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發的傳染病,多見於幼兒和學前兒童,但成年人感染可能症狀更為嚴重,主要表現為胸、腹、背部的紅色皰疹。冬季和春季為水痘高發期,且傳染力極強。那麼,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水痘呢?
首先,需嚴格管理傳染源,實施呼吸道隔離,從出疹開始到全部皰疹結痂為止。所有用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均應消毒處理,防止易感兒及孕婦接觸病人。其次,保護易感人群,可接種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減毒活疫苗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此外,注射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的有效手段。醫生通常建議1周歲以上嬰幼兒接種,盡管疫苗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且部分兒童可能無法完全免疫,但接種過的孩子即使感染水痘,症狀通常也較為輕微。因此,在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應鼓勵接種水痘疫苗。
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如勤洗手,避免傳染病交叉感染。學校教室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在疾病流行期間,健康兒童應盡量避免前往公共娛樂場所,以防接觸傳染。
同時,學校、幼兒園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水痘症狀,應立即通知家長接孩子回家休息,並採取隔離措施。對易感人群進行疫苗接種,接觸病人的易感者需觀察3周。對於已與患兒有過接觸的孩子,可服用板藍根沖劑進行預防。
總之,水痘的避免是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做好預防工作。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治療方面,主要是對症處理以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並避免瘙癢。
㈡ 水痘是怎樣引起的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以下是關於水痘引起原因的詳細解釋:
病原體:
-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這是引起水痘的病原體,它是一種DNA病毒,屬於皰疹病毒科。
傳播途徑:
- 呼吸道飛沫傳播:病毒可以通過感染者咳嗽、打噴嚏等方式釋放到空氣中,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後可能感染。
- 直接接觸傳播:與感染者的皰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直接接觸,如握手、擁抱或觸摸被污染的物體後觸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等,也可能導致感染。
易感人群:
- 兒童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是水痘的高發人群。
- 成人也可感染:雖然成人感染水痘的情況相對較少,但在免疫力低下時,成人同樣有感染的可能。
潛伏期與發病:
- 潛伏期: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2到3周,平均約為2周。
- 起病急:水痘起病通常很急,主要臨床表現為全身的皰疹,並可能伴隨頭痛、惡心、嘔吐、發熱等全身症狀。
因此,預防水痘的關鍵在於避免接觸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加強個人衛生習慣,提高免疫力,並在必要時接種水痘疫苗。
㈢ 水痘是種可怕的病嗎
1.什麼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是一種出疹性疾病,有較強的傳染性,冬春季節多發,呈流行性。
2.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哪些人群會患病?
水痘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傳染性強,主要通過呼吸道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水痘患者自發病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均有傳染性,皰疹液有極強的傳染性。所以,近距離接觸水痘患者或者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都容易得病。
任何年齡都可以患病,尤其在未患過水痘和未接種水痘疫苗的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中,發病率較高,所以對適齡兒童接種水痘疫苗很有必要。
感染過水痘的患者病後免疫力持久,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人體神經根內,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可被激活引起帶狀皰疹。
3.主要症狀表現是什麼?
①從接觸到發病可間隔14天左右;②起病時症狀輕微,可有低熱、畏寒、乏力、頭痛、咽痛等,或無明顯症狀;③起病1-2天後出皮疹。先於軀干、頭部出現皮疹,後波及面部和四肢。皮疹為紅色斑疹,數小時後變成丘疹和小皰疹。可見皰內清亮,呈珠狀,後變渾濁,皰疹周邊有紅暈。1-2天後皰疹從中心開始乾枯、結痂,紅暈消失。1周左右結痂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幹部為主,其次頭面部,四肢少。皮疹呈分批出現,故可見「老中青三代」,即丘疹、皰疹、結痂疹同時存在。
4.會引起並發症嗎?嚴重後果是什麼?
水痘常見的並發症是皮疹繼發細菌感染,如皮膚膿腫、蜂窩織炎等,皮疹處出現顏色發紅、皮膚腫脹、局部皮膚溫度高伴疼痛等情況,其他並發症不常見。有高熱、咳嗽、咳痰等應警惕水痘肺炎;有嗜睡、頭痛、噴射性嘔吐、驚厥等神經性系統表現者應注意水痘腦炎;少數病例可發生心肌炎等臟器功能損傷;極少見皰疹內出血型水痘可導致血小板減少、彌漫性血管內出血等急症。
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痊癒。
5.如何治療?
