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怎麼艾灸
擴展閱讀
雀斑北京 2025-04-26 14:14:33
赫敏有雀斑 2025-04-26 14:11:16

蕁麻疹怎麼艾灸

發布時間: 2025-04-26 09:33:38

⑴ 程凱養生說:「蕁麻疹」如何快速緩解症狀

蕁麻疹,這個病發病率很高,在中國大概有23%的人曾經有過蕁麻疹的經歷,分成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那麼蕁麻疹典型的表現就是在皮膚表面出現白色的或者淡紅色的風疹團,突出於皮膚非常的瘙癢,大概會在24小時之內自己消除。出現這樣的症狀很尷尬,也很難受,經常有這樣的患者是反復起病,一遇到寒冷勞累,精神緊張或者一些物理性的接觸,包括皮膚劃痕都會導致皮膚上出現一粒一粒或者一團一團一簇一簇的風疹團。

於是我們就用了一個投火拔罐法,就用一個小紙條,火柴點著之後投在罐內,然後迅速的拔在他的神闕穴,就是肚臍上面拔上去,之後再拔下來,再投火,再拔上去抖一抖再拔下來,如此反復大概操作了十分鍾,出了我一頭汗,他的蕁麻疹也快速消除了。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這樣的,我們在肚臍神闕穴放一個艾灸,灸一灸就熱了,整個肚子餓了,趕快想一想這個毛細血管是不是擴張了?在這種情況下,把灸拿掉換成閃罐法,就是我們拔了一個火罐,拔在神闕拔上去之後,迅速的把它取下來,然後再拔上去,再迅速的取下來,你能聽到「啪啪啪」這樣連續操作的聲音。那麼這樣的一個聲音就有點像閃電一樣,所以叫做閃罐法。

這樣多次的快速的讓腹部的毛細血管收縮松開,收縮松開,操作大約三到五分鍾之後再給他進行艾灸也差不多三到五分鍾就熱了以後,再做閃罐法三到五分鍾,以此反復,對於急性的蕁麻疹,我們可以快速的緩解症狀。

⑵ 蕁麻疹艾灸哪些穴位

蕁麻疹艾灸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幾個:


1. 曲池穴:位於屈肘時的肘橫紋外側端,艾灸此穴位有助於調和氣血,增強免疫力,從而緩解蕁麻疹症狀。


2. 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與股骨內側髁之間連線的上三分之二的交點處。艾灸此穴位有助於活血化瘀,有助於消除蕁麻疹引起的皮膚紅腫。


3.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的位置。艾灸足三里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過敏體質,對蕁麻疹的治療有良好效果。


4. 風門穴: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的位置。艾灸風門穴能夠調節氣血、疏風通絡,對蕁麻疹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詳細解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表現為皮膚出現紅斑、風團,並伴有瘙癢症狀。在中醫理論中,蕁麻疹多與風邪侵襲、體質虛弱等因素有關。艾灸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可以通過對特定穴位的刺激,調和氣血、疏經通絡,從而達到治療蕁麻疹的目的。


曲池穴、血海穴、足三里穴和風門穴都是治療蕁麻疹的常用穴位。艾灸這些穴位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過敏體質,調節皮膚氣血流通,從而緩解蕁麻疹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治療蕁麻疹應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此外,蕁麻疹患者還應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調整,避免過敏原的接觸,以減輕病情。

⑶ 蕁麻疹如何用穴位治療

你好,蕁麻疹也分好幾種類型的:
風寒束表型、風熱客表型、脾胃濕熱型、氣血兩虛型。
艾灸穴位:肩骨禺、曲池、中脘穴。
用法:平卧,取艾絨似綠豆大直接放在穴位上各灸3壯。每2天灸1次,10次一療程,連續1~2療程。
注意:對於實熱、陰虛血熱、行經期間。先針刺(針灸針)曲池、外關、合谷,以去熱邪,舒經絡,然後在進行灸法。

⑷ 單桂敏艾灸調理蕁麻疹應該熏哪些穴位艾灸多久

其實蕁麻疹調理起來也比較簡單的,通常蕁麻疹分為急性蕁麻疹以及慢性的蕁麻疹,還有誘發性蕁麻疹這幾類。
中醫中常說的蕁麻疹就是風疹或者隱疹,主要是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搏,則起風瘙癮疹,也就是體內病邪聚集在皮膚,剛好又遇到了風邪,那麼就引起的風疹,也就是蕁麻疹。歷代各家總結的就是蕁麻疹和先天體質、飲食以及情緒、外感有關,急性的蕁麻疹主要是脾胃虛弱或者說腸胃濕熱,體內濕氣大,剛好遇到風,風的特點就是比較善行而隨意改變,所以蕁麻疹才發病比較突然的,這就是急發性的蕁麻疹,濕邪阻擋了氣機,導致氣血運行速度慢或者氣血瘀滯。
而慢性的蕁麻疹通常是氣血不足引起的,也就是體內陽氣不足,加上氣血比較虛弱,有些人可能會貧血之類的,身體有問題遇到風邪那麼就會形成蕁麻疹了,風邪先入侵我們體表,慢慢的時間長了會讓我們肺氣虛弱,並且引起身體一系列的反應。有些人慢性蕁麻疹反反復復就是因為氣血虛弱,主要還是脾胃不好引起的,脾主肌肉,負責運化水谷精微,脾虛的話那麼就會水濕運化失常,導致蕁麻疹易反復,所以調理蕁麻疹一般是要從祛濕、活血(調理脾胃)、祛風方面入手。
那麼艾灸取穴的話可以取:阿是穴,也就是患處艾灸!中脘、神闕、足三里、三陰交、百蟲窩、曲池穴,另外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大家加上大椎穴,平時脾胃或者腸胃不好的話,建議大家配上脾俞穴以及胃俞穴這幾個穴位吧,

