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分類圖
擴展閱讀
濕疹蓋什麼被子 2025-04-24 19:28:50
濕疹能吃草魚 2025-04-24 19:26:32
人為什麼會有濕疹 2025-04-24 19:24:11

皰疹分類圖

發布時間: 2025-04-24 15:34:31

❶ 新生兒皰疹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疾病分類
  • 3 疾病概述
  • 4 疾病描述
  • 5 症狀體征
  • 6 疾病病因
  • 7 病理生理
  • 8 診斷檢查
  • 9 特別提示
  • 10 相關出處
  • 附:
    • 1 新生兒皰疹相關葯物

1 拼音

xīn shēng ér pào zhěn

2 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新生兒皰疹是因母親患有生殖器皰疹,致使新生兒出生時由產道被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多見於早產兒以及缺乏獲得性母體IgG的新生兒。常在出生後第4~6天起病,表現為喂養困難、高熱,肝脾腫大和黃疽,皮膚及眼結合膜可發生皰疹。病情嚴重,易致死亡。少數倖存者,幾乎皆遺留有永久性大腦功能障礙。

4 疾病描述

多見於早產兒以及缺乏獲得性母體IgG的新生兒。

5 症狀體征

常在出生後第4~6天起病,表現為喂養困難、高熱、肝臟腫大和黃疸,皮膚及眼結合膜可發生皰疹。病情嚴重,易致死亡。少數倖存者,幾乎皆遺留有永久性大腦功能障礙。

6 疾病病因

母親患有生殖器皰疹,致使新生兒出生時由產道被單純皰疹病毒感染。

7 病理生理

人類單純皰疹病毒是雙鏈DNA病毒四周包以立體對稱的蛋白質衣殼,其外圍再包以類脂質的囊膜,直徑約為150~200nm,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磚形。根據其抗原性質的不同,單純皰疹病毒可分為Ⅰ、Ⅱ型(簡稱HSVⅠ及HSVⅡ)。HSVⅠ與大多數非生殖器感染有關,感染後常不出現臨床症狀,但機體可產生相應的中和抗體,有臨床表現的約佔10%左右。HSVⅡ通常發生於青春期以後,多通過 *** 而傳染,損害多發生在生殖器部位,近來發現HSVⅡ與宮頸癌的發病有關。實驗證明,宮頸癌患者血清中有HSVⅡ的補體結合抗體,免疫熒光檢查,在宮頸癌的剝脫細胞中發現HSVⅡ的抗原,但未能直接發現HSVⅡ。HSVⅠ可能與唇癌有關。另外近來一些研究者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在多形紅斑患者的石蠟包埋組織中回顧性檢測HSVDNA,其陽性率為35%~72%,說明HSV感染可能是多形紅斑的主要促發因素。

原發性HSVⅠ的感染,主要發生於5歲以內的幼兒,但很少發病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此乃因其體內有從母體所獲得的抗體(IgG),而使之免於感染。此病毒可存在於病人、恢復者或健康帶菌者的水皰皰液、唾液及糞便中。其傳染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亦可通過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間接傳染。病毒經鼻、咽、眼結膜及生殖器等粘膜或皮膚破損處而進入人體,在人口處生長繁殖,後經血行或神經通路播散。在原發性感染消退後病毒可潛居於人體內。近來認為,感染後的病毒可能以某種形式潛伏於局部感覺神經節細胞中,當某些誘發因素如發熱、受涼、日曬、情緒激動、消化不良、月經或機械 *** 等,使機體細胞發生生理變化,則可使處於潛伏狀態的病毒致活而發病。

在原發性感染後4~5d,體內產生中和性抗體和補體結合抗體,這些血清中抗體可使復發性單純皰疹的臨床症狀減輕及不發生病毒血症,但不能防止單純皰疹的復發。另外,許多事實也證明,單純皰疹的復發與細胞免疫功能有很大關系,如有先天性細胞免疫缺陷的WiskottAldrich綜合征、胸腺發育不全或不發育、淋巴瘤以及接受免疫抑制療法的病人,皆易並發單純皰疹。

