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问答 » 皮肤病包肤丹
扩展阅读
肚子长湿疹怎么回事 2025-04-23 09:07:26
用茄子能去黄褐斑吗 2025-04-23 09:03:15
水痘结痂了可以上学吗 2025-04-23 08:26:18

皮肤病包肤丹

发布时间: 2023-10-17 02:21:24

皮肤病有哪些

问题一:最常见的皮肤病种类有哪些呢? 会传染的皮肤病包括细菌类皮肤病,如脓疱疮,丹毒等;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等;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等。(1)病毒性皮肤病: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病)、水痘、风疹、麻疹、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播。
(2)细菌性皮肤病:某些细菌性皮肤病也有传染性,如胶疮疮、麻风、皮肤结核等均可通过接触而传染。
(3)真菌性皮肤病:由各种癣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几乎都可通过接触传播,如头癣可通过理发用具相互传染、手足癣可通过鞋袜传播。此外,还有甲癣、体癣、汗斑(即花斑癣)和念珠菌感染(如鹅目疮)等。
(4)性传播病:各种性传播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都可通过性行为而传播。
(5)其他:由疥螨引起的疥疮、虱子引起的各种虱病(头虱、阴虱和体虱等)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因此,上述皮肤病患者应注意隔离,以免传染他人。

问题二:、常见皮肤病有哪些? 会传染的皮肤病包括细菌类皮肤病,如脓疱疮,丹毒等;病毒性皮肤病,如水痘等;真菌性皮肤病,如手足癣等。
(1)病毒性皮肤病: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病)、水痘、风疹、麻疹、传染性软疣、手足口病、口蹄疫等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播。
(2)细菌性皮肤病:某些细菌性皮肤病也有传染性,如胶疮疮、麻风、皮肤结核等均可通过接触而传染。
(3)真菌性皮肤病:由各种癣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几乎都可通过接触传播,如头癣可通过理发用具相互传染、手足癣可通过鞋袜传播。此外,还有甲癣、体癣、汗斑(即花斑癣)和念珠菌感染(如鹅目疮)等。
(4)性传播病:各种性传播病,如淋病、梅毒、艾滋病等都可通过性行为而传播。
(5)其他:由疥螨引起的疥疮、虱子引起的各种虱病(头虱、阴档早虚虱和体虱等)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上述皮肤病患者应注意隔离,以免传染他人。

问题三:皮肤病的种类及其注意事项都有哪些 说起皮肤病的种类及其注意事项,不得不让大家后怕,因为皮肤病的种类非常繁多,症状更是千姿百态,专家提醒皮肤病患者:千万不要轻视小小的皮肤病,因为古代医生治病讲究的望、闻、问、切中可以看出,皮肤就是诊断疾病的一种可靠窗口,从您的皮肤上可以看出,您是不是患病现在您觉得皮肤重要了吧!皮肤病患者的注意事项:1.在天气急剧变化时,或出汗洗澡后,应当避免受风,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或天气大寒,大热,大风以及强烈日光暴晒等,如果不注意,均易病情变化,症状加剧。2.禁止用于搔抓(如掀皮屑,挤水,搔抓皮肤等),否则易使皮肤受伤,病情加重,甚至中毒感染。3.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急,气,怒,恼,精神过度紧张,适当劳逸结合。4.饮食宜清淡,多食豆制品及河产植物,如莲蓬,莲子,藕,菱角,芡实(鸡头米)等,烹制菜肴时,尽量不要加调料;过敏类疾病如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等忌食腥辣发物如鱼,虾,海产品,牛羊肉,菌类,生姜,辣椒,鸡蛋,牛奶,韭菜,南瓜,香菜等;水果宜食苹果,梨子,葡萄,西瓜,香蕉,桔子等普通水果。白癜风患者尽量少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桔子,西红柿等;病毒类皮肤病如疱疹患者尽量少吃 *** 性食物,少吃油腻及生冷食品;结缔组织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宜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饮食。5.洗浴时水温不宜过度,尽量不要用皂类,沐浴露等洗澡,宜温水沐浴。皮睁悔肤病种类繁多,大约有1000多种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有银屑病、行燃白癜风、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脱毛、黄褐斑等。听了上述皮肤病的种类及其注意事项秋季是皮肤比较脆弱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造成的种种皮肤病甚是严重,如果您想了解

问题四: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病毒性皮肤病
一、火燎疮(单纯性疱疹)
二、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三、扁瘊(扁平疣)
四、枯筋箭(寻常疣)
五、水瘊(传染怀软疣)
六、瘙瘊(尖锐湿疣)
七、水痘
八、痘风疮
九、血疳疮
化脓性皮肤病
一、黄水疮
二、须疮及发际疮
三、坐板疮
四、疖肿 五、软疖
六、疔疮
七、丹毒
八、蝣蜓疮(坏疽性脓皮症)
皮肤真菌病
一、秃疮
二、脚湿气
三、钱癣
四、阴癣
五、鹅掌风
六、汗斑

