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百科 » 疙疙瘩瘩的枣
扩展阅读
宝妈湿疹怎么治疗 2024-09-28 08:13:04
腿有鸡皮疙瘩怎么办 2024-09-28 08:09:42
阴颈上长小肉疙瘩图片 2024-09-28 07:48:36

疙疙瘩瘩的枣

发布时间: 2024-09-28 05:47:41

1. 有一篇文章是讲枣树很贱的,那叫什么/

枣子文 / 酋黄 (粉丝群)

枣子青青。猛然间,想起枣子。翠绿碧叶间,几粒枣子娇小玲珑,煞是可爱。细细的日光照过去,轻轻的微风吹过来。枣子忍不住连连点头,大大方方,毫无忸怩之态。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出落便惊艳。圆圆的,鼓鼓的,亮亮的,恰似多胞胎姐妹,容颜一个比一个清纯,一个比一个水润。时而随风舞蹈,仿佛窃窃私语;时而静静躺卧,宛若荷中仙子。
枣树就站在庭院屋角一个旮旯里,不择地皮,不争阳光,好像故意避开喧闹,兀自悄然,昂首挺立,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黑黢黢的树身筋骨裸露,脚踝以上伤痕累累,年龄不大,古朴苍老,岁月风霜凸显。坚实劲拔的身躯,顶天立地。缀满枝头的果实,绝不负阳光、土壤和大气。来世一遭,不枉自己,用生命书写独特的美丽。白云不染,雀啾不迷,铁骨虬枝充满凌然正气。
记得《增广贤文》里有一句“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能结实”,奉劝世人少玩花招,诚实做人,说的也挺符合枣花的特点。枣花确实很小,花盘还没有黄豆粒大;花色很淡,淡得几乎就不像花;但它的花香却很浓,成群结队的蜜蜂忙个不迭地穿梭其间,嘤嘤地采集着花蜜。枣花酿的蜜香味浓,甜度高,色泽厚重,营养非常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品。据说还能入药,有人受寒咳嗽,炖点枣花蜜好的很快。
枣树很纯实,结果特别多。小时候,听奶奶说,枣树脾气很贱,你越是敲打它,它来年结的更多,它就是欠挨揍的命。更为神奇的是,在我们乡下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砍一刀,结一褓。”“褓”是过去穿的带大襟的衣服扯底边折起来。“一褓”足有好几捧,是个不小的量。这句话是说,枣树越是用刀砍,结的果子越多。早年,无论是路边或庭院里的枣树,根部总是疙疙瘩瘩的,原来就是刀砍留下来的痕迹。
经过一春一夏风雨的洗礼,阳光的浸润,玲珑的枣子一天天膨胀起来,一个个蓄满了肉,灌足了糖。高高低低的枣枝上密密匝匝,一嘟噜一串,全是饱盈盈亮晶晶的枣子。一棵枣树,就是一座珊瑚塔,一棵枣树,就是一座玛瑙山。摘一颗又大又红的枣子,咬上一口,脆甜脆甜,准保让你齿颊生津,满口生香。“七月十五打灵枣”,终于到了收获季节,竹竿响处,“哗哗”作响,不大的一棵枣树,就能收获满满的一箩筐。小孩子们高兴的又蹦又跳,大人们也掩饰不住满意和幸福的笑容,农家小院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说起吃枣子,我想起了古代的一些相关的动人的故事。其中“推梨让枣”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推梨”讲的是汉末的孔融。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首。他有兄弟七人,排行第六。相传在他四岁的时侯,有一次,和他的哥哥们一同吃梨,孔融自己先拿个小的,大人问他:“为何不拿大的?”,他回答道:“我是个小孩儿,按理应当拿小的。”这个故事后来记录在《后汉书孔融传》里。“让枣”说的是南朝的梁王泰。在他年幼时,祖母曾经召集众孙侄,把枣字栗子分散到床上,一群小孩争着抢着去拿,只有泰不去拿。有人问他,他回答道:“不拿,也一定会赏给。”这两个故事都表现了兄弟间的友爱和谦让。后来人们把它放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推梨让枣”或“推枣让梨”这一成语,
关于枣子,更有意思的是“囫囵吞枣”一词。这一成语出自宋代圆悟禅师的《碧岩录》。说有一位客人讲:“吃梨对牙齿好,但损对脾胃有损伤;吃枣对脾胃有好处,但对牙齿有损伤。”一个呆头呆脑的弟子沉思了很久说:“我吃梨时,嚼而不咽,不会伤到我的脾胃:我吃枣时,吞而不嚼,又不会伤到我的牙齿。”旁边一位爱打趣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掉一个枣呀!”于是大家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无法自已。后来“囫囵吞枣”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记得唐诗中有首《又呈吴郎》,这是一首律诗,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该诗记述了一个令人叹惋的故事。"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中说杜甫自己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原因是老妇人无儿无女,孤苦伶仃,贫穷到了极点,不是万不得已,她不会偷打枣子吃的。表达了杜甫对穷苦百姓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他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诗劝告吴郎,正值兵荒马乱,官府征求又紧,这样一个无依无靠极为贫穷的老妇人能让她饿死吗?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乱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痛苦。寡妇艰难的处境,吴郎贫穷的无奈,诗人高尚的情怀,让人读之黯然,忧伤满怀。当然,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枣子也有充饥的作用。
枣子是一种营养佳品,有着“百果之王的”的美誉。枣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民间有“天天食红枣,一生不显老”说法。记得小时候熬粥,奶奶总是加上几个枣子,既甜蜜又黏和,非常好喝。长大后,又听说,枣子不仅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也是一味滋补脾胃、养血安神、治病强身的良药。一年四季,用枣煎茶熬汤,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枣子青青,枣子幽幽。割不断的情,忘不了的事。那缀满枝头的枣子啊。
