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蕁麻疹偏方 看老中醫如何治理蕁麻疹
老中醫治理蕁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辨證施治
- 風寒證:蕁麻疹多為受涼後發生,皮疹多為蒼白色或皮膚色,可能伴有全身或局部疼痛等症狀。治宜疏風散寒止癢,選用麻杏苡甘湯和消風散加減。
- 風熱證:蕁麻疹多見於春夏較為炎熱的季節,皮疹多發紅,可能伴有咽痛、身熱等症狀。治宜疏風清熱止癢,選用消風散加減,血熱證較重可加牡丹皮等清熱涼血葯。
- 濕熱證:皮疹發紅,瘙癢,抓破後有滲出液,可伴有口苦等症狀。治宜清利濕熱止癢,濕重於熱選用茵石苡甘湯加減,熱重於濕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二、分期治療
- 急性蕁麻疹:根據辨證分清風寒、風熱、濕熱。
-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應注重清熱涼血、潤燥止癢,選用生地黃、牡丹皮等葯物。
- 恢復期:皮疹已經好轉,應以養血為主,兼疏風、清熱、涼血、潤燥、止癢,選用四物湯加減。
三、治風與治血並重
- 強調「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包括疏風、祛風、搜風等方面,同時注重涼血、活血、養血等方面。
四、經驗用葯
- 結合經驗用葯,如皂角刺、苦參等清熱利濕、涼血止癢的葯物,以及無柄靈芝等扶正培本、消炎解毒的葯物。
五、飲食禁忌
- 蕁麻疹患者應注意飲食,多進食雞蛋、雞肉等保證足量的蛋白質,同時補充維生素類食物。
- 避免飲用烈性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高脂、高糖飲食。
- 發病期間應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綠豆、赤小豆等,少食魚、蝦等刺激性食物。
綜上所述,老中醫治理蕁麻疹的方法注重辨證施治、分期治療、治風與治血並重以及結合經驗用葯和飲食禁忌等多方面的綜合治療。
❷ 中醫治療蕁麻疹方法
中醫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主要包括葯物治療和非葯物治療兩大類。
一、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是中醫治療蕁麻疹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葯物包括中葯湯劑、中成葯和針灸用葯等。
1. 中葯湯劑: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進行辨證施治,選擇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癢、調節體質等功效的中葯組成方劑,如麻黃桂枝湯、消風散等。
2. 中成葯:一些中成葯如防風通聖丸、蕁麻疹丸等,具有方便服用的特點,也是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
二、非葯物治療
非葯物治療主要包括針灸、拔罐、艾灸等。
1. 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調節身體的氣血流通,達到治療蕁麻疹的目的。
2. 拔罐:利用負壓原理,排出體內的濕氣,有助於緩解蕁麻疹的症狀。
3. 艾灸:利用艾條的溫熱刺激,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
三、詳細解釋中醫治療蕁麻疹的優勢
中醫治療蕁麻疹注重整體調理,強調內外兼治。通過葯物治療,可以針對性地改善患者的體質,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減少蕁麻疹的發作。非葯物治療則可以幫助患者調整氣血,舒緩局部症狀。此外,中醫治療還注重預防和調養,通過改善生活習慣和飲食調整,降低蕁麻疹的復發幾率。
四、注意事項
中醫治療蕁麻疹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患者仍需注意避免過敏原,保持生活規律,加強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同時,中醫治療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宜自行購葯使用,以免葯不對症或產生不良反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中醫治療蕁麻疹的信息,建議咨詢專業中醫師。
❸ 中醫治療蕁麻疹的偏方有哪些 中醫治療蕁麻疹三個妙招
中醫治療蕁麻疹的偏方多樣,為蕁麻疹患者提供了豐富的治療選擇。對於急性蕁麻疹,中醫採用調和營衛、祛風止癢的方法,根據不同症狀選用荊防湯或麻桂各半湯進行治療。對於慢性蕁麻疹,中醫則注重活血化瘀、健脾祛濕,並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除了內服葯物,中醫還採用熏蒸療法治療蕁麻疹。該方法通過中葯物理作用,直接作用於慢性蕁麻疹的病灶,可徹底改變過敏體質,有效調節機體免疫力,恢復自然生理機能。與長期口服西葯激素及外用膏劑相比,中醫熏蒸療法具有避免毒副作用的優勢。
此外,中醫針對不同過敏源,採用個性化治療方案。結合皮膚整艙熏蒸治療系統,將中葯物理作用於慢性蕁麻疹病灶,可快速產生抗過敏源體,有效治療蕁麻疹。中醫在蕁麻疹治療中的地位不可忽視,尤其是在西醫治療效果不佳時,中醫的補救作用尤為關鍵。
在蕁麻疹的治療中,中醫與西醫各有優勢。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結合兩者的長處,形成綜合性的治療方案。通過中醫的調理和西醫的針對性治療,患者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蕁麻疹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❹ 話說蕁麻疹 | 為啥吃了就好,停了就發蕁麻疹病友對抗過敏葯的困惑
這里有慢性蕁麻疹病友最想問的問題,也有皮膚科醫生最想告訴患者的知識。
作為皮膚科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得了慢性蕁麻疹的病友還真不少,這些人也常常要和各種「抗過敏葯」打交道。嘗試過各種葯物後, 很多病友發現這些西葯的共同特點是一吃上就很快控制,但一停葯病情馬上復發 ,這是為什麼呢?
