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帶狀皰疹吃什麼葯
帶狀皰疹的治療葯物主要包括外用葯物、中葯以及抗病毒葯物。
1. 外用葯物: 可以選用特效外用葯物如皰膚靈,這類葯物直接作用於患處,能快速切斷病毒基因復制鏈,消除積聚於皮膚及周圍血液中的毒素,緩解病變症狀,減輕患者痛苦。
2. 中葯: 中醫認為皰疹是由於濕熱感毒、脾虛濕盛或氣血瘀滯等因素所致。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中醫會進行辨證論治,精確配伍,綜合調理患者的身體,以滅殺根植於神經元、血液裡面的病毒,有效防止復發。但需注意,中葯治療需遵循專業中醫的建議。
3. 抗病毒葯物: 帶狀皰疹是因病毒感染所致,因此需要採用抗病毒葯物進行治療。這些葯物可以通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的方式使用,具體使用方法需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醫生的建議來確定。常見的抗病毒葯物包括阿昔洛韋、伐昔洛韋等。
請注意,在使用任何葯物之前,都應咨詢專業醫生或葯師的建議,以確保用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保持良好的心態、遵循醫生的治療、注意飲食和休息也是治療帶狀皰疹的重要輔助手段。
㈡ 帶狀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性感染,俗稱腰纏火丹、串瘡、蜘蛛瘡等。
### 帶狀皰疹的病因
現代醫學描述:
1. 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性感染。
2. 引起帶狀皰疹的病毒與水痘病毒大小相同,且抗原性亦無異,因此本病也被認為是許多年前初次感染的水痘病毒潛伏在感覺神經節的再度活動所致。
3. 大多數情況下,患者得過一次後不會再復發,但體力極度衰弱者可能會再次感染。
傳統醫學描述:
1.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飲食失調,導致脾失健運、濕濁內停、郁而化熱、濕熱搏結,兼感毒邪而發。
2. 從針灸角度看,帶狀皰疹常由心經火旺、脾肺濕熱與肝膽火旺所引發。
### 帶狀皰疹的症狀
現代醫學描述:
1. 突發集簇性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節分布區出現,排列成帶狀。
2. 伴有強烈疼痛,多數患者疼痛持續,即便皮疹痊癒後疼痛仍不消失。
3. 發病前常有沿神經干周圍的疼痛,持續約三日,並可能伴隨所屬淋巴結腫脹疼痛。
4. 皮疹為連續性帶狀或斑狀,沿神經分布在一至數個節段,初期為紅斑,迅速形成水皰,最終可能發展為血皰或膿皰,並覆蓋有壞死性痂皮。
5. 常侵犯腰脅部、胸部、頸部、臉部及大腿內側面,一般不超過正中線。
6. 胸部及腹部帶狀皰疹的分布明顯終止在中線,不會蔓延至對側。
7. 三叉神經、頸部或腰骶部的帶狀皰疹可能造成診斷上的困擾。
8. 三叉神經的眼分支也可能受累,導致頭痛。鼻睫分枝受侵時,鼻背兩側可能出現水皰。
9. 眼部變化包括結膜炎、結膜角膜炎乃至虹膜睫狀體炎合並綠內障,表現為羞明及眼剌痛感。
10. 患者若患有白血病、淋巴瘤等導致抵抗力降低的疾病,皮疹可能呈散在性水皰。
11. 皮膚病變通常在發病後十天趨向痊癒,嚴重的壞死性帶狀皰疹可能延遲至4-6周。
12. 本病在十五歲以下兒童中極為少見,大半數患者年齡超過45歲。
傳統醫學描述:
1. 《醫宗金鑒》的「纏腰火丹」記載此症俗名蛇串瘡、飛蛇,有干、濕不同,紅黃之異。干者色紅赤,形如雲片;濕者色黃白,水皰大小不等。
2. 《外科啟玄》中的蜘蛛瘡記載此瘡生於皮膚間,淡紅且痛,五七個成堆。
### 帶狀皰疹的治療
現代醫學治療:
1. 臉部、年老者和免疫不全者需特殊治療。可使用Acyclovir 800mg,每天五次,連續五天以抑制病毒繁殖。之後可使用Prednisolone 60 mg/天抑制神經發炎。但Prednisalone不適用於免疫不全者。
2. 一般患者應注意勿發生細菌感染及減輕疼痛,局部可外用含抗生素的葯膏。冷敷、減少衣服摩擦、服用止痛葯和外用Capsaicine軟膏等也是常用方法。內服皮質類脂醇可防止年老者治療後神經痛。沿神經節以Ethylchloride噴霧冷凍為簡單有效方法。但止痛劑對許多患者效果不佳。建議處方包括Dicloxacillin 250mg每6小時一顆,Brufen和Panadol也需按時服用,Valium用於睡前助眠。
傳統醫學治療:根據辯證論治分為三型施治:熱盛型、濕盛型和氣滯血瘀型,分別採用龍膽瀉肝湯加減、除濕胃苓湯加減和活血散瘀湯加減等方劑進行治療。針灸治療則根據「經之所過,病之所治」的原則選取經絡和穴位進行圍針治療。耳針療法也常用於輔助緩解疼痛和促進康復。
㈢ 春夏帶狀皰疹高發,此問題後遺症對人體傷害很大,如何預防
進入夏天,正是帶狀皰疹的高發季節,帶狀皰疹是很疼痛的一種病。那麼,進入夏天,一些人為什麼容易患帶狀皰疹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帶狀皰疹多是濕熱之毒內蘊所致
帶狀皰疹,主要在腰部皮膚呈帶狀分布,當然也可見於頭面、頸、胸、腹部及四肢,以腰部表現居多。所以中醫也叫它「纏腰火丹」、「蛇纏腰」等等。中醫認為此病誘發的原因有多種,可以因情志不遂,也可因肝膽濕熱等等,更多的原因是脾胃濕熱、感受濕毒。
