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帶狀皰疹有什麼症狀
帶狀皰疹的主要症狀包括:
皮膚症狀:
- 集簇性水泡:突然出現的集簇性水泡,通常排列成帶狀,沿著一側的周圍神經節分布,常見於腰脅部、胸部、頸部、臉部及大腿內側面。
- 水泡發展:這些水泡最初為隆起性紅斑,隨後可能發展為水皰、血皰甚至膿皰,最終可能形成壞死性痂皮。
疼痛:
- 持續性疼痛:疼痛是帶狀皰疹的重要特徵,患者常有持續性疼痛。
- 神經痛:在發病前,患者可能會經歷沿神經干周圍的疼痛,通常持續約三日。
- 後遺神經痛:即使皮疹痊癒,疼痛也可能會持續存在。
其他症狀:
- 淋巴結腫脹:伴隨所屬淋巴結的腫脹。
- 特殊部位受累:如果皮疹侵犯三叉神經、頸部或腰骶部,診斷可能會有困難。眼睛區域也可能受累,導致結膜炎、角膜炎甚至虹膜睫狀體炎,出現羞明和眼痛的症狀。
- 散在性水皰:對於免疫力較弱的患者,皮疹可能表現為散在性水皰,與水痘類似。
需要注意的是,帶狀皰疹的皮膚病變通常在發病後十天左右開始痊癒,嚴重者可能需要46周的時間。此外,帶狀皰疹在十五歲以下兒童中極為罕見,大多數患者發病年齡超過45歲。
㈡ 嘴唇起皰疹怎麼辦
幾天前和朋友聚餐,席間一切都好,但飯後不久,嘴角邊突然冒出了幾個芝麻大小的小水泡,當時不痛不癢,我猜測是吃了刺激性食物引發的的上火,所以並未特別在意。後來不小心在擦拭嘴巴時將其摳破,流出了淡黃色液體。如此反復了一周,我開始意識到這可能並非簡單的上火,事情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01 嘴角的水泡並非上火引起,而是病毒感染!實際上,嘴唇上長泡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的口唇皰疹。許多人遇到這種情況並不重視,但這種病毒分為HSV-1和HSV-2兩種,其中HSV-1的感染率更高,是嘴角長泡的主要原因。感染後,雖然大多數人沒有症狀,但20%-25%的HSV-1感染者會出現症狀,而HSV-2感染者的這一比例約為10-20%。病毒在人體內潛伏,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誘發症狀。口唇皰疹通常表現為嘴角發紅、出現小米粒大小的小水泡,之後破裂、流膿、結痂、脫落,嚴重時甚至可能出血。這種疾病傳染性很強,對於本身過敏體質、免疫力較低的人來說,更容易被傳染。
02 病毒為何容易復發?大多數人對這種病毒都較為易感,研究顯示,約90%的成年人體內存在I型單純皰疹病毒抗體,即曾感染過該病毒。病毒入侵人體後,首先引發原發感染,隨著免疫反應或治療而痊癒。然而,病毒長期潛伏在人體的感覺神經節內,當免疫力受損時,病毒便會被激活,導致復發性感染。
03 如何防治口唇皰疹?疾病期間:適當用葯,減輕感染一旦出現口唇皰疹,應注重身體健康,保持規律作息和健康飲食,以加速傷口癒合。同時,適當使用葯物,幫助緩解病情。由於是病毒感染,應採取抗病毒治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葯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減輕腫痛並縮短病程。
康復期:提高免疫力,避免復發雖然口唇皰疹表面看似已痊癒,但病毒仍潛伏在體內。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可能會再次發作,不僅在原部位,也可能在多個部位出現。因此,提高人體免疫力是降低復發風險的關鍵。平時應適當運動,保持每周3~4次的運動頻率,並確保充足睡眠。睡眠時,人體會進行自我修復,消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日常生活中,外出就餐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以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提高免疫力是根本,關注身體健康,預防口腔皰疹。
㈢ 樊碧發:無緣無故得帶狀皰疹當心腫瘤!兩者之間有何關系
帶狀皰疹簡而言之就是一種皮膚病,大多是由於感染了病毒才會出現的。在出現帶狀皰疹之後,皮膚部位會出現神經似的疼痛,並且會長出成團的小水痘,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以及老年人群,一旦患上大狀皰疹會讓其出現更為嚴重的症狀。而帶狀皰疹跟腫瘤也有較為密切的關系,通常患有癌症的人群,一旦感染這種病毒復發率和引起神經系統化死炎症的表現和概率要遠比正常人多很多。
所以當我們集體有神經似的疼痛感,且精神壓力過大時,就要及時的做好休息和調整,如果感覺自己的精神狀態非常差,就更應該去中醫或者西醫治療和調理身體狀態。在患有帶狀皰疹時更應該及時治癒,並且不要再做出讓身體難以承受的工作和學習狀態了。否則帶狀皰疹極易會讓身體的各部位細胞出現突變,一旦發生變化,那麼引發的腫瘤和癌症是我們難以接受和治療的。
㈣ 皰疹是因為什麼原因引起的
皰疹主要是由於皰疹病毒感染導致,常見的致病菌包括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可以通過消化道、直接接觸、呼吸道等途徑傳播。皰疹類型多樣,不同類型的皰疹病毒的發病稍有不同。
皰疹症狀
1、口腔皰疹:皰疹和潰瘍出現在口腔黏膜、舌部、齒齦、咽部,可波及食管。患者局部疼痛、拒食、流涎。可伴發熱及頜下淋巴結和(或)頸淋巴結腫大。兒童與青年人多見。
2、皮膚皰疹: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以唇緣、口角、鼻孔周圍等處多見。初起局部皮膚發癢、灼熱或刺痛,進而充血、紅暈,後出現針頭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皰群,基底微紅,水皰彼此並不融合,但可同時出現多簇水皰群。水皰壁薄,皰液清亮,短期自行潰破、糜爛、滲液,2—10天後乾燥結痂,脫痂後不留瘢痕。
