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水痘暴發疫情
擴展閱讀
濕疹流水用什麼葯洗 2025-04-16 10:48:29
皰疹性齦口炎的治療 2025-04-16 10:48:21
蕁麻疹濕熱引起的 2025-04-16 10:48:18

水痘暴發疫情

發布時間: 2025-04-15 03:49:37

水痘是天花嗎

天花和水痘來是兩種疾病,源有比較大的區別,二者都是傳染病,但是天花要明顯的更厲害,因為天花得了之後,有很多人會導致死亡,並發症比較重。水痘的並發症雖然也有,但一般不會導致死亡,如果不出現並發症,水痘會呈自限性的經過。天花得完之後,因為皮疹損害程度比較深,所以會留下比較明顯的疤痕,臉上可以留一臉麻子。而水痘在得過之後並不會留下疤痕,除非相應的皮疹被抓破或者繼發了細菌感染。天花這種疾病目前已經絕跡,歷史上接種牛痘其實是為了預防天花,而水痘這種疾病目前在人類還流行,水痘的疫苗雖然存在,但屬於第二類疫苗,需要自費接種,有很多人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水痘在得過一次之後,同天花一樣,能夠獲得終身的免疫能力,以後不會再得水痘,但是導致水痘的病毒還會潛伏在身體的神經根之內,容易再次感染導致蛇串瘡,也就是帶狀皰疹

如需獲得更多權威醫美知識,盡在檸檬愛美

檸檬愛美

❷ 疾控中心水痘病例處置情況報告

2010年3月31日12點,護家鄉衛生院電話報告:護家鄉興陽小學發生18例疑似水痘病例疫情。接報告後,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派文兵、陳建國赴現場開展調查,經核實為4例水痘聚集性疫情,現場制定了防治措施。現將調查處置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興陽小學距護家鄉場鎮20公里,距縣城約15公里,該校七個年級8班,共有學生393人,其中學前班55人、一年級46人、二年級37人、三年級53人廳困悶、四年級39人、五年級一班45人、五年級二班40人、六年級一班35人、六年級二班35人,教師19人

二、流行病學特徵

1、發病情況:3月30日至3月31日共計發病4人,無重症和住院病人。扮彎

2、臨床症狀及體征:首例陳海梅,女,6歲,興陽小學一年級學生,於3月30日出現低熱(未測體溫)、出疹,當日村衛生室診斷為水痘。其家長述有麻疹疫苗接種史,但針次不詳,無風疹疫苗和水痘疫苗接種史。31日縣cdc對該患兒調查時其體溫正常,咽部充血,以軀干為主散丘疹、皰疹、少部分結痂,面部次之。

縣cdc現場調查核實為4例現症病人,病例起病以低熱或發熱不明顯,部分病例出現咳嗽、咽痛,查體咽部充血或扁桃體腫大,所有病例先於軀乾和四肢近端出現散在皮疹,次為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皮疹經過斑疹、丘疹、皰疹、結痂的發展過程,調查時發現多數病例的同一部位可見斑、丘、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3、三間分布:發病時間3月30日2例、31日2例; 6歲1例、7歲2例、8歲1例;男3例,女1例;一年級3例、二年級1例。

4、免疫史:現場調查時,所有病例未接種過風疹疫苗和水痘疫苗,部分家長述患兒有麻疹疫苗接種史,但接種次數不詳。

三、初步診斷

該校學生本次發病臨床特徵較典型,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征以及流行病學資料,臨床初步診斷為一起水痘聚集性疫情。

四、流行因素及流行趨勢分析

大量易感人群積聚:由於水痘疫苗是計劃外疫苗,價格昂貴,農村經濟較差,大多數兒童未接種過該疫苗,造成大量易感人群積聚,一旦有傳染源進入,易引發水痘暴發流行。學校人口密集,教室通風較差,學生防病知識欠缺,加之少數學生衛生習慣差,極易造成呼吸道傳染病的暴發和流行。

