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後拔罐
擴展閱讀
上海黃褐斑醫學藝星 2025-04-29 16:13:14
兒童後背濕疹怎麼辦 2025-04-29 16:11:42
孕婦局部濕疹怎麼辦 2025-04-29 16:07:05

皰疹後拔罐

發布時間: 2025-04-29 12:49:33

⑴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療法 帶狀皰疹拔罐效果好嗎

1

帶狀皰疹拔罐效果好嗎

帶狀皰疹多因肝鬱氣滯,情志失常,或感染濕熱火毒,蘊積肌膚所致,症狀初發時多為肝膽濕熱,氣滯血瘀,後期多為經絡阻滯,餘毒不清,而拔罐可以吸出體內寒濕之氣,活血化瘀,宣洩濕熱火毒,達到「通則不痛」的功效,因而對帶狀皰疹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的。

2

帶狀皰疹辨證分型

肝經郁熱:皰疹顏色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舌紅,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數。

脾經濕熱:皰疹色淡紅,皰壁鬆弛,起派茄譽黃白水皰或滲水糜爛,伴口渴不欲飲,食慾缺乏,胸脘痞悶,大便時溏,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3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夾脊穴;配穴:肝經郁熱者配行間,肝俞;脾經濕熱者配脾俞,內庭。

治療功效:局部取穴可疏調局部經絡氣血,梅花針叩刺後加拔火罐可以引火毒外出,納襪取相應的夾脊穴,可瀉火解毒,通絡止痛。

4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療法

病人取仰卧位或俯卧位。

1.阿是穴用梅花針叩刺拔罐法,先將患處皮膚和梅花針消毒,用梅花針叩擊患處,手法由輕到重,以表皮微出血為度,隨即在叩刺部位拔罐,吸拔出部分水樣分泌物和少量血液,每次留罐五分鍾,起罐後再將患處消毒。

2.夾脊穴用走塵段罐法,先在脊柱兩側塗上按摩膏或潤滑油,取較小的罐具,沿夾脊穴上下來回走罐6-8次,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3.行間,內庭,肝俞,脾俞穴採用刺絡拔罐法:先用酒精消毒手,再把穴位用碘酊和酒精消毒,三棱針點刺穴位後,快速吸拔火罐於穴位上,觀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滿罐口即可起罐,一般留罐10分鍾。起罐後穴位要用消毒紗布或酒精棉球擦乾凈。

⑵ 帶狀皰疹拔罐放血療法的方法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而導致的常見皮膚病。臨床中帶狀皰疹在治療當中有很多的方法,而中醫中葯及針灸等方法,在其中參與的成分,目前來越來越多。在帶狀皰疹後期,神經痛遺留正常的治療上,中醫中葯及像拔罐、放血等有比較不錯的治療方法,採取阿是穴部位進行拔罐、刺絡、放血同時結合進行治療。但在患者急性期水皰剛開始發作時,這時如果應用拔罐放血,要非常謹慎,因為如果一旦操作不佳,很有可能會導致皮膚感染情況的發生。

⑶ 刺血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顯著

近日,一中年男性出現右胸肋部帶狀皰疹一月,在西醫院住院掛水治療,皰疹處已經癒合結痂,但疼痛仍在,夜間疼痛難忍,徹夜不眠,急來找我就診。經檢查發現:肺上前正中線右側腹、肋下及右正中線右側背部下可見大小不等的成簇水皰結痂疤痕,右側胸椎5~9棘突旁有明顯神經根壓痛。確診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用梅花針對皰疹結痂處扣刺出血,拔罐10分鍾,使瘀血流出。當天患者疼痛減輕,夜間睡眠好,治療4天後疼痛完全消失。南通市中醫院針灸科曹雲

帶狀皰疹患者在皰疹消退後常遺留較長時間的神經痛,並且年齡越大,疼痛愈甚。中醫認為,帶狀皰疹以劇烈刺痛為主要特徵,在治療上以清熱利濕、通經活絡為主。

中醫多採用刺絡放血療法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能夠改善血液循環障礙,起到促使組織細胞的修復再生及功能恢復的作用。同時該療法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且有很好的鎮痛作用。經過幾個療程的治療後,帶狀皰疹遺留的疼痛會很快消失。

圖為帶狀皰疹

圖為 梅花針扣刺後拔罐

圖為拔出的瘀血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後長期存在於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細胞中,當有以下誘因時,易發本病:

(1)體衰、春秋換季等,當人體抵抗力降低時可發病。

(2)過度疲勞。

(3)急慢性傳染病:如傷風感冒、傳染性肝炎、結核病、麻疹、瘧疾等。

(4)創傷:如外傷、骨折、手術等。

(5)神經疾病:如腦血管意外、腦炎等。

(6)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病、肺心病、慢性腎炎、尿毒症、貧血等。

帶狀皰疹約有1―2周的潛伏期。是皰疹病毒侵犯皮膚及神經節引起的水皰性、疼痛性疾病,少數病人神經痛延續時間較長,特別是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疼痛一般2―4周內隨皮疹消退而逐漸減輕,但某些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仍感疼痛,稱為後遺神經痛。後遺神經痛有時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中醫的放血療法治療帶狀皰疹療效顯著。當水泡出現後,皮損結痂、疼痛緩解越早,患者所受的痛苦就越少。曾有一患者,腰部出現幾個皰疹,即來就醫,應用放血療法進行一次治療,就痊癒了,沒有再繼續出疹,也沒有出現後遺神經痛。

