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腳蘚濕疹
擴展閱讀
蕁麻疹用艾炙能治療嗎 2025-04-24 12:50:57
產後蕁麻疹多久能好 2025-04-24 12:31:20
蕁麻疹一到晚上就癢 2025-04-24 12:25:05

腳蘚濕疹

發布時間: 2025-04-24 08:11:23

A. 什麼會導致腳底發癢

引發腳底發癢的原因有很多,除皮膚乾燥導致的腳底癢外,主要考慮和足癬、足底濕疹、腳底凍瘡及其他原因相關。因為導致腳底癢的原因有很多,所以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判斷是哪種原因引起的。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的治療。

1、足癬:即腳氣,由於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真菌在患者腳底的角質層內過度繁殖,使其出現趾間糜爛、腳底發癢等不適症狀。

2、足底濕疹:患者出現腳底發癢、紅斑、水皰等症狀。

3、腳底凍瘡:由於腳部暴露於寒冷、潮濕的環境中,皮膚血管痙攣收縮,導致組織缺氧引起細胞損傷,進而出現腳底發癢、皮膚壞死等不良症狀。

4、其他:葯物過敏、多形紅斑等原因也可使患者出現腳底瘙癢的症狀。

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每日清洗雙腳,以免感染。此外,做到不與他人共用貼身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B. 了手腳蘚濕疹這會不會傳染

濕疹會不會傳染:
濕疹是一種發病比較急性的疾病,發病之後皮膚上會長出很多的疙瘩,但是濕疹是不會傳染的。
濕疹的治療首先應該盡量尋找發病原因及時去除,注意調整飲食,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C. 濕疹的症狀

1

主要症狀

大紅色丘疹

患有濕疹的患者通常表現為粟粒大的紅色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尚有明顯點狀或小片狀糜爛,滲液,結痂。損害境界不清。合並感染時可出現膿皰、膿性滲出及痂屑等。這些症狀的出現往往提示濕疹處於急性期。

皮膚皸裂

當濕疹發展到一定的時期時,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愈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也是濕疹的臨床表現之一,因為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濕疹期間,皮膚乾燥,受損,自身的鎖水能力差,加上外界的刺激都很容易引起濕疹患者的皮膚瘙癢。

2

不同部位濕疹症狀

當濕疹發展到具體部位時還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

乳房濕疹症狀

多見於哺乳婦女,乳暈濕潤、糜爛、結痂,時間稍久可增厚,發生皸裂,餵奶時疼痛。長期不愈。皮下有硬結者,應考慮並發濕疹樣癌的可能。

陰囊濕疹

陰囊濕疹的急性者有腫脹、流水、結痂。慢性者則增厚、苔癬化,甚癢並易復發。常與局部多汗,外陰刺激、神經內分泌障礙、慢性前列腺炎等有關。

女陰濕疹

女陰濕疹多見大小陰唇及附近皮膚紅腫、糜爛及慢性增厚,甚癢。常與黴菌性陰道炎、白帶增多及內分泌紊亂有關。

肛門濕疹

肛門濕疹肛門周圍濕疹急性期紅腫、糜爛,慢性期呈浸潤、肥厚,甚至發生皸裂。奇癢且痛,特別是在便後更加明顯。由於經常搔抓,皮膚可變厚或變薄,萎縮發亮。兒童肛門濕疹多與蟯蟲有關,成人多與痔瘡、多汗有關。

手部濕疹

手部濕疹發生於手掌部易浸潤增厚,過度角化形成皸裂。手指端濕疹常反復發生水皰、結痂、增厚、脫屑,累及甲床部可影響指甲發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觸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濕疹加重。

腿腳部濕疹

腿腳部濕疹好發脛前及踝部,常由於下肢靜脈曲張或外傷引起。結痴、增厚、苔蘚化,也可呈糜爛、流水,易繼發感染或形成潰瘍,頑固難治。

眼瞼濕疹

眼瞼濕疹起初眼瞼皮膚紅腫,局部見大量血疹、水泡、糜爛、結痂。當繼發感染時則形成膿泡。脫痂而痊癒。范圍亦可擴大至面部、額部等。

耳濕疹

耳濕疹多發生在耳後皺襞處,表現為紅斑、滲出,有皸裂及結痂,有時帶脂溢性。常兩側對稱。

外耳濕疹

外耳濕疹可在嬰幼兒耳廓前後的皮膚、耳廓後溝或耳周皮膚上發現很小的斑點狀紅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有時會表現為丘疹、水皰等。

D. 手足癬和濕疹有啥區別咋治

一、手足濕疹與手足癬發病的原因不同

手足濕疹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以手足部為主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性皮膚病。內在因素有遺傳性敏感體質、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新陳代謝障礙和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外在因素有生活環境、氣候條件及外界理化刺激(如紫外線、寒冷、炎熱、乾燥、搔抓)或過敏因素,以及接觸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洗潔精、洗衣粉(液),或接觸職業性接觸物如機油、水泥等,可加重和誘發濕疹。由於手部接觸外界各種刺激或過敏因子的機會較多,故發病率和復發率均更高。

二、手足濕疹與手足癬的臨床表現易混淆

手足濕疹

皮疹多對稱分布、邊界不清,患者常伴有明顯的瘙癢症狀。除手足外,濕疹還可發生於體表任何部位。濕疹按皮疹表現不同,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濕疹。

