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胞状皮炎
扩展阅读
腰部有个硬疙瘩有点疼 2024-11-24 14:18:05
带状疱疹抽搐 2024-11-24 14:08:32
孩子鼻子里有个肉疙瘩 2024-11-24 13:38:17

胞状皮炎

发布时间: 2024-08-04 08:54:55

1. 药物性皮炎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药物性皮炎的病因
    • 4.1 药物进入人体途径
    • 4.2 引起药疹常见的药物
      • 4.2.1 砷剂
      • 4.2.2 解热止痛药类
      • 4.2.3 安眠镇静药类
      • 4.2.4 抗生素类
      • 4.2.5 类固醇皮质激素类
      • 4.2.6 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制剂
      • 4.2.7 中药
  • 5 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理
    • 5.1 非过敏反应性机制
    • 5.2 过敏反应性机制
  • 6 药物性皮炎的病理改变
    • 6.1 固定型药疹
    • 6.2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6.3 扁平苔藓样药疹
  • 7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 7.1 发疹性药疹
    • 7.2 皮炎类药疹
    • 7.3 固定型红斑
    • 7.4 荨麻疹样药疹
    • 7.5 多形性红斑
    • 7.6 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
    • 7.7 药禅侍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7.8 剥脱性皮炎
      • 7.8.1 狼疮样综合征
      • 7.8.2 增殖性药疹
      • 7.8.3 其他药疹
  • 8 药物性皮炎的诊断
  • 9 需要与药物性皮炎鉴别的疾病
  • 10 药物性皮炎的治疗方案
    • 10.1 治疗原则
    • 10.2 抗过敏药或解毒药的应用原理
    • 10.3 加强护理
    • 10.4 局部治疗
    • 10.5 中药治疗
  • 11 药物性皮炎的预防
  • 附:
    • 1 治疗药物性皮炎的穴位
    • 2 治疗药物性皮炎的中成药
    • 3 药物性皮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yào wù xìng pí yán

2 英文参考

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drug erup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rug rash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也称药疹。它是各种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皮肤、粘膜的各种不同的炎症反应。

凡对患者有益而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所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谓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

4 药物性皮炎的病因

4.1 药物进入人体途径

包括口服、注射、灌注、点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吸入、外用、药熏、 *** 及膀胱冲洗等。

4.2 引起药疹常见的药物

4.2.1 砷剂

几次注射砷剂以后,可以出现。由于过敏的急性中毒症状,有的长期应用以后,才出现皮疹。皮损往往为广泛的大疱、丘疹、脓疱,严重时可引起剥脱性皮炎,少数人可引起副银屑病、扁平苔藓、玫瑰糠疹或点斑状色沉着斑等损害。

4.2.2 解热止痛药类

解热止痛药类常引起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固定性红斑、剥脱性皮炎等损害。

4.2.3 安眠镇静药类

麻疹样红斑、血管性水肿、多形红斑、扁平苔藓样皮炎、固定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

4.2.4 抗宏信生素类

抗生素类尤其是青霉素的注射可引起过敏休克反应,迟缓反应表现瘙痒症,麻疹样红斑,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甚至剥脱性皮炎。

4.2.5 类固醇皮质激素类

类固醇皮质激素类可引起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红斑、药斑狼疮样皮疹、固定性红斑,严重的是剥脱性皮炎、恶性大疱性红斑或中毒性表皮松解的表现。有的粒细胞减少症或固有障碍性贫血而死亡。

4.2.6 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制剂

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制剂常引起脱发,剥脱性皮炎、黄疸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粒性细胞减少。

4.2.7 中药

中药引起过敏反应逐渐增多。最常见,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性药疹及口腔粘膜糜烂。

5 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机理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常见者为抗生素类,磺胺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水杨酸果等解热止痛类,催眠、抗癫痫类,抗毒素等血清类药物。根据药物结构分析,凡蔽袭轮带有苯环及嘧啶环的药物,具有较强的致敏力。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药物性皮炎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可以是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机理,但大部分药疹是变态反应,由于变态反应的药疹只限于少数服药的人,服用各种药品的人很多。而发生药疹的毕竟是少数,又由于变应性药疹不是药理作用或毒性反应,药疹和用药的剂量无关,极微量的药物能使高度敏感的人发生严重的药疹。

5.1 非过敏反应性机制

非过敏反应性机制包括有药物的过量、副作用、直接毒性反应、特定性反应(idiosyeracy)、JarishHexheimer反应、菌群失调(ecologic imbalance)、向生体性效应(biotrophic effect)、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少数药疹和变态反应无关。由于光中毒作用而发生的皮疹也和变态反应无关。但和药物浓度、特定波长和暴光量有关。有些人的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盐脱氢酶的活性有先天性缺陷、系由于隐性遗传,在服用肼苯哒嗪、砜类药物、磺胺药后,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有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介质而表现荨麻疹、血管笥水肿,也有的药物改变花生的烯酸的代谢途径,即抑制了环氧化酶,使花生的烯酸产生前列腺素减少。如服用非激素抗炎药物可发生药疹。总之药疹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有许多学说尚未得到足够的证明,还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5.2 过敏反应性机制

