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皰疹發燒喘
擴展閱讀
急性蕁麻疹應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發燒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症狀 2025-04-16 16:50:16

皰疹發燒喘

發布時間: 2025-04-15 17:21:29

水痘發現出疹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

你好,在水痘期間注意以下方面:1、隔離患兒:對可疑或確診為水痘的患者應進行隔離。其中上學或入托的小兒,一般可在家中隔離,家中如有其他未患過的水痘的小孩,應另擇居住處或不與患者同住一房間。隔離應持續到全部皰疹乾燥結痂時為止。 2、避免用手抓破皰疹:特別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皰疹,以免皰疹被抓破化膿感染,若病變損傷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發生,要把指甲剪短,保持雙手清潔。 3、止癢:衣被不宜過多過厚過緊,太熱了出汗會使皮疹發癢。清潔皮膚後,在長水痘的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塗抹。 4、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別採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 5、注意病情變化:注意病情變化,如發現出疹後持續高熱不退、咳喘,或嘔吐、頭痛、煩躁不安或嗜睡,驚厥時應及時送到醫院。 6、定時開窗:空氣流通也有殺滅空氣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間通風時要注意防止患者受涼。房間盡可能讓陽光照射,打開玻璃窗(玻璃可阻擋殺滅病毒的紫外線)。 7、物理退燒:水痘如有發燒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燒法。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類的葯物來退燒,以免發生可怕的並發症8、忌吃辛辣魚蝦等食物。水痘患者應多喝水並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

㈡ 隱性帶狀皰疹怎麼確診應該怎樣治療

一般情況下患有隱性帶狀皰疹的病人可以通過驗血的檢查來確診,血常規的化驗可以提示患者白細胞減少,單核細胞升高。
隱形帶狀皰疹一般皮膚局部呈神經放射樣疼痛,多為針刺感或者灼燒感,患者同時伴有身體乏力,低燒等症狀。建議患者應積極的服用抗病毒的葯物和營養神經的葯物治療。

㈢ 皰疹性咽峽炎艾灸哪裡 皰疹性咽峽炎口瘡艾灸哪裡

1

2

皰疹性咽峽炎發燒艾灸哪裡

大椎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效: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溫和灸,2歲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鍾左右,用手感應熱度,溫熱潮紅即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成人一般每穴15分鍾左右。

身柱穴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強痛;癲狂、小兒風癇。

艾灸方法:身柱穴為起始點上下循經往返灸。

風門穴

位置:人體風門穴位於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艾灸風門穴即可起到祛風寒的作用,風門為風邪出入之門戶,主治風疾,故名風門,是驅風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鍾。

肺俞穴

位置: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屬膀胱經。

功效: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於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溫和灸,2歲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鍾左右,用手感應熱度,溫熱潮紅即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成人一般每穴15分鍾左右。

3

皰疹性咽峽炎口瘡艾灸哪裡

地倉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側,口角旁開0.4寸,上直對瞳孔。

功效:舒筋活絡,活血化瘀。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瞼瞤動。

艾灸方法:地倉穴艾條灸3-5分鍾。

合谷

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鍾。

勞宮

位置: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功效:主治心痛,心悸;癲狂癇;口瘡,口臭。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5-10分鍾。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燥化脾濕,生發胃氣。主治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

