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鼻子邊長皰疹
擴展閱讀
急性蕁麻疹應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發燒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症狀 2025-04-16 16:50:16

鼻子邊長皰疹

發布時間: 2025-04-11 06:35:29

㈠ 鼻子長皰疹怎麼辦

鼻子上出現皰疹,如果為單一的集簇水皰,考慮為單純皰疹。單純皰疹是由於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可以口服抗病毒的伐昔洛韋0.3克,每天兩次空腹服用,一般需要連續用葯七天,局部可以外用聚維酮碘溶液、噴昔洛韋凝膠。不要接觸水,以免皮損感染。皰液具有傳染性,注意適當隔離。同時還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以免皮疹反復發作。如果除了鼻子,顏面部、同側耳後也有集簇的水皰,考慮為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在服用抗病毒的伐昔洛韋同時,還需要給予營養神經的葯物治療,比如甲鈷胺、維生素E等,疼痛明顯者還可以配合止疼的氨酚羥考酮,同樣也是需要休息,避免勞累。

㈡ 寶寶鼻子長皰疹怎麼辦

皰疹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皰疹病毒感染,目前已知的皰疹病毒有八種之多。人體一旦感染皰疹病毒,處理起來相當棘手。皰疹病毒感染的人群廣泛,嬰幼兒也不例外。如果寶寶鼻子長皰疹,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如果寶寶鼻子長皰疹,並已確診為皰疹病毒感染,務必明確感染的是哪種皰疹病毒。通常情況下,鼻子部位的皰疹是單發的,並逐漸增大,可能是膿性的。與全身性皰疹相比,這種皰疹僅感染皮膚的淺表部位,護理和治療相對簡單。

在護理方面,重要的是保持寶寶鼻子周圍,尤其是皰疹部位的乾燥清潔。由於這是病毒感染,需要給寶寶服用相應的抗病毒葯物。在治療過程中,家長要密切觀察寶寶的狀況,一旦出現發熱、精神不振等異常表現,應立即就醫。

對於寶寶鼻子上的皰疹,必須及時治療。除了治療外,還需要加強護理。鼓勵寶寶多喝水,並食用有營養的食物,這有助於皰疹的康復。在護理過程中,家長應特別注意鼻腔及皰疹部位的清潔,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幫助寶寶盡快恢復健康。

總之,寶寶鼻子長皰疹時,家長應及時就醫並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護理。通過合理的治療和細致的護理,寶寶很快就能恢復健康。

㈢ 鼻子下面長皰疹怎麼辦

鼻子下面出現皰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口唇皰疹,它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而導致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患者在臨床當中可以應用抗病毒類葯物來進行口服治療,像阿昔洛韋、伐昔洛韋以及泛昔洛韋,這三種葯物服用其中的一種就可以。如果患者是第一次出現,口服七到十天左右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住病情,而且可以同時應用阿昔洛韋軟膏或者是噴昔洛韋軟膏來進行外塗。如果局部並沒有明顯破潰發生,還可以外塗一些爐甘石洗劑,但如果局部已經發生明顯破潰,爐甘石洗劑是不能夠來進行應用的。在治療同時患者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免疫抵抗力,因為本病雖然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反復發作。

㈣ 鼻子下長皰疹怎麼辦

鼻子下長皰疹,根據不同病因,有不同的治療辦法,常見病因及治療方法如下:
1、單純皰疹:是由Ⅰ型單純皰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皮膚疾病,主要是由於休息不好、勞累、機體免疫力下降,而引起鼻子下面出現紅斑、丘疹、簇集狀的水皰,伴有刺痛感。在治療上,如果水皰沒有破裂,可以混合外用噴昔洛韋乳膏和紅黴素軟膏。如果水皰破裂,可以應用復方黃柏洗液進行局部冷濕敷,然後紫草油和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混合外用,同時還可以口服甲鈷胺片和更昔洛韋分散片。在治療期間,需要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禁忌酒,要注意休息,減少熬夜,禁忌用手擠壓皰疹。
2、燙傷所致的皰疹:主要是由於熱源性的物質刺激鼻下面的皮膚而引起皰疹,如果水皰呈黃豆粒大小,需要用碘伏進行消毒,然後用無菌注射器進行抽皰處理,隨後可混合外用海蜇油和膚樂霜,在治療期間要囑患者避免熱源性的物質導致燙傷皮膚。
因此,針對鼻子下長皰疹的患者,建議到正規醫院,在專業的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㈤ 鼻子下面上火起泡是什麼原因

