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濕疹樣乳癌怎麼檢查
擴展閱讀
濕疹可以吃什麼葷菜啊 2025-04-28 09:37:57
臉部濕疹吃什麼 2025-04-28 09:36:09
寶寶熱蕁麻疹 2025-04-28 09:21:09

濕疹樣乳癌怎麼檢查

發布時間: 2025-04-28 02:03:42

① 乳腺濕疹樣癌基本概述

乳腺濕疹樣癌,一種乳腺癌的特殊類型,由Sip Paget於1874年首次描述。因其臨床特徵表現為乳頭和乳暈區的慢性濕疹樣改變,故也被稱為上皮瘤樣濕疹或乳腺Paget病。乳腺濕疹樣癌不同於其他常見的乳腺癌類型,其獨特之處在於其獨特的組織學表現和臨床特徵。

在病理學上,乳腺濕疹樣癌主要表現為表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類似濕疹的皮膚病變。病變的外觀通常呈現出紅斑、鱗屑、瘙癢和濕疹樣變化,這些特徵與乳頭濕疹極為相似。然而,與普通濕疹不同的是,乳腺濕疹樣癌的病變內部含有腫瘤細胞,並且在長期發展後可能導致乳腺組織的破壞和癌症的轉移。

乳腺濕疹樣癌的診斷通常需要通過病理學檢查,包括組織活檢和細胞學檢查。在進行病理學評估時,醫生會仔細檢查病變區域的細胞結構、細胞形態以及是否存在癌細胞的特徵。確診乳腺濕疹樣癌後,治療方案將根據患者的病情、癌症的分期以及個人的健康狀況而定。

治療乳腺濕疹樣癌的方法包括手術、化療、放療以及靶向治療等。手術通常是首選治療方式,以切除病變組織。化療和放療則用於消滅可能殘留的癌細胞,防止癌症的復發和轉移。靶向治療則針對癌細胞表面的特定分子靶點,以達到更精確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乳腺濕疹樣癌雖然屬於罕見的乳腺癌類型,但其獨特的臨床表現和組織學特徵使得其診斷和治療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此,患者在診斷後應積極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並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計劃,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② 濕疹樣癌知多少

濕疹樣癌又名Paget病,為臨床上表現為濕疹樣皮損,組織病理已表皮內有大而淡染的異常細胞為特點的一種特殊型皮膚腫瘤。

濕疹樣癌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病因未明。多認為起源於乳腺導管及頂泌汗腺導管開口部原位癌,並從該處想下沿乳腺導管及腺上皮擴展,最終可侵入結締組織;向上則擴展到表皮內而形成Paget病皮損。

濕疹樣癌的臨床表現

1、 乳房Paget病

幾乎均累及婦女,好發於單側乳房和乳暈部,平均發病年齡為55歲,罕見於男性乳房。皮損出發為鱗屑性紅斑或斑塊,常伴有濕疹話,呈表淺糜爛、滲出或結痂,浸潤明顯,緩慢向周圍擴大,可形成潰瘍和乳頭回縮。常伴發乳腺癌,可有腋窩淋巴結轉移。

2、 乳房外Paget病

可累及兩性,但以女性居多,平均發病年齡大於乳房Paget病。好發於女陰,其次為陰囊、會陰、肛周,亦見於陰部以外頂泌汗腺區(如腋窩等)。皮損和乳房Paget病相似,但面積較大,呈界限清楚的紅色斑片或斑塊,表明呈濕疹樣,糜爛、滲出和結痂,長有痛癢感。一般預後較乳房Paget病號,但可伴發真皮內侵襲性癌;由直腸腺癌擴展到肛周皮膚或由宮頸癌擴展到外陰部者,稱為繼發性乳房外Paget病,預後不良。

濕疹樣癌的組織病理學檢查

表皮內單個或呈巢狀排列的Paget細胞,胞體大,圓形或橢圓形,無細胞間橋,細胞內含一個大的胞核,胞質豐富而淡染,甚至空泡裝,PAS反應陽性,耐澱粉酶;Paget細胞增多時科將周圍細胞擠壓成網狀,還可將表皮基底膜帶擠壓成細線狀,真皮內伴慢性炎症細胞浸潤。

