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鼻根上起疙瘩
扩展阅读
台州水痘 2025-04-10 19:36:46
湿热汗疱疹 2025-04-10 19:35:17
干燥性的湿疹怎么护理 2025-04-10 19:33:47

鼻根上起疙瘩

发布时间: 2024-12-09 09:16:45

㈠ 三角区起疙瘩是怎么回事

三角区连通身体的神经,所以三角区的豆豆是不可以随便乱挤或是乱弄的。可能是内分泌的问题吧。
口角二侧至鼻根区的三角区,称为面部的危险三角区。颌面部的静脉分布和动脉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并分别构成深浅两个网。深部静脉网不仅与浅静脉的分支相通,而且与眼眶、颅腔海绵窦相通。面部静脉有一个特点是静脉腔内无瓣膜,一般的瓣膜可防止血液的回流,面部静脉就没这个功能,当肌肉收缩时,血液可以反流。因此,面部如发生感染,特别是在口角两侧至鼻根三角区内生了疖痈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挤脓,否则,疖痈内的细菌可以逆行向颅腔内的海绵窦扩散,形成严重的脑部并发症,发病急,病情重,能危及生命,不可小视。
危险三角区之所以危险,首先是因为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别丰富。供应面部的动脉血经新陈代谢后变成静脉血。面部的静脉血主要通过面前静脉、面后静脉、上颌静脉、眼静脉注入颈内静脉流回心脏。这些静脉在面部互有分支形成致密的血管网,相互沟通。面前静脉在眼的内眦部与眼静脉沟通,面后静脉在翼外肌的深处通过上颌静脉起始部的翼丛和面前静脉相通。而眼静脉和翼丛又直接和颅内毛细血管网组成的网状结构--海绵窦相通。其次面部静脉血管与身体其它部位的静脉血管相比,还缺少一种防止血液倒流的装置--静脉瓣。
危险三角区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导致炎症在整个面部发生扩散,如果带菌的血液发生倒流注入颅内,就会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㈡ 鼻根起小疙瘩,硬硬的,摸起来有点疼

上火,千万不试图像挤青春痘一样挤压他。多喝些开水菊花水金银花等下下火

㈢ 眼睛下方和鼻根处有颗粒状脂肪粒、如何消除它啊

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像是一小颗白芝麻,一般发生在脸上,特别是女性的眼睛周围。
脂肪粒形成的原因有3种:一种是因内分泌引起的脸部油脂过多,同时清洁不到位,以至于堵塞毛孔,出现油脂颗粒;一种是因为使用的护肤产品过于油腻,皮肤无法充分吸收,而形成油脂堆积于毛孔;还有一种是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因为使用磨砂膏、去角质产品、过于干燥的护肤品,或频繁画彩妆等,在皮肤表面形成微小伤口,皮肤在自行修补的过程中,形成白色小囊肿。

1、方法:取“盐酸金霉素眼膏”适量,涂抹在有脂肪粒的地方,一般三到七天,脂肪粒就会消失。(而且眼膏才8毛钱一支,经济又有效,效果明显,不错,盐酸金霉素属于抗生素,属于四环素类,别名盐酸氯四环素,长用于眼部结膜炎 沙眼,一定不能长期使用的!!长期使用的后果就是引起耐药和局部菌群失调。)

建议:晚上冲凉后使用,隔天清洗即可。

2、每天晚上洗完脸用维生素E油在脂肪粒上涂抹均匀,大约两周时间脂肪粒就会干掉,这时很容易就可以剥落了。 千万不要用针挑哦,否则会留下疤痕的,而且是很危险的,特别是眼部。

㈣ 鼻子尖上张个类似粉刺的疙瘩,后来越长越大,变成一个大红疙瘩,不小心碰到后出了很多血,后来挤出好多血

你这应该是疖子。头面部疖子挤脓是十分危险的动作,万万使不得。因为头面部血管直接与颅脑相通,且血管本身无静脉瓣。当外力压迫时,血液可逆流入脑,挤疖子时,细菌可随血液进入颅内,引起危及生命的颅内感染和海绵窦栓塞。鼻根至双侧口角的“危险三角区”的疖子,必须严禁挤压,正确的做法是请医生及时排脓,然后经过几次引流、换药,便可好转痊愈。早点去医院吧。

㈤ 两眼中间的地方长痘是为什么

两眼间长痘痘原因
1、两眼间长痘痘即印堂痘,说明这个回人心火旺盛,血液循环不畅答。日常生活中精神压力过大,脾气差是主要表现。
2、应对方法
调理1:保证睡眠
保证睡眠,每天要睡足八小时,最忌讳的就是黑白颠倒。一般保证睡眠,眉毛上边的痘痘可以少很多。睡的好的话可以控制痘痘再生。

调理2:忌吃油腻
不吃油类食物或者少有油类食物,这样可以减少双颊痘痘的几率。

调理3:多吃素菜跟水果
水果是用来补水的,上火水果少吃。每日吃个苹果,番茄,黄瓜。山竹可以每天吃3个,榴莲是1个月吃1次,其他水果可以适当吃。素菜多为青菜为主,其他的绿色菜为辅助。这样主要是来补充营养跟排泄。

调理4:保证每日1次的排泄
每日1次的排泄,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长痘痘的同胞一定要做到每日排泄1次,这样可以做到清理肠道,保证痘痘不容易复发,脸上不容易产生痘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