问题五:皮肤病有那些种类?皮肤过敏有哪些种类> 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历史。皮肤病种类繁多,有1000多种皮肤病。分为下列种类: 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问题六:皮肤病常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皮肤病是很常见的生活疾病之一,有了皮肤病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只有全面检查皮肤病,才可以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皮肤病需要做哪些检查,皮肤病检查项目有哪些,今天就让我们看看皮肤病检查,相信病人尽早治疗皮肤病会有所帮助。
1、皮内实验:由操作者将患者的左上肢或右上肢暴露出来,也可以用后背部经消毒处置皮肤后,将准备好、按顺序的特异性抗原依次作皮内注射。待15分钟后观察受试区的皮肤反应, 阳性反应为皮肤红斑丘疹、风团, 视反应大小程度,判断反应级别,,从而根据病情程度来决定治疗方案和手段。有些高敏感患者在受试区出现皮丘、红斑、红晕处瘙痒尤甚、伪足并引发皮肤全身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决不可大意,并且应当事先备齐抢救药物等。
2、点刺试验: 或称“穿刺”或“挑刺”试验,是用特制的点刺针或普通的点刺针, 将事先滴在前臂处抗原挑破, 不引起出血为宜,然后观察15 分钟。点刺试验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快捷,易于接受,近年来做此试验者逐渐增多。
3.斑贴试验:此种试验方法近20 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是由于该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标准化进程的推进,故而推广较为方便,且试验结果准确性较高。斑贴试验是将测试的抗原物质与皮肤直接接触,在斑试小室的罩盖下,封闭数小时, 依次按上下顺序进行斑贴试验。观察斑贴试验的反应,通常是在斑贴后48 小时进行,也有在12 小时或4 小时后, 视反应情况适时观察。有人在48 小时内,如阴性反应也可延长至72 小时或更长时间的观察,以发现患者较长的迟发反应。判断斑贴试验的过敏反应和 *** 反应,以皮肤接触斑贴小室处出现红斑、水肿、伴有密集的小丘疹、水疱或糜烂、瘙痒明显、反应强烈时并向周围扩散。斑贴试验的假阳性需要进行分析。准确的斑贴试验过敏原是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
4、皮肤划痕试验:用塑料棒、曲别针或其他的钝器物适当的外力划过皮肤,阳性反应者可出现以下三联反应,即划过后10 秒内出现红色条状丘疹,系真皮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 使毛细血管扩张; 待30 秒左右条状丘疹增粗并伴红晕系小动脉扩张所致; 再待几分钟后条状丘疹隆起, 呈苍白丘疹状条形, 而且是水肿状。此种三联反应称为“皮肤划痕症”, 多见荨麻疹病。
5、滤过紫外线检查:滤过紫外线检查也称“伍德氏灯”。是高压汞灯发射光源,,而且通过含镍物质氧化物虑片后发出的320―400nm 长波紫外线,照射于皮肤损害部位,可见特殊颜色的荧光,用来诊断某些皮肤病。譬如查头癣病, 可以区别患黄癣病者, 用此灯一照, 可以见到暗绿色荧光;癣呈亮绿色荧光; 红癣呈红色荧光。色素减退的白癜风色素沉着, 经此灯照射后为蓝白色斑片。
6、真菌检查:真菌检查的方法是皮肤病中很常见的一项检查方法。主要依靠标本、皮屑、毛发、甲屑、分泌物、痂皮用75% 乙醇擦后检查浅部真菌; 深部真菌需要检查尿液、痰液、粪便、口腔及 *** 分泌物, 或者是血液活体检查组织。将标本放入载玻片上, 加一滴10% KOH 溶液,盖上载玻片,微火加热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看是否有真菌感染。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孢子、菌丝等以明确诊断,如标本不纯,或是未检查出真菌而又怀疑有真菌感染时,可以进一步用真菌培养方法来检查,必要时用。
以上就是对皮肤病检查项目的相关介绍,皮肤病很多是小病,往往自己护理就可以好,但是少数较重就可能引起危险并发症,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有皮肤病不能自己处理,就需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切勿影响身体健康,希望本文对了解有所帮助。...>>

问题七:什么皮肤病? 看不太清楚,像是扁平疣,最好到当地医院皮肤科看下

问题八:细菌性皮肤病的种类有哪些? 细菌性皮肤病可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1)按菌种分类可分为球菌性和杆菌性皮肤病。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简称脓皮病,常见有脓疱疮、疖、毛囊炎、脑膜炎球菌疹、猩红热、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杆菌引起的皮肤病主要有皮肤结核、麻风,其他如伤寒、副伤寒、炭疽、类丹毒、鼠疫等。(2)按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大多数细菌性,尤其是球菌性皮肤病都属急性发作,病程短。只有少数如皮肤结核、麻风等属于慢性过程。(3)按病机分类可分为直接致病、间接致病或二者兼有。直接致病如毛囊炎、疖、脓疱疮及部分结核疹等,系由细菌在侵入部位直接引起的病变;间接致病如猩红热、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以及大多数结核疹病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变态反应(对细菌产物过敏)或中毒反应(细菌毒素导致损害)。但是在临床上情况复杂,病情多变,直接或间接致病不是绝对的,应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⑵ 治牛皮癣(银屑病)的中药外用方子

二、中医治疗
中医在治疗银屑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疗银屑病的外治疗法和方药。其中以软膏为主,酊剂、熏洗擦剂溶液次之,还有针刺、穴位注射等方法。
2.1软膏
自晋代《刘涓子鬼遗方》开创了汞剂治癣的先河以来,后世医家治疗本病多以重金属药物为主要成分。
卢氏[1]等采用轻粉、水银、大枫子、木鳖子仁、冰片各等分,麻油适量的敌银膏涂搽治疗牛皮癣21例,结果治愈16例,总有效率95.2%。
王氏[2]采用青黛、煅蛤粉、煅石膏、黄柏末、轻粉末、香油等调成的青蛤散治疗银屑病患者51例,临床治愈42例,总有效率为96.1%。然而,因为其中汞制剂的肝肾毒性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
上海七家医院[3]使用雷公藤内酯醇软膏治疗本病303例,总有效率达85%。
王氏[4]用复方喜树碱软膏治疗银屑病100例,其中痊愈64例,总有效率达99%。
张氏[5]等用青黛、黄柏、生石膏加凡士林自制的复方青黛软膏治疗银屑病36例,疗效较好。
仲氏[6]等用甘草流浸膏治疗银屑病,治愈率达68%,有效率为100%,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郭氏[7]采用祛银霜(含板蓝根、甘草、蛇床子等药提取液150ml,氮酮20ml,尿素150g,尼泊金已酯1g,加霜基质至100g)外敷治疗银屑病72例,治愈40例,总有效率为90.3%。
刘氏[8]用镇银膏(知母、黄连、白鲜皮、鲜花椒、青黛、山楂、川芎、甘草等用植物油炸至焦黑,去渣,再加入牛黄和麝香粉,浓缩成膏)外涂病灶,再用聚乙烯薄膜封包,隔5天换药一次,2个月1个疗程。共治疗银屑病患者703例,痊愈669例,总有效率为99.7%。
牛氏[9]用主要成分是麝香、黑豆油、生地榆、黄柏、地肤子、黄芩、苦参、生地等制成的软膏,外涂皮损,并用聚乙烯薄膜封包,每隔5天换药一次,并配合梅花针扣打,30-50天一个疗程。共治疗银屑病患者145例,痊愈138例,总有效率达到99.28%,优于1%蒽林软膏对照组。
王氏[10]采用银灵软膏(黄芩、地榆、黄柏等提取物各39g、59g、29g,制成粉末,纯芥子气0.05g溶于甘油,配成5-10倍稀释液,凡士林1000g)外涂皮损,每日一次,共治疗675例,治愈409例,好转203例,总有效率90.7%,1年复发率43%,疗效优于芥子气软膏。
杜氏[11]等采用镇银膏(主要有白鲜皮、黄连、花椒、知母、麻油等组成并经传统工艺制成的油膏剂)外涂皮损,后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包封,5天换药一次,两个月一个疗程。共观察治疗寻常性银屑病105例,治愈87例,总有效率为100%。
张氏[12]等用普连膏(黄芩末1份,黄柏末1份,凡士林8份)均匀涂于皮损,每日2次,治疗银屑病进行期或血热型,并与5%的硼酸软膏作对照,同时口服凉血清热解毒之中药汤剂,3周后,治疗组37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19%,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⑶ 皮肤病有哪些大全