如果防控措施落實及時有力,疫情在短時間內會得以控制;如果防控措施落實差,疫情擴散的可能性極大。

五、處理措施

1、對現症病人嚴格執行隔離治療,對輕症病人實行家庭隔離治療,對重症病人應採取住院治療,嚴防並發症,隔離期限為皰疹完全結尺侍痂或出疹後7日,治療以抗病毒、對症支持治療為主。對於家庭隔離治療的病例,由村醫生負責送葯上門開展有效治療、病情監測及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發生的病例痊癒後,必須持衛生院或本村第一村衛生室出具的痊癒證明方可返校上課。衛生院、村衛生室必須嚴格掌握痊癒標准,絕不允許違規開具痊癒證明。對在家隔離治療病例的監管,實行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辦法。將4例病人責任到村醫生、教師具體負責,嚴禁現症病例串門、參加集會宴席,避免與其他易感兒童接觸;教師應放學後應下村對病例進行家訪。

2、每日放學後由學校安排專人負責對教室及整個校區環境進行一次徹底消毒,消毒葯物可選用次氯酸鈉(按1:50配製溶液)、泡騰片等,按200-300ml/㎡噴灑,室內消毒後,立即關閉門窗密閉作用1小時後再開門窗通風。村醫生要具體指導有病例的家庭開展好家庭消毒。學校應注意教室平時的開窗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暢通,搞好學校清潔衛生。有關工作人員也要向病例家庭做這方面的宣傳要求。

3、在做好宣傳動員的基礎上,要求在4月1日前對該校所有未發病學生(密切接觸者)注射丙種球蛋白,6歲以下1.5ml,6歲以上3 ml,接種率必須達到85%以上。

4、學校認真落實由各班班主任參加的課前晨檢工作,對無故未到校的學生要進行追蹤調查,查明原因,作好相關登記。發現病例,應立即報告鄉衛生院,由衛生院及時派醫生到場進行核實診斷後上報。

5、加強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及家長的衛生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學校全面上好健康教育課,辦好健康宣傳專欄;學校組織印發宣傳資料發給每位學生學習,再帶給家長,提高他們的認識;村衛生室辦好本村的板報專欄;村組幹部、村醫生、教師入戶口頭宣傳等,廣泛深入的向廣大家長、兒童宣傳水痘及其它春季傳染病防治知識,以提高家長、學生自我防病意識和衛生意識,積極爭取他們對疫情防控工作理解與配合。

6、規范疫情信息報告

嚴格執行疫情日報與零報制度,統一報告渠道,家訪教師、村醫生等應將新增病例(應有病人的完整信息,有花名冊登記)、病人隔離與治療、病人病情轉歸、健教宣傳等情況報告給鄉衛生院,衛生院認真核實相關信息數據,同時開展對全鄉小學疫情監測工作,匯總後向縣疾控中心、鄉政府報告,同時向鄉中心校通報。

鄉衛生院每天應按要求收集齊全昨日下午4時到今日下午4時內的新增病例數(有詳細的病例信息名單)、累計病例數、新增痊癒人數、累計痊癒人數、現症病例數、出入院病例情況、相關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等信息資料,匯總後及時完整的向縣疾控中心報。

7、加強周邊學校的疫情監測與防控工作。

❸ 季節性疾病有哪些,緊急性疾病分為幾種

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天氣漸涼,晝夜溫差大,各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開始頻繁侵襲。天氣多變,我們的關懷不變,在此提醒廣大市民,秋冬季要注意防範這四種傳染病: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在人群聚集的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對人群普遍易感。重症流感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發生在一般人群。



這幾種疾病都是呼吸道傳染病,除了接種疫苗之外,我們平時還要做好以下這些措施:

1.勤通風,保持生活、工作、學習環境的空氣流通,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佩戴好口罩並保持1米以上距離。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勤洗手、勤洗澡、勤曬被、勤洗衣,多喝水、不隨地吐痰,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手肘等遮掩口鼻,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要立即洗手,以免出現交叉感染。