3、生殖器皰疹:主要為HSV-Ⅱ型感染所致。生殖器、會陰、外陰周圍、股部和臀部皮膚均可發生,出現皰疹、潰瘍及點片狀糜爛。男性多發生在龜頭、包皮、冠狀溝、陰莖,亦可累及陰囊;女性則多見於大小陰唇、陰蒂、陰道、宮頸,亦可累及尿道。有肛交史同性戀者可引發皰疹性直腸炎,繼而出現肛周和直腸化膿性感染或腹股溝淋巴結炎。
4、眼皰疹:表現為單皰性角膜炎、結膜炎,大多為單側性,常伴患側眼瞼皰疹或水腫及耳前淋巴結腫大。反復發作者可致角膜潰瘍、渾濁,甚至穿孔致盲。在新生兒和AIDS患者中,可發生脈絡膜視網膜炎。
5、皰疹性瘰疽:手指的HSV是原發口或生殖器皰疹的一種並發症。病毒可經手指上皮破損處進入或由於職業及其他原因而直接進入手指表皮內,皰疹病變常發生於末端指節,深入至甲床形成蜂窩狀壞死;故局部疼痛劇烈,呈跳痛樣,常伴有發熱、肘窩和腋窩淋巴結炎。經常裸手接觸皰疹患者的牙醫和護士易有罹患本病的危險。
6、皰疹性濕疹:系原由慢性濕疹、皮炎等病損的患者合並HSV感染所致,易誤診為原有濕疹的加重。在皮損區及其周圍皮膚突然發生病毒感染,或發生血行播散,累及其他重要臟器而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7、播散性單純皰疹:播散性HSV感染多發於6個月至3歲的兒童,亦可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功能低下(抑制)者。初起表現為重症皰疹性口齦炎、食管炎、或外陰陰道炎,高熱、甚至驚厥,繼而全身發生廣泛性水皰,皰頂臍凹,同時可發生病毒血症,引起皰疹性肝炎、腦炎、肺炎、胃腸炎以及腎上腺功能障礙等內臟損害。
8、新生兒皰疹:新生兒HSV感染中的70%由HSV-Ⅱ所致,皆因出生時接觸生殖道分泌物而被感染;先天性感染常是原發性HSV感染的母親在妊娠期導致胎兒宮內感染。宮內感染的胎兒可早產,或先天畸形,或智力發育障礙,即所謂TQRCH」綜合征。新生兒感染HSV後可呈現無症狀隱性感染,也可引起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臨床表現。輕者僅為口腔、皮膚、眼部皰疹,重者則呈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甚至全身播散性感染。
皰疹預防
1、保持皮膚清潔,每天洗澡,炎熱天氣可以每天洗2—3次。衣著要適宜,不要出汗過多。
2、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應堅持適當的戶外活動或參加體育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歷御疾病的能力。
3、預防感染。感染是誘發本病的原因之一,應預防各種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節,寒暖交替,要適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應積極給予治療。
4、防止外傷。外傷易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容易導致本病的發生。因此患者應注意避免發生外傷。保護皮膚不受損傷,衣服、和被褥要柔軟。勤剪指甲,以免抓傷表皮。
5、避免接觸毒性物質。盡呈避免接觸化學品及毒性葯物,以防傷害皮膚,影響身體健康,降低機體抵抗力。
6、增進營養。應注意飲食的營養,多食豆製品,魚、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質的寶物及新鮮的瓜果蔬菜,使體格健壯,預防發生與本病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疾病。
7、避免與皮膚感染病的人接觸,要勤洗手。
㈤ 胳膊上突然長了一片皰疹之類的疙瘩,很硬,並不癢也不是很疼。求問這是什麼,怎麼出來的。有圖片
具體來說,胳膊上出現的硬質疙瘩,如果不是由於外傷、過敏或其他已知的皮膚病症引起,那麼帶狀皰疹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可能性。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這種病毒在初次感染後可能會潛伏在神經元中,當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觸發時,病毒可能會重新激活,導致沿著一個神經節的皮膚上出現帶狀的皮疹和水泡,通常伴隨著疼痛感。
在中醫中,帶狀皰疹被稱為纏腰火龍或纏腰火丹,也有其他俗稱,如蜘蛛瘡、生蛇、皮蛇等。這種病毒性疾病好發於身體的一側,有時也出現在臉部,而且通常會伴有疼痛或麻刺感。皰疹可能會在二到四周內自愈,但有些患者可能會經歷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神經痛,這就是所謂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帶狀皰疹病毒與單純皰疹病毒不同,後者通常引起的是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疫苗可以顯著降低50至80歲人群中發病的風險,並且對於減少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率或減輕其嚴重程度也有幫助。雖然疫苗對80歲以上人群的效果可能稍遜,但它仍然是一個有益的預防措施。
如果您出現了類似的症狀,建議及時就醫以獲得准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皮膚刮片檢查或病毒學檢測來確認是否為帶狀皰疹。治療通常包括抗病毒葯物以及可能的局部治療措施,如葯膏或口服葯物,以幫助縮短病程並減輕症狀。
㈥ 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皰疹是怎麼引起的?