大多数药疹由此机制引起,机理较复杂。大分子药物如血清、疫苗、脏器提取物、蛋白制品如酶类等,本身即为全抗原,有致敏作用;但大多数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是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小于1000,为半抗原,当进入机体内与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载体发生不可逆性共价键,形成结合性抗原之后就具有致敏作用。

当机体被药物性抗原致敏后,再接触同类抗原时,机体可通过抗体介导的第Ⅰ、Ⅱ、Ⅲ型等变态反应,或致敏淋巴细胞Ⅳ型反应,或两类兼有的反应,导致皮肤或(及)粘膜出现急性炎症性反应而发生药疹。由于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性、代谢物的复杂性,从而药物抗原决定簇就多而复杂,此外,个体之间对药物的反应形式又存在着差别,因之,同一种药物可在不同患者中引起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反之,同一类型的皮肤损害也可由不同的药物所引起。

过敏反应性机制引发的药疹常有下述特点:

①皮疹的发生与药量间无直线关系,并只在少数人中间出现;

②第一次接触药物后有4~20天潜伏期,一般为7~10天,以后再接触该药时好不再有潜伏期,而在几分钟至24h内发病;

③临床表现与药物的药理特性无关,有时可伴有哮喘、关节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啫酸粒细胞增多,甚至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为特点的表现;

④与结构相似药物间可出现交叉反应。

四型变态反应:

血清、疫苗等药物是蛋白质构成的完全抗原,而若干非蛋白质性化学药品是半抗原和身体组织的蛋白质相结合,才成为完全抗原。机体接触抗原后,经过一定潜伏期,免疫细胞致敏或产生足量抗体,再遇抗原性药物,则发生各种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包括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某些湿疹性皮疹及过敏性休克等。Ⅱ型包括因小板减少性紫癜等。Ⅲ型包括血管炎、血清病及血清病样反应等。Ⅳ型可有红斑及湿疹样皮疹、剥脱性皮炎、固定性药疹、结节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某几型的药疹可以同时存在。有些药物经光线作用可起变态反应而发生药疹,表现为红斑块、风团、扁平苔藓,可发生于经常暴光的部位,也可出现于非暴露的皮肤上。磺胺药、氯丙嗪、避孕药、四环素等药物常引起光变态反应。对某一些药物过敏者可对化学结构相似的另一种药物发生药疹。

6 药物性皮炎的病理改变

药物引起的荨麻疹、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湿疹、红皮症、毛囊炎、血管炎与其他特发性的疾病组织象是一样的,在这就不一一述明。下面将叙述一下有特点的药疹。

6.1 固定型药疹

表皮内见到多数坏死的角朊细胞,棘层细胞气球变性,可发展成表皮内水疱。由于破裂细胞的胞膜仍留在疱内,使疱呈蜂窝状。真皮 *** 高度水肿,可出现表皮下水疱,真皮上部可见到大量的噬色素细胞。真皮浅、深层可见到淋巴细胞的浸润及少许嗜酸、嗜中性白细胞,还可见到组织细胞及肥大细胞。

6.2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表皮角朊细胞大片融合性坏死,细胞结构消失,可见核溶、核缩及核碎。角质层仍呈网篮状,界面空泡改变,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水肿,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少许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

6.3 扁平苔藓样药疹

角质层出现灶性角化不全,颗粒层薄或消失,界面空泡变性, *** 真皮呈带状致密炎症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有时还见到浆细胞及嗜酸性细胞,炎症浸润不只在浅层,还可达深层。

7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药物在不同的个体可发生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面临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引起,常见药物归纳如下:

7.1 发疹性药疹

临床表现为麻疹或猩红热样红斑,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皮疹始于面部躯干,以后泛发全身,有瘙痒,轻重程度不一。轻的仅出现散在的少量红斑,有轻度瘙痒,停药而自愈。重的可密集全身,常伴有全身浅部淋巴结肿大,则应密切注意其可能发展成剥脱性皮炎,因后者预后不良。

7.2 皮炎类药疹

这类药疹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小水疱、渗出、糜烂、结痂性皮疹。其可分为局限性与泛发性两型;局限型多是由药物引起的光线过敏性皮疹,因此主要发生在日光暴晒部位,发生苔藓化皮疹。全身泛发型可有低热、瘙痒,严重的还可有粟粒至米粒大小的脓疱性皮疹掺杂其中。消退后往往有一层糠状鳞屑脱落。

7.3 固定型红斑

多数由横胺药物、巴比妥类药物,解热止痛药物所引起。但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无服药史,过敏原不易找到。皮疹特点是限局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红斑鲜红色或紫红色呈假性水肿、损害境界清楚,愈后留有色素斑,每次应用致敏的药物后,在同一部位重复发作,也有的同时增加新的损害,皮疹数目可单个或多个,亦有分布全身者,皮疹大小一般0.2cm至数厘米不等,皮疹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尤以口唇及口周、 *** 、 *** 等皮肤粘膜交界处,趾指间皮肤、手背、足背躻干等处多见。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者约占80%,口腔粘膜亦可发疹。固定性药疹消退时间一般为1~10天不等,但粘膜糜烂或溃疡者常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十日始愈。发生在包皮 *** 部位时,常因为水疱破溃或感染而形成溃疡,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如治疗不当,可使病人数周至数月不能痊愈。