当前位置: 首页 -> 短篇频道 -> 散文 -> 乡村情话 -> 枣子
枣子文 / 酋黄 (粉丝群)
枣子青青。猛然间,想起枣子。翠绿碧叶间,几粒枣子娇小玲珑,煞是可爱。细细的日光照过去,轻轻的微风吹过来。枣子忍不住连连点头,大大方方,毫无忸怩之态。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出落便惊艳。圆圆的,鼓鼓的,亮亮的,恰似多胞胎姐妹,容颜一个比一个清纯,一个比一个水润。时而随风舞蹈,仿佛窃窃私语;时而静静躺卧,宛若荷中仙子。
枣树就站在庭院屋角一个旮旯里,不择地皮,不争阳光,好像故意避开喧闹,兀自悄然,昂首挺立,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黑黢黢的树身筋骨裸露,脚踝以上伤痕累累,年龄不大,古朴苍老,岁月风霜凸显。坚实劲拔的身躯,顶天立地。缀满枝头的果实,绝不负阳光、土壤和大气。来世一遭,不枉自己,用生命书写独特的美丽。白云不染,雀啾不迷,铁骨虬枝充满凌然正气。
记得《增广贤文》里有一句“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能结实”,奉劝世人少玩花招,诚实做人,说的也挺符合枣花的特点。枣花确实很小,花盘还没有黄豆粒大;花色很淡,淡得几乎就不像花;但它的花香却很浓,成群结队的蜜蜂忙个不迭地穿梭其间,嘤嘤地采集着花蜜。枣花酿的蜜香味浓,甜度高,色泽厚重,营养非常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品。据说还能入药,有人受寒咳嗽,炖点枣花蜜好的很快。
枣树很纯实,结果特别多。小时候,听奶奶说,枣树脾气很贱,你越是敲打它,它来年结的更多,它就是欠挨揍的命。更为神奇的是,在我们乡下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砍一刀,结一褓。”“褓”是过去穿的带大襟的衣服扯底边折起来。“一褓”足有好几捧,是个不小的量。这句话是说,枣树越是用刀砍,结的果子越多。早年,无论是路边或庭院里的枣树,根部总是疙疙瘩瘩的,原来就是刀砍留下来的痕迹。
经过一春一夏风雨的洗礼,阳光的浸润,玲珑的枣子一天天膨胀起来,一个个蓄满了肉,灌足了糖。高高低低的枣枝上密密匝匝,一嘟噜一串,全是饱盈盈亮晶晶的枣子。一棵枣树,就是一座珊瑚塔,一棵枣树,就是一座玛瑙山。摘一颗又大又红的枣子,咬上一口,脆甜脆甜,准保让你齿颊生津,满口生香。“七月十五打灵枣”,终于到了收获季节,竹竿响处,“哗哗”作响,不大的一棵枣树,就能收获满满的一箩筐。小孩子们高兴的又蹦又跳,大人们也掩饰不住满意和幸福的笑容,农家小院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说起吃枣子,我想起了古代的一些相关的动人的故事。其中“推梨让枣”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推梨”讲的是汉末的孔融。孔融,字文举,汉末文学家,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首。他有兄弟七人,排行第六。相传在他四岁的时侯,有一次,和他的哥哥们一同吃梨,孔融自己先拿个小的,大人问他:“为何不拿大的?”,他回答道:“我是个小孩儿,按理应当拿小的。”这个故事后来记录在《后汉书孔融传》里。“让枣”说的是南朝的梁王泰。在他年幼时,祖母曾经召集众孙侄,把枣字栗子分散到床上,一群小孩争着抢着去拿,只有泰不去拿。有人问他,他回答道:“不拿,也一定会赏给。”这两个故事都表现了兄弟间的友爱和谦让。后来人们把它放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推梨让枣”或“推枣让梨”这一成语,
关于枣子,更有意思的是“囫囵吞枣”一词。这一成语出自宋代圆悟禅师的《碧岩录》。说有一位客人讲:“吃梨对牙齿好,但损对脾胃有损伤;吃枣对脾胃有好处,但对牙齿有损伤。”一个呆头呆脑的弟子沉思了很久说:“我吃梨时,嚼而不咽,不会伤到我的脾胃:我吃枣时,吞而不嚼,又不会伤到我的牙齿。”旁边一位爱打趣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掉一个枣呀!”于是大家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无法自已。后来“囫囵吞枣”也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记得唐诗中有首《又呈吴郎》,这是一首律诗,是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该诗记述了一个令人叹惋的故事。"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中说杜甫自己的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原因是老妇人无儿无女,孤苦伶仃,贫穷到了极点,不是万不得已,她不会偷打枣子吃的。表达了杜甫对穷苦百姓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了他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诗劝告吴郎,正值兵荒马乱,官府征求又紧,这样一个无依无靠极为贫穷的老妇人能让她饿死吗?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乱给人们带来多么大痛苦。寡妇艰难的处境,吴郎贫穷的无奈,诗人高尚的情怀,让人读之黯然,忧伤满怀。当然,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枣子也有充饥的作用。
枣子是一种营养佳品,有着“百果之王的”的美誉。枣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民间有“天天食红枣,一生不显老”说法。记得小时候熬粥,奶奶总是加上几个枣子,既甜蜜又黏和,非常好喝。长大后,又听说,枣子不仅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也是一味滋补脾胃、养血安神、治病强身的良药。一年四季,用枣煎茶熬汤,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枣子青青,枣子幽幽。割不断的情,忘不了的事。那缀满枝头的枣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