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濕疹用什麼葯治療比較有效
1.急性濕疹
(1)早期見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而未見糜爛、滲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撲,或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塗。
(2)紅腫、糜爛、滲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葯或中草葯煎水待冷濕敷。常用中葯、中草葯:黃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葉、側柏葉、苦參、九里明、三椏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選5—6味各3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煎水冷濕敷,也可用綠茶葉水濕敷。
(3)濕敷間歇期,或經濕敷滲液已明顯減少者,可外塗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塗爐甘石洗劑。
2.亞急性濕疹常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時(滲液較多者)也可濕敷。並可選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調外搽。
3.慢性濕疹可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並選用5%~10%硫黃軟膏、5%一10%黑豆餾油軟膏或青黛膏外搽。
Ⅱ 濕疹癢到抓破皮,泡茶葉水可緩解搔癢
春夏季節交替,許多人身上開始出現一片紅紅的濕疹,濕疹患者不僅皮膚會發癢、紅腫,還可能因為抓癢抓到破皮流血。在《華人健康網》5914呼叫醫師中,有網友提問:「患部泡茶葉水,可緩解濕疹引發的搔癢?」濕疹引發的搔癢究竟要怎麼解,且聽中醫師怎麼說。
潮濕、悶熱大量出汗,容易誘發濕疹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溫暖潮濕的台灣,濕疹與異位性皮膚炎,是常見的皮膚疾患,特別是在潮濕、悶熱的夏季,常因大量出汗,導致所謂的「夏季濕疹」。濕疹發作時奇癢難耐,而且氣溫越高越癢,帶給病人極大的精神負擔。
關於網友提問:「患部泡茶葉水,可緩解濕疹引發的搔癢?」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茶葉只有輕微的去濕作用,止癢的效果非常有限,對皮膚癢的症狀改善不大。 (推薦閱讀: DIY天然搔癢膏,孕婦及BABAY都可以使用 )
內、外因素誘發濕疹:血熱、風邪、濕重、脾虛中醫師周宗翰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導致濕疹的原因,可分為血熱、風邪等外因因素,以及濕重、脾虛等內因因素,通常都是因為外因出現,進而誘發內因引起濕疹。
「外因」是指受到外來風邪侵襲,也就是所謂的過敏原如:蝦、蟹、牛奶、化粧品、清潔劑、紫外線、動物毛等。此外,常吃烤辣炸等燥熱食物,也容易造成血熱,誘發濕疹。
所謂「內因」濕重、脾虛引起的濕疹,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脾濕」,是指胃腸功能不正常,導致食物無法充分消化吸收,使水濕停留在體內,當水濕跑到皮膚,就會形成濕疹。此外,情緒緊張、睡眠不足等內因因素,也會使身體免疫力變差,提高皮膚的敏感度,誘發異位性濕疹。
調理胃腸、促進水濕代謝,防濕疹發作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脾胃功能是否正常,與體內的「濕」關系密切,若體質屬於中脾虛,身體無法消除由外界進入人體的濕,就很有可能引發濕疹。不過,藉由調理胃腸功能、加強消化與吸收、促進水濕的代謝,就可以把體內的濕氣清除,濕疹就不會發作。
茶葉水止癢效果不大,外洗方、食療雙重調理建議濕疹患者,不妨參考以下外洗方及食療方,調理胃腸功能、健脾利濕,有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推薦閱讀: 新生兒抓破皮非同小可!一定得就醫? )
【內外共同治療】 外洗方/除溼清熱洗方材料:黃柏3錢、黃連2錢、牡丹皮3錢、苦參3錢、大黃1錢、水1000cc。
作法:將所有材料煮滾後放涼,用熬出的葯水洗沬患處即可。
功效:對紅腫血熱型的濕疹有幫助。
小叮嚀:建議先詢問過醫師再使用。
食療/健脾利濕四神湯材料:排骨600克(可酌量加減)、豬腸、豬肚適量(視個人口味添加)、薏仁、蓮子、芡實各75克、茯苓3片、山葯10片、鹽1小匙、米酒1大匙。
作法:
1、薏仁洗泡水2~3小時後撈出備用。
2、蓮子、芡實、茯苓、山葯及豬腸、豬肚洗凈,瀝干水分備用。
3、排骨洗凈放入滾水中汆燙去血水,撈出瀝干備用。
4、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倒入約1500毫升水以大火煮滾,再用小火煮至熟爛,最後加入鹽、米酒調勻煮2~3分鍾即可。
