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敏知识 »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
扩展阅读
湿疹敷土豆 2025-04-22 17:02:18
治疗阴茎疱疹吃啥药 2025-04-22 17:01:05
湿疹可以吃鸡蛋 2025-04-22 16:55:50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0-12-02 15:36:21

1. 脂溢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有什么区别

过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版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权品皮炎。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不同。

皮肤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皮脂排出过多,在皮肤上堆积,在堆积处出现慢性皮肤炎症,则称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遗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2. 医生好,请问脂溢性皮炎与日光性皮炎有什么区别阿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回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答病。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
日光性皮炎
日照性皮炎即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或晒斑,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本病春末夏初多见,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应的强度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有关。
他们的区别:日光性皮炎是太阳晒导致的,脂溢性皮炎是皮脂腺丰富部位发生的慢性丘疹炎症。

3. 脂溢性皮炎是什么样的一个疾病呢它和牛皮癣又有哪些区别呢

牛皮癣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脂溢性皮炎常发生于头皮部位,然后向身体其他部位发展,与银屑病相似,但皮损形态与银屑病不同。银屑病的皮损有明显的红色点滴状丘疹或斑块,而脂溢性皮炎没有这一特点,仅仅是淡红色或褐色的局部红斑;银屑病的皮损边界清楚,而脂溢性皮炎损害边缘不清晰。脂溢性皮炎的鳞屑少而且细薄,有油腻感;银屑病是大量厚大且干燥的鳞屑。脂溢性皮炎没有银屑病特征性的点状出血现象。建议及早去医院皮肤科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禁食辛辣生冷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生活规律心情舒畅,注意局部皮肤清洁卫生。
脂溢性皮炎特点: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
1、干燥型:脂溢性皮炎患者满头均可能有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很痒,严重时可损害毛囊,引起脱发。
2、湿性型:多为丘疹、水疱,骚抓后可产生糜烂、渗出,并结成黄色痂皮,有的伴有头部毛囊炎等并发症,常瘙痒难忍,病程缓慢,反复发作。
牛皮癣皮疹特点:
初起为炎性红色丘疹,约粟粒至绿豆大小,以后逐渐扩大或融合成为棕红色斑块,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灰白色或银白色鳞屑。轻轻刮除表面鳞屑,逐渐露出一层淡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称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白色鳞屑、发亮薄膜和点状出血是诊断银屑病的重要特征,称为三联征。皮损形态: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环状、带状、泛发性、脂溢性皮炎样、湿疹样、蛎壳状、扁平苔藓样、慢性肥厚性、疣状等。

4.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症状

http://ke..com/view/32367.htm#2#你可以看下这内个容#

5. 脸上的脂溢性皮炎有啥症状,需要注意什么

脸上的脂溢性皮炎主要是t区比较常见,所以在平时饮食上一定要少吃油腻的辛辣的食物,尽量不要饮酒,少喝纯牛奶,要尽量规律作息,少熬夜,

6. 脂溢性皮炎可以用什么食疗 饮食不能吃什么

1、可以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源,尤其是维生素A的食物要适量多吃,猪肝、胡萝卜、蛋黄等,以纠正毛囊皮脂角化异常,防止毛囊堵塞。另外,还要多吃含维生素c、b1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的增加谷物杂粮、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对脂溢性皮炎大有益处。

2、不能吃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忌饮酒和辛辣物质,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局部搔抓。

(6)脂溢性皮炎有什么扩展阅读

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部位,如头、面、耳后、腋窝、胸前、肩胛间、腹股沟、会阴等处,也可泛发全身。干性脂溢性皮炎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

脂溢性皮炎的饮食治疗的目的是改变饮食习惯,调整消化道功能,保持毛囊皮脂腺口的通畅,利于皮脂物质的排出,减轻毛囊皮脂腺炎症。膳食中要注意控制脂肪量,脂肪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症状,每天供给总膳食脂肪量应在50克左右。

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有利于保持正常皮肤角化代谢和毛囊正常畅通。还应注意少吃甜食,因为含糖较多的饮食可促使脂肪异生后产生更多的脂肪。

