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部隊出現水痘
擴展閱讀
蕁麻疹雞蛋能不能吃 2025-04-28 00:20:49
雀斑分離技術真假 2025-04-28 00:02:24

部隊出現水痘

發布時間: 2025-04-27 15:28:41

1. 帶狀皰疹會引發哪些並發症呢以目前的醫療手段能徹底治癒帶狀皰疹嗎

帶狀皰疹會引發哪些並發症呢?以目前的醫療手段能徹底治癒帶狀皰疹嗎?帶狀皰疹又稱蛇盤瘡、蛇箍腰,可治癒,但要及早治療。如果皰疹從背部擴散到胸部,它就會折疊,難以治癒。大多數皰疹患者可以治癒,早期干預效果較好,早期主要是攜帶病毒,預防神經性疼痛,修復神經,晚期主要是止痛,如果葯物不能控制疼痛,可以採取手術治療,如射頻熱凝或脊髓電刺激治療!

病毒通過神經活動,進入受神經支配區域的皮膚,並廣泛復制,產生皰疹。引起神經痛。在部隊回來的時候我也遇到了帶狀皰疹和親戚,也看到了他們吃的土方,國家有土方是塗抹葯物,聞到的是加冰片等葯物,大多到醫院治療,醫院一般是打抗生素,吃抗病毒葯物,大約1周出院。為了確定病情應盡快治療,不要延誤病情,老年人和兒童出現背部疼痛是為了脫衣檢查,不要延誤病情。

2. 水痘一般要怎麼樣避免才能預防

隨著現在春天和秋天的到來,門診上出現水痘的患者越來越多,包括醫院的急診裡面也有很多水痘的患者,其中大多數都是幾歲到十幾歲之間,也有很多的小嬰兒被水痘的困擾,很多人以為即便是給孩子打了疫苗,依然會出現水痘是非常不正常的,其實水痘的出現並不一定和打疫苗有關,也不排除和自身的抵抗力因素有關系。
困惑一:水痘怎麼得來的?有哪些症狀?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該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好發人群以嬰幼兒和學齡前、學齡期兒童發病較多。成人也可發生水痘,通常症狀比兒童重,一般會伴有發熱症狀。水痘在發病前可以出現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發病後24小時內出現周身大范圍的丘疹水皰,伴有瘙癢症狀。
困惑二:不是給孩子打過水痘疫苗了嗎!為什麼還會得水痘?
水痘疫苗一般在孩子1-12周歲接種,接種水痘疫苗後體內會產生相應抗體。水痘疫苗可以預防絕大多數接觸者發病,但也不是注射水痘疫苗後就百分百不會發病。如抗體在體內逐漸衰減,或是接觸的病毒量較大時,超出了體內抗體所能中和的極限時也會出現水痘的症狀。就好像兩軍打仗一樣,防禦部隊少於進攻部隊,這時就會出現防禦失敗。但不能因此認為給孩子接種水痘疫苗沒有用。接種疫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得水痘。
困惑三:水痘不治療可以自愈嗎?
兒童水痘大多數症狀較輕,出現高熱的患者較少,一般僅需預防水皰繼發感染及止癢為主。對免疫能力低下症狀較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早採用抗病毒葯物治療。否則易造成病毒擴散,形成病毒性肺炎或病毒性腦炎等。
困惑四:水痘就是過花嗎?和天花有什麼區別?
水痘俗稱「過花」,可能是因為水痘患者臉上身上長了很多水皰給人視覺感官上刺激的緣故。有也患者會誤認為水痘就天花。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患者會出現高熱,皮疹等症狀,致死率較高。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79年就宣布天花已經滅絕,因此水痘和天花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困惑五:水痘是不是不能吹風?
很多患者會問,水痘是不是不能吹風?其實水痘的注意事項僅僅是注意休息,飲食清淡,避免搔抓皮疹。家裡的房間還要經常打開通風,以減少室內病毒含量。當然患水痘時體質較弱,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和吹風沒有任何關系。
困惑六:怎麼判斷自己孩子有沒有被傳染?
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班上有同學得水痘而產生恐慌,擔心自己孩子是不是被傳染上了。但目前尚缺少在水痘發病前確診的手段,一般需要觀察兩至三周,注意查看孩子有沒有身體不適、倦怠、發熱等症狀。
困惑七:水痘會留疤嗎?
水痘消退後部分的水皰感染會留有疤痕及色素沉著等,因此水痘皮疹要控制搔抓,注意防曬。如不慎留疤可以通過外用葯物來解決。

3. 戰「痘」記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戰「痘」記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戰「痘」記作文1

上課的時候,不經意間摸了一下額頭,咦?這是什麼,我的額頭上怎麼長了這么多小痘痘!

以前小的時候,就常聽父母說起過爸爸以前上中學的時候臉上起了很多青春痘,臉都不能洗,一碰就特別疼。難道我這也是嗎?我在心裡想,一定不是,我自己安慰自己。

回到宿舍,就立即沖向洗漱台的那面大鏡子,撩開劉海兒一看……「啊啊啊啊——」我立即喊了出來。怎麼會長這么多的痘痘。在我的額頭上均勻地分布著它們的「陣地」。剛開始,我說不管它,讓它們自生自滅吧。

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過去了,我再次撩開劉海兒在鏡子前仔細地觀察著「敵情」。我發現這些小痘痘好像又來了些「支援部隊」,怎麼辦?我得採取措施了。

於是,我拿出了第一種「武器」——一支牙膏,牙膏的具體作用是什麼我倒是不太清楚,但對於消除痘痘還有點作用。每天晚上洗漱完畢,都用發卡把劉海兒固定到一旁,均勻地塗抹上牙膏,第二天早上再洗掉。幾天過去了,我只覺得每天早上洗掉牙膏的時候額頭特別涼,因剛剛起來還很朦朧的睡眼一下子覺得清醒了許多。但是,並不見敵人部隊撤離。

乾脆不用牙膏了,直接用第二種「武器」——指甲。天天撐著個額頭在那摳摳摳、擠擠擠的,雖然也擠出了裡面不少的臟東西,但是挺疼的,有的都被我摳破了。過了幾天,那些痘痘竟然又起來了,再次「侵略」了我的額頭。

真是的,上個學期,鼻子上的小痘痘剛頂不住我的「攻擊」,全都「落荒而逃」了,誰知又來「侵略」了我的額頭,真是該死的。

女孩子都是愛美的,當然我也不能容忍臉上長這么多的痘痘。但是它們都「潛伏」在我的劉海兒下面,雖然不好發現,但有時洗臉一碰到那裡就感覺很蜇,而且摸著很不舒服。

真是煩啊,這該死的痘痘,怎麼這么「堅強」啊。真是可謂的「堅不可摧」啊。

戰「痘」記作文2

曾幾何時,我秀麗、光滑的臉上出現了一群瘋狂囂張,面目可憎的痘痘。頓時,雲貴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便在我的臉上呈現出來。一顆顆小痘痘在我臉上安居樂業後,更加放肆,不知天高地厚地在我臉上橫行霸道,蠻橫不講理,過了不久,我的額頭上就高低起伏,彷彿咱祖國的大好河山都擠到這里來了。

到了學校,總是免不了男生們的幾句譏諷。聽了他們如此的挖苦,我再也受不了了。於是,我抱著「人定勝痘」的現代化觀點,制定了一份周密的戰痘計劃,准備馬上開始實施。

第一步:硫磺皂伺候

我聽了媽媽的建議,用起了硫磺皂。用了之後,效果果然不錯,痘痘被滅掉了一大片。可我令我意外的是,痘痘士兵層出不窮,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痘痘士兵前赴後繼,沖鋒陷陣,可謂是防不勝防呀!

第二步:牙膏上陣

接著,我換上了高科技武器——牙膏。晚上,媽媽把我塗得像個綠油油的精靈。到了第二天,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臉上這層「鐵皮」逐出我方境內,可是這牙膏一點兒效果都沒有,這痘痘還穿上了紅戰甲,紛紛朝著我奸笑。

第三步:薏米仁除根

第二步失敗,媽媽認為前兩步都是「治標不治本」,於是就向互聯網求助。互聯網說:「薏米仁粥可以祛痘,你去試試吧!」這句話又給我打足了氣。媽媽從超市裡買來了薏米仁,每天早上給我煮薏米仁粥。一天,兩天,三天……還是不見起色。有一天早上,我照鏡子的時候,突然發現臉上的一大半的痘痘都灰飛煙滅了,現在我的臉上的痘痘已是寥寥無幾了,我希望勝利的那一刻能快點到來!

