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濕疹變好的症狀
患者濕疹慢慢出現變好的情況,就是指症狀、體征以及臨床自我感覺會有明顯減退的情況,比如劇烈瘙癢感發作頻率逐漸減少,而且瘙癢感也逐漸變得沒有那麼強烈;患者本身在皮膚損害部位的丘疹、丘皰疹逐漸慢慢變小,局部滲出可以慢慢減少,出現明顯結痂的情況。有的患者在逐漸好轉的過程當中,可以出現局部明顯的色素沉著現象,這也是比較正常的。有些慢性濕疹的患者雖然平時會有皮膚增厚的情況,隨著濕疹慢慢好轉,皮膚會慢慢變薄,逐漸恢復正常的皮膚狀態。
『貳』 濕疹變慢性了怎麼治療
患者出現慢性濕疹以後往往會伴有皮膚明顯增厚的情況,針對於這種情況建議應用強效糖皮質激素軟膏進行外塗,比如常用的曲安奈德軟膏以及地塞米松軟膏都是可以選擇的。患者同時還可以應用爐甘石洗劑進行外塗,緩解劇烈的瘙癢感;可以應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就是他克莫司軟膏等,但這個葯物價格比較貴。皮膚明顯增厚的患者還需要保持皮膚濕潤,因為有時候皮膚增厚以後會出現明顯的乾裂,平時可以外塗成分簡單的潤膚露,可以應用尿素維生素E軟膏進行外塗,患者可以口服抗組胺類葯物,緩解劇烈瘙癢感。
『叄』 得了慢性濕疹該怎麼辦 針對病因來根治
濕疹是一種炎症性皮膚病,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特點為劇烈瘙癢和反復發作。典型的濕疹會滲出淡黃色液體,尤其是在搔抓後,乾涸後會結痂。然而,轉為慢性後,皮膚會因反復搔抓而增厚,變得粗糙、乾燥,紋理加深。濕疹的病因復雜,內在因素主要包括免疫失衡和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外在因素則包括乾燥寒冷的環境、過度洗滌、接觸致敏物質或服用某些葯物與保健品、食品添加劑等。
濕疹的皮損症狀多形,按發病緩急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期。濕疹會反復發作,影響生活質量,少數患者可能發展為紅皮病,甚至危及生命。通過合理的預防和治療,濕疹是可以得到控制的。治療的關鍵是找出並去除病因,預防復發。
濕疹患者除了及時治療外,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首先,應仔細尋找發病原因,例如,原來無濕疹的患者在服用某些降壓葯後發病,可能與葯物中的鈣離子拮抗劑有關;患有皮膚癬菌病後發生濕疹的患者,尤其是50歲以上的患者,可能與機體免疫失衡有關。其次,應堅持使用保濕劑,洗浴後使用具有皮膚屏障保護功能的保濕劑能起到輔助治療和顯著減少復發的作用。此外,注意個人衛生也很重要,但也要避免過於頻繁的洗滌或用很燙的熱水洗澡,以免破壞皮膚屏障,誘發和加重病情。
另外,個人情緒因素也可能影響濕疹的發病。心情苦悶、疲勞、抑鬱、憂慮、緊張等情緒加上氣候的轉變都可能成為患上濕疹的原因。此外,濕疹還可能是身體病變引起的並發症,如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
『肆』 濕疹有什麼表現
濕疹的表現具有多形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急性期濕疹:
- 滲出:皮膚會出現滲出液。
- 糜爛:皮膚表面可能形成糜爛面。
- 紅斑與丘疹:伴有紅斑,以及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
亞急性期濕疹:
- 皮損乾燥:相比急性期,皮損較為乾燥。
- 滲出較少或無滲出:滲出情況減少或沒有滲出。
- 紅斑與丘疹持續:紅斑和丘疹依然存在,但可能不如急性期明顯。
慢性濕疹:
- 皮膚乾燥脫屑:皮膚呈現明顯的乾燥和脫屑狀態。
- 皸裂:嚴重者可能出現皮膚皸裂。
在治療方面,根據濕疹的不同階段和表現,醫生會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溶液濕敷、糖皮質激素乳膏外用以及配合尿素乳膏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