,不痛不痒。有自愈倾向,也可缓慢增大。
注意:注意眼部的清洁,若是出现症状不要轻易用手去挤,应及时就医。
4、眼息肉
眼皮上长疙瘩可能是眼息肉。息肉是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层上赘生物统称为息肉。而眼息肉则是眼部长出的多余肿物。多发生在老年人或者户外工作者。
注意:避免眼睛长期收到不良刺激(如风沙、紫外线等),避免眼疲劳。
5、去除脂肪粒的方法
(1)甘油去除
甘油可以溶解皮肤表面的油脂,从而减少油脂在毛孔中的堆积,因此去除脂肪粒。将甘油涂在脂肪粒上,然后轻轻揉搓即可,坚持一段时间即可见效。但是由于甘油的特性,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干性皮肤。
(2)维生素E去除
使用维生素E能够补充皮肤所需营养,从而加快皮肤中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的去除脂肪粒。因此只需要将维生素E油涂抹在有脂肪粒的地方,并且坚持按摩,大概1个月之后就会起作用。
(3)粉刺针去除
如果脂肪粒的形成已经比较成熟,那么就可以用粉刺针将其挑出。不过要注意的是,粉刺针在使用之前要用酒精消毒,脂肪粒被挑出之后也要用盐水稍微清洗一下,以免感染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