皮肤病有哪些大全

皮肤病有哪些大全,皮肤病的种类有很多,随着夏天的到来,夏天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因此正是各类皮肤病致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以下为大家分享皮肤病有哪些大全。

皮肤病有哪些大全1

常见的皮肤病有很多,按性质以及发病原因分,包括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具体如下:

1、病毒性皮肤病最常见的包括疱疹、单纯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还有由各类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疣,俗称瘊子,例如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等等。

2、细菌性皮肤病最常见的包括毛囊炎、疖肿。

3、真菌性皮肤病最常见的包括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

除了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皮肤病之外,皮肤科另一类常见的皮肤病是过敏性皮肤病,或跟过敏有关的皮肤病,例如荨麻疹、接触性皮炎、药疹、湿疹这一类,都为过敏性以及跟过敏相关的皮肤病。

皮肤科很常见的是一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例如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也属于红斑鳞屑性的皮肤病。物理原因所导致的皮肤病,包括日光性皮炎、鸡眼、痱子等等。有一组瘙痒性皮肤病,例如瘙痒症,只有瘙痒、没有皮疹的这一类皮肤病叫做瘙痒症,再例如炎症,还有神经性皮炎。

皮肤病有哪些大全2

皮肤病是什么

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及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主要原因有理化因素、病原体感染、内分泌代谢因素、免疫原性及退行性改变等,又分为感染性皮肤病和非感染性皮肤病。

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1.体癣:是发生在人皮肤浅表层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主要表现为红色斑块、干鳞湿硬、皮肤瘙痒、多环重叠。

2.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脸部、颈部、背部、手部等部位,明显的表现就是皮疹和瘙痒,而且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慢性病程,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3,荨麻疹: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显著特点是皮肤表面肿块,各肿块可能会连成一片,并伴有强烈的痒感,之后一段时间会自行消散。

4.银屑病:是一种由环境刺激、多基因遗传因素、免疫介导的皮肤病。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四肢伸侧和头皮较多。

5.水痘:是一种病毒性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其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斑疹、丘疹等。

6.疥疮:疥疮是由疥螨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临床表现常为皮肤柔软并且薄弱的地方有丘疹和水疱,夜间常常会瘙痒加剧。

7.牛皮癣:牛皮癣是一种红斑银屑性皮肤病,尤其是青壮年男性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可以出现红斑、银屑,甚至伴发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

皮肤病如何预防

1.经常换洗衣物,床单被罩,保持自身及周围环境清洁。

2.适度进行清洁,避免皮肤屏障受损,增加皮肤病的感染可能性。

3. 清除与食物有关的诱因。对于许多皮肤病来说一些食物会加重其症状,应该进行限制食用:如鱼虾、辛辣类食物,酒等。

4.加强锻炼,增加抵抗力,了解自身的.过敏源,远离过敏源。

皮肤病常见但并不可怕,我们只要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相关治疗手段,就一定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皮肤病有哪些大全3

1、接触性皮炎

(一)发病前均有过敏物质或刺激物接触史,一般发病急,皮损发生在接触部位。

(二)皮损的轻重与致敏物或刺激物质的强弱、作用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大小以及机体的敏感性有关。轻者局部仅有充血,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

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患者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组织胺药类:皿治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荨麻疹丸。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艾洛松,皮炎平。

联合用药:维生素C或B族、钙剂、氨基酸软胶囊、牛初乳片。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多见于青壮年,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有时因搔抓,继发感染毛囊炎、疖肿、淋巴结炎。

药物治疗

口服药:B族维生素加甲硝唑,止痒用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外用药:采乐,恩肤霜。

联合用药:棉签涂抹药膏,可以口服维生素C,清理血液毒素,维生素B族,可以促进自身微循环,有效的缓解皮肤症状!

3、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其特点是颈、肘、膝及骶尾部出现红斑、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纹理加深,对称分布,剧烈骚痒,成年人多见。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组织胺药,氯雷他定、敏迪、西替利嗪。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或维生素C、钙剂。

4、湿疹

湿疹多种因素引起的真皮表皮炎,红斑,丘疹,水疱,脱屑,糜烂,有色素沉着。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药物治疗

口服药:敏迪,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钙,还可以口服荨麻疹丸,中药制剂副作用小,而且中药制剂可以有整体调节的功效,有利于慢性病的有效治疗!