7.4 荨麻疹样药疹

荨麻疹样药疹是常见药疹之一,尤其是近年来莉特灵的大量应用,该药疹更为常见,其他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与血清蛋白等均是引起该型药疹的重要原因,由于血清异性蛋白引起的叫“血清病”其皮疹特点为发生大小不等的风团,这种风团性皮疹较一般荨麻疹色泽红、持续时间长,自觉瘙痒,可伴有刺痛、触痛。荨麻疹可作为唯一的症状出现。也可以伴随着其他的症状。如发热、低血压等,一般致敏病人表现为用药后数小时,皮肤才开始发生风团性皮疹并有瘙痒,但少数病人在注射青霉素、血清蛋白等药物后数分钟内即出现头晕、心烦、全身泛发大片红色风团、瘙痒与血压降低,由痢特灵引起的药疹可以在停药后一周才发生,风团往往较严重,有大片红肿性皮疹,治疗上比较困难。血清病是注射血清蛋白后1~2周,开始发烧38~39℃,全身风团、瘙痒、有腹痛、恶心、浅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病程10~14天而自愈。

7.5 多形性红斑

多形性红斑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由其他原因所致的多形红斑,症状相似,往往春秋反复发生,病程一般为2~4周。

7.6 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

恶性大疱性多形红斑又称斯蒂劳斯——约翰逊(StevensJonnson)综合征。为一种严重的药疹、红斑性大疱广泛散布,口腔、眼部及咽部等处粘膜糜烂,唇红缘溃烂结痂。同时病人有高烧、头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病程4周左右,在未用激素以前,其死亡率曾达30%。虽为药疹中出现的皮损,但在许多的病例中没有任何服药史,说明本型中只有一部分与药物反应有关。有的病人还可由“败血症”引起,值得注意。

7.7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药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其特点病人服药后不久体温迅速上升,可超过39~40℃。皮肤先有红斑,迅速扩展增多,由红色变褐红色,经一两天后,广泛的红斑上发生松驰的大疱,大疱不规则,疱膜容易擦破撕剥,露出疼痛的大片糜烂面,很像烫伤。粘膜也成片糜烂及剥脱。病人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伴有高烧和内脏受损的表现。可发生黄疸、血尿、肾功能衰竭、肺炎、昏迷、抽搐以至死亡。否则,经10~14天后,病情迅速好转,体温很快下降,皮疹干燥及脱落而自然痊愈。

7.8 剥脱性皮炎

剥脱性皮炎可由于不同的原因引起,而药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常常由于对一般的药疹病人未及时停止致敏药物和适当处理,致使病情发展,皮疹融合而成为剥脱性皮炎,或病情一开始就是突然发病,高烧40~41℃,持续不退,瘙痒性的麻疹样红斑融合成大片或弥漫性的潮红,有明显的肿胀,全身浅淋巴结肿大,肝脏亦可肿大,压痛甚至出现黄疸,脾脏也可肿大,脑或肾等也受损可出现谵妄,昏迷或蛋白尿等,甚至死亡。应与银屑病,皮炎类疾病,毛发红糠疥,Hebra氏红糠疥,蕈状肉芽肿等引起的红皮病相鉴别。

7.8.1 狼疮样综合征

狼疮样综合征可因药物影响而发生该综合征,临床表现和组织变化与真正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同,病人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胸膜炎、心包炎、粒细胞减少、红斑狼疮细胞阳性等各种红斑狼疮症状,因此,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被认为药物诱发的全身性红斑狼疮。病情轻的停药后数月内恢复,病情发展的可因狼疮性肾炎或其他红斑狼疮损害而死亡。病程在2~3周至3个月内自愈,肼苯哒嗪、灰黄霉素等药物易引起该综合征。

7.8.2 增殖性药疹

在用药两周至数月后,病人发烧,周身不适,关节疼痛,全身浅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是弥漫性红斑、水肿性、大疱性或蕈样肉芽肿状损害。触之相当坚实,主要见于躯干疏散分布,不规则,边缘清楚约3~4cm直径大小,经治疗症状逐渐消失,全病程约3周。

7.8.3 其他药疹

某些药物或血清等异性蛋白质所引起超敏性血管炎药疹,由于砷剂长期少量服用,可产生掌蹠点状角化症,或皮肤毛孔角化症。汞剂中毒性肢端红痛症、皮疹、口炎等,长期服用碘及类固醇激素可产生痤疮样皮疹。服用抗疟药物产生扁平苔藓样皮疹。有些药物还产生紫瘢、湿疹样皮疹。

8 药物性皮炎的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熟悉各种药疹类型,观察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作出药疹的诊断,但仍不能确诊。因为,直到今天对药疹仍然缺乏可靠的实验诊断方法。皮肤试验阳性的人在用药后不发生药疹,而阴性的人则可有药疹。而且,皮内试验可使敏感性很强的人发生严重药疹或其他药物反应,甚至引起过敏的休克而死亡。再有服药试验也不安全可靠,只能慎用到固定型药疹或不致发生严重反应的病人。在临床上用药后发生药疹,停药后消失及再用时复发的药物史很有诊断意义。