水痘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治療上應嚴密隔離,卧床休息,輕者給予易消化食物,多飲水,重者需靜脈補液。加強皮膚護理,保持清潔,水痘皮疹很癢,避免搔抓,如皮疹破潰可外用抗生素軟膏;有高熱者可退熱葯物治療。如有精神食慾差、高熱不易退、嗜睡等情況,要及時就醫。
抗病毒治療可用阿昔洛韋。此外,也可用無環鳥苷、α-干擾素等。
繼發細菌感染應用抗生素治療。
6.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如孩子出現發熱出疹症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診斷水痘後,應及時告知老師,自覺在家隔離,不去幼兒園、學校等集體場所,避免傳染他人,也能保護好孩子降低出現並發症風險。
飲食清淡,多飲水,多休息,皮膚護理很重要,保持皮膚清潔,衣物應寬松,勤換洗,勤剪指甲,避免搔抓皮疹導致皰疹破裂。
因皰液有傳染性,未患過水痘的家長在護理孩子的過程中應注意自我防護,佩戴口罩,接觸後勤洗手,開窗通風。患兒應隔離至全部水痘皰疹結痂乾燥脫落後方等返校(一般不少於2周)。
7.就診科室
兒科、皮膚科或感染專科醫院就診。
註:圖片源於網路
㈣ 成年人也會出水痘嗎水痘是怎麼引起的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主要表現在皮膚上,水痘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一般是小兒患者為主的,而事實上成年人也是會生水痘的,水痘除了皮膚長水泡外,還會出現高熱,疼痛的症狀,與感冒有些相似,那麼成年人如何防治水痘呢?下面來看看。
1、水痘的防治
1.水痘與感冒容易混淆
水痘並不是兒童的「專利」,成年人身體抵抗力下降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有機會乘虛而入,以前沒得過水痘的人會因此發病。普通感冒和水痘的早期症狀非常相似,在出水痘前常見有頭痛、喉嚨痛、渾身疲乏、發燒等症狀。如果連續高燒又沒有及時就診,會增加並發症的發生機會。
2.水痘傳染性高,患者要隔離靜養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感染是水痘的發病原因,這種病毒能通過唾液、飛沫在空氣中傳播,在接觸到患者的衣服、被褥時也會傳染,傳染性很高,因此患者要隔離靜養。
青年女生病感冒發燒_19359560_xxl
3.水痘痊癒一般需要2周
當水皰結痂後,就會開始慢慢脫落好轉。但結痂時會非常癢,如果一旦撓破水皰,就容易引發細菌感染,也會留疤,所以要注意忍住不要抓水皰。如果水皰破了,要及時塗抹抗菌葯膏。另外還要注意,在結痂期時水痘仍會傳染,等水痘結痂脫落後才能結束隔離,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兩周時間。
4.水痘患者的日常調理
在水痘發病期間,要注意開窗通風,同時要避免著涼感冒。隔離期間要多休息、多喝水,飲食上以清淡為宜,多吃清熱解毒的蔬果,綠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避免吃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
2、水痘的飲食
1、金銀花薏米粥
材料:金銀花15克,薏苡仁3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花水煎3次,去渣取汁;薏苡仁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時,入葯汁共煎至粥熟,入冰糖調味。每日2次,連服3日。
功效:可以疏風、清熱、除濕,適用於水痘風熱夾有濕氣,症狀伴有發熱、咳嗽噴嚏、出疹稀疏、皰漿較輕的水痘患者服食。
2、胡蘿卜胡荽汁
材料:胡蘿卜50克,胡荽30克。
做法:以上二味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用文火煎15分鍾左右,去渣,不拘時代茶溫飲,每日1劑。
功效:可以發汗透疹、健脾化濕,適用於水痘初起,邪毒透發不暢,疹子尚未完全出透的患者服食。
3、烏梅二豆湯
材料:烏梅2個,黑豆、綠豆各15克。
做法:將黑豆、綠豆一同研磨為粗末,與烏梅一起加水煎取清汁,頻服。
功效:可以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適用於水痘熱毒傷津,表現有痘大而密集,身熱,口渴較甚的患者style="text-indent:2em;"材料:烏豆60克,麥門冬30克。
材料:首先將麥門冬去心,與烏豆加水同煮,至烏豆熟爛為度,取葯湯。時時讓小兒喝湯,乳母吃烏豆、麥冬,3歲以上小兒也可嚼食。
功效:可以清熱解毒,養陰祛瘀,適用於小兒痘疹,伴有眼睛紅腫澀痛,羞明流淚的兒童食用。
5、金針莧菜湯
材料:金針菜30克,馬齒莧3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分別洗凈,加水適量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每日2次,隨量飲用。
功效:可以清熱解毒,適用於水痘熱毒較重嗎,面紅目赤,口渴煩躁,尿黃便結的患者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