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嬰幼兒濕疹的三大類型
寶寶濕疹是一種病因復雜且極易反復的疾病,尤其是在夏天這種濕熱的氣候下更容易發生,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其復發,包括外環境和內環境等諸多因素,了解引起寶寶濕疹的潛在原因,盡量避免各種不利因素,減少嬰兒濕疹復發頻率,從而達到逐漸擺脫嬰兒濕疹的目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嬰幼兒濕疹的三大類型。
濕疹多發於1歲以下的寶寶,一般分為乾燥型、脂溢型和滲出型三種。
1.乾燥型: 表現為在紅色丘疹,可有皮膚紅腫,丘疹上有糠皮樣脫屑和乾性節痂現象,很癢,擦之皮膚櫻紅脫屑。
2.脂溢型: 表現為皮膚潮紅,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覆蓋在皮疹上,以後結成較厚的黃色痂皮,不易除去,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3.滲出型: 表現為間有水瘡和紅斑,伴有皮膚組織腫脹現象,很癢,抓撓後有黃色漿液滲出或出血。
以上就是嬰幼兒濕疹的三大類型的內容介紹,如果你對如何應對寶寶濕疹等有關嬰幼兒疾病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關注倍領安全網嬰幼兒濕疹安全常識欄目。
2. 寶寶濕疹根據時期和表現怎麼分類
盡管濕疹是嬰兒最常見的皮膚病,但有時容易與其他一些疾病混淆,造成治療不當,甚至過度治療。那麼寶寶濕疹根據時期和表現怎麼分類?
嬰兒的濕疹按時期性劃分
1.急性期
「急」字表現在發病的速度是上,急性期發病快,以小紅丘疹和紅斑為主要症狀,並迅速發展成為皰疹,糜爛後向周圍擴散,常伴有瘙癢,非常容易感染。此時寶寶可能會有發低燒的症狀。
2.亞急性期
這段時期內,急性期的症狀會慢慢消失,瘙癢也會變輕,症狀以小疹丘為主,伴有少量的皰疹和糜爛,但是病症持續的時間會變成。如果在急性期護理不當很容易演變成亞急性期濕疹。
3.慢性期
慢性期患兒皮膚會變粗變厚,皮癬會變少,但是很容易復發。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在小寶寶身上,發生一歲以上的幼兒身上概率比較大,復發時可能會伴有急性期濕疹的症狀。
按寶寶濕疹的表現狀況不同分
1.脂溢型
該類病症往往出現在寶寶出生的頭三個月,此時皮膚上長的鱗屑和結痂都是油脂性的,患兒的媽媽在懷孕期間極有可能患過脂溢性皮炎或者痤瘡。一般這種類型濕疹在添加輔食後可通過飲食調理治癒。
2.滲出型
該類病症的特點是好發在3~6個月的肥胖的孩子身上,發病時皮膚上有小水泡、紅斑、片狀糜爛滲出等,且奇癢無比,寶寶可能會把皮膚抓紅甚至抓爛出血。滲出型濕疹一般最先出現於頭部,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蔓延到全身,引起感染。
3.乾燥型
這種狀況常發生在6個月到1歲的寶寶身上,皮膚上的鱗屑或者結痂都是乾性的,沒有液體滲出,急性和亞急性期濕疹後都可能出現這樣的症狀。
以上的三種類型和三個時期的濕疹都不是互斥的,六者可能任意重疊發生。
由於濕疹所帶來的劇烈瘙癢往往讓寶寶異常痛苦,所以對濕疹寶寶的日常護理顯得格外重要。如果你對如何應對寶寶濕疹等有關嬰幼兒疾病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關注倍領安全網嬰幼兒濕疹安全常識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