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用药浴治疗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由于皮脂溢出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皮肤炎症。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初起头皮出现糠秕样脱屑,产生成层的油腻性鳞屑,其后皮肤轻度发炎,伴有脱发;或表现为成片油腻而粘着的黄色结痂,间有渗液,发炎较明显。前者为鳞屑型,后者为结痂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痒感,病变可累及颜面、颈、胸背及上腹等处。
方一【组成】新鲜乌骨鸡蛋3枚。
【用法】鸡蛋打破后搅匀,加入水2 000毫升,取汤液浴头,每日1~3次。
【功用】养血润燥。
【适应证】头皮白屑。
【说明】鸡蛋性味甘平,功能滋阴养血润燥,近年药理学研究表明,鸡蛋所含的物质对体表炎症及烧伤有良好的愈合作用。
方二【组成】小麦麸50克,生姜30克。
【用法】将上两物同煎,取汁洗患处。
【功用】清热,解毒,杀菌。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小麦麸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性味甘凉,能治疮痈肿毒。配生姜杀菌解毒,对脂溢性皮炎炎症较甚者颇为适宜。
方三【组成】新小胡桃6枚,牛乳100毫升。
【用法】将小胡桃去壳捣烂,与牛乳同煎成膏液,外洗患处。
【功用】润燥解毒。
【适应证】头皮白屑。
【说明】小胡桃即小核桃,功能润燥。牛乳性味甘微寒,有解热毒,润皮肤的作用。两者相配外用,对治疗血虚风燥所致的头皮白屑增多颇有效。
方四【组成】杏仁、胡麻各适量。
【用法】将上两物捣烂取汁,外洗患处。
【功用】润燥解毒。
【适应证】头皮白屑。
【说明】杏仁,能治诸疮疥,消肿,胡麻即芝麻,有解毒润燥的作用。
方五【组成】艾叶、菊花、防风、荆芥、甘松、蔓荆子、地肤子各9克,薄荷、藿香各6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数沸后,倒入盆内,待温洗患处。每日1次,若多洗收效快。每剂可洗4次。
【功用】祛风,止痒,生发。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艾叶,能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故可治头风。菊花、防风、荆芥等均有祛风止痒的作用。
方六【组成】生地黄、首乌各30克,黑芝麻梗、椰树枝各5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数沸后,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熏时上盖头巾,以防热气散失。每日1剂,早午晚各1次,每次30分钟。洗后用干毛巾覆盖头部避风。5日为1个疗程。
【功用】养血滋阴,祛风生发。
【适应证】脱发(脂溢性脱发)。
【说明】生地黄、首乌、黑芝麻均为养血滋阴之品,方中用此意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椰树枝则有祛风凉血的作用。
方七【组成】透骨草、侧柏叶各120克,皂角60克,白矾9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10分钟,待温后洗头,每次15分钟,每周洗2次。
【功用】燥湿,除脂,止痒。
【适应证】脂溢牲脱发及脂溢性皮炎。
【说明】透骨草功能祛风除湿,皂角亦有疏风气的功效;白矾燥湿杀虫,侧柏叶治疗脂溢性脱发有良效已为临床所证实,诸药合用,有燥湿、除脂、止痒功效。
方八【组成】桑白皮35克,五倍子12克,青葙子60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15分钟,待温后洗头。每次20分钟,每周2次。
【功用】祛脂,乌发,护发。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桑白皮功能行水消肿,青葙子功能祛风热,五倍子则有收敛生发的作用。
方九【组成】天麻、白芷、防风各S克,桑叶、羌活、银花、薄荷各3克,川椒2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发。每次洗15~20分钟,洗毕避风。
【功用】清热明目,洁发令柔。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天麻有熄风止痉,祛风通络之功效,配伍白芷、防风、羌活,则增强祛风之力;桑叶、银花、薄荷功能疏风散热,川椒祛风胜湿。诸药合用,祛风热,止脱发。
方十【组成】羌活、桑叶各4.5克,川芎、白芷、藁本各6克,天麻、甘菊花、薄荷各3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发。每次洗15~20分钟,洗毕避风。
【功用】清热祛风,洁发光泽。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本方作用与上方相同,仅增川芎活血凉血,藁本祛风,甘菊花疏热,故功效更强。
方十一【组成】苍耳子、王不留行各30克,苦参15克,明矾9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半盆,煎沸,洗前先剪短头发,再用小毛巾蘸药水反复洗头皮,每次洗15分钟,每日用药1剂,每天2次,隔3天再洗。
【功用】收敛,祛风,止痒。
【适应证】头皮脂溢性皮炎。
【说明】苍耳子有祛风散湿之功,能治一切风气。王不留行功能行血,能治风毒。苦参、明矾皆为清热燥湿之品。
方十二【组成】陈艾叶50克,雄黄15克,防风、花椒各30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日洗1~3次。