先說說情志不遂,情志不遂導致肝氣郁結,加之以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導致濕濁內停,郁而化熱,濕熱搏結,最終毒邪內侵,因而發病;如果是邪入肝膽則易內生濕熱,蘊熱成毒,毒熱入於血分,郁於肌膚就會出現紅斑,濕邪聚集就會形成水泡,而且全身還會出現熱病癥候。
現在已經進入夏天,正是濕邪隆盛之時,如果機體感受濕毒,內蘊肌膚;或脾失健運,濕邪內生,蘊濕化熱,濕熱內蘊;或情志不暢,肝膽火郁,後復感毒邪,內外相擊,濕熱火毒搏結肌膚就會發生帶狀皰疹。
總之,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很大的外因是感受濕熱毒邪,內因是脾虛,因為脾虛則濕邪乘虛而入,產生內濕,復感濕熱毒邪,內外之邪相合,日久化火,濕熱之毒反過來侵犯脾胃、肝膽等經脈,造成邪毒壅滯,因而發病。
五毒月祛除機體的濕熱邪毒是關鍵
立夏之後,很快就要進入五毒月了,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對人們的身體也是有影響的,盡管此時陽氣達到最旺,但是陽氣卻只外散在表面,五臟六腑依然處於很虛弱的狀態,再加上進入五毒月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降雨越來越頻繁,空氣中的濕熱毒邪十分旺盛,所以稍不注意,濕熱之邪就會進入到體內,形成疾病,帶狀皰疹的高發,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趁虛而入的。
因此上,五毒月適當多飲開水,注意個人衛生,多開窗通氣,多食芳香化濕的食物,如艾葉薄荷等,兒童可佩戴香囊,減少野外活動,避免劇烈運動等避免濕熱毒邪入侵有一定幫助。同時,五毒月還可以通過灸敷、泡浴等方法祛除濕熱毒邪。
㈣ 初春易發的帶狀皰疹—治療和預防(三)
通過以上分析,知道了該病的主要病因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西醫);內有毒火、濕熱(中醫)。同時患者正氣不足,免疫力下降。
所以治療原則是:一、盡快排出毒火或濕熱;二、補充正氣,把體內毒火濕熱托舉出來,不留後患。
所以調理時:
第一:清瀉火毒:
在患處,用火針點刺皰疹和皮損邊緣,然後在點刺的部位拔罐,把血毒拔出來。點刺放血的方法是清出體內毒火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多數患者,在用此方法治療後,疼痛明顯緩解。特別是患病初期皰疹數量還比較少時運用,效果更好,一般治療1到3次局部不適感完全消失。如果不方便去醫院,也可以用這種采血針點刺後拔罐。針頭短、細,痛感小,又安全,過程中注意清潔避免感染。主要目的是盡快排出毒素。如果只是用抗病毒的葯,就好像進屋打殺蟲劑一樣,雖然能殺滅大多數病毒,但有的病毒可能會「死裡逃生」,潛伏在體內,等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又會興風作浪。所以有的人患病吃葯好轉,過一段時間又復發。
清瀉火毒時有時配用清熱瀉火的葯,但要注意清火葯都是寒性葯物,要飯後服用,並且中病即止,量大了容易戕害體內陽氣,陽氣不足,把毒火冰伏於體內,會影響毒素排出。所以盡量選擇涼葯,如全瓜蔞、葛根、余甘子、松花伴侶片、竹葉黃酮壓片糖果(淡竹葉)等,每天服用量因人而已,松花伴侶片里葛根有升發特性,助毒外透;竹葉黃酮壓片糖果內含淡竹葉和決明子,清心火,利尿通便。有助於毒素從二便排出。
第二:增加正氣
常用葯補中益氣丸、人參歸脾丸、松花粉、西洋參等。目的在於補足正氣,外托毒火。在較短時間里,把毒火濕熱肅清,最大可能得避免後遺神經痛。另外皰疹若有滲液,可用破壁松花粉外敷局部,收濕止癢。
第三:個人防護:
飲食要清淡、忌酒、忌辣,少吃油膩。酸性食物也應慎用,酸性收斂,不利於邪毒的祛除。因為皮膚和大、小便是主要的排毒途徑,所以平日要多喝水,保持大便通暢,若輕瀉一兩次效果更好,目的是讓更多的毒素從下面排出,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有的人患有帶狀皰疹或其他皮膚病,卻只顧口服葯,局部外用葯,幾日未便不解決,甚至覺得大便通暢與否和病無關,是非常不正確的想法。
第四:未病先防
預防本病關鍵是調節飲食和情志。飲食有節,情志暢達,就不會產生火毒和濕熱,體內清潔,不會得病。當然孕婦要調節飲食和情志,以免熱毒侵襲胎兒,保護好孩子出生後體內沒有「遺毒」。
有人寄希望於帶狀皰疹疫苗,疫苗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一個人如果體內有火毒、胎毒,我倒希望疫苗不起作用,因為體內毒素不能發到體表,就會在體內不斷累積,將來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以前得瘡、癤、癰等皮膚病的人特別多,現在為什麼少了?衛生條件改善是一方面,還有現在主動或被動吃的葯太多了,都把毒素悶到體內了。就像前幾天頭條里那個患牛皮癬的老人輸液後,牛皮廯好了,卻傷了腎得了尿毒症。所以治療皮膚病的原則是肅清體內毒素,不要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治療方法,要不然會後患無窮。
最後要注意,如果皰疹發於眼、耳、鼻等部位及免疫力很低症狀嚴重的,一定要用綜合治療方案,達到盡快回復。若已有後遺神經痛,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整體調理;局部仍可以用刺絡放血
拔罐的方法;也可以用皮膚針扣刺局部再艾條溫和灸。