现代的免疫试验法如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嗜堿性粒细胞脱粒试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白细胞组织胺试验等,能协助我们了解药物和机体之间的免疫关系,并无实用的诊断价值。总之药疹是常见病,诊断药疹时要客观分析、排除其疾病的可能性。

9 需要与药物性皮炎鉴别的疾病

药物性皮炎应与麻疹、猩红热、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氏病、扁平苔藓、日光性皮炎荨麻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相鉴别。

10 药物性皮炎的治疗方案

10.1 治疗原则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

(2)促进体内药物的排泄。

(3)应用抗过敏药或解毒药。

(4)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5)支持疗法等。

10.2 抗过敏药或解毒药的应用原理

(1)抗组织胺类药物组织胺是变态反应中的一种重要的化学递质,是通过激动H1受体。H2受体、H3受体产生效应。H1受体使支气管及胃肠平滑肌收缩、血管平滑肌舒张、心房肌收缩加强、房室传导减慢、胃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H2受体使胃壁细胞胃酸分泌增加、血管平滑肌收缩、心室收缩力加强及窦性心率增怜惜。而抗组织胺药物主要是在受体部位上竞争性地拮抗组织胺作用的药物。有一点需要说明,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主要是组织胺(I级介质)但同时在释放的过程中要重新合成介质而释放(Ⅱ级介质),因此能够稳住肥大细胞,也是抗过敏的重要一环。常用药物:脑益嗪、赛庚定、多虑平、息斯敏、特非那丁。

(2)介质的阻滞剂稳定肥大细胞膜的药物,哌哔嗪类,海群生能阻断SPS的释放,但不能阻断组胺的释放(和其他药物合用)。

色甘酸二钠抑制组织胺的释放,但对SPS释放无影响,哃替酚可稳定肥大细胞膜。

(3)钙剂的应用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降低通透性,减少渗出。

1)阻断嗜中性白细胞在血管壁上的粘附性,稳定溶酶体膜、阻止溶酶的释放。

2)抑制单核细胞杀菌力、降低单核细胞对T细胞释放MIF反应,减少介质释放(淋巴因子)而减少细胞向炎症移动。

3)使循环中的T细胞重新分布而使T细胞减少。

4)对嗜中性白细胞和肥大细胞有稳定作用。

药物的选择要结合病情而决定,尤其对于严重的药疹要争分夺秒的适量而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待体温降至正常,皮疹的水疱及糜烂渐干燥可渐减量。在抢救中要注意水和电介质的紊乱情况,控制感染、注意心、肝、肾、造血系统的功能,注意血糖,防止脑溢血的出现。如发现异常反应及时给予处理。

对于较轻型的药疹,给予抗组织胺药,皮质类固醇药物、维生素C、钙剂时要给予足量防止Ⅱ级介质的再次释放,尤其对于在门诊观察室治疗的患者,一定要待病情十分稳定方可让患者回家。

  •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 预产期计算器
  •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 五行八字
  • 成人血压评价
  • 体温水平评价
  • 糖尿病饮食建议
  •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 基础代谢率计算
  • 补钠计算器
  • 补铁计算器
  •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网络,马上计算!

10.3 加强护理

对合伴粘膜损坏者要积极保护粘膜,尤其是眼结合膜,防止角膜混浊及粘膜的粘连,小儿要注意 *** 及包皮的糜烂,造成包皮狭窄。每日可用3%硼酸水清洗或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滴眼,口腔注意清洁,经常漱口,可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10.4 局部治疗

对于轻型药疹可局部止痒,吸附糜烂面,保持清洁,迅速愈合即可,对于重症药疹,最好采用干燥暴露疗法(红外线灯罩下进行)或局部雷夫奴尔湿敷或外涂PC霜,空气消毒,使用无菌床单及被褥。

10.5 中药治疗

一般发疹类药疹、荨麻疹、多形红斑与剥脱性皮炎等。采用凉血消风汤,气血两燔方与清瘟败毒饮等,清扫凉血解毒祛斑的方药有显效。

11 药物性皮炎的预防

(1)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追问药物过敏史,或容易引起药疹的药物不要滥用。

(2)引起过敏的药物要明显的写在病历上,以引起复依医生的注意。并劝告病人避用该药或含有该药的一些成药和化学结构式相关而可可易引起交叉反应的药物。

(3)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应用前必须做皮试,而且准备好一切急救所必备的药品及措施。

治疗药物性皮炎的穴位

  • 阴阳

    虚、寒属阴,表、实、热属阳;在治疗上,不论穴位、药物,均有阴阳属性,可以用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 肾上腺

    血压等生理功能。许多种肾上腺激素及其类似物已作为药物应用于临床。耳穴名·肾上腺:肾上腺(shènsh...

  • 穴位

    的变化,也可接受各种 *** (如针、灸、 *** 、电针、药物注射等)以调整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穴位分经...

  • 听呵

    阴交、气海等;肾元亏损者,加肾俞、关元、太溪等;药物中毒者,加百会、哑门、上星、外关等。听会张口略向...

  • 听河

    阴交、气海等;肾元亏损者,加肾俞、关元、太溪等;药物中毒者,加百会、哑门、上星、外关等。听会张口略向...