原發型單純皰疹與復發型者的病理變化相同。表皮細胞發生氣球變性、網狀變性和凝固性壞死,表皮細胞棘刺松解,導致細胞彼此分離而形成水皰。由於氣球狀變性比較明顯,且多發生於皰底部,故水皰常為單房性。在水皰的上部及周圍可見網狀變性,陳舊的水皰內可見有紅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在氣球狀細胞的胞核中,常可見到病毒包涵體(Lipschuntz小體)。此包涵體早期呈嗜堿性,Feulgen反應陽性,但後期則變為嗜酸性,Feulgen反應陰性。真皮 *** 層有輕度水腫,有輕重不等炎性浸潤。在反應嚴重時,真皮有嚴重的血管炎,表現在血管壁內及其周圍有纖維蛋白樣物質沉澱及緻密的中性粒細胞的炎性浸潤。此外,可有紅細胞外滲,中性粒細胞的核碎裂,偶爾有纖維蛋白樣血栓形成而致壞死。

8 診斷檢查

實驗室檢查:

1.皰液塗片檢查 取新鮮水皰皰底的皰液作塗片,用Giemsa染色,一般可見許多棘刺松解、一個或數個核的氣球狀細胞以及嗜伊紅性核內包涵體。有條件時,可用電鏡直接尋找皰液中的病毒顆粒。

2.皰液病毒培養與接種 取材時要用醋酮(不能用酒精)消毒水皰,然後用乾燥的細針吸取皰液置於消毒的試管內,立即送往化驗室進行培養和接種。若將皰液接種於家兔的角膜,能引起樹枝狀角膜炎。

3.免疫熒光檢查 刮取皰底部皰液置於玻璃片上,再加上2滴磷酸緩沖液的生理鹽水,混合,空氣中乾燥,固定,用兔抗皰疹病毒血清及熒光素標記抗兔球蛋白染色,則可見陽性熒光。其敏感性較高且迅速,但只適用於早期損害。

4.血清抗體測定 對原發性單純皰疹的患者,測定其血清中和抗體的效價,對診斷有幫助,在血清中亦可發現IgM抗體。

5.多聚酶鏈反應(PCR)方法檢測 用鉆孔或手術方法取皮損放入離心管中,20℃冰箱保存待行PCR檢測。1987年Cao等研究證實用HSV共同型引物可從皮膚及石蠟組織標本中迅速、簡單、敏感和特異地檢測出皮膚和粘膜HSV感染,並且證實該引物對HSV的擴增是特異的。

常見的單純皰疹多為復發型,根據其臨床特點,如成群的水皰,好侵犯皮膚與粘膜交界處,多見於發熱及消化障礙的疾病中,自覺有灼熱及癢感等,即可診斷。對某些少見的原發型者,有時需配合特殊的實驗室檢查以助診斷。

9 特別提示

新生兒膿皰疹的預防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保持新生兒皮膚清潔,每天洗澡,炎熱天氣可以每天洗2—3次。衣著要適宜,不要讓新生兒出汗過多。

2、保護新生兒的皮膚不受損傷,衣服、尿布和被褥要柔軟。護理新生兒時動作要輕,給嬰兒勤剪指甲,以免抓傷表皮。

3、避免與有皮膚感染病的人接觸,護理新生兒前要認真洗手。

新生兒膿皰疹的治療可以根據病情採取以下方法:症狀較輕,只有散在膿皰時可用75%酒精消毒小膿皰和周圍的皮膚,然後用酒精棉簽將膿皰擦破或用消毒針頭挑破,使膿液排出,創面可以曝露、乾燥或塗以抗生素軟膏。膿皰特別多時,還應加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果發現嬰兒的精神不好等症狀時,應該請醫生診治。

10 相關出處

現代皮膚病

新生兒皰疹相關葯物

  • 注射用阿昔洛韋

    00mg/m2與成人10mg/kg用量者相近。新生兒(3月齡以下)每8小時靜脈滴注10mg/kg,...

