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口唇皰疹史
擴展閱讀
急性蕁麻疹應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發燒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症狀 2025-04-16 16:50:16

口唇皰疹史

發布時間: 2025-04-10 19:12:02

①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1.臨床診斷依據:
a)口唇或生殖道皰疹史,或本次發病有皮膚、黏膜皰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症狀。
c)明顯精神行為異常、抽搐、意識障礙及早期出現的局灶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征。
2.化驗及輔助檢查依據:
a)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輕度增高。
b)EEG:常出現彌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單側或雙側顳、額區異常更明顯,甚至可出現顳區的尖波與棘波。
c)頭顱CT檢查:大約有50%的HSE患者出現局灶性異常(一側或兩側顳葉和額葉低密度灶),若在低密度灶中有點狀高密度灶,提示有出血。在HSE症狀出現後的最初4~5天內,頭顱CT檢查可能是正常的,此時頭顱MRI對早期診斷和顯示病變區域幫助較大,典型表現為在顳葉內側、額葉眶面、島葉皮質和扣帶回出現局灶性水腫,MRI T2相上為高信號,在FLAIR相上更為明顯。盡管90%的患者在1周內可以出現上述表現,但一周內MRI正常不能排除診斷。
d)CSF常規檢查:壓力正常或輕度增高,重症者可明顯增高;有核細胞數增多 [(50~100)×10∧6/L],可高達1000×10∧6/L,以淋巴細胞為主,可有紅細胞數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損傷則提示出血性壞死性腦炎;蛋白質呈輕、中度增高,糖與氯化物正常。
e)CSF病原學檢查:包括:① 檢測HSV特異性IgM、IgG抗體:採用Western印跡法、間接免疫熒光測定及ELISA法,採用雙份血清和雙份腦脊液做HSV-1抗體的動態觀察,雙份腦脊液抗體有增高的趨勢,滴度在1∶80以上,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血與腦脊液的抗體比值<40,均可確診;② 檢測CSF中HSV-DNA:用PCR檢測病毒DNA,可早期快速診斷,標本最好在發病後2周內送檢。
f)腦活檢:腦活檢是診斷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金標准。可發現非特異性的炎性改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電鏡下可發現細胞內病毒顆粒。
3.確診依據:
a)雙份血清和腦脊液檢查發現HSV特異性抗體有顯著變化趨勢。
b)腦組織活檢或病理發現組織細胞核內包涵體,或原位雜交發現HSV病毒核酸。
c)CSF的PCR檢測發現該病毒DNA。
d)腦組織或CSF標本HSV分離、培養和鑒定。 1)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帶狀皰疹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脊神經後根以及腦和脊髓的感覺神經節,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病毒被激活、復制、增殖,沿感覺神經傳到相應皮膚引起皮疹,另一方面沿神經上行傳播,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炎或腦膜炎。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發生腦部症狀與發疹時間不盡相同,多數在皰疹後數天或數周,亦可在發病之前,也可在無任何皰疹病史。臨床表現包括發熱,頭痛,嘔吐、意識模糊,共濟失調、精神異常及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征。病變程度相對較輕,預後較好。患者多有胸腰部帶狀皰疹的病史,頭顱CT無出血性壞死的表現,血清及CSF檢出該病毒抗體和病毒核酸陽性,可資鑒別。
2)腸道病毒性腦炎:該類病毒除引起病毒性腦膜炎外,也是病毒性腦炎的常見病因之一。多見於夏秋季,呈流行性或散發性發病。表現為發熱、意識障礙、平衡失調、癲癇發作以及肢體癱瘓等,一般恢復較快,在發病2~3周後症狀即自然緩解。病程初期的胃腸道症狀、CSF中PCR檢出病毒核酸可幫助診斷。
3)巨細胞病毒性腦炎:本病臨床少見,常見於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或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臨床呈亞急性或慢性病程,表現意識模糊、記憶力減退、情感障礙、頭痛和局灶性腦損害的症狀和體征。約25%患者MRI可見彌漫性或局灶性白質異常。CSF正常或有單核細胞增多,蛋白增高。因患者有艾滋病或免疫抑制的病史,體液檢查找到典型的巨細胞,PCR檢測出CSF中該病毒核酸可資鑒別。
4)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急性發病,表現為腦實質、腦膜、腦干、小腦和脊髓等部位受損的症狀和體征,故症狀和體征表現多樣,重症患者也可有意識障礙和精神症狀。因病變主要在腦白質,癲癇發作少見。影像學顯示病灶在皮質下白質多發病灶,以腦室周圍多見,分布不均,大小不一,新舊並存,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病毒學和相關抗體檢查陰性。而HSE為腦實質病變,精神症狀突出,智能障礙較明顯,少數患者可有口唇皰疹史,一般不會出現脊髓損害的體征。

② 嘴唇上長泡還有癢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復中,很多人會制遇到嘴角爛嘴邊還起小水泡的情況, 這 是口唇皰疹。口唇皰疹是由於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中醫被稱為"上火",好發於口唇,口角,常由感冒,發熱,疲勞,睡眠不足,心情抑鬱,緊張焦慮等因素,致使免疫力下降,使潛伏於體內的皰疹病毒大量繁殖,導致嘴角起泡而發病。開始有灼熱感,繼而群集水泡,糜爛,結痂,病程約一周左右,可復發。
口唇皰疹常在口唇黏膜處出現針頭大小的小皰,常為一群,也有兩三群,自覺有輕度燒灼感,歷時一周左右可自愈,亦可反復發作。如果皰疹出現後因機體免疫機制的調整不當,或破潰後而繼發感染,會延長病程。
預防口唇皰疹,首先要保證睡眠時間,中午要午睡。其次,注意調整飲食結構,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補充各種維生素,不應單純吃清淡類食品,應葷素結合,要吃飽吃雜,多飲水,保持體內營養平衡,這樣才能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口唇皰疹的發生。發熱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要養成進食後漱口,睡覺前刷牙,特別是刷牙後不再吃東西的好習慣,每天最好用淡鹽水漱口1至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