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薑可以治蕁麻疹嗎
由於小孩子身體抵抗力比較低,容易出現過敏,春季經常有一些人得蕁麻疹,那蕁麻疹如何治療呢對於久治不愈的蕁麻疹病人,治療蕁麻疹可以採用一些臨床效果顯著的外用葯物進行治療,如國外的斯汀可林,是目前治療蕁麻疹療效最好的葯物,見效徹底。國內這方面的葯物尚少,療效徹底的更是少之又少,中葯治療比較理想,但也較緩慢,由於臨床變現比較復雜,辨證時也需結合醫生的臨床經驗。堅持應以中葯調理為主,同時配合情志、飲食、針灸等療法,大家知道生薑可以治蕁麻疹嗎
蕁麻疹是過敏引起的情況,一般生薑對於蕁麻疹是沒有效果的情況,大家不要輕信這些方法。
得了蕁麻疹飲食禁忌內容:
1、魚、蝦、蟹及其它海產品。這也是容易引起過敏的一組食物,經常會引起蕁麻疹等。
2、牛奶和雞蛋。牛奶和雞蛋在食物過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這兩種食物過敏的病人不僅人數多,而且多數病情嚴重,因過敏而致死的病例屢見不鮮。
3、核果類食物。如核桃、榛子、杏仁、開心果、腰果等,對這類食物過敏者雖然不多,但過敏者症狀可以非常嚴重,有人吃一粒腰果即可因喉水腫窒息致死。
4、食物添加劑。食用色素、防腐劑、保鮮劑、調味劑過敏者較多,其中以檸檬黃(5號黃)引起的哮喘最為多見。
5、某些發酵的食品。如啤酒,有些病人對啤酒花過敏,有些病人則對食用酵母過敏,有些人則為食用真菌過敏。
6、油科作物。如花生、黃豆、芝麻、葵花籽等,這些食物不但畜含油類而且含蛋白質,也是重要的過敏原。
通過小編的介紹,生薑是不可以治蕁麻疹的,得了這種疾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並要注意飲食,飲食得當可以加快疾病的恢復,另外本網傳染病安全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蕁麻疹的知識,有時間大家可以多關注一下。
2. 治療慢性尋麻疹的民間偏方
在民間,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有很多,其中肚臍拔火罐的方法廣為流傳。小時候我常起蕁麻疹,後來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試用後,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僅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再未復發。
對於久治不愈的蕁麻疹,老中醫傳授了一種偏方:將小白菜500克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僅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針對小兒蕁麻疹,有偏方推薦使用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還有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另外,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濃縮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中醫專家認為,蕁麻疹應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方可奏效。因此,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是關鍵。這里列出的偏方僅供參考,務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方1:【組成】食醋20~30毫升。【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主治】慢性蕁麻疹。
方2:【組成】生薑20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蔥白2根。【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主治】風寒型蕁麻疹,證見遇風或寒後皮膚發癢,疹塊色淡不鮮,舌淡苔薄,脈細弱。
方3:【組成】韭菜150克、大蔥50克、白酒30毫升。【用法】水煎日服2次。【主治】蕁麻疹。
方4:【組成】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用法】砂鍋煮至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分早晚2次吃完。每天1劑,連服7~10劑。【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5:【組成】蜂糖30克、黃酒60毫升。【用法】合勻燉溫,空腹服,每天1劑,治癒為度。【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6:【組成】麥麩250克、醋500毫升。【用法】上葯混合攪勻,入鐵鍋炒熱,裝入布袋,搓擦患處。【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7:【組成】大蒜(打碎)15克、食鹽15克、明礬12克。【用法】水煎,乘熱洗患處。【主治】蕁麻疹。
方8:【組成】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用法】煮後外擦患處。【主治】蕁麻疹。
3. 用姜能擦好蕁麻疹嗎
用姜不能擦好蕁麻疹,有時候反而會使蕁麻疹的症狀加重。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表現是皮膚上出現紅斑、風團,伴有明顯的瘙癢。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往往是食物、葯物過敏,或者是感染因素、環境因素,甚至物理因素,都可以誘發蕁麻疹。