食療/烏梅三豆飲材料:黃豆、綠豆、黑豆各2把、烏梅約12顆、適量冰糖、水2000cc。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煮1小時,濾汁直接當飲料服用即可。濃淡可依個人調整。
小叮嚀:吃濾汁後的渣容易產生脹氣,不建議食用。
功效:黃豆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調節作用,也可健脾寬中,潤燥消水;綠豆可清腸胃熱毒,具有抗過敏作用;黑豆可補腎氣,補充肝血,且還有健脾益氣的作用;烏梅主要可改善酸性體質,凈化混濁的血液,促進新陳代謝。飲用烏梅三豆飲可以排除體內過多水分,調整腸胃功能。
【醫師小叮嚀】:最後,醫師提供濕疹患者5點日常生活上的小叮嚀。
1.強烈紫外線會引發搔癢,濕疹的患者要避免在烈日曝曬下劇烈運動。
2.勿用肥皂或太熱的熱水洗澡、過度清潔。
3.辛辣食物或其他燒烤、油炸食物,皆應避免。
4.平時應盡量穿著寬鬆柔軟的棉製衣物。
5.濕疹的症狀易受焦慮、緊張等情緒誘發而加重,所以保持心情愉快非常重要。 (推薦閱讀:育兒經驗談:幼兒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全紀錄)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華人健康網》
Ⅲ 天氣乾燥,濕疹又來了,哪些小妙招快速止癢
濕疹發病原因非常復雜,很多患者治療過程反復漫長,在濕疹發作的時候奇癢無比讓患者無法忍受,濕疹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導致情緒非常的低落,因為濕疹很難快速治癒,所以在濕疹瘙癢難忍的時候掌握一些快速止癢的小妙招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1、用鹽水清洗
明礬一塊、綠茶一小把放入500毫升的溫水中浸泡半個小時,然後用小火煮半個小時,用煮好的水浸泡患處大約十分鍾,浸泡好後不要擦乾,讓其自然晾乾。這個方子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用於急性濕疹效果非常明顯。
4、野菊花熏洗
一定要用整顆的野菊花,把野菊花切碎放入鍋中加水,用小火煎煮,大約十五分鍾然後過濾,等水放溫之後反復沖洗患處十五分鍾,然後把陳石灰粉撲在上面,每天早晚兩次,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緩解瘙癢的效果。陳石灰粉一般葯店有售。
Ⅳ 濕疹怎麼治療
濕疹的外治法
1.急性濕疹
(1)早期見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而未見糜爛、滲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撲,或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塗。
(2)紅腫、糜爛、滲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葯或中草葯煎水待冷濕敷。常用中葯、中草葯:黃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葉、側柏葉、苦參、九里明、三椏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選5—6味各3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煎水冷濕敷,也可用綠茶葉水濕敷。
(3)濕敷間歇期,或經濕敷滲液已明顯減少者,可外塗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塗爐甘石洗劑。
2.亞急性濕疹常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時(滲液較多者)也可濕敷。並可選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調外搽。
3.慢性濕疹可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並選用5%~10%硫黃軟膏、5%一10%黑豆餾油軟膏或青黛膏外搽。最簡單的方法-外用濕立康,配合口服濕毒清膠囊,適用於急慢性濕疹。
Ⅳ 濕疹怎樣清洗,用什麼清洗
濕疹是一種由各種因素(如:環境因素,感染因素,飲食因素,葯物因素等)導致的炎症性皮膚病。特別容易反復發作和瘙癢。
建議你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治療:
第一、茶葉水治療濕疹。
提前一天晚上泡好一晚的茶葉水,可以適量的多加些茶葉,稍微濃一些也沒有關系,第二天早上用就用該碗茶葉水進行洗臉,一天可以洗三次,之後在適當的塗蘊磯霜就好。
第二、金銀花煮水治療濕疹。
摘取適量的金銀花加入適量的清水進行熬煮,用量視自己的患處大小而定,如果濕疹面積較廣,可以直接用金銀花水進行洗澡或者洗頭,擦洗的次數不限,水溫要控制好,不要太燙即可。
第三、艾葉煮水治療濕疹。
摘取新鮮的艾葉加入適量的清水進行熬煮,可以通過外洗患處,緩解濕疹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