  • 更多治疗药物性皮炎的穴位

治疗药物性皮炎的中成药

  • 凉血祛风糖浆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牛皮癣等病见血热风盛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

  • 三九胃泰

    的治疗。三九胃泰中毒:不良反应表现:可出现麻疹样药疹、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药疹、大疱型表皮松解性药疹等...

  • 感冒通

    尿、蛋白尿、排尿困难、水肿,严重者肾衰,还可发生药疹、过敏性休克、哮喘等。治疗:感冒通中毒的治疗要点...

  • 荨麻疹丸

    服用或注射某种药物而发生的荨麻疹,此为药物过敏(药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5.服药期间,如突然伴发胸...

  • 复方丹参注射液

    。因此,临床医师熟悉复方丹参注射注射注射液与各种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联合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极...

  • 更多治疗药物性皮炎的中成药

药物性皮炎相关药物

  • 盐酸苯海拉明片

    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药疹,对虫咬症和接触性皮炎也有效;晕动病的防治,有较强的镇吐作...

  • 硝酸甘油溶液

    吐、虚弱、出汗、苍白和虚脱。⑷晕厥、面红、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均有报告。【禁忌症】禁用于心肌梗塞早期(有...

  • 硝酸甘油片

    吐、虚弱、出汗、苍白和虚脱。⑷晕厥、面红、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均有报告。【禁忌症】禁用于心肌梗塞早期(有...

  • 磺胺二甲嘧啶钠注射液

    .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

  • 磺胺间甲氧嘧啶片

2. 多形红斑是什么病

不一样。
多形红斑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发粘膜损害,皮疹呈多形性,典型损害为靶形或虹膜状损害。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可与感染细菌、病毒(特别是单纯泡疹病毒)、酶菌、原虫有关,也可由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妥类、水杨酸盐类及生物制品致病,还有人与寒冷有关。
多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黏膜损害,易复发。本病病因复杂,药物、慢性感染病灶、食物及物理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某些疾病,如风湿热、结缔组织病也可出现多形红斑样皮损,临床上将病因不名的称特发性多形红斑,病因明确的称症状性多形红斑。
本病呈自限性,但易复发。多形红斑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皮肤病。近几年来,本病与单纯疱疹病毒的关系颇引人瞩目。有人指出,30%以上多形红斑病人是由疱疹病毒所致,并已通过试验予以证实,即用单纯疱疹病毒抗原进行皮内注射后,可引起本病的发生。除此之外,某些病例往往是磺胺制剂、解热止痛药、镇静安眠药剂、抗生素等所引起的药疹;有的病人的发病与慢性病灶感染,如扁桃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慢性附件炎等有关;有些是体内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之一,象风湿热、伤寒、波浪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肉芽肿及各种恶性肿瘤等均可伴发多形红斑;部分患者的发生是吃用日常食物如鱼肉、蛋等之后引起的;还有相当数目病列之原因仍难于查明。
多形红斑常发生于春秋二季,往往起病较急。前驱症状有低热、头痛、四肢乏力、关节及肌肉酸痛。部分病人可同时或发病之前易患单纯疱疹或上呼吸道感染。皮疹好发于面颈部及四肢远端,口腔、眼等粘膜也可被累及。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呈红斑、斑丘疹、水疱、大疱、紫斑有风团等,但以斑丘疹和红斑为最常见。典型损害色泽为内紫外红,中央可出现水疱。外观甚奇特,个个皮疹境界清楚,宛以靶状形态,此乃所谓虹膜样皮损。见到这样皮疹,对诊断有帮助。患处瘙痒或轻度疼痛和灼热感。发病期中、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病程自限,皮损约经2~4周可望消退,但常常再复发。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尚可见到两种特殊类型,即寒冷型多形红斑和斯蒂芬斯一约翰逊综合征。
寒冷型多形红斑:本型以女性青年占多数,均在每年寒冷季节发病。惯发于手足背及指趾部,皮疹呈暗红色丘疹或紫颜色血疱,大小约米粒至绿豆大,间也可见虹膜样损害,患者有时轻度肿胀,手足冰冷,似冻疮样的改变。自觉作痒、遇暖尤剧。此起彼落,愈后留有暗红色素斑。
斯蒂芬斯-约翰逊综合征,又名恶性大疱型多形红斑。本型可视为多形红斑重症型。其常见原因是由药物引起的。该型以儿童青少年居多,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皮疹全身各处皆可被侵犯,但以颜面、手足尤其剧烈。口,眼、鼻以及尿道生殖器等处粘膜受累者屡见不鲜,而且口腔炎常是本综合征的一个早期症状,几乎全部病人都可查见该部粘膜有损害。皮疹表现为红斑、紫斑、水疱、大疱、血疱、糜烂及结痂。损害常迅速扩大,可相互融合,但表皮棘层松解现象,即尼氏征为阴性。患者常伴有头痛、疲乏、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毒血症性衰竭。有时还可全并细菌感染,而死于肺炎或败血症,该综合征病程较长,约3~6周方能痊愈。
根据本病的多形皮疹和好发部位不难诊断。但应与冻疮、药疹(多形红斑形)、疱疹样皮炎等病鉴别。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取抗过敏治疗。轻症病例给抗组织胺药物、维生素C、钙剂内服。重症病例给以皮质类固醇激素等治疗。同时,应注意控制感染。
寒冷性多形红斑是由“寒”致“瘀”。寒冷使血管收缩,局部血液流速减慢,血循环中异常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及冷凝素增加,其自身及红细胞聚集性增加,使血液变稠、变粘滞,并在血管内凝聚而沉淀,又加重血流障碍,损伤血管壁而出现病变。故治疗此型多形红斑当以活血化瘀为先。
本病称本病为“雁疮”、“寒疮”与“猪眼疮”等。中医认为或是风寒之邪,郁于肌肤致邪外来,湿热阻络,气血淤滞,郁久化热,溢于肌肤;或内有蕴湿,复感风热之邪,风湿热之邪搏于肌表所致;或因禀性不耐,毒热内功;或毒热与湿热互结而发。
如果是因为天气湿热而引起的,长在腿上或者手上的,又红又奇痒无比的痘痘。不妨外用炉甘石合剂搽洗,往往能药到病除。
炉甘石洗剂是常用的一种皮肤科外用药,由于它是由不溶于水的炉甘石粉末与水加少量甘油及氧化锌、苯酚配制而成的混悬液,涂在皮肤上后,由于水分的蒸发局部会感到凉爽,瘙痒缓解。
炉甘石别名异极石,洗剂所含炉甘石和氧化锌具有收敛、保护和吸收少量渗出液作用,也有较弱的防腐作用,再加上不含激素,具有良好的消炎、散热、吸湿、止痒、收敛和保护作用,可用于潮红、肿胀、灼热、瘙痒而无渗出的急性皮炎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痱子、荨麻疹、夏季皮炎、日晒伤等,只要皮疹无水疱、无渗液、无糜烂就可以经常使用。