治療蕁麻疹,要去除這些過敏原和刺激因素,然後使用抗組胺葯物,比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西替利嗪等進行治療,通常能夠較好的控制蕁麻疹的症狀。局部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等清涼、止癢的葯物,或者是採取冷濕敷的方式,通過降低體表溫度,也可以減輕局部的瘙癢症狀。但是使用生薑局部外擦,不能對蕁麻疹起到治療作用,有時候反而刺激皮膚,導致蕁麻疹症狀加重。所以出現蕁麻疹之後,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規范的治療,不要用一些偏方。
4. 生薑、大棗相伍,巧治蕁麻疹
生薑
大棗
生薑、大棗相伍在表可調和營衛,在里可以調和氣血。 成無己曰:「邪在營衛者,辛甘以解之,故用姜棗以和營衛,生發脾胃升騰之氣」,鄒澍曰:「大率棗與姜聯為營衛之主劑,姜以主衛,棗以主營。」
一女,45歲,自訴:每遇風寒周身及膚發癢,搔抓後起大小不一條狀丘疹團塊,呈淡紅色,以頭面、手足等部位為甚,得熱後可緩解,無定時發作已有3個多月。診為蕁麻疹,服用很多種西葯如撲而敏等,當時止癢,葯一停瘙癢又復來,吃此葯副作用如嗜睡、頭昏、全身無力等。近半年來遇風寒、著涼就感冒,體質較差,面色少華,納差懶言,肢體倦怠乏力。
檢查:舌質淡,苔薄白,脈弱。根據舌、脈,辨屬中氣虛弱,致肌表抗邪無力,風寒客於肌腠所發。治宜補中益氣,逐風散寒,調和營衛。
但患者反復表明懼怕中葯氣味,一聞見就惡心嘔吐。餘思慮片刻,想起生薑的功效為「止嘔聖葯」,是否能以食葯二用的生薑大棗煎湯內服,觀治療效果如何?患者樂意接受。遂囑其生薑二片,大棗10枚,每日1劑。
二診:上葯連服10劑,各症狀皆見輕,飲食大增,面色轉紅,肢體較前有勁,遇風寒皮疹明顯減少,瘙癢大減。葯已中病,效不更方,續服10劑後,吿知諸症痊癒。
蕁麻疹是一種膚起風團,伴有瘙癢的皮膚病。 根據其發病的特點,中醫學文獻中又有「鬼飯疙瘩」「風疹塊」等名。關於蕁麻疹的病因病機,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中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隱疹。」也就是說蕁麻疹是因外邪侵犯人體所致。《醫宗金鑒》中也說:「由汗出受風,或露卧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初起皮膚作癢,次發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明確指出了蕁麻疹發病一則是受風邪侵犯,二則是表虛之人容易得之,說明體質的內在因素。
本病不分年齡、季節、性別。發起突然,驟來速去,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亦可反復發作,數年不愈。治療一般採用風寒束表者,以疏風散寒為主;風熱郁膚者,以疏風清熱為主;血郁生風者,以活血祛風為主;脾虛受風者,以健脾祛邪為主。
治療本例患者其根源在於平日脾胃氣虛,中氣不足,抗邪能力差,而呈現上述一系列症狀表現。故使用生薑益脾胃,散風寒;大棗補脾和胃,益氣生津,二葯相伍,補脾益氣和胃,調和營衛,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服後各症見輕,飲食大增,面色轉紅,肢體強健。正如《紅爐點雪》中指出:「用補葯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葯得力。」後世之人常用姜棗作「葯引」,但用於此例患者,「葯證合拍」,故有顯效。又如古人所說,「用葯之妙,如將用兵,兵不在多,獨選其能,葯不貴繁,惟取其功」,正合此意。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 主辦
中醫葯知識 健康 養生 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葯》雜志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葯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5. 得蕁麻疹吃什麼中葯最好
蕁麻疹要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來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中葯針對治療,才能起到最好的療效。如果是風寒證,可以用桂枝湯來治療,主要組成是桂枝、芍葯、甘草、大棗、生薑。
如果有惡寒、怕冷的情況,可以加玉屏風散一起治療,它的組成是黃芪、白術、防風。如果是風熱證,可以考慮用涼血消風散來治療,組成是生地、當歸、荊芥、蟬蛻、苦參、白蒺藜、知母、生石膏和甘草,建議患者去正規的醫療機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辨證用葯,避免自行服葯治療。
6. 生薑能治的哪些皮膚病
生薑能治的皮膚病有蕁麻疹、痱子。
痱子: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蕁麻疹:生薑桂枝粥:生薑10片,桂枝3克(研末),粳米50克,紅糖30克,煮稀粥食,每日1-2次
從食療調理角度來說,蜂蜜和生薑對皮膚過敏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蜂蜜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補充微量元素對健康有幫助,同時蜂蜜有通便作用,可以幫助排毒。
生薑有發散的功能,可以幫助排出身體內的濕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簡單的食療可以幫助緩解過敏症狀,但如果只依賴這兩種食品來治療過敏性疾病,或者希望能調理身體後不再出現過敏,則是非常不科學的。
(6)生薑治蕁麻疹擴展閱讀:
生薑除了能治皮膚病,還可以治以下症狀:
1、治感冒-必須在沒有嗓子疼的時候
