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帶狀皰疹如何有效地診斷和治療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及神經損害性疾病。本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病毒通過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經過血行傳播,在皮膚上出現水痘,但大多數人感染後,不出現水痘是為隱性感染,成為帶病毒者,此種病毒為嗜神經性,在侵入皮膚感覺神經末梢,後可沿著神經移動到脊髓後根的神經節中,並潛伏在該處,當宿主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如患感冒發熱,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惡性腫瘤時,病毒又被激發致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同時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著周圍神經纖維再移動到皮膚發生皰疹,在少數情況下,皰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細胞,及內臟神經纖維,引起運動性神經麻痹,如眼面神經麻痹,以及胃腸道和泌尿道的症狀。本病常呈散發性,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在老年人,局部創傷後,系統性紅斑狼瘡、淋巴瘤、白血病以及較長期接受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放射治療的病人,較正常人明顯易感,且病程遷延,病情較重,後遺神經痛也較突出。季節變換時節較多見。一般有自限性。全身各處均可發病,好發於胸部,頭面部和腰腹部,通常只發作於身體單側。
臨床表現
帶狀皰疹發病前階段,常有低熱、乏力症狀,將發疹部位有疼痛、痛覺過敏,疼痛可呈燒灼樣、電擊樣、刀割樣劇痛。可為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衣物摩擦、深呼吸等均可加重疼痛。夜間疼痛加重,可影響睡眠。通常在疼痛4-7天內出現皮疹,呈帶狀、節段性、局限性、單側沿受累神經分布的紅斑基礎上的簇集性粟粒狀小水泡。一般7-10天後停止發展,3-6周皮疹痊癒。
帶狀皰疹通常表現為以下類型:
1、不全型帶狀皰疹(頓挫型):局部不出現皮疹或只出現紅斑或丘疹?無典型水皰,很快自行消退。
2、大皰型帶狀皰疹:可出現直徑大於0.5cm的大皰,如櫻桃大小。
3、出血型帶狀皰疹:水皰內容為血性或形成血痂。
4、壞疽型帶狀皰疹:皮疹中心可壞死,結黑褐色痂皮,不易剝離,癒合可遺留瘢痕,多見老年人及營養不良的患者。
5、泛發型(播散型)帶狀皰疹:病情嚴重,有死亡報告。本型少見。局部發疹至播散全身時間約1-10天,水皰簇集,有融合傾向?可累及肺、腦等器官,常伴高熱、頭痛等中樞神經受累症狀,多見衰弱的老年人及惡性淋巴瘤患者。
6、眼帶狀皰疹(三叉神經眼支):多見於老年人,疼痛劇烈,可累及眼角膜、結膜、虹膜睫狀體、鞏膜等發炎,甚至全眼球炎,以致失明。上行感染可引起腦膜炎而致死亡。
7、耳帶狀皰疹(Ramsay
hunt綜合征):即面癱、耳聾、外耳道皰疹三聯征。帶狀皰疹病毒侵犯膝狀神經節後根引起面神經、聽神經受累所致。表現為單側面癱、外耳道皰疹、鼓膜皰疹伴患側耳痛、耳鳴、耳聾、乳突壓痛,舌前1/3味覺障礙,常伴有眩暈、惡心、嘔吐、眼球震顫等症狀。
8、內臟帶狀皰疹:少見。帶狀皰疹病毒侵犯脊神經後根神經節引起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內臟神經纖維支配區發疹?出現胃腸道及泌尿道症狀,可發生節段性胃腸炎、膀胱炎;若侵犯胸腹膜?引起胸、腹膜炎症或積液。
診斷依據
1、無明顯誘因出現單側神經痛:局部疼痛、壓痛,皮膚痛覺過敏,疼痛可呈燒灼樣、電擊樣、刀割樣劇痛。可為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夜間疼痛加重,可影響睡眠。
2、通常在疼痛4-7天內出現皮疹,呈帶狀、節段性、局限性、單側沿受累神經分布的紅斑基礎上的簇集性粟粒狀小水泡。
3、多見於免疫力低下患者,有糖尿病、血液病、腫瘤等病史;4.影像學檢查排除感染性及佔位性病史。
輔助檢查: X線片,MRI等影響檢查;血常規,ESR,CRP,肝腎功能等。排查感染性、佔位性病變。
治療原則:抗病毒,防治神經痛及皰疹並發症。
治療方法
1、早期應用阿昔洛韋等葯物抗病毒治療5-10天。
2、外用治傷軟膏等葯物治療皮損;給予鎮痛、營養神經及對症支持治療。可給予普瑞巴林膠囊、奧卡西平等葯物治療神經痛。防治局部感染,眼部皰疹,病毒性腦膜炎等並發症。
3、若無禁忌證,盡早行神經阻滯治療,可迅速鎮痛、縮短病程,減輕神經損害,減少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發生。帶狀皰疹患者通常免疫力低下,需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術後應用抗生素3天預防感染。