我的痘痘,再見!

戰「痘」記作文3

大人都說:「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殊不知,身為花季年華的我們,也會有許多煩惱。這不,煩惱又「不請自來」了。

「天哪!」我發出一聲驚呼,望著臉上「前赴後繼」出現的青春痘,我不僅欲哭無淚,我這張臉,雖說不算傾國傾城,可也耐看,可現在,簡直到了影響市容的地步了!

一陣悲痛過後,我化悲痛為力量,開始了我的「滅痘生涯」,滅痘靈、蘆薈、蔥白齊上陣,不滅青春痘誓不罷休!首先,我用蔥白貼青春痘。可哪知,我痘痘沒滅成,卻惹了一身辛辣味。

蔥白不行,就用滅痘靈!誰知痘痘們寧死不屈,鍥而不舍地在我臉上安營紮寨,不多時,我的臉又成了痘痘們的領地。唉,又失敗了!

最後,只能靠蘆薈了。我拿起蘆薈,拚命地摩擦額頭,如此堅持了好幾天,痘痘真的少了許多,而剩下「殘兵敗將」我也就置之不理了。可我忘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些「殘兵敗將」「招兵買馬」,再次占據了「領地」——額頭。

望著臉上「鬱郁蔥蔥」的青春痘,我不禁長嘆一聲:「既生周,何生痘啊!」

戰「痘」記作文4

痘,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應該長過,因而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過和痘軍大戰一場的經歷,下面我就來分享下我的戰痘記。

這不,一天清早,從床上懵然地爬起,不知怎地就到了洗漱間,刷牙,洗臉,就在我准備欣賞一下我帥氣的臉龐(此處略有些自戀)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臉上卻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紅點,這怎麼可以!我一個青春美少男,臉上怎麼能夠有這樣的東西!於是再接一次水,又狠狠的洗了幾把,但是無奈,那些小紅點就好像在我臉上住下了一樣。

盡管我有過這方面的常識,知道這是青春痘,但是我又怎能讓它們安心的在我的臉上「住下」呢,絕對不行!我下定了決心要與它們一戰到底,於是我便從媽媽那裡拿來洗面奶,不停地往臉上抹,再反復地往臉上用水洗臉。

那一天,我幾乎都沒有抬起頭看別人,生怕別人看到了我臉上的青春痘,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學,回家一看,果然有效!原先那些痘痘果然消下去了很多,頓時我的心情也就好了很多。第二天起床,再照鏡子,我的心又變得心灰意冷,原來那些退下去的敵軍再次卷土重來,而且攻佔了更多的高地,我的招數卻已經全部用光,無奈之下,只能放棄投降。

到學校一看,周圍很多的同學臉上都長了和我一樣的痘痘,不知道是不是幸災樂禍吧,心裡總算是有了一些平衡,就這樣過了大約一周,我驚奇的發現,那些原本猖狂的痘痘早都已經退去,白凈的臉龐再次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這就是我的戰痘記,順其自然成為了戰勝痘痘大軍的最好辦法,不知道你的又是用什麼辦法呢?

戰「痘」記作文5

「我的天哪!什麼時候才能好啊?」每天看著鏡中自己那張慘不忍睹的臉,我都忍不住在心底哀嚎。

都說青春無敵,如花兒般美麗綻放,可我的青春綻放得過了頭,幾乎是一夜之間,一種名曰「青春痘」的敵人便如雨後春筍般調皮地佔領了我的一張俏臉。不幾日,那些爭先恐後冒出來的痘痘從剛開始的暗紅漸漸變得鮮紅,還一個個長得肥嘟嘟。

我懊惱地盯著鏡子,幾乎要瘋了。我狂燥地用一雙魔爪對著額頭一陣亂撓,一會就將額頭上的痘痘撓破了皮,通紅的痘痘不斷往外滲著血。看著這張面目全非的可憐臉蛋,想到一會兒還要上學,心情沮喪到了極點。我找來一條絲巾,把臉嚴嚴實實地裹了起來,只露出了兩隻眼睛在外面,我這副酷炫的裝扮引來了不少路人異樣的眼光,也遭到了同學們的取笑和嘲弄。

可惡的是這些小痘痘如惡魔般繁衍太快,以致我的額頭、臉頰、鼻側,下巴上都成了它們的領土,這可嚇到了我。每天坐在教室里我心神不寧,也毫無心思聽老師講課,數學周測時我的成績都下降好多。我恨透了這些衍生不息的侵略者,我決定向這些痘痘宣戰,立志消滅它們。

每天晚上,我都仔細地洗干凈臉,然後在睡覺時,躲在被窩里悄悄地摸索著用自己修長的指甲當武器,挨個在臉上抓撓這些可惡的小壞蛋們,我才不管媽媽給我的越撓長得越多還會留下疤痕的忠告呢。剛開始時我只是輕輕地撓它們,有些痘痘竟紋絲不動,似乎在嘲笑我,我一生氣手上的勁用得大了,啊——一陣奇疼!讓我的眼淚幾乎就要滾落下來,真是出師不利呀,我只得怏怏地鳴金收兵。

然而,第二醒來我便發現被子上有好多血點點,臉上也緊綳綳的難受,我連忙走到在鏡子邊,發現我的小臉竟比昨天大了一圈。原來,原來是臉腫了!這群討厭的小傢伙一個個還瞪著血紅的眼睛怒視著我,看得我只有哀哀求饒的份。上學前,我偷偷用媽媽的粉底液在臉上塗了厚厚的一層,但它們仍然不老實地探出頭來,我除了硬著頭皮出門,又能如何?對此,我只能默默地忍受著,在難堪和無奈中苦苦煎熬著,能做的只有每天祈禱這些惱人的痘痘快點消失在我的臉上!

就在我每天都絞盡腦汁與痘作戰時,我在一本書上讀到一篇講青春期的女孩長痘痘的文章。說臉上的青春痘不能用手抓,只要在平時多用溫水洗臉,保持皮膚的乾爽和清潔,少吃對皮膚有刺激的食物,如奶油,油炸食品,燒烤,辣椒之類的食品就可以消滅它們了……

於是,我不再天天照鏡子與痘深情對視,也不再夜夜躲在被窩里與這些痘痘殘暴血拚。我努力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因為不再過份關注這些痘痘的成長,原本郁悶的心情竟也好了很多。平淡而又充實的日子一天天地過去,我的成績漸漸地又在班上名列前茅。當有一天早上我從鏡子前經過,無意地往鏡子里瞥了一眼,鏡子里出現的是一張白皙光潔充滿活力的臉!我站定,仔細看著鏡中那個女孩,真的,是真的!那些曾令我傷心、害怕、讓我難堪和無奈的小痘痘竟消失不見了!這變化令我難以置信又欣喜若狂。

我終於「戰痘」成功!耶!

戰「痘」記作文6

看著鏡子里鼻子上的疤,不禁想起了那年水痘滿身的幾天。

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

8歲那年的夏天,有一個星期三的早上,我有點發燒,媽媽打電話給我請了一天假。幾小時後,我臉上出現了幾個小豆豆,媽媽一見有點不放心,就帶著我去了醫院。醫生說我出水痘了,這東西會傳染,不能去上學了。而且這東西還不能吹風、不能著涼、不能撓。到了下午,一支支「水痘軍隊」出現在我的臉上、腿上、手上、連頭皮上也有!又麻又癢,還不能撓,真是難受死了!

第二天早晨起床一看,天哪!這哪是原來那個活潑好動的侯懿純啊!這就是一個年過花甲的麻子臉老太婆啊!從這一刻開始,我每次去衛生間都低著頭,怕一不小心看見鏡子里的自己。

晚上睡覺時更難受,「水痘軍隊」不停的向我攻擊,都半夜一點了,還睡不著,渾身發癢,好不容易閉上了眼睛,又被熱醒了。起床一摸,枕頭潮潮的,上面還有好多小顆粒。

「媽媽!這是什麼呀!」

「哦,是頭發里的水痘結痂了,掉下來了,這就說明這部分「『軍隊』要撤退了。」

「真的嗎?太好了!」

還好,最怕熱的老爸沒在家,要不然這一晚上不開空調他怎麼受得了啊!媽媽怕我熱,就想了個辦法,先把一間卧室開窗涼著,我們睡在另一間,過一會兒,換到涼快的那間,就這樣換來換去,天亮了,我倆一算,才睡了三個多小時!接下來的幾天都是這樣度過的。

兩個星期過去了,「水痘軍隊」撤退了!這場戰斗我終於勝利了!