帶狀皰疹的放血療法在於,祛淤瀉熱,驅邪外出,決血調氣,暢通經絡,濕熱邪毒隨瘀血外出,「通則不痛」,故疼止病癒。當患者出現病症時,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以正確的方法治療,可減輕病痛及並發症的發生,從而獲得最佳療效。

帶狀皰疹患者應適當休息,避免摩擦患處,並保持患處清潔、乾燥。飲食宜食用一些清淡食物,多補充維生素,切忌食用辛辣刺激之品,並服用板藍根沖劑、抗病毒口服液等。如果皰疹合並感染,應及時應用抗生素治療。

⑷ 帶狀皰疹中醫療法拔罐治療帶狀皰疹

火針加拔罐治療急性帶狀皰疹技術,是一種結合了火針療法、刺血療法、火罐療法與贊刺針法等傳統針灸方法優勢的治療方案。主要器械包括火針、火罐,操作手法融合了火針燒針法、火針刺法、贊刺針法與拔火罐法的特色。治療過程涉及選穴、針刺、拔罐等多個步驟,旨在通過針刺和拔罐促進血液循環,清除體內濕熱火毒,緩解疼痛,加速病情恢復。

治療過程中,需准備七星針、三棱針、玻璃火罐、消毒紗布等工具。選穴時,以患處四周、耳部風溪穴(位於耳輪結節前方,介於指區和腕區之間)及相應部位敏感點為重點。操作時,先針刺患處四周皮膚,再針刺耳穴。將患處皮膚充分暴露後,用碘伏消毒,術者左手綳緊皮膚,右手持七星針快速叩刺皮膚,使皮膚輕微出血。根據叩刺面積大小選擇適當型號的玻璃火罐,採用閃火法吸附於叩刺部位,以吸出數毫升至十幾毫升的出血量。起罐後,用紗布擦拭污血,接著通過按壓法找到耳部敏感點和風溪穴,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擠出血液並拭去。治療每天進行一次,耳部穴位左右交替。

中醫理論認為,帶狀皰疹由肝經鬱火和脾經濕熱內蘊,加之外感火熱時邪,濕熱蘊蒸侵淫肌膚經絡而引發。採用刺血拔罐加耳穴點刺治療該病具有顯著療效,尤其是對初期帶狀皰疹。七星針用強刺激手法刺激後,可見出血點,火罐吸出針孔內瘀血,達到活血化瘀、宣瀉濕熱火毒的效果,促進「通則不痛」。

治療過程中的火針針尖燒紅至發白,高溫灼刺皮損局部,通過火針針身粗大以及贊刺針法的多針淺刺,促進皰疹皮損局部完全開放,與火罐強力的吸附作用相結合,將局部毒邪與惡血盡數清除,受損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養,從而達到止痛和愈病的雙重功效。

⑸ 帶狀皰疹點刺放血拔罐注意事項

帶狀皰疹點刺放血、拔罐的主要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注意嚴格消毒:帶狀皰疹局部點刺放血,要求嚴格按消毒規程進行操作,因為帶狀皰疹是免疫力低下時才會誘發,此時假如不小心發生感染,治療會非常棘手,點刺放血實際上造成了局部皮損,尤其是本來局部有水皰,在拔罐時水皰破裂,所以不僅皮膚要消毒嚴格,而且罐也要消毒,避免罐上的細菌在拔血罐的過程中滲透入血,有可能會發生菌血症;
2、其他:點刺過程中要注意可以用梅花針扣刺,也可以用三棱針局部點刺,點刺的部位通常是局部疼痛位置,疼痛位置不單純是皰疹的位置,有可能局部沒有皰疹,也就是沒有皮損,也可以進行點刺放血,點刺放血部位不是以皰疹處為目標,而是以疼痛部位為目標,治療目的主要是通過點刺放血使局部的熱毒疏散,局部的瘀血能夠拔出,有利於帶狀皰疹的修復,也有利於帶狀皰疹引起的後遺神經痛的康復。

⑹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火針治療方法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火針治療方法如下:
1、在局部進行常規消毒以後,手持3支1寸的毫火針,燒紅針尖以後點刺皮損及遺留神經痛比較重的部位,在火針點刺的地方進行拔罐,可以留罐5分鍾,吸拔出少量血液以後起罐,用棉球擦乾凈。遺留疼痛范圍較廣時應分次點刺,一次不宜點刺過多、過廣。也可以先點較疼痛區域,在第2天繼續用火針點刺剩餘的部分。如果患者的體質較差,也可間隔2-3天再進行火針治療;
2、火針點刺後再用碘伏消毒創面,外塗阿昔洛韋軟膏或者爐甘石洗劑等收斂類葯物。
在帶狀皰疹早期,皰疹比較少、面積比較小的時候,可以用毫火針點刺,配合拔罐放血治療,能夠盡快縮短病程,使患者承受的疼痛更輕,療效也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