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俗稱什麼
擴展閱讀
急性蕁麻疹應注意那些 2025-04-16 17:11:44
水痘發燒豆瓣 2025-04-16 17:03:00
小兒皰疹性咽頰炎症狀 2025-04-16 16:50:16

蕁麻疹俗稱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4-08 14:35:38

蕁麻疹的「蕁」讀qian還是讀qian

蕁麻疹的蕁讀xún,而不是讀qian。

這是因為蕁是一個多音字,它有兩個讀音:qián和xún。其中,qián是蕁麻疹的正確讀音,而xún則用於蕁麻疹的另一個讀音。

3、症狀多樣化:蕁麻疹的症狀多樣化,可以是皮膚瘙癢、紅腫、風團等表現,也可以是頭痛、發熱、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會因人而異,因此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治療方案。

4、病程慢性:蕁麻疹的病程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慢性蕁麻疹的病程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給患者帶來長期的不適和困擾。

5、易復發:蕁麻疹是一種易復發的疾病,患者可能會經歷多次發作。特別是在接觸過敏原或免疫力下降時,更容易誘發蕁麻疹的發作。

⑵ 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民間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中醫稱之為「癮疹」、「風痦痞」或「赤白游風」。這種病症的特點是皮膚上會出現紅或蒼白色的小風團,這些風團的大小不一,瘙癢感強烈,出現和消失沒有固定的模式,不留痕跡。如果反復發作超過六周,則被定義為慢性蕁麻疹。

風團是由於皮膚或黏膜的小血管發生反應性擴張和滲透性增加所引起的一種暫時性、局限性水腫反應。如果這種反應發生在眼瞼、口唇、陰部等疏鬆部位,患處會出現突然的水腫,邊緣模糊不清,伴有麻木和輕微的瘙癢;若發生在胃腸道黏膜,可能導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在喉頭或支氣管部位,可能引發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若風團廣泛分布,還可能伴隨面色蒼白、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脈搏微弱以及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的症狀。

蕁麻疹的高發病率和頻繁復發主要是由於其復雜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誘發蕁麻疹的因素眾多,包括食物、葯物、動植物、氣候冷熱、皮膚受壓、感染、精神緊張、體內疾病,甚至是吸入花粉、塵蟎或化學氣味等。這些因素都可能通過不同的途徑引發蕁麻疹,如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釋放,進而引起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及液體滲出,形成風團。

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主要涉及變態反應。大多數情況下,它是I型變態反應,即免疫系統對某些物質過度反應,釋放組胺等炎性介質,導致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和液體滲出,從而形成風團。少數情況下,可能是II型或III型變態反應,炎性介質除了組胺外,還包括緩激肽、5-羥色胺和纖維蛋白溶酶等,這些物質也能引起蕁麻疹。

根據中醫理論,蕁麻疹的症狀符合風邪善行而數變的特性。其基本病機在於稟賦不耐,風邪侵襲肌膚,導致營衛失和。外風常與其他外邪合邪致病,如風寒、風熱、風濕之邪侵襲肌膚,導致營衛失和而形成風團;內風則多由食用腥膻、辛辣發物,導致腸胃蘊濕動風,內不得疏泄,外不得宣散,從而引發蕁麻疹。

⑶ 什麼是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因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引起的局限性水腫反應。這種疾病表現為身體突然出現瘙癢性、紅色風團或皮疹,但通常在24小時內完全消退。這些風團有時呈現為紅色,有時則是蒼白色。

蕁麻疹的症狀多種多樣,其嚴重程度和表現形式也因人而異。除了上述提到的風團和皮疹外,患者還可能出現其他不適症狀,如呼吸困難、胸悶、腹痛等。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數小時至數天,甚至更長時間。值得注意的是,蕁麻疹並不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因此患者無需擔心會傳染給他人。

關於蕁麻疹的成因,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但研究表明,蕁麻疹可能與某些食物過敏、感染、葯物反應、環境因素等有關。此外,精神壓力和情緒波動也可能誘發或加重蕁麻疹的症狀。因此,在治療蕁麻疹時,除了針對症狀進行緩解外,還需要考慮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習慣。

針對蕁麻疹的治療,通常採取的方法是使用抗組胺葯物來緩解症狀。這些葯物能夠減輕瘙癢和腫脹,並縮短病程。然而,長期使用抗組胺葯物可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如嗜睡、口乾等。因此,在使用這些葯物時,需要遵循醫生的建議,並注意觀察不良反應。

除了葯物治療外,患者還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來減輕蕁麻疹的症狀。例如,避免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避免過度搔抓皮膚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情緒穩定也有助於緩解蕁麻疹的症狀。

總的來說,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雖然症狀可能會令人不適,但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適當的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出現蕁麻疹的症狀,建議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⑷ 蕁麻疹是什麼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一種皮膚疾病,其特徵是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導致局部出現水腫反應。這些反應通常在2至24小時內自行消退,但會反復出現新的皮疹,病程可持續數日至數月,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蕁麻疹的病因十分復雜,大約四分之三的患者無法確定其發病的具體原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然而,一些常見的誘因包括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葯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以及遺傳因素等。了解這些誘因有助於患者更好地預防和控制蕁麻疹的發作。

對於蕁麻疹的治療,主要是尋找和去除病因,同時輔以對症治療。在出現蕁麻疹症狀時,患者應避免搔抓皮膚,以防加重症狀或引發感染。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也有助於預防和減輕蕁麻疹的發作。

總的來說,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病因復雜多樣。雖然大多數患者無法確定具體病因,但通過了解常見的誘因和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可以顯著降低蕁麻疹的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同時,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也是控制蕁麻疹症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