【功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艾叶功能燥湿祛风,其放置年久而陈者,燥湿之力更强。雄黄有解毒燥湿之功,防风、花椒则能祛风除湿。诸药合用,解毒杀虫,祛风止痒,故对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
方十三【组成】苦参、野菊花、白鲜皮各35克,硫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洗患处。每日1或2次。
【功用】疏风清热,解毒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苦参性味苦寒,有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故又能治风杀虫。野菊花功能清热解毒,硫黄有燥湿解毒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止痒之功。
方十四【组成】白芷150克,鸡子3个,川芒硝90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先煎白芷,滤去渣,待稍冷,纳鸡子及芒硝,搅拌均匀后,洗头。
【功用】祛风止痒,除屑洁发。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白芷祛风散湿之要药。能治疗头风及皮肤游走之风。芒硝清热燥湿,鸡蛋亦有祛风之功。
方十五【组成】黄连须、黄芩、黄柏、大黄各9克,龙胆草6克,枯矾12克。
【用法】上药加水2 000毫升,煮沸待温,去渣,洗头。隔日1次。
【功用】清热泻火,去油护发。
【说明】黄连主治痛痒、疮疡、斑毒、疳痘而邪热有余者,说明方中黄连清热解毒为主药,再配伍黄芩、黄柏、大黄、龙胆草等。其清解之力更强。
方十六【组成】苦参310克,百部、野菊花、凤眼草各90克,樟脑125克。
【用法】先将前四味药装人大口瓶内,加入75%乙醇(或白酒)5 000毫升中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留液,再加入樟脑(研粉)溶化后备用。用时用纱布蘸药液,擦洗头皮,每日1或2次。
【功用】灭菌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凤眼草为臭椿树的果实,功能除湿止痒,樟脑气味芳香,功能祛风除湿,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外涂局部对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和止痒作用。苦参、百部、野菊花均有清热燥湿的功效。
方十七【组成】苦参60克,百部15克,透骨草、白鲜皮、蛇床子、艾叶各30克。
【用法】上药煎水洗头,2日洗1次。
【功用】祛风,除湿,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本方所用药物均为祛风除湿之品,目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因风湿所致的各类皮肤疾病。
方十八【组成】蔓荆子、防风、苦参、川椒各10克,火麻仁30克。
【用法】上药煎汤,趁热温洗头部。
【功用】祛风,润燥,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火麻仁功能祛风润燥,能治发落。
方十九【组成】白鲜皮、白芷、野菊、大黄、九里香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取汁,温洗头部。
【功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九里香功能行气活血,祛风除湿,能止疮痒,去皮风、故民间常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疾病。
方二十【组成】透骨草65克,龙葵35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洗头。
【功用】祛风止痒。
【适应证】头部脂溢性皮炎。
【说明】龙葵性味苦寒,能洗疥癞痒痛,祛皮肤风。临床实践证明,本品具有消肿止痒和微弱兴奋作用,药理学实验亦表明,本品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方二十一【组成】透骨草、丹参、皂角刺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外洗,每日1次。
【功用】祛风除湿,活血润燥。
【适应证】脂溢性皮炎。
【说明】方中透骨草、皂角刺均有祛风除湿的功效。丹参有活血润燥的功效。
方二十二【组成】苦参、侧柏叶各30克,荆芥、防风各20克,白芷、薄荷、雄黄各10克。
【用法】上药煎汤熏洗患处,每周1次。
【功用】祛风燥湿。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上述药物均具有祛风燥湿之功,对因风湿所致的各类皮肤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方二十三【组成】何首乌、苦参各30克,枸杞子、黄柏、旱莲草、龙胆草、干姜、地肤子各20克,白鲜皮15克,辣椒秸100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2次,每次煎煮20分钟,将2次煎煮的药液相混以备外用。先用溶少许食盐的温水清洗头部,擦干后,用棉纱布蘸取药液反复涂洗脱发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洗后再用鲜姜汁或鲜姜芽汁涂于脱发处。
【功用】养血凉血,清热祛风止痒。
【适应证】脂溢性脱发。
【说明】方中首乌、枸杞、旱莲草滋补肝肾、补血生发;龙胆草、黄柏、苦参清泻肝火,滋阴降火;白鲜皮、地肤子、干姜、辣椒秸祛风止痒。诸药合用,滋补肝肾、益气生血、凉血清热,故使毛发复生。
2. “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效果有保障