急性期濕疹:皮疹多為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水皰。由於搔抓,丘疹、丘皰疹或水皰頂端被搔破後呈明顯點狀糜爛面及滲出,皮疹可密集融合成片,周圍不斷出現新的皮疹,故邊界不清。

亞急性期濕疹:皮疹以丘疹、斑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僅有少數丘皰疹或水皰、糜爛。

慢性期濕疹:由於紅斑、丘疹、斑丘疹皮疹反復發作,可表現為皮膚增厚、浸潤,呈苔蘚樣變,表面可有抓痕、結痂、鱗屑或皸裂,皮疹消退尚可見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

汗皰疹是濕疹的特殊類型:其病因不清,過去認為是由於手足多汗、汗液瀦留於皮內引起的,現在多認為是一種皮膚濕疹樣反應。一般春夏季交替或秋冬季交替時節易發病,每年常定期發作。典型皮疹為表皮深處的水皰,針尖至粟粒大小,略高出皮面,皰液清亮。水皰一般不自行破裂,乾涸後形成點、環狀或融合成片狀薄鱗屑,其下露出紅色新生上皮形成紅斑、斑片,可見皸裂。水皰散在或密集成群發生於手掌、手指側面和足底、趾側,常對稱分布。有水皰時伴程度不一的瘙癢及燒灼感,反復脫屑、皸裂為主時常自覺疼痛。

手足癬

手癬常累及手指間、手掌、掌側,可蔓延至手背;足癬常累及足趾間、足跖和足側緣,可蔓延至足弓、足跟及足背。患者常首先於單側足趾間、足跖處感染發病,漸傳染至對側足及單側手,即常說的「雙足單手型」,最後雙足和雙手均受累。

根據手足癬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3型:水皰型、浸漬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

水皰型:常位於足趾及足緣,原發損害以粟粒大丘皰疹或水皰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皰壁厚,內容物澄清,乾燥吸收後出現脫屑。常伴瘙癢劇烈。

浸漬糜爛型:以第四五趾和第三四趾間受累最為常見,表現為趾間浸漬發白,除去浸軟的腐皮暴露出其下紅色糜爛面,可有少許滲液。常伴瘙癢劇烈。

鱗屑角化型:主要表現為暗紅色斑片角化過度、粗糙、乾燥。一般無自覺症狀。冬季易發生皸裂、出血可伴疼痛。皮疹逐漸向周邊蔓延,炎症中央輕邊緣部較重。初起常手(足)單側發病,指(趾)甲常見受累表現為甲板呈黃褐色、增厚不平等。

E. 腳背癢是濕疹還是腳蘚

你好,腳上濕疹和腳蘚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雖然都伴有瘙癢感,但形態卻不一樣。
濕疹常由於過敏引起,發病迅速,初起紅斑水腫,繼而出現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水皰。
腳癬分為水皰型、擦爛型、鱗屑角化型。
1、水皰型腳癬,在趾間、腳側緣反復出現水皰,皰壁厚,不易破爛,有明顯瘙癢,皰破後,瘙癢減輕。
2、擦爛型腳癬,在4~5腳趾之間,脫落後露出鮮紅色的糜爛,滲出水多,有臭味,瘙癢難忍。
3、鱗屑角化型腳癬,見於足跟、腳趾側緣,皮膚增厚、粗糙、脫皮、乾裂皮膚、無汗,猶如樹上皮,並伴有瘙癢感。

F. 腳上起濕疹怎麼辦

足部濕疹如果是急性期,症狀比較嚴重,可以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軟膏外塗,同時外用爐甘石洗劑。急性期過後如果出現了苔蘚樣變,可以局部外用焦油類制劑比如松餾油軟膏、黑豆餾油軟膏。同時可以嘗試淺層X線放射或者同位素的治療,另外也可以選擇中醫中葯的療法,選擇中葯湯劑煎服或者中成葯口服。如果出現了感染應當先進行抗菌、消炎的處理,然後再進行抗過敏治療。患者應當忌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不要用熱水燙洗、過度搔抓等。

G. 怎樣初步區分腳氣和濕疹

腳氣和濕疹的發病原因不同,腳氣是由於真菌感染性導致的,專而濕疹主要是由屬於過敏導致的,另外腳氣和濕疹的症狀也不太一樣,腳氣分為水泡型和丘疹鱗屑型還有糜爛型,濕疹主要是局部的濕和熱,他們都會有瘙癢的症狀。
腳氣和濕疹的治療方法也不太一樣,另外腳氣具有特別強的傳染性,而濕疹一般不具有傳染性。

H. 腳部濕疹與腳氣的區別

腳部濕疹和腳氣有差別,腳部濕疹好發於足背,也可以累及足的側緣等部位,主要表現為對稱分布的皮損,且邊界不清楚。慢性期主要表現為紅斑肥厚、苔蘚樣變、脫屑等損害,急性期可以表現為糜爛,或密集的小水泡,抓破後可以出現流水。腳部濕疹較瘙癢,但較少累及到腳部的趾甲,真菌檢查一般是陰性。
腳氣的醫學名稱是足癬,足癬好發於腳趾縫、腳的側緣、足跟等部位,一般邊界較清楚,也可以表現為紅斑、存在性水泡、脫屑,伴有較明顯的瘙癢。腳氣患者容易伴發腳趾甲的損害,腳趾甲變形,變得污穢等,稱為甲癬。腳氣的患者如果查真菌,可以查到真菌的孢子和菌絲都是陽性。腳部濕疹和腳氣並不是對立存在,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合並存在,需要進行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