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治療蕁麻疹食療偏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症狀包括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食療偏方,供患者參考:
1.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等。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適用於蕁麻疹。
2. 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等。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適用於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3. 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等。將葯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後洗,每日1次。適用於蕁麻疹。
4. 黃芪10克,白術、防風等。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適用於調和營衛,益氣固表,對蕁麻疹有效。
5. 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等。水煎服,日2劑,分2次服。適用於蕁麻疹。
6. 熟地9克,當歸、白芍等。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適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7. 玉米須15克,已發酵好的酒釀l00克。將玉米須放入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適用於蕁麻疹。
8. 三七與去骨雞肉搭配食用。三七切成薄片,用雞油或豬油炸黃,加入雞肉拌勻後蒸燉食用。適用於陽虛氣弱及氣血兩虛所致的蕁麻疹。
9. 醋、木瓜與生薑搭配食用。3味共入砂鍋煎煮後食用。適用於蕁麻疹,屬風寒外襲者。
以上食療偏方僅供參考,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同時,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和衛生,避免接觸過敏原和刺激性物質,以預防蕁麻疹的發生和復發。希望這些食療偏方能夠為您的健康帶來幫助。
❷ 治療蕁麻疹的中醫食療和敷治小偏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是由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引起尊麻疹的原因很多,細菌、病毒寄生蟲都可以成為過敏源,花粉、灰塵、化學物質,甚至有的食物也能成為過敏源病。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症狀:局部或全身皮膚突敬散然出現紅色亮耐氏腫塊。
治療蕁麻疹的中醫食療和敷治小偏方:
1、芝麻根煎汁清熱止癢
原料:芝麻根適量。
製法:將芝麻根洗干凈後,放入鍋中,加水煎熬,去渣取汁,用汁液清洗患處。
功效:芝麻根味苦,性涼,具有清肝利濕、活血消腫的功效。對治療蕁麻疹、眩暈、肝炎、肺結核、腎炎浮腫、痔瘡、腫毒等有療效。
2、韭菜方清熱散風
原料:韭菜適量。
製法:將韭菜洗干凈晾乾,然後將其烤熱,用氣塗擦患處。
功效:韭菜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食物纖維等。
3、糖醋方散瘀解毒
原料:紅糖l00克,姜50克,醋適量。
製法:先將姜切成絲狀,然後將紅糖、姜和醋放入鍋中煮沸2次,去渣取汁,加溫水調服,每日3次。
功效:此方對治療過敏性風疹有很好的療效。
4、菜子油外敷方治療風疹、濕疹等
原料:生菜子油適量。
製法:將菜子油均勻塗擦在患處。
功效:此方具有解毒、消腫、祛濕的功效。在治療期間注意不要用水清洗患處。
治療蕁麻疹的中醫按摩手法:
取穴:曲池、足三里、隔愉、百蟲穴
按揉雙側曲池穴各l分鍾,做10次左右;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80次左右;用單掌橫擦隔俞穴處畝枝的肌肉,然後再捏擠該處,反復8次左右;最後再捏拿百蟲穴,左右各5次。
❸ 蕁麻疹該怎麼治療偏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皮膚病,通常在潮濕季節或人體接觸過敏原時出現。治療蕁麻疹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葯物治療、偏方治療等。以下是一些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1. 草葯治療:一種常見的治療蕁麻疹的民間土方是使用草葯,如百部、樟腦等,具有解毒、止痛、止癢的功效。
2. 食療:有些食療方案,如使用芋頭莖豬排、芝麻根等,可以起到出熱散風、止癢的效果。
3. 葯酒療法:將薄荷、苦參等葯材浸泡在白酒中,製成葯酒,使用棉簽蘸取葯酒塗抹患處,每天三次,治療丘疹樣蕁麻疹。
4. 熏洗療法:使用鮮紅蘿卜煮水熏洗身體,可以治療蕁麻疹。
對於小兒蕁麻疹,除了上述治療方法外,還需要注意隔離、休息、飲食和皮膚清潔等方面的護理。同時,家長還需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及時發現並發症並進行治療。
以下是一些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1. 蟾蜍湯:用活蟾蜍煮爛後過濾去渣,留湯備用,用於清洗患處。
2. 韭菜治蕁麻疹:用韭菜擦患部或煮水後熏洗患處。
3. 菜子油治腫毒風疹:使用生菜子油塗抹患處。
4. 醋糖姜湯:用於治療因過敏引起的周身風疹。
5. 白僵蠶芥穗蟬蛻治蕁麻疹:將白僵蠶、荊芥穗、蟬蛻等葯材煎水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偏方並非適用於所有蕁麻疹患者,使用前建議先咨詢醫生或專業人士的建議。此外,對於小兒蕁麻疹患者,家長更應謹慎選擇治療方法,確保安全有效。如果病情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