目前大多數蕁麻疹病友使用的「抗過敏葯」,主要是指「抗組胺葯」,也就是主要對抗「組胺」這種物質的。 組胺 在蕁麻疹的風團瘙癢發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本身是人體中的一種正常成分,平時它們都好好地被儲存在細胞里「密封」著。一旦有些異常的情況激活了細胞上的「閥門」,組胺就被大量釋放出來。 它們會引起皮膚局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就像把一張原本很緻密的網給拉開了一樣,體液會從變得疏鬆的「網眼」里漏到皮膚里,因此蕁麻疹的患者會像被蚊子咬的那樣,鼓起一個個甚至一片片「包包」。
而我們所使用的 「抗組胺葯」,主要作用類似於堵住細胞上的「閥門」,不讓組胺「跑出來」,可以控制和減輕蕁麻疹發作 。但是,這樣畢竟只是「治標」,沒能徹底解決「閥門」被頻繁打開的原因,因此, 很多病人在停西葯後容易復發 。
在西醫沒能找到確切病因,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的情況下,中醫便可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中醫的治療思路是尋求其發病的根本原因。 在中醫看來,蕁麻疹發作時出現的風團瘙癢,可以視為風濕之邪侵犯肌膚的表現。 但邪氣的入侵往往只是「結果」而非「原因」,人體必然有自身因素,導致肌表不固而給了邪氣「可乘之機」,因此,風團和瘙癢才會反復發作。 這便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而中醫強調「治病必求於本」,便重視對自身狀態的調整,在恢復人體陰陽的平衡後,肌表固密,邪氣不能內侵,蕁麻疹發作的程度和頻率自然會慢慢減少。但是人體的調整恢復需要一定時間, 打個比方,如果抗過敏葯是直接堵上了組胺釋放的「閥門」,那麼中醫就像是慢慢把這個「漏水的閥門」給擰緊。 因此西葯在控制症狀方面起效快,急性發作時有優勢;而中醫則從病人的自身體質入手,更注重於長期的緩解和穩定。
人們常有句話叫「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然而,臨床中也曾見過有些慢性蕁麻疹患者,在長期使用抗過敏葯後,對葯物的敏感性降低了,以致於單服西葯的情況下控制不佳。這時候,加上中葯往往有更好的效果。因此, 在慢性蕁麻疹的治療中,尋求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手段是值得推薦的選擇。
專家介紹
盧 傳 堅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葯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弟子,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才培養對象,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銀屑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曾榮獲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全國優秀 科技 工作者"、"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 科技 獎」、「南粵巾幗創新十傑」、「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
招募通知
您是慢性蕁麻疹病友嗎?目前廣東省中醫院正在開展一項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項目。本項研究已經通過廣東省中醫院倫理委員會醫療道德審議,由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具體實施。現誠招慢性蕁麻疹志願者參加本項目。
入選條件
①符合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診斷;
②年齡18-65歲;
③能配合研究並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若篩選合格參加研究,您將會得到以下受益
①治療期間免掛號費,葯物全部免費,免費體檢2次;
②醫師全程跟蹤您的病情4個月左右。
名額有限,如果您或您周圍有人符合以上的各項條件,並且願意參加本項目,請盡快與我們聯系。
聯系人: 趙醫生、郭醫生
聯系電話: 15626032514(請簡訊報名:姓名+年齡+病程+是否已確診)
研究單位: 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
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大德路111號廣東省中醫院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流派 郭潔
❺ 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蕁麻疹
中醫對慢性蕁麻疹治療如下:
1、凡本病患者證見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或泄瀉,或便秘者,均可從脾胃辨證。其濕熱者用霍香正氣散去燥熱之品。加入茵陳、苦參、白鮮皮等;其虛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輩;中虛渲滯,陽氣不伸者宜用升陽益胃腸;寒熱錯雜者宜辛開苦降用半夏瀉心湯;大便秘結者宜表裡雙解用防風通聖丸。
2、凡本病患者證見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過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從肺系辨證。其氣虛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風散;肺熱者,可選用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煩躁易怒或情志抑鬱者,或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者,均可從肝經辨證。遵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治法,其血熱者宜用犀角地黃湯加荊芥、防風、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鉤藤湯加減;肝鬱者宜用逍遙散;血虛者宜用當歸飲子,血瘀者宜用通經逐瘀湯。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夢者,均可從心系辨症。其心陰虛者宜用天王補心丹,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5、凡本病患者證見腰膝酸軟者,均可從腎辨證。腎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宜用二仙湯。
慢性蕁麻疹除內服葯外,使用中葯外洗亦有一定療效。外洗方:白礬、蠶砂、芒硝、荊芥、苦參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數次。
❻ 如何治療蕁麻疹 中醫推薦兩個偏方治蕁麻疹
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其典型症狀為風團,並伴有瘙癢。多數情況下,瘙癢難以忍受,可能導致皮膚受損嚴重。若蕁麻疹症狀嚴重,可能引發全身症狀,此時應及時就醫。
許多人傾向於尋求治療蕁麻疹的偏方,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偏方大多隻能緩解症狀或預防,並不能根治蕁麻疹。對於真正想要治癒蕁麻疹的患者,還是應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在中醫中,許多中葯對蕁麻疹有治療效果。例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代謝等多種功效,能明顯抗過敏。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主要包括兩種:芝麻根煎湯和韭菜塗擦法。芝麻根煎湯可清熱、散風、止癢;韭菜塗擦法同樣具有清熱、散風、止癢的功效。
對於蕁麻疹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中醫因其副作用小、方法簡單、取材方便和費用低等特點而備受青睞。然而,在使用任何偏方之前,最好咨詢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