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脸上长了个暗红色的小疙瘩,不化脓不痛不痒,已经持续5到6个月了~~
这是由於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
原因有很多:
一、荷尔蒙 遗传
青春痘通常从体内开始分泌荷尔蒙的青春期开始,11-14岁是分泌男性荷尔蒙的高潮,因此也是长青春痘高潮。
二、皮脂分泌旺盛
皮脂腺受到男性荷尔蒙的刺激,会产生更多皮脂,然而油腻的皮脂,混合正常脱落的老角质,囤积在毛囊中,皮脂腺分泌越旺盛,毛囊越容易阻塞形成粉刺。
三、毛囊内的变化
随着男性荷尔蒙增加及皮脂分泌旺盛,毛囊即发生变化,正常死掉的角质会逐渐排出,然而青春期老角质很快脱落使其粘在一起,再混合皮脂而阻塞毛囊。
四、痤疮杆菌
阻塞的毛囊内很容易滋生细菌,其中一种叫痤疮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简称P菌,它专吃皮脂维生,正常存在于皮肤中,当皮脂阻塞毛囊时,P菌即快速繁殖,它们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会使毛囊及其周围发炎。
五、因化妆品产生的青春痘
某些特定美容化妆成份,会造成毛孔阻塞而产生粉刺,这些产品包括化妆品、粉底、晚霜及润肤霜…等,称为引发粉刺(comedogenic),您应该选择非引发粉刺的 (noncomedogenic)美容化妆品。
六、与遗传有关
任何种族男女都会长青春痘,但还是有些差异,如白种人比黑人及亚洲人更容易长青春痘。虽然每个人都会长青春痘,但有些青春痘情况会与其它家族成员相似。
七、环境因素造成的青春痘:
1、日常习惯:托腮或戴安全帽与脸部产生反复摩擦。
2、空气:空气污染、灰尘黏附于脸部肌肤。
3、气候:日晒、湿度过高,会加重青春痘的病情。
4、药物:男性荷尔蒙 、溴化物、锂盐…等。
5、职业:因工作需经常接触到油脂、含氯碳氢化合物(例如多氯联苯)。
八、生活作息不正常:
生活不规律、熬夜睡眠不足、情绪不佳、压力过大、饮食习惯不良,会降低皮肤自我修复能力,使青春痘恶化。
治疗:三管齐下,标本兼治:1、抗雄激素药 2、抗角化药 3、抗细菌药
『贰』 孩子身上长着血红色疙瘩是什么可能是血管瘤,这6种类型你记住了吗
血管瘤在临床中属于血管上的一种病变,一般是属于良性的先天性肿瘤,大部分是出现在新生婴儿身上,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血管瘤有着多种类型,还需要根据血管瘤的类型来进行辨别,在有必要的时候也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1、浅表血管瘤
浅表血管瘤也叫做草莓状血管瘤,这是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后一个月内会出现的良性肿瘤。浅表血管瘤的发病率在90%左右,但是这种肿瘤并不会给孩子造成严重影响,会在皮肤表面出现鲜红或者暗红色,呈草莓颗粒状的异常突起。大部分时候浅表血管瘤不会引起皮下肿块,并且表面不光滑,边界清晰,如果想要处理也较为简单。
2、深部血管瘤
深部血管瘤就叫做海绵状血管瘤,则是较为严重的血管瘤类型。通常会出现在儿童的皮下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隆起包块,并且皮肤是纯紫色或者紫蓝色的,按压会感觉到明显的柔软,就像海绵或者是面团状,但是边界不清晰,局部会随着包块的大小出现变化。深部的血管瘤会给孩子带来神经压迫的影响,有少部分还会影响到表面。
3、混合型血管瘤
混合性血管瘤多见于新生儿,在早期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红斑,并且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在入侵真皮和皮下组织之后,就会导致面积逐渐扩大,并且出现包块。混合型血管瘤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到了后期会大面积的病变,并且会伴随着溃疡和出血感染的问题,在婴儿出生半年左右,混合性血管瘤就有较大的风险,容易侵犯到婴儿的组织脏器。
4、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通常就是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婴儿的四肢表面会出现树枝状的血管,局部的皮肤呈暗红色和蓝紫色,并且在检查的时候可以听到血管杂音。这种情况对婴儿来说非常严重,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肢体酸痛症状,后期则是引起肢体病变,所以需要尽早手术。
5、微静脉畸形
微静脉畸形也是孩子常见的一种血管瘤问题,形状大小并不规则,会在表面出现红色或者粉红色的斑片。但这种病变并不容易高出皮肤表面光滑,用手按压就会有部分褪色。通常是不会带来严重伤害的,在加重之后则是会有疣状结节,呈鹅卵石样外观。
6、淋巴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还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就包括毛细淋巴管,海绵状淋巴管以及囊状淋巴管的畸形。这种病变最容易出现在皮下组织,尤其是口腔黏膜或者是颈部,因而在出现淋巴管瘤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明显的肿物以及分泌液。
孩子的血管瘤问题一般是要比成人更加严重的,这是因为孩子没有完善的免疫机制,身体还在发育阶段,出现各种血管瘤的时候就需要加强重视。如果血管瘤疾病持续加重,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婴儿发育。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家庭医生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