我趴在陽台向外大喊:我解放了!我解放了!哈哈哈!

戰「痘」記作文7

對著小圓鏡,我仔細地審視著額頭。視線掠過每一個不聽話的青春痘,給他們在心中打下一張張名片。手掌摸過凹凸不平的額頭,只覺得突兀的青春痘們刺得手心癢癢的。

此時此刻,我的心也癢癢的……敵人近在咫尺,這些害人的傢伙,把我原本光滑的`皮膚摧殘得慘不忍睹。他們在額頭上推起一個個醜陋的拱包包,不顧我的再三抗議,肆無忌憚地擴張自己的「殖民地」,簡直是一群強盜!

浮於皮膚上的青春痘,從來都是我戰痘時最先下手的對象。五根手指不由自主調集到一起,將那個痘痘全麵包圍。食指與拇指對准痘痘開始攻擊,好似一台台挖掘機,奮力地把潛藏在地下的樹根刨開,翻出地面……

好,終於挖出來了!一個乳白色的脂肪粒立於指尖,心頭湧起一股成就感。再看鏡中,額頭那個小圓坑已滲出血點,糟了!我如夢初醒,剛剛我都昏頭昏腦地幹了些什麼傻事!一張餐巾紙立即覆蓋在青春痘上,一個觸目驚心的紅點暈染開來……

「嗨,手癢了不是?准備額頭上長疤?」爸爸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又一番暴風驟雨。

每每這時,看著爸爸甩手而去的背影,我總緊張得縮進被窩。摳掉青春痘,在臉上留下一個個不規則的小凹口,宛如一張小麻餅,這個影像彷彿幽靈似的在我的腦海里縈繞。恐懼,擠痘痘的慾望,總在我的腦袋裡戰斗,可恐懼,卻總會讓步。一次次地痛下決心,卻又因立場不堅定,一次次將「魔爪」伸向額頭……

作為馬後炮,我總是在擠掉痘痘後成焦慮狀態。痘痘每時每刻都考驗著我的自製力。痘痘啊!你為什麼非要在這里為難我呢?到底什麼時候,你才可以離開?

媽媽把我帶到了南京皮膚病研究所,助我抗痘一臂之力——各種痤瘡葯膏,沖到了戰斗最前線。每天清晨,每日夜晚,爸爸幫我用氯黴素洗劑消毒,再細細地塗上阿達帕林凝膠。為了戰勝痘痘,我忍痛與親愛的巧克力揮手道別,那香醇絲滑的享受……已變成遙遠的記憶……

眼看著油膩的皮膚越來越光潔,青春痘一個個縮小,干癟,直至留下一個淺灰色的小點兒,我在心裡為這場完勝的「戰痘記」歡呼!

好景不長,當痤瘡葯膏的威力漸漸變小時,一個個惱人的痘痘又卷土重來,大有在我額頭上點亮「滿天繁星」的趨勢。怎麼辦?

辦公室里,有阿姨要去香港代購法國洗面奶,聽說祛痘效果特好,媽媽趕緊幫我訂了一瓶。細膩的洗面奶泡沫,深入痘痘,溫柔地將我的面龐泡在沫沫里。額頭,在這無微不至的呵護里,靜靜地將強盜痘痘們一一趕出。臉上微微的痘坑,都是曾經烽火連天的戰場,我經常輕輕撫摸著額頭,期待著痘痘離開的那一刻。有時,就在我那不經意的一抹間,又一個痘印掉落。

戰痘記,在痘痘滯留的日子裡,天天上演著。「這是青春期正常的現象,注意清潔,飲食清淡,不要整天掛念著……」媽媽安慰我。也不知什麼時候,我可以真正戰勝痘痘這無比強大的敵人?恐怕是我心裡完全釋然的時候吧?

戰「痘」記作文8

唉,不知道是春姑娘疏忽了,還是土地老睡覺去了,煩人的青春痘竟然長到我這張臉上,而且是「野火說不盡,春風吹又生」!

臉上長了痘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雖說是幾顆,卻長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每次照鏡子,都讓我痛不欲生。再加上同桌的無聊,免不了要忍受別人的冷嘲熱諷:你發了啊!你家還生產豆子了,這么多,還是高質量的哩!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生氣地說:「得了吧,你才知道啊,我家的豆子就是多,你管得著嗎?」唉,這該死的痘子……

每當我走進教室的時候,那所謂的玩笑話又飄了過來:快看吶,長高質量豆子的人來了!這句話聽起來怎麼那麼的刺耳!每天都這樣,我實在有點受不了。回家拿起鏡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著看著,彷彿臉上的痘子越來越多了,再加上我的小眼睛,實在丑極了!恨不得把鏡子摔得粉碎。為什麼別人臉上很光滑,我就怎麼長了痘了呢?難道我與她們不同嗎,我的命運怎麼這么悲催啊!從此,臉上長了痘,就成為我不盡的煩惱。

我就不信,連臉上的痘痘也消滅不了,哼!痘痘,等著瞧。

那天,我無意間在報紙上瞥見黃瓜能有效防治青春痘快速生長的小竅門,我興奮不已,感覺我的晴天要來了。於是晚上,我一連啃了四根黃瓜,沒想到半夜向廁所進攻了三次,早上起來一看,不但沒有消滅痘痘,反而有多長了一顆,「阿嚏,啊……」,晚上起來都把我凍感冒了。唉!這騙人的小廣告啊。

後來,我又聽別人說祛痘霜可以去痘。於是周末我買了一瓶,一天三次的塗抹,風雨無阻。沒想到一星期下來,不僅沒見好轉,反而又長了幾顆,我很失望,恨的我把瓶子都摔了。

一節自習課,我閱讀《作文與做人》雜志,上面記了一種去痘法,冰毛巾敷臉法:就是把洗干凈的毛巾放在冰箱的冷凍格里,一小時後,敷在洗過的臉上,或者洗凈臉後,倒一盆加入冰塊的清水,用冰水反復沖洗臉部。我也試著這樣做,過了幾個星期,臉上的痘痘竟然少了不少,又過了幾天,痘痘幾乎沒有了。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成功了,好高興啊,我再也不用聽人的冷嘲熱諷了,我終於可以揚起臉做人了,哈哈……

啊!原來做什麼事都不容易,不過,經過我的努力,我終於戰勝了難纏的痘痘,看來做什麼事,貴在堅持,不氣餒。

戰「痘」記作文9

這些天,也許是上火了吧,我光滑的臉上來了一群不速之客。這些敵人身高約1毫米左右,散布在我的額頭上,沒錯,它們就是「傳說」中的青春痘。

起先,痘痘只是一粒、兩粒、地散落在額頭上,像茫茫戈壁幾棵可憐的小草。這青春痘紅里透白,像一枚枚紅點一樣鑲嵌在我的額頭上面,時刻准備暴發的樣子。我開始並不在意,更不屑它的存在;慢慢地,幾顆小痘痘愈加放肆,開始大量呼朋喚友,繁殖後代。不幾天,我可憐的額頭便都是一粒粒小小的紅點點,用手一摸更是高低起伏。

看著鏡子里我的額頭上的小痘痘,於是我下定決心,誓死與討厭的痘痘們斗爭到底!!

於是開始了漫漫「戰痘」之旅……

首先選用「化學戰」,家裡的洗面乳、除痘霜齊齊上陣。我以為肯定能穩操勝券,一次性把小痘痘給全部解決,於是便盼星星盼月亮地想著「痘痘去光光」的勝利畫面。

果然不出我所料,哈哈,痘痘明顯收斂!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可是現實是如此的殘酷,我突然發現痘痘們的繁殖能力極強,遠遠超乎我的意料。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痘痘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真可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老痘痘們剛被我消滅,新的痘痘馬上站起來,沖鋒陷陣!唉,此時的我真是欲哭無淚啊!

沒關系,我還有十拿九穩的「醫學戰」。曾經聽媽媽的朋友說過,如果有痘痘的話,可以用細鹽在痘痘處慢慢擦拭,這樣,可以把油脂去掉。嘿嘿,這去油脂的方法這次還真是派上用場了!

我把家裡的細鹽拿來,沾上一點水,用手慢慢地抹在額頭的痘痘上。啊——此時的我用句話來形容就是「在傷口上撒鹽——疼痛難忍!」不過,為了「趕走」這討厭的痘痘,我就忍耐一下吧!