外用药:丹皮酚、曲咪新软膏、皮炎平,艾洛松。

5、寻常性痤疮

寻常性痤疮好发于前额、双颊、胸背、及肩部。初为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日久顶端形成角栓,进而发展为脓疱,结节,感染伴有疼痛。

药物治疗

口服药:维生素B6、维胺脂、甲硝唑、锌。外用药:秋臣、维A酸、克痤隐酮凝胶。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

6、银屑病

俗称牛皮癣。原因不名引起的慢性鳞屑型皮肤病,皮损为斑丘疹或斑片。牛皮癣的早期症状为针头或绿豆大小红色点疹,逐渐扩大,有的点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表面覆盖有干燥的银色鳞屑,轻轻刮除鳞屑,可见小片血点,这就是该病的特征。

药物治疗

口服药:氨肽素片免疫抑制剂如氨甲喋砱。

外用药:达力士。

联合用药:维生素C、钙剂、B族。

7、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簇集性水疱,边界清,带状排列,自觉疼痛,可自愈。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病毒口服液、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

外用药: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康复新液擦拭。

联合用药:氨基酸软胶囊、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族维生素,甲钴胺250-500vg等。

8、手癣与足癣

手癣和足癣都是由于真菌感染手足皮肤所致的疾病。手癣俗称“鹅掌风”,足癣俗称“脚气”。虽然引起手足癣的真菌种类较多,但绝大多数为皮肤癣菌所致。

脚癣的分型

一、浸渍糜烂型脚气

浸渍糜烂型脚气浸渍糜烂型脚气有哪些症状?浸渍糜烂型脚气主要表现为第三和第四趾间,也有波及全趾间皮肤,部分趾间皮肤皲裂,有时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癣菌病等合并症。

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是浸渍糜烂型脚气最显著的特点,多见于脚部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硝酸益康唑喷雾剂、足光散、脚癣一次净、特比奈芬气雾剂。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螺旋藻。

二、水疱型脚气

水疱型脚气水疱型脚气的症状为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

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脚气的并发症。水疱型脚气往往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

药物治疗

口服药: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酮康唑。

外用药:硝酸益康唑喷雾剂、足光散、脚癣一次净、特比奈芬气雾剂。

联合用药:B族维生素、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粉。

⑷ 身上都是小红疙瘩

当发现下体包皮上有很多小疙瘩,就象皮肤上长的那些汗毛底部的毛囊。这是很正常的。这些很可能就是毛囊,只不过它们长在包皮上,而且往往不会长出汗毛。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皮脂腺异位,这些疙瘩是皮脂腺。

⑸ 小儿皮肤病防治的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小儿皮肤病的防治及护理特点,包括200余种小儿常见皮肤病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防治方法及注意事项,附录中还介绍了小儿皮肤病的常用内用药、外用药及各种皮肤病的用药选择。内容新颖丰富,通俗易懂,科学实用,可供患儿家长和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小儿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第一节 小儿皮肤的解剖特点
第二节 小儿皮肤的生理特点
第三节 小儿皮肤的临床特点
第四节 小儿皮肤的检查特点
第五节 小儿皮下组织的检查特点
第二章 小儿皮肤病防治及护理特点
第一节 小儿皮肤病的常见原因
第二节 小儿皮肤病的常见表现
第三节 小儿皮肤病的诊断特点
第四节 小儿全身各部常见的皮肤病
第五节 小儿皮肤的保健特点
第六节 小儿皮肤病的预防特点
第七节 小儿皮肤病的治疗特点
第八节 小儿皮肤病的护理特点
第三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疮(黄水疮)
第二节 毛囊炎
第三节 疖与疖病
第四节 新生儿剥脱性皮炎
第五节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
第六节 新生儿皮下坏疽
第七节 痱疖
第八节 蜂窝织炎
第九节 丹毒
第十节 皮肤结核病
第四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单纯疱疹
第二节 带状疱疹
第三节 手足口病
第四节 疣
第五节 传染性红斑
第六节 幼儿急疹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第八节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畸病)
第九节 口蹄病(阿夫他热)
第十节 风疹
第十一节 水痘
第十二节 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第十三节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
第五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头癣
第二节 体癣(环癣、钱癣)
第三节 股癣
第四节 手癣和足癣
第五节 耳癣
第六节 癣菌疹
第七节 念珠菌病
第八节 花斑癣(汗班)
第九节 毛霉菌病
第六章 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 疥疮(癞疥疮)
第二节 头虱病
第三节 蚤叮咬
第四节 臭虫叮咬
第五节 蚊子叮咬
第六节 蜂螫伤
第七节 蜈蚣螫伤
第八节 蝎螫伤
第九节 螨虫皮炎
第十节 毒蛇咬伤
第十一节 毒蜘蛛螫伤
第十二节 水蛭咬伤
第十三节 海蜇(水母)皮炎
第十四节 桑毛虫皮炎
第十五节 剌毛虫皮炎
第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日光白斑
第二节 日晒伤(晒斑)
第三节 多形性日光疹
第四节 痱子(汗疹或红粟疹)
第五节 冻疮
第六节 痘疮样水疱病
第七节 摩擦性苔藓样疹
第八节 新生儿冻伤
第九节 植物日光性皮炎(紫外线过敏性皮炎)
第十节 菠萝过敏症
第十一节 触电与雷击
第八章 营养内分泌代谢性皮肤病
第一节 营养不良性水肿(低蛋白血症)
第二节 维生素A缺乏病
第三节 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
第四节 核黄素缺乏病
第五节 烟酸缺乏病(癞皮病、糙皮病、陪拉格病)
第六节 维生素B6缺乏病
第七节 叶酸缺乏病
第八节 坏血病
第九节 维生素E缺乏病
第十节 铜缺乏病
第十一节 锌缺乏病
第十二节 肥胖病(单纯性肥胖)
第十三节 粘液性水肿
第十四节 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第十五节 幼年性黄瘤病(痣样黄色内皮细胞瘤)
第十六节 新生儿硬肿症
第九章 先天性皮肤病
第一节 鱼鳞病(先天性鱼鳞癣)
第二节 日化病
第三节 皮肤松弛症
第四节 皮肤弹力过度症(爱唐综合征)
第五节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六节 夏令水疱病
第七节 色素性荨麻疹
第八节 掌跖角化病
第九节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第十节 先天性淋巴水肿
第十一节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
第十二节 汗孔角化症
第十三节 着色性干皮病
第十四节 毛周围角化病
第十五节 毛囊角化病
第十六节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第十七节 眼睑松垂(眼睑松解症)
第十八节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家族性血管性水肿)
第十九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第十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一节 婴儿湿疹
第二节 儿童期湿疹
第三节 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
第四节 接触性皮炎
第五节 药物性皮炎(药疹)
第六节 皮肤划痕症(人工荨麻疹)
第七节 褶烂(间擦疹、擦烂红斑)
第八节 尿布皮炎(臀红)
第九节 荨麻疹(风疹块)
第十节 血管性水肿
第十一节 丘疹性荨麻疹
第十二节 结节性红斑
第十一章 粘膜病
第一节 复发性口疮
第二节 剥脱性唇炎
第三节 腺性唇炎
第四节 口角炎
第五节 光线性唇炎
第六节 牙龈炎
第七节 卡他性口炎
第八节 细菌感染性口炎
第九节 疱疹性口炎
第十节 皱襞舌
第十一节 地图舌
第十二节 舌炎
第十三节 舌系带过短
第十四节 流涎症
第十五节 新生儿疱疹性口炎
第十六节 新生儿溃疡性口炎
第十七节 再发性化脓性腮腺炎
第十二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皮脂溢出
第二节 皮脂溢出性皮炎
第三节 新生儿皮脂溢出性皮炎
第四节 寻常性痤疮
第五节 毛发疾病
第六节 多毛症
第七节 秃发
第八节 症状性脱发
第九节 多汗病
第十节 汗疱症
第十一节 家庭性无汗无痛症
第十二节 毛发颜色异常
第十三节 粟丘疹
第十四节 皮脂缺乏症
第十五节 小棘状毛雍病
第十六节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
第十七节 鼻红粒病
第十八节 甲病
第十三章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雀斑
第二节 雀斑样痣
第三节 皮肤粘膜色素班——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第四节 色素痣
第五节 蓝痣
第六节 太田痣
第七节 伊藤痣
第八节 胎生青记(蒙古斑)
第九节 晕痣
第十节 白癜风
第十一节 色素失禁症
第十二节 斑驳病(图案状白皮病)
第十四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第二节 儿童银屑病
第三节 白色糠疹
第四节 玫瑰糠疹
第五节 脱屑性红皮病
第六节 结节性脂膜炎
第七节 白斑
第八节 毛发红糠疹
第九节 新生儿毒性红斑
第十节 线状苔藓
第十一节 光泽苔藓
第十二节 小棘苔藓
第十三节 环形红斑
第十四节 结节性红斑
第十五章 疱疹性皮肤病
第一节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第二节 红斑性天疱疮
第三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第四节 中毒性表皮坏死性溶解症
第五节 家庭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第六节 疱疹性皮炎
第七节 疱疹性脓疱病
第八节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第九节 连续性肢端皮炎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第二节 皮肌炎
第三节 硬皮病
第四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
第六节 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白塞病)
第七节 瑞特综合征(尿道、眼、关节综合征)
第八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十七章 免疫性皮肤病
第一节 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
第二节 伴有共济失调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 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病
第四节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第五节 慢性肉芽肿病
第六节 伴短肢体侏儒的免疫缺陷病
第七节 先天性白细胞颗粒异常综合征
第十八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血管瘤
第二节 淋巴管瘤
第三节 表皮样囊肿及皮样囊肿
第四节 脂肪瘤
第五节 三叉神经血管瘤
第六节 纤维瘤
第七节 神经纤维瘤
第八节 线状表皮痣
第九节 皮脂腺痣
第十节 痤疮样痣
第十一节 皮脂腺瘤
第十二节 汗管瘤
第十三节 钙化上皮瘤
第十四节 化脓性肉芽肿
第十五节 血管球瘤
第十六节 瘢痕疙瘩
第十七节 腮腺血管瘤
附表1 小儿皮肤病内用药物
附表2 小儿皮肤病外用药物
附表3 小儿外用药物剂型
附表4 各种皮肤病用药剂型的选择
附表5 各种皮肤病药物的选择

