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蕁麻疹的頭號天敵, 堅持吃一月, 5年瘙癢不見, 家有蕁麻疹快存!
日常中,我們會聽到醫生這樣建議蕁麻疹患者,盡量不要外出,在治癒之前最好獃在房間里。之所以這樣建議源於蕁麻疹的一大特性,那就是高傳染性。如果蕁麻疹在發病之初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麼將會很快的蔓延到身體其他地方,甚至傳染給他人,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因此,一旦發現患有蕁麻疹,一定要及時的治療。 那麼蕁麻疹都有哪些治療方法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蕁麻疹:
提到蕁麻疹,很多人不知道這是個啥,但說到風疙瘩、風疹塊,大家就很熟悉了。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限局性水腫反應,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疹塊損害,驟然發生,迅速消退,瘙癢劇烈,愈後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的症狀表現有:
1、急性蕁麻疹常急性發作,全身有瘙癢,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風團發生。風團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損,或成地圖樣損害。
2、有的中央可有紫斑發生,稱紫斑性蕁麻疹。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腫脹,或咽峽部腫脹而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3、急性蕁麻疹病人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
蕁麻疹一定是過敏嗎?
急性蕁麻疹與過敏、感染及食物不耐受關系密切,但慢性蕁麻疹僅有約10%的患者與過敏相關,其餘患者多是自身免疫異常。
② 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俗稱風疹塊,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常因某種食物、葯物、生物製品、病灶感染、精神因素、腸寄生蟲、外界冷熱等刺激引起。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風團,伴有瘙癢和灼熱感,少數患者可有發熱、腹痛等症狀,特點是驟然發生,迅速消退,愈後不留任何痕跡。根據病程長短可分急性和慢性兩型,急性蕁麻疹經數日至數周消退,原因較易追查,除去原因後,迅速消退。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常年累月不愈,病因不易追查。
【西醫療法】
常用抗組胺葯物可選用撲爾敏4毫克/次,每日3次;安太樂25毫克/次,每日3次;賽庚啶2毫克/次,每日3次;息斯敏10毫克/次,每日1次;仙特敏1O毫克/次,每日1次;克敏能10毫克/次,每日1次。以上葯物可單一口服,也可聯合用葯,還可與甲氰咪胍等H2受體拮抗劑以及維生素類和鈣劑合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適於病情急、皮損廣泛的嚴重病例。
如有其他症狀可對症處理,皮膚瘙癢森笑芹可用止癢搽劑,腹痛、腹瀉、惡心可給予解痙劑。
【中醫驗方】
1:風熱型
發病急驟,皮疹鮮紅或淡紅,伴發熱、口乾、便乾等,舌苔薄黃,脈浮數。治以散風清熱。用荊芥、防風、蟬衣、黃芩、黃柏、連翹、桔梗各10克,苦參、白鮮皮各15克,升麻、甘草各6克。以水煎服,每日1劑。腹脹腹瀉加半夏升搜、陳皮、茯苓各10克,癢重加浮萍10克,發熱便秘加大黃6克,大片紅紫斑兼舌絳者加生此畢地、玄參、丹皮各10克。
2.風寒型遇冷則發,皮疹呈蒼白色,除瘙癢外無其他伴隨症狀。舌苔薄白,脈浮緊。治以散風解表,調和營衛。用荊芥、防風、蟬衣、薄荷、麻黃、浮萍各10克,地膚子、白鮮皮各15克。以水煎服,每日1劑。或選用麻桂各半湯,水煎服。
3.氣血虛型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治以益氣養血,疏散風邪。用熟地、當歸、白芍、川芎、荊芥、防風、蟬衣、白蒺藜各10克,黃芪、何首烏各12克,甘草6克。以水煎服。
③ 急性蕁麻疹症狀
急性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以急性發作為特徵。病發時患兒全身瘙癢並起風團。具體症狀表現如下:
1、患兒皮膚出現紅斑、水腫,並在此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自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病。
2、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可反復發作。風團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損,或成地圖樣損害。
3、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4、急性病人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有的中央可有紫斑發生,稱紫斑性蕁麻疹。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腫脹,或咽峽部腫脹而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皮損往往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斷發生新的損害,嚴重的大片出血性皮損也可在數天內消退。
5、全身可有發熱,一般在39℃以內,如在39℃以上,就應注意病人有無急性化膿性感染,或敗血症。呼吸症狀可有哮喘與呼吸困難。腸道可有腹痛或胃脘脹痛。有的還可有腹瀉。嚴重全身性風團病人還可有血壓下降、頭暈、胸悶等症狀,極少數還可發生休克反應。應及時給予治療。大多數病人僅有風團瘙癢症狀,而無其他症狀。
急性蕁麻疹一般在1-2周內可以自然痊癒。家長需要及時發現症狀,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