不料,第二天早晨起來,我趕緊跑到鏡子前查看痘痘的發展情況。鏡子里的形象真是令我大吃一驚!原本只有筆尖那麼點兒的小痘痘,現在竟然發展到了好幾粒的沙子那麼大!我輕輕用手摸了摸它們,哇——好痛啊!天哪!怎麼會這樣,你們這些可惡的小痘痘!不得已我要出絕招了!我在氣憤難耐的情況下直接採用「手搏戰」。

我於是狠狠心,站在鏡子前,誓與痘痘們「大戰一場」。我把手放在一顆痘痘上。深呼吸,用手用力一擠,太好了,一個痘痘被我消滅了!呀,好疼啊!那感覺就好比剝膚之痛,可我轉念一想,只要今天一過,我就要告別這些可惡的痘痘們了,就不由得笑盈滿懷。痘痘,你們的末日就要到了!哈哈……於是我便繼續「努力」,決定來個「趁熱打鐵」。

但是,到了第二天,我一骨碌的爬起來往鏡子里一瞧。啊。我頓時傻了眼——原本鼓起來的疙瘩變成了一塊一塊的紅斑。即使不用手摸,也是同樣疼痛難忍…….

哎,沒辦法,我使用的各種方法都全部失靈,所以痘痘大軍們還是依然佔領了我的額頭。

但是,我從不放棄,直到現在,我與痘痘的「戰斗進行曲」仍在進行……

戰「痘」記作文10

隨著年齡的增長,13歲的我臉上可長了不少痘痘。於是我便下定決心要「戰痘」。

在這兩年中,為了去痘,我可下了不少功夫。去年我臉上的痘痘長得比我學習的進步速度還快。我的額頭、臉頰都長滿了痘痘。那時剛好暑假快要結束了,我很擔心,便叫媽媽買「去痘膏」。媽媽把「去痘膏」買回來後,我便迫不及待地往臉上抹。兩天後,痘痘有了明顯的減少,我特別地高興。可好景不長,我以為去痘膏抹得越多痘痘就會去得越快,沒想到事與願違,我拚命地抹,痘痘去拚命地瘋長。

轉眼間,開學的日子到了。一到班上,很多女生就圍著我,不停地追問我:「愛華,兩個月不見你臉上的痘痘怎麼長得這么多?」我隨口說了句謊話:「這些痘痘長在我臉上沒事,讓它長吧。」表面上無所無謂,可一放學回到家,我就面對著鏡子說:「痘痘,你們太不給力了,你們快點消失吧,求求你們了。」後來,我沮喪地對媽媽說:「媽,中午幫我請假吧。」媽媽急忙地說:「為什麼請假?怎麼了?哪裡不舒服?」我紅著臉大聲地回答:「都是葯膏惹的禍。媽,你看,抹了不僅沒用,還讓痘痘長多了不少,你叫我怎麼見人啊!」媽媽馬上反咬我一口說:「這葯是你讓我買的,叫你讓痘痘自生自滅吧,你又不肯,自作自受了吧。請假你就另請高明吧。」聽完媽媽的話,我整個人都快崩潰了。中午,我又只得硬著頭皮去學校了。

這學期,我的痘痘轉移陣地了,全都擠到了額頭上了。為了掩飾痘痘,於是我特意把頭發剪了劉海。可是,我前桌那位討厭鬼——鄭文賢居然哪壺不開提哪壺,總愛無緣無故揭我的短:「愛華,你額頭上的痘痘又多了,不信你把劉海掀上去看看。」我聽了,小聲地說:「我知道了,我是長了很多痘痘,你管得著嗎?」

長痘痘真是煩啊!既要讓同學恥笑,還特別疼。唉,「戰痘」要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不過,我相信遲早有一天痘痘會給我打敗的。