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2.光敏感 x10’/升或溶血性贫血: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3.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5.胸膜炎或心包炎 :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6.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 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 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白细胞少于4x10’/升或血小板少于100
9.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抗Sm抗体阳性
12.O降低
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皮损部位)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13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并经国内 27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1987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各型红斑狼疮的主要临床表现:
盘状红斑狼疮:主要侵犯皮肤,是红斑狼疮中最轻的类型。少数可有轻度内脏损害,少数病例(约5%)可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初起时为一片或数片鲜红色斑,绿豆至黄豆大,表面有粘着性鳞屑,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色素明显加深,略高于中心。中央色淡,可萎缩、低洼,整个皮损呈盘状(故名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主要分布于日光照射部位,如面部、耳轮及头皮,少数可累及上胸、手背、前臂、口唇及口腔粘膜也可受累。多数患者皮损无自觉症状,但很难完全消退。新损害可逐渐增多或多年不变,损害疏散对称分布,也可互相融合成片,面中部的损害可融合成蝶形。盘状皮损在日光暴晒或劳累后加重。头皮上的损害可引起永久性脱发。陈旧性损害偶而可发展成皮肤鳞状细胞癌。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上较少见,是一种特殊的中间类型。皮肤损害有2种,一种是环状红斑型,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红斑,呈环状、半环状或多环状,暗红色边缘稍水肿隆起,外缘有红晕,中央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和毛细血管扩张,好发于面部及躯干;另一个类型是丘疹鳞屑型,皮损表现类似银屑病,为红斑、丘疹及斑片。表面有明显鳞屑,主要分布于躯干上肢和面部。2种皮损多数病例单独存在,少数可同时存在。皮损常反复发作,绝大多数患者均有内脏损害,但严重者很少,主要症状为关节痛、肌肉痛、反复低热,少数有肾炎、血液系统改变。
深部红斑狼疮,又称狼疮性脂膜炎,同样是中间类型的红斑狼疮。皮肤损害为结节或斑块,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其大小、数目不定,表面肤色正常或淡红色,质地坚实,无移动性。损害可发生于任何部位,最常见于颊部、臀部、臂部,其次为小腿和胸部。经过慢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治愈后遗留皮肤萎缩和凹陷。深部红斑狼疮性质不稳定,可单独存在,以后即可转化为盘状红斑狼疮,也可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与它们同时存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在红斑狼疮各类型中最为严重的一型。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即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少数病人由其它类型的红斑狼疮发展而来。部分病人还同时伴有其它的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形成各种重叠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错综复杂,且多较严重,可由于狼疮肾炎、狼疮脑病及长期大量使用药物的副作用而危及患者生命。

3. 皮肤病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症状

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细菌性皮内肤病:常见的有丹容毒及麻风;

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4. 皮炎是什么

皮炎的意思也就是皮肤的炎症,皮肤炎症的概念太广泛,可以是皮肤过敏性炎回症或感染性炎症答等等。皮肤过敏性炎症又包括原因清楚的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和原因不清楚的过敏性炎症,如湿疹。

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炎症的患者,常常是过敏体质。由于某些原因致敏,在皮肤出现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各种各样的过敏性皮炎的损害,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如染发剂过敏导致染发皮炎,就要停用染发剂,局部用大量清水冲洗,静脉点滴类固醇激素和口服抗过敏药,控制过敏性皮炎。化妆品皮炎,也就是要立即停用各种化妆品,以及用冷水洗脸,洗面奶、香皂都不要用了。根据严重的程度口服抗过敏药,或类固醇激素治疗。面部用硼酸溶液冷湿敷,外用植物油护肤。