药浴作为内病外治的一种传统疗法来源已久。
《礼记·曲礼》就有“头有疮则沐,
身有病则浴”。
东汉时期张仲景将浴法推广于临床,
《伤寒杂病论》载用百合洗方洗身以治百合病,
苦参汤浴治疗狐惑病等。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有关皮肤病药浴记载如下:
水萍治风热瘙痒,煎水浴取汗,
柳枝及根皮洗风肿。
到明清,药浴法发展成熟,
并探讨了相关激励,
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虽治在外,
无殊治内”等著名论断。
首先了解“中药药浴”的机制:
药浴的作用激励是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
局部、患处,并经吸收,
循环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
因而产生效应。
药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
濡养全身等 养生 功效。
现代药理也证实,
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
从中医角度探讨药浴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
1、药浴防治疾病,
痛内治法想必只是变换了方式而已。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表明外用方式可助阳化气,使邪从汗出。
2、人是统一的整体,
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相联系。
正所谓“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
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
以药浴之方法使药物入腠理,
经经络而直达病所,以发挥其效。
3.中药药浴利用热能量与中草药相结合
产生大量的药汽及药物煎煮后
产生大量的中药离子作用于皮肤,
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快,
加速组织的再生和细胞活力,
促使组胺样物质排出,
药物有效成分通过肌肤、孔窍深入腠理,
疏通汗孔,从而达到驱逐风寒,
疏通瘀滞,祛风止痒的目的。
从现代医学研究皮肤的生理作用
是发挥药浴药效的前提,
现代医学认为皮肤病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除保护作用外,还具有吸收,
渗透感觉分泌排泄等多种功能,
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证明药物经皮肤吸收直达病所,
同时皮肤分布的大量神经末梢
及特殊感受器再刺激作用下可以影响附近的接收器,
从而调节神经、体液、循环功能,
改善相应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和修复能力。
此外,皮肤的分泌、排泄、
代谢功能参与机体对尿酸、尿素及一些无机盐等
代谢产物的排泄,
同时也参与对病体毒素及堆积代谢废物的排除,
即中医所谓的“透邪外出”。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顽固型皮肤病,
其主要症状瘙痒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
有效治疗迫在眉睫。
银屑病主要症状就是在我们的皮肤表面
出现一系列的大小不等的丘疹。
患病的部位比较广泛,
身体的很多部位都有所涉及,
像小腿、背部、上臂和前臂、胸部、
臀部和腹部等等。
银屑病患者在发病前
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待银屑病发病之后,
患者身体上就会出现一些小红点,
或者小的丘疹现象,散在分布,
看上去像是一些小雨点,
我们称作点滴型银屑病,也是该病名称的由来。
而且患者还会伴有一些皮肤瘙痒症状,
而往往有很多患者对该病不是很了解,
误认为是简单的皮肤过敏,
结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
结果导致病情加重,红疹扩大融合,
皮损部位会出现银白色鳞屑脱落现象,
发展为慢性,或者重度银屑病类型。
对于刚开始出现的轻度点滴状银屑病,
人们应该予以重视,如果出现类似的问题,
就要及时到专业的银屑病医院进行诊治,
以免病情出现不好的变化,
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中药药浴疗法是郑州银屑病研究院
康复体系中的一项物理疗法,
中药浴对银屑病的治疗和缓解具有独特的效果,
以中药煎汤,入浴浸泡利用药物透过皮肤、
孔窍、腧穴等部位的直接吸收,
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而发挥其药理效应。
利用中药透过皮肤、孔窍、
腧穴等部位直接吸收,
达到调整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药浴法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精髓,
它主要是一种外治疗法,简称立体疗法。
药浴法有三大其它药物无法替代的功效,
一是药疗功效,二是水疗功效,
三是热疗功效。
通过药浴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
从而起到消退皮损的作用。
另外通过药物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
激发机体的自身调节作用,
促使机体某些抗体的形成,
借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最终通过皮肤刺激作用,