皰疹是由人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常見的皰疹病毒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等。
單純皰疹可通過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觸感染,當受到某種誘因,如發熱、受涼、勞累等可誘發本病。水痘和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其發病與患者抵抗力有關。
1.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臨床上分為初發型、復發型。
初發型包括皰疹性齦口炎、新生兒單純皰疹、皰疹性濕疹、接種性皰疹。
初發型單純皰疹
1.皰疹性齦口炎
好發於口腔、牙齦、舌、硬齶、咽等部位,皮損表現為迅速發生的群集性小水皰,很快破潰形成表淺潰瘍,也可開始即表現為紅斑、淺潰瘍。疼痛明顯,可伴有發熱、咽痛及局部淋巴結腫痛。
2.新生兒單純皰疹
一般在出生5~7天發病,表現為皮膚(尤其頭皮)、口腔黏膜、結膜出現水皰、糜爛,嚴重者可伴有發熱、呼吸困難、黃疸、肝脾大、意識障礙。
3.皰疹性濕疹
表現為特應性皮炎的皮損處突然發生簇集臍窩狀水皰或膿皰,嚴重者可泛發全身,並伴有發熱。
4.接種性皰疹
皮損限於接觸部位,表現為群集性水皰,發生於手指,表現為位置較深的疼痛性水皰,稱皰疹性瘭疽。
復發型單純皰疹
部分患者原發感染消退後,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好發於口周、鼻周、外陰,也可見於口腔黏膜部位。發作早期局部自覺灼熱,隨後出現紅斑、簇集狀小丘疹和水皰,可融合,數天後水皰破潰形成糜爛,結痂癒合。
2.水痘
平均潛伏期14天,皮損好發於頭面部,然後擴展到軀乾和四肢近端,可累及口腔、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皮損最初為紅色斑疹,逐漸變為丘疹、丘皰疹、水皰、膿皰,1~2周結痂脫落。患者可有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
3.帶狀皰疹
好發於肋間神經、腦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域。發疹前可有乏力、發熱、食慾缺乏等症狀,患處皮膚可有灼熱或灼痛,觸之明顯痛覺敏感。皮膚常先出現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水皰乾涸、結痂脫落後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
㈦ 寶寶身上起皰疹怎麼辦
寶寶身上突然起皰疹,會出現許多紅色小疙瘩,讓寶寶感到疼痛和瘙癢,這讓媽媽十分擔憂。那麼,當寶寶身上起皰疹時,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如果寶寶身上的皰疹剛出現且數量不多,建議立即塗抹一些消炎膏葯。同時,要仔細檢查寶寶的手腳和嘴巴,因為這些部位容易接觸細菌並導致感染。寶寶小時候抵抗力較弱,務必時刻關注寶寶的健康和衛生狀況。
其次,如果情況較為嚴重,建議盡快帶寶寶去看醫生。通常情況下,這些皰疹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輸液治療,可以更快地康復。
另外,如果寶寶接觸到過敏物質也可能產生皰疹。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在服用抗過敏葯物時,務必咨詢醫生葯物是否對寶寶有副作用,並檢查寶寶的活動范圍內是否存在過敏物質。
此外,用溫水清洗寶寶的傷口後,盡量讓受傷部位保持乾燥,以促進快速康復。爸爸媽媽在照顧寶寶時也要注意個人衛生。由於小寶寶的皮膚較為嬌嫩,容易感染大人可以免疫的病菌,因此在接觸寶寶前務必洗手,並盡量減少嘴對嘴的親熱行為,以防將病毒傳給寶寶。
總的來說,寶寶身上起皰疹時,家長應密切關注並採取適當的護理和預防措施。若情況嚴重或持續不退,務必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