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疙瘩挤出脓血
扩展阅读
泪阜上白疙瘩 2024-10-15 21:20:44
脖子湿疹特别痒怎么回事 2024-10-15 21:20:02
淋巴毒气疙瘩 2024-10-15 21:19:39

疙瘩挤出脓血

发布时间: 2024-10-15 18:23:34

❶ 大腿跟内侧长了个类似脓包的疙瘩 破了 挤出脓血之后 感觉像有一小丢丢肉漏在外面一直出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腿部皮肤有脓包,感觉像有肉露在外面,考虑还是专由于毛囊炎感染引起属的可能性大。
意见建议:建议你及时去医院就诊,可以根据医生的诊断及时行清创治疗,比如可以使用双氧水冲洗后涂擦碘伏,同时外用红霉素软膏治疗,生活中注意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好皮肤创面清洁,必要时加用消炎药口服治疗。

❷ 大腿内侧长了一个类似疖子一样的疙瘩,又红又肿,挤出了一些脓血,怎么办走路都摩擦的疼

火疖子疗法

三种人要特别注意,第一是幼儿,第二是老人,第三是体弱多病者。小孩与老人本身的免疫力差,小孩子又好动,经常会碰到局部皮肤擦伤等情况,都可导致疖的发生。预防秋疖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洗去皮肤上的污垢和致病菌。其次要搞好个人卫生,勤剪指甲。第三,加强饮食调理,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绿豆、冬瓜、海带等性味甘、凉,具有清火明目、清暑止渴、疏解热毒等功效,可让孩子适当多吃些。第四,疖子早期,可采用热敷,或外涂1%~2%碘酒等,可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忌针刺或手挤,因为手挤会使疖肿细菌随血流而扩散,致使感染加重。至于疖肿晚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疖子,夏天尤其多见,俗称“暑疖”。中医认为是毒侵入皮肤而发病,属于疮疡热证,所以又称“热疖”。细小如钉而反应较重的疖子,则称为“疔疮”。疖子随处都可发生,以头、面、颈、背、臀等处最为多见;疔疮主要见于颜面及手指、足趾。

疖子初起时如黄豆大或梅子大,发红,发热,又肿又痛,逐渐向四周扩大。数天后,在中央出现一个黄白色的小脓头,溃破出脓后就逐渐愈合。但是往往这里好了那里又发,顽固难愈;特别是当病人正气虚弱,或挤压疖子,还会引起“疮疡内陷”,“疔毒走黄”,也就是败血症。所以,不能忽视对疖子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疖子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否则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肤腺及皮下组织,就会化脓而发病。

用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绿豆衣各12克、甘草6克,煎水代茶饮用,也有助于预防疖子的发生。在暑天也可以少量服用六神丸。

一旦发生疖子,宜内外兼治。内服清热解毒中药,可用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水煎服用。

外敷清热解毒中药,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芙蓉花嫩叶60克,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对尚未化脓的效果较好。已经化脓的,须疖肿成熟溃破,脓液流出,才能逐渐愈合。

在疖子初起时,要及时热敷,周围皮肤可常用75%酒精消毒,以利于疖子的局限化;当疖子形成时,可用10%鱼石脂软膏或中药芙蓉膏外敷;若疖子成熟,表面柔软,并出现波动感时,可以切开排脓,排脓后,再上复方新霉素软膏至痊愈;但对于外耳道、鼻、上唇部的疖子不可切开,更不要挤压,以防感染扩散蔓延。

若发生疖病,疼痛显著,并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痛时,应口服或注射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可口服清热解毒中药五味消毒饮。对一些疖病患儿,还应检查有无糖尿病,并经常服用绿豆汤,或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代茶饮。

❸ 病例分析 病情描述:男,12岁 两周前左侧面部长一痤疮,肿胀疼痛,数天后,被其用针扎穿,挤出脓性血液。

1、金葡菌导致的颅内感染。
2、颜面部的浅静脉包括面前静脉及颞浅静脉。面前静脉的瓣膜发育不良,少而薄弱,同时封闭不全,通常在肌肉收缩下,可使血液转而逆行。当面部发生炎症,尤其在危险三角区时,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影响正常静脉血回流,并逆流至眼上静脉,经眶上而通向颅内蝶鞍两侧的海绵窦,将面部炎症传播到颅内,导致颅内感染。
3、当面部发生疖(青春痘)、痈时,尤其在面部危险三角区,不能挤压,抓挠。不能过早切开引流和挑出,以防引起颅内感染,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