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腿上有紅點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建議檢查一下是不是紫癜。紫癜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紫色的斑點,這些斑點通常不痛不癢,但可能會反復出現。紫癜的發生與血管炎症、血液疾病等多種因素有關。如果懷疑自己患有紫癜,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並獲得相應的治療。
除了紫癜,大腿上出現紅點還可能與其他一些皮膚狀況有關,比如蕁麻疹、過敏反應等。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皮膚色的風團,伴有瘙癢感。過敏反應可能導致皮膚上出現紅點,這可能與食物、葯物或環境因素有關。如果紅點伴隨瘙癢或其他不適,應考慮過敏的可能性,並尋求醫生的幫助。
另外,血管瘤、毛細血管擴張等也可能導致皮膚上出現紅點。血管瘤是一種由血管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可能出現在皮膚上。毛細血管擴張則是指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紫色的小點。這些情況通常不會引起疼痛或瘙癢,但如果紅點數量較多或有增大的趨勢,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腿上的紅點伴隨發熱、疼痛、腫脹或其他嚴重症狀,或者紅點長時間不消退,應立即就醫,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接觸已知過敏源,有助於預防皮膚狀況的發生。
總之,大腿上出現紅點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紫癜、蕁麻疹、過敏反應、血管瘤和毛細血管擴張等。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以明確病因並獲得合適的治療。
B. 如何區分腹型過敏性紫癜和腹型蕁麻疹
腹型過敏性紫癜和腹型蕁麻疹的症狀有相似之處,故應進行仔細鑒別。 1.腹部症狀不同 腹型過敏性紫癜以腹痛為主要症狀,常位於臍周及右下腹。疼痛呈陣發性絞痛或隱痛,有時會放射至整個腹部;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瀉及黑便,均為常見的伴隨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肌緊張、腸鳴音亢進、腹部壓痛、嘔血等症狀,有時會出現腸穿孔。 腹型蕁麻疹常以上腹部隱痛為首發症狀,後變為陣發性絞痛;惡心嘔吐、腹瀉(大便呈稀水樣或粘液樣,並伴有惡臭)及胸悶氣短、均為伴隨症狀。值得注意的是,腹痛在大便後明顯減輕,且嘔吐時會出現便感。 2.皮損症狀不同 腹型過敏性紫癜以紫紅色瘀點或瘀斑為主要皮損特點,稍突出於皮膚表面並呈對稱分布。這些瘀斑常成批出現,並以四肢遠端伸側、臀部及下腹部多見,偶有癢感。 腹型蕁麻疹以風疹塊常見,大小不等且為淡紅色。皮損常伴有劇烈癢感,表現為日輕夜重;嚴重時,風疹聚集成團塊。風團呈蒼白色,表面毛孔異常顯著而似橘皮樣外觀。
C. 紫癜和蕁麻疹怎麼區分
皮膚紅點發癢撓即成小片狀,高出皮膚是蕁麻疹的表現。 蕁麻疹和過敏性紫癜兩都均是由於過敏引起的皮膚病。不同點:過敏性紫癜的皮疹不高出皮膚,發病前常有發熱、咽痛等呼吸道症狀,可低熱、頭痛、乏力等症狀。皮疹為小而分散的可摸到的瘀點瘀班,好發四肢皮膚比較厚的那一側及臀部,以小腿明顯。對稱分布。有的可伴有關節...痛或肚子痛。甚至可有血尿、蛋白尿等。蕁麻疹:是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表現為時有時無的瘙癢性風團。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可全身泛發、可局限、單個或密集融合成片,持續數分鍾或數小時即消失、消退後不留痕跡。但新的風團可不斷出現,一天幾次不等。所謂瘀點瘀班:是由於血液外滲至真皮組織所至,壓之不退色、皮疹開始鮮紅漸變為緊藍色及黃裼色,直徑小於2毫米為瘀點、大於2毫米為瘀班。風團:為真皮淺層水腫引起的暫時性、限避性隆起性皮膚損害。呈淡紅色或蒼白色,大小不等、形態不一、周圍有紅暈、邊緣不規則常數分鍾或數小時即消失,消退後不留痕。根據以上所述,你是蕁麻疹而非紫癜。
D. 民間偏方:皮膚蕁麻疹過敏性紫癜
過敏紫癜涼血健脾過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膚或其它器官的毛細血管及細小動脈的一種過敏性血管炎其原因多以過敏為主,表現常為紫癜,故名為過敏性紫癜。採用中葯治療過敏性紫癜有很多優勢,首先中葯為天然之品,毒副作用很少,特別適用於本身就為過敏體質者。其次本病多由葯物過敏而致,再採用化學制劑避免再發生其它因素的過敏。中醫治療過敏性紫癜常分成兩型辨證施治,血熱妄行型,主要症狀為:初起病急膚生紫點,小若針尖榆錢,大若芡實錢幣,可逐漸融合,壓之不褪色。伴發熱頭痛,關節痛楚,小便短赤。中成葯可以選用銀翹解毒九、荷葉丸、羚羊清肺龍配合治療。湯葯可選用經偏方:仙鶴草30g生地30g赤芍10g丹皮10g白茅根15g紫草10g苦參10g地膚子10g藕節10g牛膝9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脾失統攝型,主要症狀為:病久反復,皮損紫暗平塌,壓之不褪色。伴有面色萎黃,短氣倦怠,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中成葯可選用人參歸脾丸、人參健脾丸治療。湯葯可選用經偏方:黃芪12g黨參12g白術10g十香10g遠志10g仙鶴草10g紫草10g當歸10g茯苓10g龍眼肉10g牛膝9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飲食療法:可取大棗15g,茵陳15g。煎湯代茶飲。也可取大棗15g、白茅根30g、丹參15g。煎湯代茶飲。或取豬蹄甲15g、花生米50g。煎湯頓服,每日2次。素有過敏病史的人,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平時青黴素、磺胺類葯過敏,或經常患蕁麻疹等類型的人。平時要注意飲食調攝,避免食入誘發本病的食物,如魚,蝦、牛奶、蛋類、海產品。如無明顯食物誘因的人也要忌食魚腥海味,辛辣炙熱等腥發動風之品。平時還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在季節變化、天氣冷暖不調時,特別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扁桃體炎的發生有病及時治療。如扁桃體反復發炎者,可考慮摘除,對反復發作的慢性病1灶應及時治療。一旦患病切不可濫用葯物,以避免葯物誘因。要注意卧床休息,睡卧時抬高患肢減少站立及行走,防止並發更嚴重的疾病。
提醒您:過敏性紫癜 此民間偏方來源於網路,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