7.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感觉

我觉得我的症状像脂溢性皮炎,不是很严重,
就是头上一些地方长小的痘痘,还有些地方像湿疹,
头发头皮油腻,多头皮屑。

8. 脂溢性皮炎有什么金方

脂溢性皮炎系发生于头、面、眉、耳及胸、背等皮脂分泌活跃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暗红或黄红色斑片上覆以鳞屑或痂皮。临床分为油性和干性两种。中医称为“面游风”、“白屑风”、“眉风癣”、“钮扣风”。
本病的临床表现为:皮损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以头、面、胸、背、脐窝、腋窝及阴股等部位多见。开始在毛囊周围有红丘疹,渐发展融合成暗红或黄红色斑,被覆油腻鳞屑或痂皮。皮损可扩展至全身,由头部向下蔓延,甚至发展成红皮病,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瘙痒。
(一)内治方【方一】验方一【来源】《外科经验选》【组成】玄参12克,生地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黄芩9克,生石膏12克,制大黄9克,侧柏叶12克,生山楂12克,桑白皮9克。
【功效】养阴清热通腑。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验方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威灵仙、苦参、苍术、川芎各6克,当归、赤茯苓、大胡麻,何首乌各10克,茺蔚子12克,杭菊花、山楂、虎杖15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茵陈、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车前草各12克,苦参、栀子、黄芩、黄柏各9克,生大黄、生甘草各6克。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生地黄30克,玄参、生山楂、侧柏叶、土大黄、车前草、虎杖各10克,麦门冬、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各15克。
【功效】养阴清热,利湿散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五】验方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何首乌、生地黄、旱莲草各15克,牡丹皮、当归、赤芍、女贞子各10克。
【功效】滋补肝肾,活血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验方六【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当归9克,熟地黄、生地黄、黄芪各12克,天门冬、麦门冬各6克,升麻、片芩各3克,桃仁泥,红花各1.5克,天花粉4.5克。
【功效】益气养阴,清热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七】验方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人参、白术、当归身、黄芪、枣仁各6克,木香、甘草各1.5克,远志、柴胡、山栀子各3克,龙眼肉7枚。
【功效】益气补血,疏肝理气。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验方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桑椹子、夜交藤、茵陈、马齿苋各30克,菟丝子、当归各12克,白鲜皮、何首乌各20克。
【功效】滋补肝肾,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九】验方九【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何首乌、山楂、女贞子、旱莲草、大枣、生地黄、熟地黄各30克,当归、川芎、泽泻各10克。
【功效】补肝肾阴,养阴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验方十【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黄芪20克,白术、防风各15克,黄芩、僵蚕、蝉蜕各10克,牡蛎、大青叶各30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气健脾,凉血祛风。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一】验方十一【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野菊花、生地黄、赤石脂各15克,牛蒡子、牡丹皮各10克,荆芥、防风各9克,生薏苡仁30克,白矾12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凉血。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二】验方十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黄连5克,黄芩、当归、甘草20克,连翘、蒲公英、知母、牡丹皮、生地黄、白芷各15克,生石膏30克。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十三】地防解毒汤【来源】新中医,1995:(8)
【组成】地肤子、防风、野菊花、连翘、栀子、白蒺藜、苍耳子各15克,虎杖20克,蒲公英、土茯苓各30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瘀,除身寒湿。
【用法】每天1剂,水煎服。药渣加水煮沸后待温再洗。10天为1疗程。
(二)外治方【方一】验方一【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附子90克,桑根白皮、蔓荆子各250克。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温阳行水。
【用法】水煎外洗。
【方二】验方二【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芷75克,鸡子清3枚,芒硝45克。
【功效】活血祛风,清热消肿。
【用法】水煎外洗。
【方三】验方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白鲜皮、苦参、野菊、大黄、九里明各30克。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用法】煎水温洗。
【方四】验方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猪胆1只。
【功效】清热润燥解毒。
【用法】将猪胆汁倒入半盆温水中,搅拌后洗患处。
【方五】验方五【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苦参60克,百部、透骨草、白鲜皮、蛇床子、艾叶各30克。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祛风,解毒通络。
【用法】煎水洗头。
【方六】验方六【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苍耳子30克,苦参15克,王不留行60克,明矾10克。
【功效】散风祛湿,杀虫敛疮。
【用法】煎水外洗。
【方七】验方七【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瓦松适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用法】瓦松曝干,烧灰淋汁,热洗,不过六七次愈。
【方八】验方八【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绿豆粉20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克。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法】研细末,每日1匙,早、晚调水洗脸。
【方九】验方九【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透骨草、侧柏叶各120克,皂角60克,白矾9克。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解毒。
【用法】煎水洗头。
【方十】验方十【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苍耳子30克,苦参30克,白鲜皮15克,明矾9克。
【功效】祛风解毒,祛湿杀虫,清热燥湿。
【用法】加水2升,煮沸后去渣温洗,每日1次。
【方十一】验方十一【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马齿苋60克,龙胆草60克。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
【用法】加水1升,煮沸后去渣,外洗患处。每日1次。
【方十二】验方十二【来源】《中医家用验方1000则》【组成】透骨草60克,龙葵30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用法】加水2升,煮沸去渣,温洗患处,每日1次。
【方十三】验方十三【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
【功效】活血行血,消肿敛疮。
【用法】研末,外搽。
【方十四】验方十四【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组成】蛇床子、苦参片各40克,土槿皮20克,薄荷脑10克,75%酒精1升。
【功效】清热祛风,燥湿杀虫。
【用法】浸泡7天,外搽患处。

9. 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种类有什么

面部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脸部的损容性皮肤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专且易反复发生,给患者带来属很大的烦恼。先是毛囊周围有小红丘疹,渐发展融合成淡红或黄红色斑疹及斑片,被覆油腻鳞屑或干燥细碎白屑,自觉有不适或不同程度的瘙痒,还常与痤疮伴发。

10. 脂溢性脱发和脂溢性皮炎的区别有什么

脂溢性脱发的主要的特征就是头皮出油多,这是油脂溢出的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版治疗,发根细菌权会产生一种溶解酶,会将发根渐渐溶解,之后发根松动,毛囊萎缩,生发功能逐渐减退,
建议:
*心情要开朗放松。
*早睡早起,保证八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
*及时洗发,清理头皮过多油脂,保持皮肤毛孔畅通,保持皮肤毛孔畅通,轻轻按摩头皮,力度以头皮感觉酸麻即可,这样可以让头皮变的有活力。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中药调理,并且搭配涂抹缮丝缘丝木精华液,改善头皮血液循环,头 发很快就能得到健康的生长环境,之后也不会轻易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