⑹ 常见的皮肤病名称

常见的皮肤病名称

常见的皮肤病名称,我们的身体总是会出现一些小的疾病,而很多的人都会觉得只是一些小的问题而没有引起重视,但这样只会导致对我们的身体损伤的更加的严重,以下是关于常见的皮肤病名称。

常见的皮肤病名称1

1、让我们从湿疹常见皮肤病列表开始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湿疹

湿疹表现为红色区域被水泡覆盖,导致瘙痒。这种皮肤病可能是过敏的、急性的或慢性的。

接触性湿疹的症状是发红、局部肿胀和渗出水泡,然后由于皮肤与触发因素接触而发展成结痂。接触性湿疹伴有剧烈瘙痒。

2、牛皮癣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牛皮癣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症状是红斑-鳞状病变:红色斑块覆盖着许多鳞屑。这种皮屑实际上是积累过多的死细胞。牛皮癣很少引起瘙痒。

在牛皮癣患者中,要考虑遗传因素。牛皮癣也可能在压力、感染、服用某些药物(锂、类固醇、β-受体阻滞剂)、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或过量饮酒后引发。

3、荨麻疹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皮肤病,会导致真皮局部水肿。边缘清晰的粉红色或红色疙瘩,瘙痒很强烈。荨麻疹可能出现在以下情况:

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是抗生素或抗炎药。这被称为药物性荨麻疹。

摄入某些食物和添加剂。这被称为食物性荨麻疹。

某些物质与健康皮肤的接触。病变在接触后15到30分钟出现。这称为接触性荨麻疹。

吸入了富含花粉、霉菌、灰尘或动物皮屑的环境空气。这被为过敏性荨麻疹。

荨麻疹也可能是感染或全身性疾病的征兆。

4、带状疱疹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引起水痘的同一病毒引起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其症状表现为红色、起泡的皮疹,可能会缠绕在躯干周围或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可能出现发烧、疲劳和头痛。

如果你患过水痘,你就有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因为水痘病毒在你的神经系统中潜伏多年。

5、痤疮/青春痘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痤疮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皮脂腺分泌过多的皮脂引起。皮肤上的痤疮病变可以以下形式出现:

结节

囊肿

丘疹

粉刺(黑头)

脓疱

在95%的情况下,面部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长满青春痘:背部(43%的痤疮患者)、颈部(20%)和胸前部(20%)。

6、癣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癣

癣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它的症状是环形斑块,有时略带红斑,边缘凸起有鳞屑。癣有各种类型,如头皮癣,手癣,股癣,脚癣等。其中脚癣即脚气是最常见的一种癣类皮肤病。它会导致脚部和脚趾之间的皮肤极度瘙痒,脱皮,发红和龟裂。你也可能出现水泡和溃疡。