4. 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如何預防

病原體侵入機體,消弱機體防禦機能,破壞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長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過程,稱為傳染(infection)。表現有臨床症狀者為傳染病。分為四種傳播方式。(1)水與食物傳播 病原體借糞便排出體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過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傷寒、霍亂、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2)空氣飛沫傳播 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腦、猩紅熱、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3)蟲媒傳播 病原體在昆蟲體內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過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體進入易感者體內。蚊、蚤、蜱、恙蟲、蠅等昆蟲為重要傳播媒介。如蚊傳瘧疾,絲蟲病,乙型腦炎,蜱傳回歸熱、虱傳斑疹傷寒、蚤傳鼠疫,恙蟲傳恙蟲病。由於病原體在昆蟲體內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階段才能造成傳播,故稱生物傳播。病原體通過蠅機械攜帶傳播於易感者稱機械傳播。如菌痢、傷寒等。(4)接觸傳播 有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兩種傳播方式。如皮膚炭疽、狂犬病等均為直接接觸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為接觸疫水傳染,均為直接接觸傳播。多種腸道傳染病通過污染的手傳染,謂之間接傳播。易感人群 是指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病原體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進入疫區,部隊的新兵入伍,易引起傳染病流行。病後獲得免疫、人群隱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傳染病流行或終止其流行。傳染病如何預防?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以綜合性防疫措施為基礎,其主要預防措施如下:(一)管理傳染源---1甲類傳染病鼠疫 霍亂乙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與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丙類傳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診傷寒、黑熱病、絲蟲病、包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一)管理傳染源---2對病原攜帶者進行管理與必要的治療。特別是對食品製作供銷人員,炊事員,保育員作定期帶菌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和調換工作。(一)管理傳染源---3對傳染病接觸者,須進行醫學觀察、留觀、集體檢疫,必要時進行免疫法或葯物預防。(一)管理傳染源---4對感染動物的管理與處理 對動物傳染源,有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及家畜,應隔離治療,必要時宰殺,並加以消毒,無經濟價值的野生動物發動群眾予以捕殺。(二)切斷傳播途徑根據傳染病的不同傳播途徑,採取不同防疫措施。腸道傳染病作好床邊隔離,吐瀉物消毒,加強飲食衛生及個人衛生,作好水源及糞便管理。呼吸道傳染病,應使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空氣消毒,個人戴口罩。蟲媒傳染病,應有防蟲設備,並採用葯物殺蟲、防蟲、驅蟲。(三)保護易感人群提高人群抵抗力,有重點有計劃的預防接種,提高人群特異性免疫力。人工自動免疫是有計劃的對易感者進行疫苗、菌苗、類毒素的接種,接種後疫力在1--4周內出現,持續數月至數年。人工被動免疫是緊急需要時,注射抗毒血清、丙種球蛋白、胎盤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射後免疫力迅速出現,維持1~2月即失去作用。常見傳染病的防治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病原體經口侵入腸道並能由糞便排出病原體的傳染病,包括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和其他感染性腹瀉等。病人和病原體攜帶者是最主要的傳染源,所有腸道傳染病患者的糞便都含有大量病原體。病原體隨病人或攜帶者排出的糞便污染環境後,經水、食物、手、蒼蠅、蟑螂等媒介由口而入引起感染。發病相應地以氣溫較高的夏秋兩季為多。預防措施:1、及時發現病人,加以隔離治療;2、加強「三管一滅」工作;3、開展健康教育,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4、有特異性預防接種的要進行預防接種,如甲肝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ing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急起高熱,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輕度呼吸道症狀。該病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脅最大。由於流感病毒致病力強,易發生變異,易引起暴發流行。(一)病原體流感病毒屬正粘液病毒科,分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不耐熱、酸和乙醚,對甲醛、乙醇與紫外線等均敏感。(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隱性感染者。病人自潛伏期末到發病後5日內均可有病毒從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傳染期約1周,以病初2~3日傳染性最強。2、傳播途徑:病毒隨咳嗽、噴嚏、說話所致飛沫傳播為主,通過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間接傳播也有可能。傳播速度和廣度與人口密度有關。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後對同一抗原型可獲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型與型之間無交叉免疫性。4、流行特徵:突然發生,迅速蔓延,發病率高和流行過程短是流感的流行特徵。流行無明顯季節性,以冬春季節為多。大流行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當甲型流感病毒出現新亞型時,人群普遍易感而發生大流行。一般每10~15年可發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每2~3年可有一 次小流行。乙型流感多呈局部流行或散發,亦可大流行。丙型一般只引起散發。(二)流行病學(三)臨床表現潛伏期1~3日,最短數小時,最長4日。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狀,雖有輕重不同,但基本表現一致。1、單純型流感急起高熱,全身症狀較重,呼吸道症狀較輕。顯著頭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慾減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乾咳等。發熱多於1~2日內達高峰,3~4日內退熱,其他症狀隨之緩解,但上呼吸道症狀常持續1~2周後才逐漸消失,體力恢復亦較慢。部分輕症者,類似其他病毒性上感,1~2日即愈,易被忽視。(四)診斷和鑒別診斷診斷要點:1、流行病學資料:冬春季節在同一地區,1~2日內即有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發生,或某地區有流行,均應作為依據。2、臨床表現:起病急驟,有發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而呼吸道表現較輕。結合查體及X線照片進行診斷。3、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分類正常或相對淋巴細胞增多。如有顯著白細胞增多,常說明繼發細菌性感染。另外,可將起病3日內咽部含漱液或棉拭子,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和病毒培養。鑒別診斷:1、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引起。可根據臨床特點與流行病學資料進行初步鑒別。2、肺炎支原體肺炎:起病較緩。咯少量粘痰或血絲痰,病情和緩,預後良好。冷凝集試驗及MG型鏈球菌凝集試驗效價升高。(五)治療1、一般治療:按呼吸道隔離病人1周或至主要症狀消失。卧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食或半流質飲食,進食後以溫鹽水或溫開水漱口,保持鼻咽口腔清潔衛生。2、對症治療:有高熱煩躁者可予解熱鎮靜劑,酌情選用APC、安乃近、魯米那等。高熱顯著、嘔吐劇烈者應予適當補液。3、消炎抗病毒治療:早期用葯有一定效果,可抑制病毒增殖,病程縮短。此外清熱解毒的中葯治療,效果明顯。(六)預防1、管理傳染源:病人隔離治療1周,或至退熱後2天。不住院者外出應戴口罩。單位流行應進行集體檢疫,並要健全和加強疫情報告制度。2、切斷傳播途徑: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用食醋或過氧乙酸熏蒸消毒。流行期間暫停集會和集體文體活動。到公共場所應戴口罩。不到病人家串門,以減少傳播機會。病人用過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應煮沸消毒或陽光暴曬2小時。3、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學生平時加強身體鍛煉,合理飲食和休息,增強自身抗病能力,養成勤洗手,不面對他人咳嗽、大聲說話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六)預防4、接種流感疫苗:在疫苗株與病毒株抗原一致的情況下,均有肯定的預防效果。接種時間: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個月接種,推薦接種時間為9至11月份。接種對象:所有希望減少患流感可能性,沒有接種禁忌,年齡在6個月以上者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重點推薦人群(1) 60歲以上人群;(2) 慢性病患者及體弱多病者;(3) 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4) 小學生和幼兒園兒童。禁止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1)對雞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過敏者;(2)格林巴利綜合症患者;(3)懷孕3個月以內的孕婦;(4)急性發熱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發作期; (6)嚴重過敏體質者; (7)12歲以下兒童不能使用全病毒滅活疫苗; (8)醫生認為不適合接種的人員。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臨床特徵為發熱及腮腺非化膿性腫痛,並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臟、關節等器官。本病好發兒童,亦可見於成人。(一)病原學腮腺炎病毒屬於副粘液病毒科,該病毒耐寒,對低溫有相當的抵抗力。對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敏感。強紫外線下僅活半分鍾,甲醛溶液、30%來蘇爾、75%乙醇等接觸2~5分鍾滅活。該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自然界中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 早期病人和隱性感染者。病毒存在於患者唾液中的時間較長,腮腫前6天至腮腫後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離出病毒,因此在這兩周內有高度傳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後,無腮腺炎表現,而有其它器官如腦或睾丸等症狀者,則唾液及尿亦可檢出病毒。在大流行時約30~40%患者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亞臨床感染,是重要傳染源。2、傳播途徑 本病毒在唾液中通過飛沫傳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傳染)其傳染力較麻疹、水痘為弱。孕婦感染本病可通過胎盤傳染胎兒,而導致胎兒畸形或死亡,流產的發生率也增加。(二)流行病學3、易感性 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隨年齡的增加而下降。90%病例發生於1~15歲,尤其5~9歲的兒童。1歲以內嬰兒體內可有母遞免疫力,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過顯性或隱性感染。兒童患者無性別差異,青春期後發病男多於女。病後可有持久免疫力。4、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病,但以冬、春為主。可呈流行或散發。在兒童集體機構、部隊以及衛生條件不良的擁擠人群中易造成暴發流行。其流行規律是隨著傳染源的積累,易感者的增加,形成流行的周期性,流行持續時間可波動在2~7個月之間。在未行疫苗接種地區,有每7~8年周期流行的傾向。(三)臨床表現潛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較急,無前驅症狀。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食慾不佳、惡心、嘔吐、全身疼痛等,數小時腮腺腫痛,逐漸明顯,體溫可達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較嚴重。腮腺腫脹最具特徵性。一般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發展,狀如梨形,邊緣不清;局部皮膚緊張,發亮但不發紅,觸之堅韌有彈性,有輕觸痛;言語、咀嚼(尤其進酸性飲食)時刺激唾液分泌,導致疼痛加劇;通常一側腮腺腫脹後1~4天累及對側,雙側腫脹者約佔75%。