能够达到调整脏腑功能、防治疾病、
恢复患者 健康 的目的。
中药浴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是免疫系统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建立免疫屏障,阻止体内的血毒因子合成,
阻止外毒入侵,达到内毒血清,
外调皮肤,固本抗体最佳效果。
舒经活络,祛风燥湿,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血液循环,
使药物的有效成份直接渗透到患处,
达到内病外治的功效。
中药浴为纯中药配方,
由郑州银屑病研究院多位皮肤病、
银屑病专家共同研制配方:
内含几十种中草药,
由于银屑病有三期四型之分,
根据病情不同,药浴成份也不相同。
皮肤病的治疗很多都是来源于中医疗法,
因为西医疗法往往是针对疗效而言的,
至于是否可以彻底除根还是需继续研究的。
而中医的疗法则是从其根本的病因出发,
进行对症下药的治疗;
效果好,且对身体的副作用小。
银屑病药浴的效果是20多年来众多银屑病患者所青睐的,对于青少年儿童更是有益,无副作用。同时医生提醒:银屑病的治疗一定要选好治疗方法,科学应对,否则治疗无果,还会加重病情。
3. 狗狗皮肤病泡药浴有帮助吗
有用啊,皮肤病大多数都是因为环境没有清洁干净或者是狗子皮肤清洁不到位,泡药浴能浸透狗子皮肤各个角落, 起到杀菌除螨的作用,有效加速清洁皮肤,推荐牵贝浴液,可以根据狗狗情况选择杀菌除螨、止痒、脓皮症等各种类型的,对症下药更有助于狗狗恢复
4. 怎样用药浴治疗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指因暑湿引起的一种皮肤炎性反应,多发于夏季,至秋凉后能自行消退。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以往炎夏大多有同样发作史,多见于四肢伸侧面,对称性发作,严重者可波及其他部位。皮损以潮红、密集成片丘疹为主。自感瘙痒,抓之无滋水而形成血痂,后期可有轻度肥厚,一般无全身症状。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由于过敏,复受暑湿熏蒸,郁于肌肤,不得外泄而成。
方一【组成】桑叶、紫苏叶、艾叶、薄荷各30克,枯矾20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时外洗患处。每日1剂,洗3次,5~7剂为1个疗程。
【功用】清凉解毒,消疹止痒。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桑叶功能祛风清热,紫苏叶、艾叶、薄荷叶均有疏风散热的作用,枯矾能燥湿止痒。
方二【组成】黄柏、黄芩、苍术、荆芥、防风各6克,蛇床子9克,明矾3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为1次用量,用水煎煮或开水冲泡去渣,放入盆中,趁温热熏洗患处。
【功用】清热止痒。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方中黄柏、黄芩、苍术清热燥湿,荆芥、防风祛风胜湿,蛇床子祛风止痒,明矾燥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风、燥湿止痒之功,故对因风湿热三者俱盛而致的夏季皮炎有一定疗效。
方三【组成】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川椒、明矾各20克。
【用法】上药取煎汁,先熏后洗患部,每日1剂,可熏洗2或3次,每次20分钟,10日为1个疗程。
【功用】燥湿止痒。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蛇床子、地肤子为祛风止痒的佳品,苦参、明矾燥湿解毒,川椒祛风胜湿。诸药合用,祛风燥湿止痒,适用于夏季皮炎中瘙痒较甚者。
方四【组成】苍耳子35克,苦参12克,王不留行60克,枯矾9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外洗患处。
【功用】祛风,燥湿,止痒。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苍耳子功能散风、祛湿、杀虫,可治风瘙瘾疹、身痒不止。王不留行能治风毒,苦参、枯矾则有燥湿的功效。
方五【组成】贯众、地肤子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凉洗患处。
【功用】祛风清热。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贯众功能清热解毒,地肤子有祛风止痒、解毒燥湿作用,两物配伍应用对夏季皮炎有一定疗效。
方六【组成】生地榆、马齿苋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凉后溻洗患处20分钟。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地榆清热凉血,药理学及临床实践证明,地榆有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马齿苋亦为清解皮肤热毒的良药。
方七【组成】地榆、陈艾叶、甘草、黄柏各30克。
【用法】上药用水煎50分钟,取汁溻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30分钟。
【功用】清热解毒。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方中地榆清热、凉血、解毒作用已如上所述。黄柏有抗菌消炎作用。
方八【组成】徐长卿、马齿苋、青蒿各30克。
【用法】上药水煎取汁,凉后溻洗患处。
【功用】清热,祛风,止痒。
【适应证】夏季皮炎。
【说明】徐长卿有祛风止痒、解毒消肿的作用,马齿苋也有清热疏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