7、疥疮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疥疮

疥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微小疥螨的雌性引起。它在表皮中挖洞并产卵。这种疾病表现为瘙痒(通常在夜间更强烈)和擦伤的皮肤损伤。它们位于特定位置:手指和手之间,手腕前部,肘部和前臂等。

疥疮特有的皮肤损伤是弯曲和丝状的皱纹,皮肤发红的半透明水泡,红色或紫色的损伤(特别是在男性的生殖器区域),与皮肤分离的表皮薄片和结痂(常见于面部)。

在婴儿中,脚底和手掌特别受影响。

8、水痘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水痘

水痘是儿童常见皮肤病之一。水痘是一种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它会导致皮肤和粘膜上出现红色小丘疹。红色被三到四毫米的水泡覆盖,里面充满了快速混浊的透明液体。皮疹首先出现在颈部、胸部、腹部和背部,但会逐渐影响整个身体,甚至头皮、面部、手和脚。口腔内部和生殖器黏膜有时可能会被溃疡影响。

9、白癜风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白癜风

白癜风是一个人开始失去肤色的皮肤病。这种色素损失通常是由于产生黑色素或皮肤色素的黑色素细胞的数量或体积下降所致。在某些情况下,白癜风会扩散到整个身体,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只是身体的一部分或更少的区域。

10、脓疱疮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脓疱疮

脓疱疮是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它可以是硬皮或大疱。细菌的传播是通过直接接触病灶。它主要影响婴儿和儿童。病变症状表现为囊泡,迅速变成充满脓液的脓疱。然后它们破裂并变成硬壳。病变周围的区域是红色和发炎的。

11、疣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疣

疣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它的症状是皮肤上有凸起的肿块。常见的疣出现在手指或手上。当你触摸带有病毒的人使用过的东西时,疣就会传播。它们通常是无害且无痛的。

12、狼疮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红斑狼疮

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鼻子两侧发红、脱发、皮肤对光敏感和口腔溃疡。当疾病仅表现为皮肤和关节病变时,它是一种良性形式。

13、接触性皮炎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接触性皮炎

几乎每个人都发生过的一种皮肤病,是指皮肤因接触特定物质而出现发红或皮疹。有大量物质会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从强酸或强碱到用于治疗皮炎的乳液。

14、斑秃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斑秃

斑秃是一种当免疫系统攻击毛囊并导致脱发时发生的皮肤病。毛囊是皮肤中形成毛发的结构。虽然毛发可以从身体的任何部位脱落,但斑秃通常会影响头部和面部。头发通常会脱落成大约四分之一大小的小圆形斑块,但在某些情况下,脱发更为广泛。大多数患有这种皮肤病的人都很健康,没有其他症状。

15、水泡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水泡

水泡是一种充满透明液体的小气泡形式的皮肤病。它是皮肤在反复摩擦过程中的一种防御机制。水泡也可能因烧伤、过敏或传染病而出现。

16、手足口病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病毒性疾病,影响6个月至4岁的儿童。它表现为手掌和脚底上的小红色丘疹。皮损也可以到达口腔,尤其是舌头(丘疹看起来像口腔溃疡)。

成人也可能被感染,但感染方式要少得多。

17、鹅口疮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婴儿感染。它表现为舌头上、嘴唇内的白点。它看起来像口腔溃疡。

18、以疱疹来结束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

常见皮肤病图片及名称疱疹

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和传染性皮肤病。它影响皮肤和粘膜。受影响的区域被簇状囊泡覆盖。小水泡充满了含有病毒的液体。它们往往会破裂并形成开放性伤口。

唇疱疹的症状是小簇状和渗出的水泡,该区域周围发红。

生殖器疱疹的症状是小水泡聚集在感染区域,看起来像充满透明液体的小泡。它们会引起刺激、瘙痒、刺痛、灼热或疼痛。

常见的皮肤病名称2

1、真菌病

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

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

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

常见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7、物理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

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素障碍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13、化性皮肤病

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14、皮脂、汗腺皮肤病

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自觉症状及其辨证

自觉症状系指患者自己主观感觉到的症状。其主要有瘙痒、疼痛、麻木、灼热等。自觉症状常因致病因素或诱发原因、病情、个体敏感性不同而有差异。某些皮肤病仅有瘙痒症状,而另一些则以疼痛为主,如带状疱疹。

(一)瘙痒

⒈、风痒 表现为痒无定处,流窜不定,遍身作痒。因风性上行,故尤以头面为多,皮损呈干性,舌红或淡红、苔薄,脉浮。如瘙痒症、荨麻疹等。

⒉、热痒 临床特点为皮疹色红、肿胀、{热作痒,遇热加重,痒痛相间,舌红、苔黄,脉数。如毛囊炎、脓疱疮、疖及丹毒等化脓性皮肤病。

⒊、湿痒 特点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其因为湿性趋下,故以会阴、下肢多见;舌淡红或红、苔腻或黄腻、脉濡,如坠积性皮炎、湿疹及接触性皮炎。

⒋、虫痒 表现为痒若虫行,部位不定,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如疥疮。

⒌、血虚痒 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日轻夜重。其因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肌肤失润、血虚生风所致,舌淡或有齿痕、苔净,脉沉细,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二)疼痛

疼痛(pain)系因疾病或创伤所致的感觉苦楚,为辨别伤害机体刺激强度的感觉。皮肤科的疼痛性疾病有带状疱疹、鸡眼、淋病、红斑性肢痛症及皮肌炎等。疼痛的性质各异,可为灼痛、刺痛、割痛、跳痛、剧痛、钝痛或电击般闪痛。引起人体痛觉的刺激强度,称痛阈,可分为痛知觉阈和痛耐受阈。

看来皮肤病除了我们最熟悉的痒的症状,还会出现疼痛、肿胀、麻木的现象,这就不仅仅关乎着美丽,还关系着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对症下药,不要贪图便宜而耽误治疗!只要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皮肤的康复还是有很大的益处!