頜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時被累及。腮腺管開口處早期可有紅腫,擠壓腮腺始終無膿性分泌物自開口處溢出。腮腺腫脹大多於1~3天到達高峰,持續4~5天逐漸消退而回復正常。全程約10~14天。實驗室檢查1、血象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後期淋巴細胞相對增多。有並發症時白細胞計數可增高。2、血清和尿澱粉酶測定 90%患者的血清澱粉酶有輕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診斷。3、血清學檢查 補體結合與血凝抑制試驗早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測定補體結合及血凝抑制抗體,有顯著增長者可確診(效價4倍以上)。國外採用酶聯免疫吸咐法及間接熒光免疫檢測IgM抗體,可作早期診斷。4、病毒分離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腦脊液中分離到病毒。(四)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流行情況及接觸史、典型急性發作的腮腺腫痛特徵,診斷並不困難。對於無腮腺腫痛或再發病例及不典型可疑病例,確診有賴於血清學及病毒方法。鑒別診斷1、化膿性腮腺炎 常為一側性,局部紅腫壓痛明顯,腫塊局限,晚期有波動感,腮腺管口紅腫可擠出膿液。分泌物塗片及培養可發現化膿菌。血象中白細胞總數和嗜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2、頸部及耳前淋巴結炎腫大不以耳垂為中心,局限於頸部或耳前區,為核狀體較硬,邊緣清楚,壓痛明顯,表淺者可活動。可發現頸部或耳前區淋巴結相關組織有炎症,如咽峽炎、耳部瘡癤等。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五)治療流行性腮腺炎無特效治療,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葯物無效。可試用干擾素,對病毒有作用。常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對症處理。1、一般護理 隔離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潔,飲食以流質或軟食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液體攝入量。2、對症治療 宜散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板蘭根60~90克水煎服或銀翅散加大青葉15克水煎服;局部外塗可用紫金錠或青黛散用醋調,外塗局部,一日數次;或用薄公英、;鴨跖草、水仙花根、馬齒莧等搗爛外敷,可減輕局部脹痛。必要時內服去痛片、阿斯匹林等解熱鎮痛葯。(六)預防1、管理傳染源 早期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完全消退為止。在集體兒童機構、部隊等接觸者應留驗3周,對可疑者應立即暫時隔離。2、切斷傳播途徑: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用過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劑對污染場所進行消毒。流行期間暫停集會和集體文體活動。病人用過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應煮沸消毒或陽光暴曬。教育學生養成勤洗手,不面對他人咳嗽、大聲說話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3、自動免疫:用腺腮炎減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風疹三聯疫苗。4、葯物預防 採用板蘭根30克或金銀花9克煎服,每日1劑,連續6天。水痘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是原發性感染,多見於兒童,臨床上以輕微和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為特徵。(一)病原學本病毒屬皰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徑150~200nm。中心為雙股DNA,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本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人為唯一的宿主。該病毒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4、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三)臨床表現潛伏期14~16日(10~24日)1、前驅期 嬰幼兒常無前驅症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及上呼吸道症狀,1~2日後才出疹。(三)臨床表現2、出疹期 發熱同時或1~2天後出疹,皮疹有以下特點:(1)先見於軀干、頭部,後延及全身。皮疹發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形成皰疹,皰疹時感皮膚搔癢,然後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後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2)皮疹常呈橢園形,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淺表易破。皰液初為透明,後混濁,繼發感染可呈膿性,結痂時間延長並可留有瘢痕。(3)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軀干最多,其次為頭面部及四肢近端。數目由數個至數千個不等。(4)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四)診斷1、流行病學 對冬春季有輕度發熱及呼吸道症狀的學齡前兒童,應注意仔細查體,詢問有無與水痘患者的接觸史。2、臨床表現根據皮疹的特點,呈向心性分布,分批出現,各種疹型同時存在,出現粘膜疹,全身症狀輕微或無,多能確立診斷。3、實驗室檢查(1)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2)病毒分離 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液做細胞培養,其病毒分離陽性率高。(3)血清抗體檢測可用補體結合試驗等方法測定。(五)治療1、一般處理與對症治療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2、抗病毒療法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六)預防1、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在集體兒童機構的接觸者應留驗3周,對可疑者應立即暫時隔離。2、切斷傳播途徑: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用過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劑對污染場所進行消毒。流行期間暫停集會和集體文體活動。病人用過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應煮沸消毒或陽光暴曬。教育學生養成勤洗手,不面對他人咳嗽、大聲說話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3、接種水痘疫苗:用水痘減毒活疫苗,接種對象:1周歲以上兒童。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徵為發熱、流涕、咳嗽、眼結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膚斑丘疹。(一)病原學麻疹病毒屬副粘液病毒。該病毒外界抵抗力不強,易被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滅活;耐寒不耐熱,4℃可存活5個月,-15℃存活5年;而20~37℃僅存活2小時,56℃30分鍾即被破壞。(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患者為唯一傳染源。一般認為出疹前後5天均有傳染性。該病傳染性強,易感者直接接觸後90%以上可得病2、傳播途徑:患者咳嗽、噴嚏時,病毒隨飛沫排出,直接到達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結合膜而致感染。間接傳播很少。(二)流行病學3、易感人群 未患過麻疹,也未接種麻疹疫苗者均為易感者。病後有較持久的免疫力。通常6個月至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6個月以下的嬰兒具有母遞免疫力,極少發病。麻疹活疫苗預防接種後可獲有效免疫力,但抗體水平可逐年下降,因此如再接觸傳染源還可發病。開展廣泛預防接種後,發病年齡有增大趨勢。4、流行特徵 本病目前多為散發,但如傳染源進入易感者居住集中的地區,則可致暴發流行。流行多發生於冬春兩季。(三)臨床表現潛伏期為10~14天。嚴重感染或輸血感染者可短至6天;被動免疫或接種疫苗者,可長達3~4周。本病典型經過分三期。(三)臨床表現 --- 1、前驅期又稱出疹前驅期,持續2~4天,主要表現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發熱,咳嗽、流涕、噴嚏、畏光流淚,結膜充血、眼瞼浮腫。咳嗽逐日加重。嬰兒可伴有嘔吐腹瀉。起病2~3天第一臼齒對面的頰粘膜上出現針尖大小,細鹽粒樣灰白色斑點,微隆起,周圍紅暈稱為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此征有早期診斷價值。初少許,隨後擴散至整個頰粘膜及唇齦等處。粘膜斑多數在出疹後1~2天完全消失。下臉緣可見充血的紅線(stimson's line)。(三)臨床表現-- 2、出疹期於第4病日左右開始出疹,一般持續3~5天。皮疹首先開始耳後發際,漸及前額、面頸、軀干與四肢,待手腳心見疹時,則為「出齊」或「出透」。皮疹初為稀疏淡紅色斑丘疹,直徑2--4mm,逐漸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園形或不規則形,疹間可見正常皮膚,皮疹出透後轉為暗棕色。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體溫高達40℃,精神萎糜、嗜睡,有時譫妄抽搐。面部浮腫,皮診,眼分泌物增多,甚至粘連眼瞼不易睜開,流濃涕,上述表現之面貌稱為麻疹面容。舌乳頭紅腫,咽部腫痛,咳嗽加重,聲音嘶啞,呼吸道急促,胸部X線檢查,可見輕重不等的較廣泛的肺部浸潤病變。肺部體征,除重症病人肺部聞有細濕羅音外,多為陰性。該期病人肝脾可腫大,嬰幼兒易伴腹瀉稀水樣便,糞檢含有少許膿細胞。(三)臨床表現-- 3、恢復期皮疹出齊後,中毒症狀明顯緩解,體溫下降,約1~2日降至正常。精神食慾好轉,呼吸道炎症迅速減輕,皮疹按出疹順序消退並留有糠麩樣細小脫屑及淡褐色色素沉著,以驅干為多,1~2周退凈。若無並發症的典型麻疹全程10~14天。(四)診斷1、流行病學 易感者(未出過麻疹,亦未經自動免疫),在病前3~4周內有與麻疹患者接觸史。2、臨床表現 凡有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結膜充血、流淚等症狀應疑為麻疹,如口腔查見麻疹粘膜斑,可基本確診。若有典型皮疹,退疹後留有色素沉著,其它症狀相應減輕,則診斷更加明確。(四)診斷3、實驗室檢查 僅用於不典型的疑難病例或久無麻疹地區的首發病例的確診。(1)病毒核酸檢測或病毒培養:采早期病人漱口液或鼻、咽拭子。(2)血清學檢查: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或免疫熒光技術檢測病人血清抗麻疹IgM;以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檢測麻疹抗體IgG,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呈4倍升高,均有診斷價值。鑒別診斷1、風疹(rubella):多見於幼兒,中毒症狀及呼吸道炎症輕,起病1~2天即出疹,為細小稀疏淡紅色斑丘疹,1~2天退疹,無色素沉著及脫屑。耳後、枕後、頸部淋巴結腫大是其顯著特點。2、幼兒急疹(exanthema subitum,roseda infantum):多見於2歲以內嬰幼兒,驟發高熱,上呼吸道症狀輕微,患兒精神好,高熱持續3~5天驟退,熱退時或退後出疹,無色素沉著,亦不脫屑,是本病的特徵。鑒別診斷3、猩紅熱:前驅期發熱,咽痛,起病1~2天內出疹,皮疹為針頭大小,紅色斑點狀斑疹或粟粒疹,疹間皮膚充血,皮膚彌漫性潮紅,壓之退色,退疹時脫屑脫皮,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升高。4、腸道病毒感染:柯薩奇病毒及埃可病毒感染常發生皮疹。多見於夏秋季,出疹前有發熱,咳嗽、腹瀉,偶見粘膜斑,常伴全身淋巴結腫大,皮疹形態不一,可反復出現,疹退不脫屑,無色素沉著。(五)治療1、一般治療及護理:(1)呼吸道隔離 患者應在家隔離、治療至出疹後5天。有並發症患者應住院隔離治療,隔離期延長5天。(2)保持室內溫暖及空氣流通,給予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水分要充足;保持皮膚及眼、鼻、口、耳的清潔,用溫熱水洗臉,生理鹽水漱口;用抗生素眼膏或眼葯水保護眼睛,防止繼發感染。(五)治療2、對症治療 高熱者可用小劑量退熱葯,但體溫不得降至39℃以下,或適量鎮靜劑防止驚厥。忌用強退熱劑及冰水,酒精等擦浴,以免影響皮疹透發。煩躁不安或驚厥者應給復方氯丙嗪、魯米那、安定等,咳嗽重痰多者,可服止咳祛痰葯。3、並發症治療:肺炎、喉炎等。(六)預防1、管理傳染源:對病人應嚴密隔離,對接觸者隔離檢疫3周;流行期間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機構應暫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兒入所。2、切斷傳播途徑:病室注意通風換氣,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線照射;醫護人員離開病室後應洗手更換外衣或在空氣流通處停留20分鍾方可接觸易感者。(六)預防3、保護易感人群:(1)自動免疫:麻疹活疫苗的應用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辦法。按免疫程序對未患過麻疹的8個月以上幼兒接種麻疹疫苗,1.5歲及6周歲復種。由於注射疫苗後的潛伏期比自然感染潛伏期短(3~11天,多數5~8天),故易感者在接觸病人後2天接種活疫苗,仍可預防麻疹發生,若於接觸2天後接種,則預防效果下降,但可減輕症狀和減少並發症。(2)被動免疫:有密切接觸史的體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兒應採用被動免疫。肌注丙種球蛋白0.1~0.2ml/kg,胎盤球蛋白0.5~1.0ml/kg,接觸後5天內注射者可防止發病,6~9天內注射者可減輕症狀,免疫有效期3周。