㈤ 帶狀皰疹是什麼原因引起發病的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疾病,其主要特點是沿身體一側的神經分布出現簇集性水泡,並伴有顯著的神經痛,以及局部淋巴結腫大。患者愈後一般不會復發。在中醫理論中,這種病症被稱作「纏腰火丹」、「蜘蛀瘡」等。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是一種終身攜帶的病毒,原發感染時大約70%的人會出現水痘症狀,而剩下的30%則表現為急性感染,其中一些人攜帶病毒但沒有明顯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水痘和帶狀皰疹雖然在臨床表現上有所不同,但它們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
從中醫角度分析,帶狀皰疹的發生可能與情緒不暢、肝氣郁結、鬱火心熱等因素有關,也可能是因為飲食不當,脾胃功能受損,濕熱與毒邪相結合所致。
適當的休息對於帶狀皰疹患者非常重要,同時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以有效防止或緩解神經痛的症狀。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㈥ 嘴唇上長皰疹是上火嗎如何鑒別上火和皰疹
1. 嘴唇上長皰疹可能是上火引起的。通常,這種情況是由於個人抵抗力下降,感染了單純皰疹病毒。然而,上火也可能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使皰疹病毒有機會侵襲。因此,上火和皰疹有時會同時發生。在皰疹發作期間,應採取清淡飲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並避免辛辣、油膩食物,確保充足的睡眠,以促進康復。
2. 區分上火和皰疹的方法在於它們的成因。中醫認為,上火是由肺、胃濕熱引起的皮膚感染,表現為毛囊炎,症狀包括口唇乾裂、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咽喉痛和牙齦出血等。而皰疹則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通常表現為局部的小水泡,水泡壁薄、清澈,內含液體,通常會在短時間內自愈。
3. 嘴唇上長了皰疹應首先就醫,以確定皰疹類型,通常為單純皰疹病毒。醫生會指導使用抗病毒葯物,無論是口服還是外用。由於單純皰疹具有自限性並可能復發,治癒後應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增強抵抗力,防止疾病復發。
4. 嘴唇上長皰疹不建議挑破。皰疹內的皰液含有病毒,挑破可能導致病毒傳播給他人,同時也增加了細菌感染的風險。由於嘴唇附近是三角區,細菌可能通過血管擴散到全身,引起嚴重後果。因此,不應挑破皰疹。
㈦ 皰疹用什麼中葯
皰疹可以用中葯進行治療,常用的中葯包括龍膽草、金銀花、連翹、苦參等。
皰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皮膚病,中葯在治療皰疹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以下是對皰疹治療所用中葯的詳細解釋:
1. 龍膽草:龍膽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型皰疹。其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夠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皰疹症狀,促進皮膚癒合。
2.金銀花: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作用。在皰疹初期,使用金銀花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並有助於抑制病毒活性。
3.連翹:連翹能夠清熱解毒、利尿通淋,對於皰疹病毒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其還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加速皰疹的康復。
4.苦參:苦參具有燥濕、殺蟲、解毒的功效。在皰疹治療中,苦參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濕熱毒邪,促進皮膚修復,緩解皰疹引起的不適。
這些中葯通常可以通過煎湯、外用清洗或者製成葯膏來用於治療皰疹。另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能還需要進行辨證施治,配合其他中葯或治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中葯治療皰疹的效果因個體差異而異,且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此外,對於皰疹的治療,除了中葯治療外,還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避免病毒的再次感染。如果皰疹症狀嚴重或持續不愈,建議及時就醫,接受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