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水痘包的特點
擴展閱讀
鈹葯師濕疹 2025-04-24 05:34:12
為什麼寶寶老是張濕疹 2025-04-24 05:33:20
寶寶突然起濕疹怎麼辦啊 2025-04-24 05:27:27

水痘包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5-04-24 01:19:17

㈠ 出疹子是什麼樣子,會有什麼後果

如何分辨孩子疹子的類型?常見的小兒皮膚出疹子類型包括麻疹、風疹、幼兒急疹、猩紅熱和水痘等。麻疹初期發熱較高,伴有咳嗽流涕症狀,出疹前頰粘膜處多有麻疹粘膜斑;風疹一般發熱不高,少有咳嗽,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幼兒急疹發熱較高,2—3天後即自行退熱;猩紅熱初起惡寒發熱,咽喉紅腫潰爛,出現「楊梅」樣舌;水痘一般症狀較輕,發熱不高。

疹形方面,麻疹疹子稍隆起,形狀大小不一,先稀後密,無癢感;風疹疹形細小,稀疏均勻,有癢感;幼兒急疹疹形比風疹細碎而較稠密,無癢感。猩紅熱疹子大小不等,有細碎的,也有片狀的,稠密無隙;水痘起初為米粒大小的紅疹,繼為皰疹,大者如豌豆,呈圓形或橢圓形,有癢感。

疹子的分布方面,麻疹先耳後頸部,次及而額,再及軀干、四肢,手足心可見疹子;風疹由面部及軀干,手足心無疹子;幼兒急疹由頸、面部及軀干、四肢,手足心無疹子;猩紅熱由頸部、面部及軀干、四肢,全身難以分清健康皮膚,但口唇周圍呈蒼白圈;水痘由頭面及軀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出疹時間方面,麻疹疹子逐漸出現,通常3天左右出齊;風疹出疹快,通常24小時內出齊;幼兒急疹發熱消退後才出現,一般24小時內出齊;猩紅熱皮疹出現快,24小時內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現,持續時間較長。

疹色方面,麻疹暗紅色,風疹淡紅色,幼兒急疹玫瑰色,猩紅熱鮮紅色,水痘初起為淡紅色,成泡疹後根基周圍有紅暈。

常見的皮疹疾病包括水痘、玫瑰疹、猩紅熱等。水痘是由水痘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高傳染性疾病,潛伏期為7~21天。水痘的症狀包括:全身會有紅色丘疹並伴有透明水泡,3~4天內小水泡變為膿泡,並乾涸成黑色痂皮,整個病程須約一星期。痂皮脫落後會有痕跡留下,但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燒葯,因為可能造成雷氏Reye's癥候群。

玫瑰疹由人類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s6;HHV-6)所引起,約有75%的玫瑰疹是由此病毒所致,其餘25%則可能由其它常見之病毒感染引起。其傳染方式可能是經由飛沫、唾液等口腔分泌物所傳染。玫瑰疹的症狀包括:感染玫瑰疹時最主要的症狀便是發高燒(攝氏39度以上),偶有食慾不振、嘔吐、驚厥、不安、昏睡,高燒時有點倦怠,一般持續3~5天,燒退後,恢復活力。

猩紅熱是法定傳染病之一,經由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引發之全身性反應症狀。猩紅熱症狀包括:突然發高燒、嘔吐、喉痛、腹痛與頭痛,並會畏寒。扁桃腺腫大有分泌物,口腔內可見咽部潮紅、扁桃腺腫大,並有分泌物,而舌頭表層乳突會變紅變大,如草莓般泛紅並突起有如草莓舌。猩紅熱疹子粗糙,皮疹會在發燒後一至二天內出現,並在三十六小時內由脖子迅速擴散到軀干、四肢,其特徵是全身泛紅,並伴有許多的細小丘疹;摸起來有如砂紙一般粗糙(臉上及手、腳掌例外)。猩紅熱的急性病程多於一周內消失。

㈡ 為什麼會起水痘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的特點是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得水痘是因為內接觸傳容染源,水痘的傳染源最常見水痘患者,水痘患者可以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和皰疹液途徑傳染。另外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帶狀皰疹的患者,帶狀皰疹的患者皰疹液里也是有病毒,如果接觸帶狀皰疹患者的病毒,再摸口、鼻、眼睛也有可能被傳染。
所以首先是接觸傳染源,其次就是通過呼吸道來接觸病毒,通過口鼻進入了身體才會感染水痘。如果是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也從來沒有得過水痘,對水痘沒有免疫力,再通過傳播途徑又接觸傳染源,有可能會發病。而且水痘一旦感染以後,和其它疾病不同,大部分患者都會出現典型症狀。很多傳染病屬於隱性感染,感染沒有症狀,而水痘幾乎所有的感染者都會出現發熱和皰疹的症狀。

㈢ 水痘有哪些臨床特點

水痘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主要影響兒童,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齡段出現。臨床表現包括皮膚和粘膜上出現瘙癢的水泡疹,通常全身症狀較輕。該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這種病毒屬於人類皰疹病毒3型,具有雙鏈DNA結構,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

水痘的流行高峰期在冬末和初春,90%的病例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中,尤其是6到9歲的兒童。從水痘出現到結痂,患者具有傳染性,通常持續7到8天。潛伏期大約為10到21天,平均兩周左右。

水痘病毒感染後,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後進入血液,產生病毒血症,導致皮膚和粘膜受損。病毒在免疫系統受損的個體中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水痘水泡局限於表皮層,基底有嗜酸性包涵體,周圍有暈圈。粘膜受累時,可能出現淺潰瘍。

水痘的臨床表現多樣。典型水痘包括分批出現的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透明的水泡,周圍有紅暈,之後水泡變渾濁,結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軀干,隨後擴散至面部、頭皮和四肢遠端。重症水痘常發生在惡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損的個體中,症狀包括高熱、四肢多處水泡疹、出血性變化等。

先天性水痘較為罕見,孕婦患水痘時可累及胎兒,導致多發性先天性畸形,包括肢體萎縮、皮層萎縮、頭小畸形、眼異常等。病兒常在1歲內死亡,存活者可能留下嚴重神經系統損傷。

水痘可能引發多種並發症,如皮膚繼發感染、血小板減少、水痘肺炎、心肌炎、肝炎等。神經系統並發症包括腦炎、小腦症狀等,預後較差。治療方面,無合並症的水痘通常無需特殊處理,但需對症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嚴重病例可使用抗病毒葯物如無環鳥苷。

預防措施包括使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進行被動免疫,以及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對於高風險人群,如使用激素或惡性病患兒,在接觸水痘後應注射VZIG。易感孕婦在接觸水痘後也應給予VZIG。控制傳染源,隔離病兒至皮疹全部結痂,托幼機構中接觸者應檢疫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