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中醫能治黃褐斑嗎
擴展閱讀
生殖皰疹治療方案 2025-04-13 23:00:37
激光祛黃褐斑圖片 2025-04-13 22:08:18

中醫能治黃褐斑嗎

發布時間: 2025-04-13 07:13:32

A. 怎樣治療黃褐斑 中醫辯證分型治療黃褐斑

黃褐斑,對於已婚女性而言,或許並不陌生。在分娩前後,它時常在頸部、鼻部及口周等處悄然出現,成為影響面容的一大困擾。中醫對此有獨到見解,認為黃褐斑的成因主要與腎陰不足、肝鬱氣結有關。腎水無法上承,或肝氣郁結,郁久化熱,灼傷陰血,導致顏面氣血失和,從而引發黃褐斑。
針對黃褐斑,中醫採用針灸治療法,根據不同病機進行辨證施治。對於肝瘀氣滯者,需取任脈經穴,如行間、太沖等,以疏通氣血,榮面祛斑。若伴有胸脅脹滿,則加章門穴;腰膝酸軟者,加腎俞穴。對於腎虛火旺(肝腎陰虛)者,取肝俞、腎俞等穴,以補養肝腎,調理氣血,養陰退斑。脾虛濕阻者,則需選取脾俞、腎俞等穴,並隨症取穴,如腹脹者取下脘、氣海等。
此外,在皮損部位進行針刺或圍刺,可疏通局部氣血。同時,可根據病情加服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丸等葯物。一療程為10次,每次20-30分鍾,初始可隔天一次。
中醫認為,黃褐斑的發生與情志不隨、飲食不節、年老精虧及腠理受風等因素有關。這些因導致氣血不和、不能濡養顏面。臨床上表現為淡褐色或褐色斑塊,形狀不規則且常對稱分布。初期斑色較淡,不易察覺,但一經發現往往已存在較長時間。隨著季節變化,春夏季斑色加深而秋冬季則變淺。
中醫辨證分型包括肝鬱氣滯型(伴有腰膝酸軟、急躁易怒等症狀)、腎虛火旺型(有時伴有黑褐色斑塊及腰膝酸軟等症狀)以及脾虛濕阻型(面斑呈黃褐色且伴有納呆脘腹脹滿等症狀)。
在治療黃褐斑的同時,自我調護也至關重要。建議注意飲食調理如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保持作息規律以勞逸結合並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惱怒;避免日光暴曬以及濫用化妝品。此外還應避免過度精神緊張並堅持鍛煉身體以提高身體素質。

B. 中醫治療黃褐斑 原來祛黃褐斑可用這秘方

中醫治療黃褐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中葯外敷

    • 白附子、白芨等中葯面膜:將白附子、白芨、白蘞、白茯苓、蜜陀僧等份研成細末,睡前以乳汁調勻,塗搽面部,有助於治療黃褐斑。
    • 白僵蠶和凡士林膏:白僵蠶和白牽牛等份,加入烊化的凡士林中,攪拌成膏狀,每日外搽3次,同樣可治療黃褐斑。
  2. 中葯內服

    • 疏肝活血湯劑:採用歸尾、川芎、赤勺、丹參、桃仁、紅花、白芷等基本方進行加味,根據具體症狀(如肝鬱血瘀、脾虛血瘀、腎陽虛寒等)進行辨證論治。
  3. 偏方驗方

    • 制香附、赤芍等水煎服:制香附、赤芍各20克,熟地、當歸各10克,女貞子、丹參、杞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助於黃褐斑的消退。
    • 白附子、滑石等面膜:白附子、滑石、白芷各150克,研極細末,調勻後塗於患處,也是治療黃褐斑的一種有效方法。

注意事項

  • 避免不當護膚:如檸檬汁直接敷面可能增加色斑,因為檸檬中的茄礆容易形成色斑。
  • 適度按摩:按摩有助於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但不宜過頻,每天一次且動作輕柔即可。
  • 防曬:紫外線是形成色斑的元兇,應避免肌膚直接受陽光照射,使用具有防紫外線效果的粉底等護膚品。

中醫治療黃褐斑注重整體調理,通過內外兼治的方法達到祛斑效果。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有信心和耐心,同時注意日常護膚和防曬,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C. 中醫治療黃褐斑要多久

黃褐斑在臨床當中,是一種常見的色素沉著性皮膚黏膜病。在臨床當中確實可以應用中醫、中葯的方法來治療黃褐斑,比如可以應用口服的中葯,或者應用中葯面膜,以及像刮痧、放血等方式。但中醫治療黃褐斑要分情況來看,對於比較輕微的黃褐斑患者,可能應用中葯的口服以及外用的方法,大概在一個月左右,是可以起到明顯淡化作用。但對於比較嚴重的黃褐斑患者,可能會需要數個月左右,才可以見到比較不錯的效果。在臨床中不建議患者單純應用中醫、中葯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可以同時配合西醫的方法來進行治療,比如激光或者應用外塗的具有脫色作用的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