5. 什么是胞疹样皮炎

?可能是在遗传体质的基础上,由于穀胶致敏而引起皮肤和小肠粘膜损害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胞疹样皮炎特点:皮肤以发生红斑、丘疹、风团、水胞等多形性皮损。多发于中年男性,大多数患者对碘剂及穀胶、牛乳饮食过敏。本病少见,病程较长,加剧及缓解交替发作,但预后良好,死亡较少,儿童发病至青春期后可自然缓解。胞疹样皮炎症状体症表现 1.损害多样性,有红斑、丘疹、风团及大小不一的水胞。水胞常密集成群,胞液清晰,胞壁厚,尼氏征阴性。水胞吸收后,色素沈着显著。呈反复发作与缓解的慢性病程; 2. 皮损主要分布于肩胛、臀、臂、大腿及肘、膝关节伸侧,多无口腔粘膜损害; 3.瘙痒剧烈,但全身症状少; 4.部分病人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和脂肪泻。如何诊断胞疹样皮炎:1.皮损多形性,其中浆液性水胞呈群集状或环状排列为特征; 2.损害主要对称地分布于肩、胛、臀、臂、氐及肘、膝关节伸面; 3.瘙痒剧烈,但全身症状少; 4.可伴有吸收不良综合征表现; 5.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胞,无棘层松解,乳头顶部有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脓疡; 6.皮损周围及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可见乳头顶部颗粒状IgA 沉积; 7.部分病例对碘剂呈过敏反应; 8.小肠组织活检,示局源性肠绒毛萎缩和固有膜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胞疹样皮炎的治疗: 1.忌食含穀胶食物如麦类食物,忌食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2.忌用含碘药物; 3.全身药物治疗; 4.局部对症处理。如何判断胞疹样皮炎疗效治愈:皮疹消退、症状消失、无新发者;好转:皮疹部分消退,症状减轻,偶有新发皮疹;未愈:仍有新发皮疹,症状无好转。胞疹样皮炎注意什么?部分病人对谷胶过敏,限制穀胶饮食后,病情可自然好转,同时亦应避免含碘、溴、氯的食物、药物。用DDS 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有白细胞减少或肝功能损害时,要停药,而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因皮炎种类繁多,其诱发因素亦多种多样,故临床治疗也各有千秋。

6. 被海蜇蜇了有什么症状

楼主,来您好!

海蜇皮炎自(又称水母皮炎)是随着夏季到来而产生的疾病。海蜇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人体接触海蜇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严重者可致死亡。

游泳者裸露的肢体被海蛰蛰伤后,感觉刺痛、灼痛或刺痒,继而蛰伤处出现条索状排列的红斑、丘疹,亦可有水疱、大疱及瘀点、瘀斑。轻者1—2天皮疹可消退,多数患者1—2周皮疹结痂而愈。若全身多处被蛰伤或被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海蜇蛰伤,常在1—4小时内出现畏寒、发热、腹痛、倦怠、出冷汗,少数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亡。

一旦被海蜇蛰伤,切勿用淡水冲洗,因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亦可用海水冲洗。有条件者可用酒精或碱性洗液冲洗或喷洒患处,如10%碳酸氢钠等。对皮损面积大,全身反应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最后祝你事事顺心、工作顺利、开心每一天!————

————希望可以帮到您!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吧,你的采纳是我的动力,谢谢!————

7. 皮炎有几种,怎么治疗皮炎

皮炎的分类:

1.接触性皮炎:中医学根据接触物的不同,而分别命名,如“马桶癣”、“漆疮”、“膏药风”、“粉花疮”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临床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甚至坏死等。

2.遗传过敏性皮炎: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和对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有关,环境因素在本病发生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约70%患者家族中有遗传过敏性皮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

3.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苔藓,中医认为皮质抑制和兴奋功能紊乱所致。情绪局部刺激和辛辣酒类可加重和诱发本病。常年不愈,愈后易复发。临床表现以剧烈瘙痒或皮肤苔藓样病变为特征。

4.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诱发的一种迟发性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人认为主要由中波紫外线引起,也有人认为主要由长波紫外线引起。临床表现为多形性皮疹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鳞屑、苔藓样变,常以某种皮疹为主。

5.胞疹样皮炎
:可能是在遗传体质的基础上,由于谷胶致敏而引起皮肤和小肠粘膜损害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以发生红斑、丘疹、风团、水胞等多形性皮损为特征表现。多发于中年男性,大多数患者对碘剂及谷胶、牛乳饮食过敏。
本病少见,病程较长,加剧及缓解交替发作,但预后良好,死亡较少,儿童发病至青春期后可自然缓解。

皮炎的治疗:

外用药治疗可以用德国的雷托皮康治疗。在控制皮炎湿疹症状的同时,将有更多获益。它负责抗炎止痒;同时含有1%的硝酸益康唑,它可杀灭细菌、真菌;成份协同作用,让皮肤由内而外好起来。