3.如果出現發熱、皮疹、咳嗽等症狀時,要盡快到醫院診治,就診時應戴上口罩。

4.堅持適度鍛煉,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避免過度疲勞,適當休息,勞逸結合,注意營養。

5.學校、幼托機構等集體單位應做好晨檢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可以避免上述疾病的繼續傳播。

❹ 教育局水痘停課標准

水痘∶由於水痘發病率逐年上升,疫苗接種率低,價格貴,所以發病率較高。屬於其他傳染病,按丙類傳染病管理。7 天內一個學校、幼兒園、自然村等發生10例屬暴發,按突發事件處理。因為沒有具體的文件要求。如果10例在一個班。本班需要停課,如果是兩個班可以單獨讓發病者放假。根據《關於切實做好學校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學校(幼兒園)要切實加強晨檢工作和因病缺課追查工作。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傳染病病例要立即向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所在區疾控部門報告,不得隱瞞、緩報、漏報,要立即採取措施,有效防制傳染病的傳播和蔓延。校園內一旦發生疫情,各學校(幼兒園)必須嚴格按照教育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採取停課等相應措施的防控措施。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其傳染性較強,一旦確診應及時採取隔離措施。發病早期以發熱為主,並在1-2天迅速出現皮疹,好發於軀干及顏面部,可累及全身。在出疹後1-6天,水皰可相繼乾燥、結痂,直至脫落,整個病程大概10天左右。通常從發病前2天直到水皰完全乾燥,均具有傳染性,所以需隔離觀察2周左右,等到皮疹完全結痂,沒有發燒,才可以解除隔離。但如果患者病情較為嚴重,並發水痘肺炎、水痘腦膜炎等情況,應積極進行治療,上學時間需適當延長。
在隔離期間,家屬應佩戴口罩,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衣物、用具分開存放、使用,並對患者的衣物、床單進行煮沸、暴曬等消毒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傳染病防治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傳染病防治規並組織實施,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治的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監督管理體系。

❺ 水痘多少例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周內出現10個以上病例。根據查詢福州市倉山區人民政府顯示,對照國家疾控標准:集體單位1周內出現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為水痘爆發疫情,1周內出現10個以上病例為水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❻ 教育局水痘停課標准

1. 水痘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由於疫苗價格較高,接種率相對較低,這導致了水痘的發病頻率較高。水痘屬於其他傳染病類別,按照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2. 當一個學校、幼兒園或自然村在7天內出現10例以上水痘病例時,這被視為水痘疫情暴發,應按照突發事件處理程序進行應對。目前,尚無具體的文件規定具體的停課標准。
3. 如果一個班級內出現10例水痘病例,該班級應停課。如果兩個班級出現病例,可以分別讓發病者放假。
4. 根據《關於切實做好學校春季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學校(幼兒園)必須加強晨檢和因病缺課的追蹤工作。一旦發現疑似或確診的水痘病例,應立即向教育行政部門和疾控中心報告,不能隱瞞、緩報或漏報,並立即採取措施,防止疾病傳播。
5. 當校園內出現疫情時,學校必須遵循教育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採取包括停課在內的防控措施。
6.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較強。一旦確診,應及時隔離。病程早期主要表現為發熱,隨後1-2天內迅速出現皮疹,主要發生在軀乾和顏面部,可能遍布全身。
7. 水痘的水皰在出疹後1-6天乾燥、結痂,整個病程大約持續10天。患者在發病前2天至水皰乾燥結痂期間都具有傳染性,通常需要隔離觀察約2周,直到沒有發熱且皮疹完全結痂後,方可解除隔離。
8. 如果水痘患者病情嚴重,如並發水痘肺炎、水痘腦膜炎等,應積極治療,隔離上學時間可能需要適當延長。
9. 在隔離期間,家屬應佩戴口罩,減少與患者的接觸,患者的衣物、用具應單獨存放和使用,並進行消毒處理。
1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條,規定了各級人民政府對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領導責任,以及制定和實施傳染病防治規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