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濕疹分什麼類型呢
濕疹的西醫分型:
1.急性
2.亞急性
3.慢性
濕疹的中醫分型:
分型可分為三種,一是濕熱並盛型,也就是急性濕疹;還有就是脾虛濕盛型,這類型相當於急性或亞急性濕疹;最後一種是血虛風燥型,也就是相當於慢性。
❷ 寶寶一到熱天身上就癢,一抓就起小紅泡 是怎麼回事,要怎樣搞才會好
應該是起濕疹了,建議帶寶寶到醫院檢查確診。寶寶濕疹是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也就是常說的奶癬,通常在生後第二或第三個月開始發生。好發於顏面及皮膚皺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輕至痊癒。但也有少數病例繼續發展至兒童期甚至成人期。寶寶濕疹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抗過敏的益生菌台敏樂,對症處理,改善過敏體質,效果很好,還能有效的提高寶寶的免疫力,調理胃腸道,最主要的是安全無副作用,非常適合寶寶服用。同時可以配合一些外用葯膏,例如敏芙本草集抑菌膏,純中葯配方,溫和無刺激,快速解決寶寶濕疹瘙癢反復問題。 寶寶濕疹的臨床表現和分型 1.滲出型濕疹:常見於肥胖型嬰兒,初起於兩頰,發生紅斑、丘疹、丘皰疹,常因劇癢搔抓而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2.乾燥型濕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出。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常因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❸ 小兒濕疹中醫治療方法 小兒濕疹中醫辨證分型
小兒濕疹中醫治療方法
對於嬰兒濕疹,可以使用荊芥、防風、白鮮皮、地膚子、苦參、艾葉各15克,川椒4.5克。將這些葯材加清水適量煎沸,然後倒入盆內,待水溫適宜後,外洗患處。每日早、晚各洗1次。此法具有祛風滲濕、消炎止癢的功效。
對於另一種類型的濕疹,可以使用鮮女貞葉60克,地骨皮、生大黃、松花粉、青黛各30克,川黃柏15克,枯礬9克。先煎煮前兩味葯材,將葯液倒入盆中備用,再將後五味葯材共研成細末,備用。使用時,先用葯液溫洗患處,洗後拭乾,再取葯粉撲擦患處。每日早、晚各洗擦1次,此法解毒涼血、收濕止癢。
對於脂溢性嬰兒濕疹,可以使用地榆、川黃柏、野菊花、苦參、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百部等量。每日1劑,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連渣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次15分鍾,每日3-5次,此法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祛風止癢。
對於嬰兒濕疹,還可以使用蒼耳草(全株)30克,蛇床子、白鮮皮、蒼術、苦參、生大黃、川黃柏、地膚子各15克。上葯加清水適量煎沸,倒入盆內,待溫後外洗擦患處。每日早、午、晚各1次,此法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小兒濕疹中醫辨證分型
濕熱並重型濕疹表現為發病急、病程短。患者可伴有身熱心煩、口渴、大便秘結等症狀,濕疹皮損表現為潮紅,並有輕度腫脹,可出現粟疹成片或水皰密集現象,如抓托,可出現滲液流津,瘙癢不止。舌質紅,舌苔白或黃,脈弦滑或滑數。
脾虛濕盛型濕疹病程日長。患者有口渴、大便不幹或溏泄等症狀,濕疹病變處可出現粗糙肥厚或兼有少量滲液,皮處還會有丘疹、丘皰疹及小水皰,皮膚伴有輕度潮紅、瘙癢,皮損可見抓痕鱗屑,伴有納食不香,身倦等症狀。舌質淡、舌體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或膩,脈沉緩或滑。
血虛風燥型濕疹病程長。皮損可出現粗糙肥厚、角化皸裂,皮損表面可有抓痕、血痂,病處皮損顏色暗或呈色素沉著。舌質淡,舌體胖,舌苔白,脈沉細或沉緩。
❹ 濕疹分成幾種
濕疹是由多種來內外因素引起的自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伴有明顯瘙癢,容易復發。濕疹具有對稱性、復發性、瘙癢性、滲出性及多形性等特點。臨床上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及慢性濕疹。
其中,急性濕疹表現為丘疹、丘皰疹,嚴重時可出現水泡、滲出明顯。亞急性濕疹常因急性濕疹炎症減輕或處理不當後發展而來。表現仍有丘疹,滲出較前減少,可有少量鱗屑。慢性濕疹是由急性及亞急性濕疹遷延而來,也可由輕度而持續的刺激引起的,一開始就表現為慢性化,主要表現為暗紅斑、丘疹、抓痕、鱗屑及色素沉著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