艾灸方法:每次灸15分鍾,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燙傷皮膚為好。

4

艾灸的禁忌

以下情況不要施灸

1.極度疲勞、醉酒、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時。

2.某些傳染病、抽風發作時,或高熱、昏迷狀態下。

3.無自製能力如精神病發作時。

4.女性懷孕及月經期間。5.太飢或太飽時。

以下部位最好不要施灸

1.顏面五官,心臟大血管處,陰部及重要筋腱、關節活動處,不宜施直接灸,以防意外發生,影響功能或留瘢痕。

2.嬰幼兒的鹵門不宜直接灸。

㈣ 帶狀皰疹會有很疲勞的症狀嗎

身體突然出現一側神經疼痛且持續一周以上可能是「生蛇」。廣醫二院皮膚科主任楊健介紹,這種平時多見於老年人的疾病,近年就診患者中卻有不少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年末尤其多。專家分析,帶狀皰疹經常瞅准人體抵抗力下降就會發作,臨近歲末時,職場中的年輕人應酬增多,熬夜頻繁,再加上氣候不穩定,驟冷驟熱,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他們抵抗力下降,讓帶狀皰疹有機可乘。
抵抗力下降易致帶狀皰疹高發
去年10月的半個月,在某房地產公司做策劃的小周幾乎被應酬飯局壓得喘不過氣。「每天最少要趕兩個飯局,有時還要陪著客戶唱卡拉OK到深夜,回到家幾乎就只剩下爬上床的力氣。 」前天早晨,小周在睡夢中被腰間的一陣陣劇痛疼醒,他起床拉起衣服一看,發現自己左腰長出了一串紅疹,排列呈長條形,「看上去就像腰間長了一條紅色的『蟲子』。」小周不敢耽擱,趕緊向單位請了假到醫院看病。
然而,這種病該看什麼科呢?小周在掛號大廳轉悠了一圈仍然不得要領。這時,他想起自己有個中學同學是學醫的,趕緊打電話求助。同學聽了他的情況,建議他看皮膚科。
接診醫生楊健指出,小周屬於為數不多能夠在首診就看對科的帶狀皰疹病人。「這類疾病早期皮膚症狀不明顯,很多病人的皮疹還沒長出來,只是感覺到疼痛,很容易誤診為其他疾病。」例如疼痛部位在頭就被誤診為偏頭痛,在胸,則會被誤診為心絞痛、胸膜炎……
楊健還指出,像小周這樣患帶狀皰疹的年輕人比較多。「帶狀皰疹以往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為這種病與抵抗力有關,因此每逢季節更迭,例如秋冬交替,抵抗力差的人就容易得病。」不過,楊健分析,廣州的冬天天氣一直不很穩定,常常是一個冷空氣來,氣溫就驟然下降10℃,冷空氣一過,氣溫就又回升。「這種情況下,人體很難適應,抵抗力就會受影響。再加上臨近歲末,很多年輕人應酬多,休息不足,煙酒過多……這些因素都會削弱抵抗力,給帶狀皰疹的入侵製造機會。」
帶狀皰疹與水痘病源相同
帶狀皰疹,在廣州人中有一個形象的別稱叫「生蛇」。楊健解釋,這主要是因為帶狀皰疹多數長在胸部和腰部,而且順著神經呈帶狀走向分布,「看上去是長條形的,再加上中醫認為帶狀皰疹與熱毒有關,所以用『蛇』來形容還是很形象的。」
而從西醫的角度來解釋,帶狀皰疹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引發帶狀皰疹的病毒和引發水痘的病毒是一樣的,名字叫『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很多患者曾經在小時候出過水痘,由於人體抵抗力無法把病毒徹底清除,因此即使水痘痊癒,仍有部分病毒潛伏在身體,遇到人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病毒就會跑出來搗亂,變成帶狀皰疹。」
楊健告訴編輯,帶狀皰疹的症狀主要有兩大特點:第一是帶狀皰疹主要侵犯一側的神經和皮膚,表現出來是一處或多處聚集在一起的水皰;第二是疼痛,按照病人的形容,帶狀皰疹的疼痛讓人十分難受,就像刀割或者閃電。而帶狀皰疹之所以會讓人疼痛難耐,主要是因為病毒侵犯了神經,屬於神經痛。「而且年紀越大的人疼痛得越厲害,持續的時間也越長。」楊健說。帶狀皰疹沒有傳染性,一般不會復發,除非抵抗力極其低下的病人。
錯過治療黃金期 易留後遺症
據介紹,帶狀皰疹治療起來並不困難。「現在有了專門針對帶狀皰疹的抗病毒葯物,治療效果很明顯,一般7天~10天,最長2周就能痊癒。」不過楊健強調,帶狀皰疹的治療一定要早,最好是在發病3天內治療,如果拖的時間長,病毒對神經的損害就會讓病人恢復得不完全,即使病毒全部清除,也可能會留下疼痛的後遺症,即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一些患者的疼痛甚至會延綿十多年」。而一些情況更嚴重的患者,還可能會影響視力或引發面癱。
不過,在帶狀皰疹早期沒有出現皮膚症狀前,非專科醫生往往難以准確判斷,病人在各個科室兜兜轉轉,做了一堆檢查,最後才發現其實是帶狀皰疹。所以楊健提醒廣大患者,即使皮膚沒有紅疹,但如果身體局部在沒有外傷和其他疾病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一側神經痛的,而且持續時間超過一周就要警惕帶狀皰疹,及時到醫院的皮膚病專科求診。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重在預防
據介紹,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皰疹消退、形成皮損3~6個月以後的頑固性痛症、它的病理改變已不同於帶狀皰疹,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據統計,其發生率為9%~14%。其典型症狀是:原皰疹部位的皮膚疼痛、不能觸摸,甚至衣服摩擦都能引起「火燒火燎」樣燒灼痛,疼痛區域內夾雜有麻或癢感,疼痛呈持續性。此症常延續難愈,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該症至今國內外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患帶狀皰疹初期積極預防後遺神經痛至關重要。首先要做到生活規律,心理平衡,堅持戶外活動,飲食科學搭配,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帶狀皰疹的發生,這是根本。其次,一旦患病要即時到正規醫院皮膚專科,接受正規治療,且莫延誤和治療不徹底。第三,盡早應用抗病毒的中、西葯物和綜合治療。第四,臨床經驗證實,早期到疼痛專科採用交感神經節阻滯,既有預防又有減少發生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機會。

㈤ 氣喘患者 罹帶狀皰疹機率高

來自於∕《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

大家聽過「皮蛇」嗎?皮蛇就是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發炎性皮膚病,大多數人在幼年第一次感染時會長水痘,之後病毒就潛伏在特定神經節內,少數人因某些原因,如生病、感冒或季節交替時節,免疫力下降了,潛伏的病毒就會再次發作,產生了帶狀皰疹。

現在有研究發現,除了得過水痘的人好發率較高之外,有氣喘的人也容易罹患帶狀皰疹,研究刊登在《過敏與臨床免疫學期刊》。

研究分析了 370 多名帶狀皰疹患者的病歷紀錄,患者平均年齡大約是 67 歲,研究人員找了 700 多名沒有氣喘的對照控制組,結果發現患有氣喘的人罹患帶狀皰疹風險,比沒有氣喘的人增加大約 7 成,也就是說,有氣喘的人發 生帶狀皰疹的機率比較高。美國梅約診所兒童研究中心兒科醫師與氣喘流行病學家 Young Juhn 博士根據研究結果推論,應該是氣喘患者的皮膚及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受損所導致。

【本文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