⑸ 蕁麻疹如何用穴位治療

你好,蕁麻疹也分好幾種類型的:
風寒束表型、風熱客表型、脾胃濕熱型、氣血兩虛型。版
艾灸穴位:權肩骨禺、曲池、中脘穴。
用法:平卧,取艾絨似綠豆大直接放在穴位上各灸3壯。每2天灸1次,10次一療程,連續1~2療程。
注意:對於實熱、陰虛血熱、行經期間。先針刺(針灸針)曲池、外關、合谷,以去熱邪,舒經絡,然後在進行灸法。

⑹ 蕁麻疹艾灸哪裡最好

蕁麻疹艾灸哪裡最好

1、穴位:

肺俞、隔俞、中脘、神闕、命門、曲池、百蟲窩、湧泉穴,還有蕁麻疹的患處艾灸,也是必不可少的。

2、原因:

這些穴位有一些是主管脫敏的,但是更多的是提元氣的。也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情況加減。

蕁麻疹艾灸的方法

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手持艾條薰灸,尤其是給寶寶艾灸,更要手持艾條薰灸。這樣好控制熱度。還可以用艾灸盒艾灸,根據蕁麻疹的面積大小,可以選擇適合的艾灸盒。如果蕁麻疹的范圍較大,請選擇六眼艾灸盒或四眼艾灸盒。單眼艾灸盒也是必不可少的,單眼艾灸盒可以針對肢體穴位的艾灸。

蕁麻疹艾灸艾條的選擇

蕁麻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對於艾條的要求應該是很高的。所以患有蕁麻疹的寶寶,最好是選擇金艾條艾灸,這樣的治療效果會更好一些。

蕁麻疹艾灸的時間

一定要根據病人的年齡、耐受度,來決定艾灸的時間。把握好小孩每個穴位艾灸時間,手工灸的話3至5分鍾即可,年齡越小,時間越不宜長,若用隨身溫灸的話,建議保持在15分鍾左右。

蕁麻疹艾灸的反應

有些家長反饋孩子在艾灸3-4天的時候,蕁麻疹更加嚴重了,這就是第一次的返病現象。因為是寶寶,所以疾病的侵襲還沒有到臟腑,所以僅返病一次,用艾灸就馬上控制了。

蕁麻疹艾灸的注意事項

1、飲食:

辛辣 *** 性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也不要吃寒冷的食物和各種冷飲。

2、清潔:

給寶寶洗手洗臉時記得一定要用溫水,注意這些細節能更利於治療。

相關文章:

[寶寶多大可以艾灸 給孩子艾灸這些事情要注意]

[寶寶腹瀉艾灸哪裡 孩子拉肚子艾灸調理方法介紹]

[寶寶發燒可以艾灸嗎 孩子發燒艾灸時要注意把握好度]

⑺ 蕁麻疹可以艾灸嗎蕁麻疹艾灸哪個穴位

蕁麻疹在沿海地區比較常見,一旦發作起來十分癢,皮膚也開始起疙瘩,十分難受。那麼蕁麻疹可以艾灸嗎?蕁麻疹艾灸哪個穴位?

蕁麻疹可以艾灸嗎
蕁麻疹是可以艾灸治療的。

艾灸是我國傳派友橡統醫學的一種有效療法,艾灸治療蕁麻疹主要是通過溫熱皮膚等物理刺激作用,來達到清熱祛濕、祛風止癢的作用。
蕁麻疹艾灸的穴位
蕁麻針艾灸的穴位主要是以治療過敏以及提升元氣為主的,常見的穴位有肺俞、膈俞、中脘、神闕、曲池、血海穴,以及蕁麻疹的患處艾灸。
肺俞穴
位置:位於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二指寬)處。膈俞穴位置:告世位於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處。

中脘穴
位置:位於腹部肚臍上方正中間大約4寸(六指寬)處。
神闕穴
位置:即肚臍眼中央。

曲池穴
位置: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血海穴
位置:屈膝取穴,在大腿內側,髕骨內側端上2寸,股四頭肌內側塵旁頭的隆起處。

⑻ 蕁麻疹艾灸的部位

蕁麻疹的艾灸治療要根據舌、脈、症等,四診合參,辨證治療取穴。如果是濕熱內蘊、熱蒸皮膚的實熱證,不能艾灸。而如果是正氣不足、衛外不固,以及因天氣寒冷變化,而頻繁出現紅疹,實屬陽氣不足、寒邪易侵、皮膚營衛不和造成。這時可以取背部足太陽膀胱經的背腧穴進行艾灸,以達到振奮陽氣、通調臟腑陰陽的作用。還可以取下肢足三里穴,以及腹部關元穴、氣海穴艾灸,以祛除寒邪、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