鼻子下面上火起泡大部分是因為病毒性皰疹引起,這是一種病毒性的感染,是一種由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的皮膚病,也分為單純性皰疹及帶狀皰疹兩種。單純性皰疹是一種單純皰疹病毒所導致的皮膚病,侵犯於皮膚黏膜的交界部位。臨床表現為一種局限性的簇集性小泡,帶狀皰疹病毒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沿一側周圍神經帶狀分布的密集性的小水皰,會有非常明顯、嚴重的神經痛,以及局部的淋巴結腫大。鼻子下面上火起泡大部分是單純性皰疹引起,臨床可以用抗病毒的溶液或者葯物治療,也可以用清熱解毒的中葯進行治療。

㈥ 鼻子上長皰疹怎麼辦

鼻子上長皰疹一般屬於單純皰疹,這是常見的皮膚疾病,而且有傳染性,一定要及時治療,可以採取一般的葯物治療,和抗感染治療,中醫治療單純皰疹效果也很好。

一、單純皰疹的治療
1.一般治療 小范圍淺表處皮膚黏膜的單純皰疹病損可僅採用局部用葯抗感染治療,對症狀較重,尤其重要臟器受累的患者則應給予全身性抗感染用葯及相應的對症支持治療,腸溶阿司匹林口服可用於皮膚黏膜皰疹部位疼痛顯著者,生殖器皰疹患病期間應禁止性生活,對某些患者而言,應與易感人群實行必要的隔離。
2.抗感染治療 淺表處的皰疹病損可以局部用葯,例如3%阿昔洛韋軟膏或0.5%碘苷(idoxuridine)軟膏塗搽患部,疑有細菌性感染者,可外用金黴素或新黴素軟膏,中葯藤黃系藤黃科植物分泌的一種乾燥膠質樹脂,具有抗皰疹病毒,抗菌消炎,止痛收斂等作用,據報告,以30%藤黃酊1次/d或2次/d外搽患部,對於生殖器皰疹的淺表處病損有較好的療效,由於眼部皰疹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故應積極治療;採用0.1%碘苷滴眼液滴眼,1次/h,病情緩解後可延長給葯間歇,病損面積較大者也可外用3%硼酸濕敷局部。

對病情較重者或局部用葯難於奏效者,應採用口服或注射途徑進行抗病毒葯物的全身性用葯:反復發作的生殖器皰疹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韋200mg/次,5次/d,共7天;也可口服鹽酸伐昔洛韋300mg/次,2次/d,共7天,個別病例可能對阿昔洛韋過敏,應予注意。
伐昔洛韋口服後能迅速被吸收,在體內轉變為阿昔洛韋,其生物利用度是阿昔洛韋的3~4倍,因此,同等療效下可降低葯物用量,減少其不良反應,重症患者應靜脈滴注阿昔洛韋5mg/kg體重,1次/8h,共5~7天,用葯期間應多飲水,或在必要時予以靜脈補液,以避免阿昔洛韋在腎小管內析出結晶,導致腎損害。

二、單純皰疹中醫治療
1.風熱蘊膚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葯】辛荑清肺飲(顧伯華《中醫外科臨床手冊》):辛荑、桑葉、菊花、板藍根、銀花、連翹、黃芩、山梔、鮮蘆根(去節)、生石膏(打碎)。水煎服,每日1劑。
2.肝膽濕熱
【治法】清瀉肝膽濕熱。
【方葯】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芩、山梔、生地、澤瀉、木通、板藍根、車前子(包)、生大黃(後下)、生甘草。水煎服,每日1劑。
3.陰虛內熱
【治法】養陰清熱解毒。
【方葯】增液湯加味:生地、玄參、天花粉、知母、黃柏、地骨皮、馬齒莧、紫草、板藍根、白茅根。水煎服,每日1劑。
4.熱毒熾盛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方葯】黃連解毒湯加減:黃連、梔子、黃芩、黃柏、生地、銀花、丹皮、茅根。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