5. 人類歷史上傳染病之首是哪一個

人類歷史上傳染病之首是哪一個?

一、幾種致命瘟疫的疫情概況
天花。公元前1100多年前,印度或埃及出現急性傳染病天花。公元前3~前2世紀,印度和中國流行天花。公元165~180年,羅馬帝國天花大流行,1/4的人口死亡。6世紀,歐洲天花流行,10%的人口死亡。17、18世紀,天花是歐洲最嚴重的傳染病,死亡人數高達1.5億。19世紀中葉,中國福建等地天花流行,病死率超過1/2。1900~1909年,俄國因天花死亡50萬人。
鼠疫。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歷史上明確記載的第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始於公元6世紀,源自中東,流行中心為近東地中海沿岸,持續近60年,高峰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1億人。最令人恐怖的是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史稱「黑死病」,1348~1351年在歐洲迅速蔓延,患者3~5天內即死,3年內喪生人數達6200萬(有的說是3000萬),歐洲人口減少近1/4,其中威尼斯減70%,英國減58%,法國減3/4。1348年疫情高峰時,佛羅倫薩、威尼斯、倫敦等城市的死亡人數均在10萬以上。此次「黑死病」延續到17世紀才消弭。流行范圍較廣的是第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1894年,香港地區爆發鼠疫,20世紀30年代達到最高峰,波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個國家,死亡逾千萬人。其中,印度最嚴重,20年內死亡102萬多人。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流行傳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區之廣,遠遠超過前兩次大流行。當今,鼠疫在北美、歐洲等地幾乎已經絕跡,但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地區還時有出現。
霍亂。19世紀初至20世紀末,大規模流行的世界性霍亂共發生8次,地區性流行也出現過幾次。1817~1823年,霍亂第一次大規模流行,從「人類霍亂的故鄉」印度恆河三角洲蔓延到歐洲,僅1818年前後便使英國6萬餘人喪生。1826~1837年,霍亂第二次大流行,穿越俄羅斯並先後到達德國、英國、加拿大和美國。1846~1863年,霍亂第三次大流行,波及整個北半球。1865~1875年,霍亂第四次大流行,由一艘從埃及到英國的船所引發。1883~1896年,霍亂第五次大流行,到達了埃及。1910~1926年,第六次霍亂大流行。1961年出現第七次霍亂大流行,始於印度尼西亞,波及五大洲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患者逾350萬。1992年10月,第八次霍亂大流行,席捲印度和孟加拉國部分地區,短短2~3個月就報告病例10餘萬,死亡人數達幾千人,隨後波及許多國家和地區;1997年9月起,霍亂在非洲大規模蔓延,僅1998年的頭3個月烏干達就報告病例11335例,肯亞報告病例10108例。
流感。1510年,英國發生有案可查的世界上第一次流感。1580、1675和1733年,在歐洲均出現大規模流感。1889~1894年,「俄羅斯流感」席捲整個西歐。最致命的是席捲全球的1918~1919年流感。它可能源於美國,1918年3月11日美國的一個軍營107名士兵首次發病,不到兩天即有522名士兵被感染,一周之內各州均出現病例,數月傳遍全國,但未被引起高度重視。4月,流感相繼傳至歐洲、中國、日本。5月,流感遍布非洲和南美。9月疫情達到高峰。10月,流感便使美國的死亡率達到了創紀錄的5%。當年,近1/4的美國人得了流感,67.5萬人死亡。全球約有2000~5000萬人在這場流感災難中喪生。18個月後,這場疾病離奇地消失。1957年的「亞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也波及世界多個地區。「亞洲流感」在美國導致7萬人死亡,「香港流感」使美國3.4萬人因感染致死。1977~1978年的「俄羅斯流感」始流行於前蘇聯,後又波及美國及其他許多國家。
其他主要傳染病。結核病已使2億人死亡;瘧疾僅在1997年就與厄爾尼諾現象一起造成150~270萬人死亡;登革熱於1981年使古巴30多萬人患病,至今還時有發生;而埃博拉病毒造成的死亡率則高達78~88%。此外,傷寒、西尼羅河病毒、梅毒、艾滋病、軍團菌等,也都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傷害。
電腦病毒的起因
感染的病毒型別及傳播方式,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1. 防毒軟體沒有更新的情況下訪問到被掛馬的網站。 2. QQ、MSN欺騙誘導使用者點選有病毒的連結。 3. 開啟病毒郵件包含的附件。 4. U盤病毒傳播。 5. 清理病毒的時候沒有全盤掃描,造成病毒清理不完整。 6. 未及時更新系統補丁。

人類歷史上傳播速度最快的是什麼烈性傳染病

西班牙流感
由禽流感病毒變異引起的「西班牙大流感」,由於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而因此得名。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近4000萬,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4倍。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而現在已消失的傳染病

天花。
早在30多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就宣布已經完全消滅了世界上傳染性最強的疾病——天花。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世界上最後一批天花病毒至今仍儲存在美國和俄羅斯的研究機構里。世界衛生組織曾舉行會議,考慮限期銷毀這批病毒,以杜絕潛在的危險。但美俄對此表示反對,堅稱保留這批樣本可以研製出更好的疫苗,以防範日後恐怖分子發動的生化襲擊。
天花曾是人類的死敵,數千年來奪走數億條人命,許多人還因它失明或臉上布滿麻坑。直到1796年,人類才研發出天花疫苗,之後又花了近200年才根絕此病。但目前,全球仍有500多株天花病毒,其中400多株存放在美國亞特蘭大的疾病控制中心,另外100多株存放在俄羅斯新西伯利亞的維克托國家病毒實驗室。據悉,這兩個機構戒備森嚴,天花病毒被冷凍在-70
℃的容器里。
在過去的20年間,要不要徹底消滅天花病毒數度引發激辯。美國宣稱,恐怖分子可能把天花病毒變成武器,對付從未接種疫苗的新一代人類,因此須保留病毒樣本,以研發對抗天花的新葯劑或疫苗。俄羅斯的立場也差不多。不過一些發展中國家持相反意見。有國家指出,這些病毒一旦被恐怖分子盜走,後果不堪設想。

在人類歷史上,造成減員數量最多的傳染病是鼠疫還是天花?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1、黑死病(1347-1351)。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認為是由一種名為鼠疫的細菌造成的。但最近有人認為是由其它一些疾病引起的。關於鼠疫的起源在專家中引起了廣泛的爭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黑死病開始於十四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或中亞。在隨後的數年內由商人和士兵攜帶到俄羅斯南部克里米亞。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流行病從克里米亞傳到西歐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黑死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面板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在14世紀,黑鼠的數量很多。一旦該病發生,便會迅速擴散。在1348~1350年間,總共有2500萬歐洲人死於黑死病。但是,這次流行並沒有到此為止。以以後的40年中,它又一再發生。14世紀20年代當此瘟疫細菌再次爆發之前,它已經在亞洲戈壁沙漠中潛伏了數百年,之後迅速隨老鼠身上的跳蚤中的血液四處傳播,從中國沿著商隊貿易路線傳到中亞和土耳其,然後由船舶帶到義大利,進入歐洲。歐洲密集的人口成了此疾病的火葯筒。3年裡,黑死病蹂躪整個歐洲大陸,再傳播到俄羅斯,導致俄羅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1855年始於中國雲南省的一場重大鼠疫。這次世界性大流行以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超過了前兩次而出名。這場鼠疫蔓延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先從雲南傳入貴州、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後,這些地方死亡人數就達10萬多人。中國南方的鼠疫還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傳到美國舊金山,也波及到歐洲和非洲,在10年期間就傳到77個港口的60多個國家。單在印度和中國,就有超過1200萬人的人死於這場鼠疫。據世界衛生組織透露,這次大遊行一直延延續到1959年,這時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數減少到了200個左右。這次流行的特點是疫區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區,家養動物中也有流行。幾乎所有的中外學者都一致認為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起源於雲南,並認為雲南是一個古老的家鼠鼠疫疫源地,但又都斷言雲南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並認為雲南的鼠疫是輸入性的。即從印度和緬甸直接或輾轉傳入的。然而,1974年,雲南鼠疫工作者從雲南劍川縣的中華姬鼠中分離出鼠疫菌,證實了滇西存在著鼠疫自然疫源地,學者們稱為滇西縱谷大絨鼠齊氏鼠疫源地,這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提供了進一步的的科學根據。現在,鼠疫已非常罕見,但並不沒有完全消失,因為它仍然會在鼠類之中傳播,一有機會還會傳播給人。在20世紀80年代,非洲、亞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發生鼠疫的報道。1996年印度爆發的鼠疫還成了世界性的重大新聞。目前,每年大約有1000到2000人感染鼠疫。即使在美國,平均每年也會有10多人從野外鼠類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盡管鼠疫已非不治之症,也容易控制,但是歷史慘劇在人們心中留下的陰影卻難以消除,它仍然被許多人視為最恐怖的疾病。3、查士丁尼瘟疫(541-542)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鼠疫,它造成的損失極為嚴重。但是此次瘟疫對拜占庭帝國的破壞程度很深,其極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國人口下降明顯,勞動力和兵力銳減,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破壞,還產生了深遠的社會負面後果,而且對拜占庭帝國、地中海、歐洲的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公元4世紀以後,曾經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漸漸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雄距東部的拜占庭帝國的歷代皇帝一向以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人自居,所以一直試圖收復失地,重新統一羅馬帝國,再現往日的輝煌。到公元6世紀時,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查士丁尼決定採取行動實現這一夢想。於是,查士丁尼於公元533年發動了對西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戰爭。然而就在他橫掃北非、征服義大利,即將重現羅馬帝國輝煌的時候,一場空前規模的瘟疫卻不期而至,使東羅馬帝國的中興之夢變為泡影。公元541年,鼠疫開始在東羅馬帝國屬地中的埃及爆發,接著便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區。當時出現了許多詭異恐怖的情景:當人們正在相互交談時,便不能自主地開始搖晃,然後就倒在地上;人們買東西時,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時,死亡也會不期而至。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貧苦人,鼠疫最嚴重的時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萬人不幸死去。官員在極度恐懼中不得不向查士丁尼匯報,死亡人數很快突破了23萬人,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埋葬地,屍體不得不被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屍臭味。查士丁尼自己也險些感染瘟疫,在恐懼之中,他下令修建很多巨大的能夠埋葬上萬具屍體的大墓,並以重金招募工人來挖坑掩埋死者,以阻斷瘟疫的進一步擴散。於是,大量的屍體不論男女、貴賤和長幼,覆壓了近百層埋葬在了一起。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它還繼續肆虐了半個世紀,直到1/4的羅馬人口死於鼠疫。這次鼠疫引起的飢荒和內亂,徹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走向崩潰。