常见的皮肤病名称3

皮肤病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红肿,起皮疹,皮屑,糜烂,结痂,紫癜,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毛发性状的改变、变稀、变粗、毛发减少脱落,此外指甲也有异常的改变,还可以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结节。皮肤病的种类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感染性。常见的如真菌,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第二类非特异性的炎症。

大体分为3类:

1、过敏性的,如食物、药物、虫媒接触以及其它的光、温度异常变化引起的过敏;

2、免疫性;

3、营养性。

第三类肿瘤性的,包括色素性的,血管性的,非特异性的细胞增生的情况。

皮肤病种类繁多,如怀疑有皮肤病或已经出现了症状建议到医院行相关检查明确为何种疾病,规范治疗。

白癜风的症状可以概括为乳白色,大小不一,范围从1-2平方厘米到数十平方厘米,形状不规则,如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地图线或网格,数量从一个病变到多个白斑不等。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但面部、手臂、乳头和其他黑色素的接触面积更大。

颈部、腰带等易受伤害部位是白癜风的易受伤害部位。临床上,白癜风的常见部位有上肢、下肢、腹部、颈部、面部、头部、外生殖器和肛门。上肢的大部分白斑都在手上。背部和手腕,而下肢主要见于腿部、大腿和膝盖。如果我们怀疑我们有类似的症状,我们应该尽快去医院。

⑺ 各种皮肤病的中药外治法

一、疱疹

疱疹是由某些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病初往往先有烧灼感,搔痒或疼痛,继而出现红斑、水疱,损害破裂后露出糜烂面,然后结痂,痂脱而愈。

临床最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热疱”“蛇丹”等范畴,多由风热毒邪阻于肺胃,或肝胆火旺,湿热内蕴所致。

1 风热袭表型

多见于单纯疱疹,皮疹发于口鼻及生殖器周围,皮肤灼热刺痒,红疹,水疱,疱液透明或混浊,数日后干燥结痂。

方 1

组成:新鲜荷花瓣10张。

用法:将荷花瓣贴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日换4一5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生蒲黄6克,黄连3克,冰片0.5克,麻油适量。

用法:先将黄连、冰片磨成细粉,再和入蒲黄,加入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2—3次,3日为1疗程。

2 肝胆湿热型

多见于带状疱疹。疱疹好发于颜面及胸胁,皮肤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局部灼热疼痛。

方 1

组成:新鲜柿子5只,冰片1克。

用法:将鲜柿子榨汁去渣,加入冰片溶化,取药汁涂于患处,1日4~5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雄黄6克,白矾3克,冰片1克。

用法:将雄黄、白矾、冰片和匀,磨成细粉,加入凉开水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2次,3日为1个疗程。

二、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风团样损害,常骤然发生,瘙痒剧烈,迅速消退,不留痕迹。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瘾疹”范畴,多由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或脾胃湿热,郁于皮毛所致。

1 风热外袭型

症见皮肤风团色红,此起彼落,搔痒剧烈,遇热或汗出易发,遇冷则减等。

方 1

组成:新鲜芝麻杆100克。

用法:将芝麻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洗擦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豨签草60克,地肤子15克,白矾9克。

用法:将豨签草、地肤子、白矾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2 脾胃湿热型

症见皮肤风团鲜红,状如云片,搔痒不已,伴有身重纳呆,脘腹胀痛,大便秘结或泄泻等。

方 1

组成:新鲜青蒿叶60克。

用法:将青蒿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苦参30克,马齿苋30克,白鲜皮30克,地肤子30克,明矾9克。

用法:将苦参、马齿苋、白鲜皮、地肤子、明矾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3~4次,3日为1疗程。

附注:如风团遍及全身,可用上方药液沐浴全身,1日2次。

三、痤疮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男女面部及胸背部,故又名青春痘。

临床表现为面部、胸背部散在的毛囊性丘疹,部分顶部有小脓疱,破溃后可有色素沉着,或凹陷性疤痕。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肺风粉刺”范畴,多由肺经风热或肠胃湿热所致。

1 肺经风热型

症见皮疹色红或稍红,局部瘙痒,或焮红疼痛,多伴有颜面潮红,口干尿黄等。

方 1

组成:金银花9克,野菊花9克,腊梅花9克,月季花9克,白芷9克,丹参9克,大黄9克。

用法:将金银花、野菊花、腊梅花、月季花、白芷、丹参、大黄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苍耳子20克,王不留行15克,白矾5克。

用法:先将苍耳子、王不留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白矾溶化,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2 脾胃湿热型

症见皮疹红肿疼痛,脓疱迭起,多伴有便秘溲赤,纳呆腹胀等。

方 1

组成:大黄15克,硫黄15克,硼砂6克。

用法:将大黄、硫黄、硼砂,磨成细粉和匀,用茶水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日1换,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芦荟60克。

用法:将鲜芦荟捣烂取汁,涂擦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方 3

组成:绿豆30克,白芷10克,面粉30克,鸡蛋1个。

用法:先将绿豆、白芷和匀,磨成细粉,再加入面粉调匀,用鸡蛋清调至糊状,制成面膜,临睡前敷贴患处,清晨洗去,7日为1疗程。

四、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表皮生成障碍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界线分明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干癣”、“白疕”、“松皮癣”等范畴,多由血瘀风燥或血热风燥所致。

1 血瘀风燥型

症见皮肤损害偏暗红,鳞屑不厚,皮粗如牛皮样,并有色素沉着,病程长,经年不愈等。

方 1

组成:硫黄10克,海螵蛸10克,雄黄6克,轻粉6克,冰片3克,凡士林200克。

用法:先将硫黄、海螵蛸、雄黄、轻粉、冰片和匀,磨成细粉,再加入凡士林调成糊状,涂于患处,1日1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黑豆1000克。

用法:将黑豆放入锅内,小火煎熬取油,冷却后涂于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2 血热风燥型

症见皮肤潮红,鳞屑不厚,剥去后有小出血点,皮疹发展迅速,搔痒不已,遇热或心情烦躁时加剧等。

方 1

组成:杏仁60粒,猪油15克。

用法:先将杏仁去皮尖,捣烂如泥,再加入猪油调匀,涂于患处,1日1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苦参60克,凤尾草60克,草河车60克。

用法:将苦参、凤尾草、草河车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待温后外洗患处日2次,7日为1疗程。