  • 阿昔洛韋注射液

    童用葯】(1)兒童中未發現特殊不良反應。(2)新生兒不宜以含苯甲醇的稀釋液配製靜滴液,否則易引起致...

  • 氨苯碸片

    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本品可在乳汁中達有效濃度,對新生兒具預防作用。但碸類葯物在G6PD缺乏的新生...

  • 氨苯碸片

    及哺乳期婦女用葯】本品可在乳汁中達有效濃度,對新生兒具預防作用。但碸類葯物在G6PD缺乏的新生兒...

  • 倍他米松磷酸鈉注射液

❷ 帶狀皰疹是怎麼樣分類的呢

一、頓挫型帶狀皰疹:僅發生紅斑、丘疹、而不形成水皰,即自行消退。 二、出血型帶狀皰疹:水皰內容為血液歲螞。 三、壞疽型帶狀皰疹橋慧:水皰中心出現壞死,呈褐色結痂,痂下為潰瘍,愈後有疤痕。 四、泛發型帶狀皰疹:病毒通過血行播散,全身泛發水痘樣皮疹,伴高熱、肺、腦等全身中毒症狀,病情嚴重,可導致死亡。 五、眼帶狀皰疹:如累及角膜,水皰破潰,形成潰瘍性角膜炎,愈後留有角膜疤痕而失明,嚴重者甚至發生全眼球炎。 六、耳帶狀皰疹:敏雀答由於病毒膝神經節,影響面神經和聽神經的感覺神經纖維,使外耳道出現水皰、面癱、及內耳功能障礙(耳鳴、耳痛)稱為Ramsay-Hunt綜合症。 七、內臟帶狀皰疹:病毒由脊髓神經節侵及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內臟神經纖維,引起胃腸道及泌尿道症狀,病毒從脊髓神經前、後根向上侵及中樞神經系統,表現腦膜炎。

❸ 什麼是胞疹

胞疹,是一種皮膚病的表現。

胞疹,也稱為皰疹,是皮膚上出現的一種局限性、高於皮膚表面的病變。它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症狀,通常是由於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詳細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分類

胞疹是指皮膚或黏膜上出現的內含液體的小水皰。這些水皰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成簇出現。根據其類型、症狀和引發原因,胞疹可以分為多種,如口瘡、帶狀皰疹等。

二、病毒感染引發

多數胞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例如,口腔周圍的胞疹常常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這些病毒通過接觸感染者的皰疹液、唾液等傳播。感染後,病毒會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引發皮膚出現胞疹。

三、臨床表現

胞疹的典型表現是皮膚表面出現的小水皰,可能伴有疼痛、瘙癢等症狀。根據不同的病毒類型和感染程度,胞疹的大小、形狀和顏色可能有所不同。部分胞疹在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消退,但也可能留下疤痕或色素沉著。

四、治療與預防

針對胞疹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以及對症治療,如緩解疼痛、避免感染等。對於預防,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接觸感染源,增強自身免疫力等。

總的來說,胞疹是一種皮膚病的表現,多數由病毒感染引起。了解其定義、分類、臨床表現及治療和預防方法,有助於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這一皮膚問題。

❹ 皰疹是怎麼回事

皰疹是由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皮膚病,主要分為帶狀皰疹和單純皰疹兩大類

1. 帶狀皰疹病因: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 症狀:在皮膚上出現水皰和紅斑的基礎上,再出現水皰和皰疹,且這些皰疹呈帶狀分布。

2. 單純皰疹分類:分為Ⅰ型皰疹和Ⅱ型皰疹。 Ⅰ型皰疹:一般發生在口周、鼻周或眼周部位,表現為簇集性紅斑基礎上的水皰。 Ⅱ型皰疹:一般發生在生殖器和肛周部位,因此又稱生殖器皰疹,屬於性傳播疾病的一種,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皰疹的治療通常包括抗病毒治療、對症治療以及預防繼發感染等措施。如有相關症狀,建議及時就醫,以便獲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