肺結核和淋病哪一個是重點傳染病,哪一個是常見傳染病?

肺結核!
淋病不要亂來就沒事了!

英國歷史上的傳染病及影響

黑死病,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黑死病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1347年在西西里群島爆發後,在3年內橫掃歐洲,並在20年間導致2500萬即相當於一半歐洲人的死亡。黑死病沿著戰爭和貿易的路線不斷傳,沿途的城市和鄉村完全毀滅,全球的政治、經濟受到致命性打擊。此病在隨後300年間多次在歐洲卷土重來,後世學者估計,共有多達2億人死於這場瘟疫。
席捲歐洲,英國也有波及吧。
還有霍亂,天花,瘋牛病這些世界范圍內的傳染病

人類歷史上最厚的書是哪一本

《大不列顛網路全書》,又稱《大英網路全書》
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權威的網路全書——《大不列顛網路 全書》,又稱《大英網路全書》,是世界上最厚的書,曾經被英國人認為該書 的權威性僅次於「上帝」。《不列顛網路全書》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產物。當地的書商和印刷工人科 林•麥克法卡爾和雕刻家安德魯•貝爾決定以「紳士協會」的名義發表一套 工具書。他們聘請了當時28歲的威廉•斯梅利,讓他以200英鎊為報酬編輯 一部三卷、共100章的《大英網路全書》。第一卷是1768年12月出版的,售價六便士。1771年三卷通通完成,共2391頁,包括160幅銅板雕刻,全部出售量為3000套。

世界歷史上十大傳染病死亡事件!

一、像羊群一樣地死亡著 雅典大瘟疫 「人們像羊群一樣地死亡著。病人裸著身體在街上游盪,尋找水喝直到倒地而死。由於吃了躺得到處都是的人屍,狗、烏鴉和大雕也死於此病。存活下來的人不是沒了指頭、腳趾、眼睛,就是喪失了記憶。」公元前430年的一天,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如此記錄了這場席捲整個雅典的瘟疫。 這場瘟疫是人類歷史上記載較詳盡的最早的一次重大疾病,直接導致了近1/4的居民死亡。

二、多種瘟疫集體爆發 安東尼瘟疫 公元2世紀中期,傷寒、天花、麻疹以及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等多種瘟疫,一起襲擊了安東尼統治下的羅馬帝國。羅馬史學家迪奧卡稱,當時羅馬一天就有2000人染病而死,相當於被傳染人數的1/4。最後,整場瘟疫導致羅馬本土1/3人口死亡,總死亡人數估計高達500萬。

三、世界第一次大規模鼠疫 查士丁尼瘟疫 世界第一次大規模鼠疫,開始於公元541年,最初是先在東羅馬帝國屬地的埃及爆發,接著迅速傳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他地區。君士坦丁堡 40%的城市居民在此次瘟疫中死亡。大量屍體不論男女、長幼和貴賤,覆壓了近百層,埋葬在一起。這場鼠疫繼續肆虐了半個世紀,1/4的東羅馬帝國人口死於鼠疫。

四、肆虐三百年,死亡近兩億 歐洲黑死病 「黑死病」於1347年在西西里群島爆發後,在3年內橫掃歐洲,並在20年間導致2500萬歐洲人死亡。患者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面板出現許多黑斑,死亡過程極其痛苦,故稱為「黑死病」。 此病在隨後300年間多次在歐洲卷土重來,後世學者估計,共有多達2億人死於這場瘟疫。

五、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殺 滅絕印第安人的天花 被史學家甚至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事件不是靠槍炮實現的,而是天花。15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這里居住著2000-3000萬原住民,約100年後,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萬人。 研究者指出,歐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毯子送給了印第安人。隨後,瘟疫肆虐,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18世紀70年代,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發現了牛痘,人類終於能夠抵禦天花病毒。

六、惟一強制免疫的疾病 肆虐兩個世紀的黃熱病 1648年,墨西哥的Yucatan半島首次爆發大規模黃熱病。此後的兩個世紀里,黃熱病在美洲、非洲及少數歐洲國家流行,故又稱為「美洲瘟疫」。此病傳播媒介為伊蚊,是出血症的重要起因 黃熱病目前是世界衛生組織惟一強制免疫的疾病。(進入一感染國,或從感染國出境去一非感染國時,必須出示黃熱病免疫接種證書。)

七、無法估量的損失 霍亂橫行的19世紀 霍亂共有7次世界性大流行的記錄。第一次始於1817年,隨後的5次爆發,均發生在19世紀,故被稱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紀世界病」。 霍亂導致的死亡人數無法估量,僅僅印度,在100年間就死亡3800萬人,歐洲則僅在1831年裡就死亡90萬人。 英國醫生約翰·斯諾在1832年英國霍亂平息之後,追查到了倫敦霍亂爆發的根源——一台已經被污水污染的水泵,由此證實了水源為霍亂途徑之一。

八、20世紀人類的噩夢 西班牙大流感 由禽流感病毒變異引起的「西班牙大流感」,是20世紀人類的噩夢。1918年3月,「西班牙大流感」首先爆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在一年之內席捲全球,患病人數超過5億,死亡人數近4000萬,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4倍。

九、戰爭的幫凶 俄國斑疹傷寒 1917年10月俄國「十月革命」前後,俄國斑疹傷寒嚴重流行,約300萬人死亡。斑疹傷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蝨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每況愈下,軍紀鬆懈,而疏於驅除蝨子,最後導致東戰線上發生大規模斑疹傷寒的流行。蔓延到俄國境內,適逢俄國因革命而動盪不堪,瘟疫迅速傳開。

十、仍在肆虐的瘟疫 瘧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殖民非洲、亞洲等地的歐洲部隊發生了瘧疾大流行,特別是在東非的英軍,感染瘧疾喪生者達10萬以上。 現在,瘧疾已成為全球最普遍、最嚴重的熱帶疾病之一,每年全球約有3億宗病例發生,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研製出瘧疾疫苗被認為是「不切實際的」,但2006年,Joe Cohen發明了首個有效的瘧疾疫苗。

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傳染病的人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一說為齊國盧邑(今山東長清)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河北省《博野縣志》載:其墓在博野蘆村,毀於大躍進時期。

水痘是哪一類傳染病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herpds,zoster virus,VZ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屬於《其他法定傳染病和重點監測傳染病》,不在甲、乙、丙類傳染病之規定之列,報告時限為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