五、脱发

脱发的种类颇多,常见的有斑秃、脂溢性脱发等,其发病原因有内分泌失调,精神创伤,血管机能紊乱,神经营养障碍,免疫功能异常及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以头发脱落为主。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油风”范畴,多由肝郁血瘀或阴血虚弱,血不养发所致。

1 斑秃

症见突然脱发,脱发区可呈圆形或椭圆形,甚至全部头发脱落,脱发处皮肤光滑。

方 1

组成:新鲜毛姜30克。

用法:将毛姜切片,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艾叶6克,菊花6克,薄荷6克,防风6克,蒿本6克,藿香6克,甘松6克,蔓荆子6克,荆芥6克。

用法:将艾叶、菊花、薄荷、防风、蒿本、藿香、甘松、蔓荆子、荆芥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7日为1疗程。

方 3

组成:斑蚝1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酒精500毫升。

用法:将斑蚝、红花、川芎放入酒精内浸泡7日后,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2 脂溢性脱发

症见脱发于前发际及两端,逐渐稀疏,脱发处有细软毛发,头发皮脂溢出,伴有瘙痒。

方 1

组成:新鲜侧柏叶500克。

用法:将侧柏叶捣烂取汁,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覆盆子500克。

用法:将覆盆子捣烂取汁,拭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六、疣

疣为生在皮肤浅表的小赘生物,体小如粟米,或大如黄豆,呈颗粒状,散在或簇集成群,发病部位不同,疣状不一,较常见的有寻常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跖疣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疣子”、“疣目”等范畴,多由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肝虚血燥,气血凝滞肌肤所致。

1 寻常疣

症见疣子米粒样至黄豆大小,表面粗糙不平,形如花蕊,触之坚硬,色呈灰黄或污褐色,常单发,亦可多发。

方 1

组成:鸦胆子15粒。

用法:将鸦胆子去壳取仁,捣烂如泥,涂敷疣体上,外用纱布包扎,每3~4日换药1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大蒜1枚。

用法:先用无菌剪剪破疣的头部,以见血为好,再将大蒜捣烂如泥,涂敷疣体上,外用纱布包扎,每3~4日换药1次,7日为1疗程。

2 扁平疣

症见疣子粟米至高粱米大小,呈散在性分布或密集,疣体表面光滑,触之较硬,偶有微痒。

方 1

组成:新鲜鸡内金3张。

用法:用鸡内金拭擦疣体,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马齿苋30克,苍术9克,蜂房9克,白芷9克,细辛9克,蛇床子12克,苦参15克,陈皮15克。

用法:将马齿苋、苍术、蜂房、白芷、细辛、蛇床子、苦参、陈皮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1~2次,7日为1疗程。

3 传染性软疣

症见躯干、四肢、肩胛处发出粟米大半球状丘疹,数目多少不定,并逐渐增大至豌豆大,挤破后可见豆渣样物。

方 1

组成:地肤子30克,白矾15克。

用法:先将地肤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白矾溶化,趁热熏洗患处一日2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板兰根30克,紫草15克,香附15克,桃仁9克。

用法:将板兰根、紫草、香附、桃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1~2次,7日为1疗程。

七、癣

癣是致病皮肤丝状性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花斑癣。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秃疮”、“鹅掌风”、“脚湿气”等范畴,多由外感湿热之毒,或湿热伤燥伤血,皮肤失养所致。

1 头癣

症见头皮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片灰白色鳞屑斑,边缘清楚,自觉瘙痒等。

方 1

组成:新鲜苦楝子250克,棉仔油250毫升。

用法:先将苦楝子加碎,再加入棉仔油煎熬至枯,去渣取油,涂擦患处,1日3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雄黄30克,猪胆1个。

用法:将雄黄与猪胆汁调匀至糊状,涂擦患处,1日3次,7日为1疗程。

2 体癣

症见面、颈、躯干及四肢有成群的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继而扩展为古钱币形红斑,边缘清楚,自觉瘙痒。

方 1

组成:生地榆50克,苦楝子50克,川槿皮100克,斑蚝1.5克,白酒1000毫升。

用法:将地榆、苦楝子、川槿皮、斑蚝放入白酒内,密封30天备用。用时取药酒涂擦患处,1日3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蛇含草60克,明矾15克。

用法:将蛇含草、明矾和匀,捣烂如泥,敷于患处,1日1换,7日为1疗程。

3 股癣

症见腹股沟内侧、会阴、肛门周围等处出现古钱币大小的红斑、丘疹、丘疱疹,自觉瘙痒等。

方 1

组成:花椒15克,葱白头50克。

用法:将花椒、葱白头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熏洗患处,1日2~3次,3日为I疗程。

方 2

组成:黄连30克,蛇床子30克,矾石30克。

用法:将黄连、蛇床子、矾石和匀,磨成细粉,装入纱布口袋内,扑擦患处,1日2—3次,3日为1疗程。

附注:本方适用于股癣分泌物增多者。

4 手足癣

症见手足皮肤出现小水疱,瘙痒,破溃后出现脱屑,或伴有潮红,甚则融合成脱屑性斑片等。

方 1

组成:鲜鹅掌皮10张。

用法:将鹅掌皮焙干,磨成细粉,加水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1换,3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五倍子10克,冰片0.1克,茶油适量。

用法:先将五倍子、冰片和匀,磨成细粉,再加入茶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1换,3日为1疗程。

5 甲癣

症见指趾甲的远端或侧缘失去光泽,甲板增厚,高低不平,呈灰褐色或污秽色等。

方 1

组成:生大蒜头50克,糯米饭1团。

用法:将大蒜头去皮,加入糯米饭和匀,捣烂如泥,涂敷甲上,1日1换,7日为1疗程。

附注:本方在夏季伏天使用,效果更好。

方 2

组成:新鲜凤仙花1棵,明矾9克。

用法:先将凤仙花切碎,再加入明矾和匀,捣烂如泥,涂敷甲上,1日1换,7日为1疗程。

6 花斑癣

症见胸、背、腋等多汗处出现斑点状色素减退斑,形如花斑。俗称汗斑。

方 1

组成:陈醋250毫升。

用法:将陈醋放入锅内,小火煎熬至粘稠状,涂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

方 2

组成:新鲜黄瓜1条,硼砂30克。

用法:将黄瓜切开,蘸硼砂涂擦患处,1日3—4次,7日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