濕疹樣癌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中老年人單側乳房或頂泌汗腺分布區發生濕疹樣斑片,基底有浸潤,病程緩慢,持久存在,如按濕疹治療無效,均應懷疑本病,病理活檢可確診。本病應與乳房、外陰濕疹、Bowen病、基底細胞上皮瘤等進行鑒別。

濕疹樣癌的治療

乳房Paget病應進行乳房次全切除術,如伴發乳房內腫塊,應進行乳房根治術。乳房外Paget病應首選Mohs外科技術,廣泛深切除,以免復發,若損害較大,累及腹股溝和肛周時,需作植皮術。

③ 濕疹樣乳癌的診斷鑒別

典型病例的乳頭溢液塗片做病理觀察時,可以找到發生惡變的派傑氏細胞。由專於該病在早期屬與慢性濕疹和接觸性皮炎較難鑒別,因此對乳頭、乳暈的慢性皮膚病變,經2周以上治療無明顯好轉或雖好轉但反復發作的病人,應高度警惕。鑒別診斷主要依靠病變部位皮膚的病理組織活檢,應做多點的活檢取材。

④ 乳頭濕疹樣乳腺癌

臨床表現很象慢性濕疹。多數病人常以乳頭局部奇癢或輕微灼痛而就診。可見病人的乳頭、乳暈部位皮膚發紅,輕度糜爛,有漿液性滲出而潮濕,有時還覆蓋黃褐色鱗屑狀痂皮,病變皮膚變硬、增厚,與正常皮膚分界清楚。乳頭和乳暈部皮膚糜爛經外敷葯物處理後,可一時好轉,但很快又復發。 在濕疹樣乳癌的較早期,即病變僅僅局限於...乳頭乳暈部,乳房內尚未觸及腫塊時行患側乳房單純切除,則治療效果尚好;而若是待乳房內腫塊已經形成,則預後就較差了,必須行乳癌根治術。因此,在病變尚處於乳頭乳暈的濕疹樣改變的初期,即予以及時診斷治療,是獲得較好預後的關鍵。臨床對經治療2周以上無效的乳頭乳暈部的皮膚損害應考慮作活檢,以明確診斷。

⑤ 濕疹樣乳癌疾病概述

濕疹樣乳腺癌,亦稱派傑氏病,是一種在乳頭區域發生的惡性腫瘤,屬於乳腺癌的特殊類型。其較為罕見,大約占乳腺癌總數的0.7%至3%。它是由乳頭表皮細胞原位惡變而來,與深層乳腺組織的癌瘤無直接關聯,因此也被稱為「乳頭癌性濕疹」或「乳頭濕疹樣癌」。

濕疹樣乳腺癌的發病機制復雜,目前研究認為可能與遺傳、激素、環境等因素有關。遺傳因素中,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可能增加患病風險。激素因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響,環境因素可能包括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

濕疹樣乳腺癌的臨床表現多樣,包括乳頭的瘙癢、灼熱感、脫屑、出血、分泌物等。患者可能還會出現乳頭皮膚的紅腫、粗糙、增厚、凹凸不平,以及乳暈區域的色素沉著等症狀。由於症狀不典型,加之患者可能忽視乳房自查,導致早期診斷較困難。

濕疹樣乳腺癌的診斷通常包括臨床檢查、乳腺超聲、乳腺X線攝影、磁共振成像(MRI)、病理檢查等。病理檢查是確診的關鍵,主要通過活檢獲取病變組織進行細胞學或組織學檢查。病理類型通常分為原位癌和浸潤癌,原位癌通常預後較好,而浸潤癌則預後相對較差。

治療濕疹樣乳腺癌主要根據腫瘤分期、患者個體情況以及臨床醫生的綜合判斷來制定。對於早期濕疹樣乳腺癌,通常採用乳房保留手術(保乳手術)聯合放射治療,對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患者則可能需要進行乳房切除手術,並結合化療、內分泌治療或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方式。治療目標不僅包括根治腫瘤,還注重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術後並發症。

濕疹樣乳腺癌的預後與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患者年齡、個體差異等因素密切相關。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後,提高生存率。因此,定期乳房自查、乳腺癌篩查以及及早診斷對於預防和治療濕疹樣乳腺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