8. 皮炎的几种分类是什么

皮炎的分类:
1.神经性皮炎:本病中青年多见,先有剧烈瘙痒,后有皮损;皮疹为扁平丘疹,苔藓样变,无渗出;皮疹多发于颈部、四肢伸侧、腰氐部、腘窝、外阴;病程慢性,常反复发作。
2.异位性皮炎:成人期皮损可类似播散性神经性皮炎,但有婴儿期湿疹史、家族遗传过敏史、皮肤白色划痕症阳性等其他临床特点。
3.特应性皮炎:最初病损多为面颊部,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瘙痒剧烈。慢性表现为干性、较大、较隆起的棕红色丘疹和粗糙而带皮屑的棕褐色苔癣样变,可融合成片。经过搔抓,常有少许渗液、表皮剥脱及抓痕。
4.夏季皮炎:初起时皮损为针尖大小红斑、丘疹,因瘙痒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无糜烂及渗液,好发于成年人的四肢伸侧。当气温下降时病情明显好转,并可自愈,病情与气候明显有关。
5.异位性皮炎有时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婴儿可出现皮肤潮红、渗液,面部、头皮、尿布区域、手、臂、足或腿部出现结痂的皮疹。通常在3~4岁时,皮炎消失,但常常复发。年龄稍大的儿童和成年人皮疹常出现(或复发)在一个或几个部位,特别是在上臂、肘窝或窝。皮疹的颜色、程度和部位因人而异,但都有瘙痒。
6.脂溢性皮炎:皮疹初起为毛囊口周红色小丘疹,渐发展融合成黄红色斑片,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由于病变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略有差别。婴儿脂溢性皮炎常于出生后1~3个月发病,前头顶或整个头皮可覆满厚薄不等油腻性灰黄色或黄褐色痂屑,可累及眉区、鼻唇沟、耳后等处,微痒。一般在3~4周内痊愈,若持续不愈,常并发感染或异位性皮炎。
7.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诱发的一种迟发性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多形性皮疹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鳞屑、苔藓样变,常以某种皮疹为主。
8.念球菌性皮炎:多发于皮肤皱褶部如腹股沟,肛周臀裂部,腋窝,女性乳房下皮肤,也可发于龟头包皮内和大小阴唇,指甲沟和口角等处。皮疹多呈局部皮肤潮红,轻度肿胀,表面可糜烂,分泌物有异臭味。有时也可呈干燥,脱屑。小儿念珠菌性皮炎还常累及躯干,颈部皮肤,呈广泛密集红色斑丘疹,外观似热痱。可同时侵犯口腔或外阴粘膜,常有乳酪样分泌物呈假膜状。
9.蚊虫叮咬型皮炎:是被虫类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粉毛而引起的皮炎。较为常见的害虫有跳蚤、虱类、蠓、刺毛虫、飞蛾、蚊、臭虫、蜂等。会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水疱或大疱,在蜇咬部位可见到瘀点或水疱。
10.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辩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继发症状等。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
怎么办呢?
1、过敏性皮炎吃蜂胶
因为蜂胶中的类黄酮物质可清除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蜂胶还能使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另外,蜂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E是很强的抗氧化剂。
2、过敏性皮炎吃什么好
2.1、胡萝卜
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能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过敏反应。
2.2、蜂蜜
常喝蜂蜜有助远离伤风、瘙痒、咳嗽等季节性过敏症状。蜂蜜能够预防过敏的原因在于其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是蜜蜂体内的一种液体,在临床上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此外,蜂蜜里还含有一定的花粉粒,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2.3、金针菇
经常食用金针菇有利于排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废物,有效增强机体活力。金针菇菌柄中含有一种蛋白,可以抑制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病症,健康人也可以通过吃金针菇来加强免疫功能。
2.4、红枣
学者研究发现,红枣含有大量的抗过敏成分环磷酸腺苷,过敏体质的人每次取5-10颗红枣嚼食,每天吃2-3次即可起到预防作用。而且对已经发作的各种过敏性疾病,都可食用红枣进行辅助治疗,食法同上,需要注意的是持之以恒。
3、过敏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3.1、在生活当中最好不要吃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等高热量的;其次就是海产类食物,就是鱼,虾,蟹等,平时葱,蒜,羊肉等致使过敏或者属于过敏体质的都避免或者少吃,有时因为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给孩子补充充足的营养,这时就要注意了,因为有些孩子是过敏性皮肤可能对于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过敏的,所以需要注意不要过多摄取。
3.2、不能吃辛辣或者油炸的食物,主要以清淡的为主,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减少过敏的现象发生。
3.3、不能够吃烧烤。因为烧烤是对敏感肌造成破坏最大的,其能使敏感肌容易缺水,煎炸食物也不能吃,日常也少或者避免不喝酒。
值得选择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剂;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售后有保障。

9. 皮炎有几种类型

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没有找到病因,或者是平时不注意护理,就很容易出内现复发的情况。容如果湿疹处于急性期的话,患者需要对患处进行适当的清洗,然后涂抹一些相关的药物,如 润安舒洁-霜,还是可以的。
如果属于慢性的或亚急性的湿疹,在使用的药物方面,需要与急性期的有所区别。患者在饮食上也要注意调整,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忌口虾蟹等蛋白质成分过于复杂的食物,还有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