4、若出現頑固性後遺神經痛,可行神經射頻熱凝術,鞘內嗎啡泵或脊髓電刺激儀植入術。
『貳』 帶狀皰疹如何治療
帶狀皰疹是因為身體感染了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是一種非常疼痛的皮膚專病,雖屬然帶狀皰疹不會造成傳染,但是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因為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當的話,很有可能會留下後遺症,導致以後即便是治療好了也會身體疼痛。
『叄』 帶狀皰疹症狀 帶狀皰疹的症狀及療法
帶狀皰疹,又稱蛇盤瘡、蛇丹等,通常不會出現在兒童身上,而是多見於成年人。此病在春秋兩季較為常見,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的風險也會增加。那麼,帶狀皰疹究竟有哪些症狀,以及可能引發的後遺症呢?下面將為您詳細介紹。
1. 帶狀皰疹的症狀
帶狀皰疹主要出現在肋骨邊、脖子周圍和腰部周圍的神經區域。患處先出現紅斑,隨後逐漸發展為疹子,這些疹子會星羅棋布地分開生長,並很快變成水皰。這些水皰的皰壁緊致,內部液體清澈,周圍皮膚泛紅,而遠離水皰的皮膚則保持正常狀態。皰疹通常沿某一神經呈帶狀分布,只出現在身體的一側,並且不會越過身體的中線。值得注意的是,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顯著症狀之一,可能在發病前就已出現,尤其在老年患者身上表現得更為強烈。隨著病情的發展,水皰會逐漸乾涸、結痂,並最終脫落,留下暫時性的色素沉著。
2. 帶狀皰疹後遺症
帶狀皰疹可能引發的後遺症之一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這是一種容易反復發作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常常表現為難以言喻的疼痛。在發病前,患者可能會感到一部分皮膚有灼燒感,並伴有發熱和全身乏力的症狀。皰疹的分布通常呈帶狀,可能跨越身體的中線。胸、頸及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是此病的好發部位。通常,三叉神經只會累及一根分支。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局部淋巴結腫脹和疼痛的症狀。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主要症狀之一,在急性期可能是由於神經節的炎症反應所致;而在晚期,則可能是由於神經節及感覺神經的炎症後纖維化所引起。有時,在皰疹出現之前就已經有明顯的神經痛。對於老年體弱或淋巴瘤患者來說,神經痛的後遺症可能會持續數個月之久。
3.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
除了西醫治療外,中醫也提供了多種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其中,梅花針療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當背部出現帶狀皰疹時,可以使用梅花針輕輕敲打患處至微微出血,然後用火罐拔出黑血。幾分鍾後起罐,可以立即緩解疼痛,並在次日看到結痂和痊癒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梅花針的敲打過程可能會有些疼痛,需要患者有一定的忍受能力。另一種中醫治療方法是艾灸法。對於呈帶狀分布的皰疹,可以將艾絨捻成黃豆或米粒大小的兩粒,分別置於成簇水皰的頭尾兩端進行艾灸。在水皰或疹點附近點燃艾絨時,要注意及時移去以避免過深的灸傷。
通過上述介紹,相信大家對帶狀皰疹的症狀和類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大家更早地發現並應對這一疾病。
『肆』 帶狀皰疹早期症狀是什麼應該如何治療
帶狀皰疹在男性中常以小水泡的形式出現在生殖器周圍,這種疾病的發病與男性的性生活過度或不衛生有關。因此,保持性愛的衛生情況對預防和治療該疾病至關重要。目前,患處瘙癢可能是發炎的跡象,這表明病情已經比較明顯。在治療方面,可以選擇口服抗生素類葯物,或者選擇塗抹殺菌葯膏,這兩種方法都是有效的。
除了葯物治療外,平時的飲食調理也至關重要。患者應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高熱量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加重病情。相反,應該多吃水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促進病情恢復。
此外,患者還應該注意保持患處清潔乾燥,避免過度摩擦和刺激。穿著寬松、透氣的內褲,有助於減少摩擦和汗液對患處的刺激。同時,避免搔抓和擠壓患處,以免加重病情或引發感染。
在治療過程中,如果症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