人們最熟悉的,就是生薑能治感冒,從過去的「紅糖姜水」到現在的「可樂姜湯」,不管哪種,都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這次感冒,沒有嗓子疼,更不能有扁桃體的紅腫,如果在後兩種情況時喝了姜湯,嗓子痛會加重,甚至掀起一場燎原之火。
因為姜是溫性的,而且比較燥,帶有嗓子疼的感冒至少是寒熱夾雜,甚至就是風熱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發燒的問題,解表葯也不能選擇溫燥的,不獨生薑。
荊芥杏仁之類的也不適合,所以,由後者組成的「感冒清熱顆粒」,也是嗓子疼時治療感冒的大忌。如果想用食療解決,最多用到蔥,蔥也是可以解表發汗的,但它溫的同時,性質是潤的,這也是為什麼,吃薑多了會上火,但是吃大蔥很少上火的原因。
2、治水腫-生薑一定帶皮吃
我們做菜時用生薑,一般都會刮皮,事實上,講究的廚師多要求帶皮。在中醫里,入葯治療水腫的時候,生薑也是一定要帶皮的,甚至是就用生薑皮。
有個名方叫「五皮飲」,治療的是各種水腫,包括腎炎水腫,妊娠水腫和經期水腫甚至還有腹水,其中用到了陳皮9克、茯苓皮24克、生薑皮6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通過健脾利水來消腫。
中醫認為,這五種皮,可以解決皮毛、體表的問題,除了浮腫,還有長在皮膚上的蕁麻疹,很多名醫也以此方為基礎。因此,如果想通過生薑透表發汗,特別是治療剛剛得的感冒,包括解決體表病患,生薑一定要帶著皮。
7. 生薑怎樣治蕁麻疹
生薑起到的作用是祛風除濕的作用,而蕁麻疹,中醫又稱為風疹,生薑水祛除身體里的邪風,自然有好轉,當然配合中葯治療效果更好,比如玉屏風散
8. 蕁麻疹可以用生薑擦嗎 蕁麻疹用什麼擦有效果
1蕁麻疹可以用生薑擦嗎
不可以用生薑擦,理由有二。
1、生薑擦蕁麻疹無效果
生薑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有解毒、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潤肺止咳的功效;用於脾胃虛寒、胃氣不和、食慾減退、惡心嘔吐、風寒或咳嗽,以及風寒感冒、惡風發熱、鼻塞頭痛等症。對於蕁麻疹的治療無效,患者不可亂試偏方。
2、蕁麻疹擦生薑可能會加重病情
生薑雖然具有解毒殺菌的作用,但其中含有的姜辣素也會刺激蕁麻疹患處,讓皮膚出現刺痛,加劇病情,不利於病情康復。
2
蕁麻疹用什麼擦有效果
1、醋酒擦拭
用料:52度白酒1份、醋2份。
做法:將上述材料混勻,外塗患處,每天2次,以止癢為度。
功效: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自覺惡風惡寒者。
2、馬齒莧
材料:新鮮的馬齒莧適量。
做法:馬齒莧清洗干凈,最好用鹽水浸泡幾分鍾,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將清洗好的馬齒莧搗爛,如果能取其汁的話更好,把搗爛後的馬齒莧或汁液直接敷塗於蕁麻疹患處5—10分鍾,每天可進行1—3次,直到蕁麻疹的痛、癢及疹子等症狀消除。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涼血、殺菌消炎、散瘀消腫、止癢止痛,適用於蕁麻疹、濕疹等多種病症。
3、韭萊
材料:新鮮韭菜一把(約0.25千克左右)。
做法:治療時左手捏緊韭菜,右手握刀從韭菜根部切掉一段,用切過的韭菜頭搽患處,等搽完韭菜汁時再切去一段,繼續搽患處。搽完一遍休息5~10分種,如還癢可搽第2遍,一般1次搽2~3遍,每日搽3次。
功效:韭菜味辛、甘,性溫,歸胃經、肝經、腎經,具有活血散瘀、理氣降逆、溫腎壯陽的功效。其韭汁葉含有揮發油、硫化物、苷類和苦味質等,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埃希菌、葡萄球菌均有抑製作用。
4、荊風散
組方:大風子50g、荊芥穗50g。
製法:大風子50g,搗碎,加水適量,煮沸20分鍾,冷卻至35C後使用,荊芥穗50g,粉碎,過120目篩,裝人布袋內備用。先將大風子水塗於患部,稍干後將荊芥穗粉均勻散布患處,然後用手掌來回反復揉搓,摩擦至手掌與患部產生熱感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風子味辛,性熱,有毒,具有祛風燥濕、解毒殺蟲的功效,荊芥穗味辛,性微溫,歸肺經、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的功效,兩葯配伍可加強疏風、散寒、止癢的功效,使用此方葯時配合用手掌來回反復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產生熱量,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葯物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3
根治蕁麻疹還需就醫治療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疾病,要想根治蕁麻疹,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過敏源,然後避免接觸,若找不到過敏原的,則需要口服抗組胺葯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抗過敏葯物或外用爐甘石洗劑、以上擦拭偏方等方法緩解治療,才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4
得了蕁麻疹要注意什麼
1、水溫不可過燙
因為用熱水燙洗蕁麻疹的話,皮膚上的毛細血管會加劇擴張,其瘙癢症狀不但不會減輕,而且還會出現滲液,病情會越來越嚴重。
2、避免食物添加劑
要避免包括餅干、冷飲、汽水、麵包、啤酒等,這些食物含有人工色素、酵母、防腐劑等成分,如果可以的話,去做個過敏原實驗,這樣就更明確自己吃什麼食物過敏。
3、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患有蕁麻疹的朋友們應該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易消化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局部水腫,對於減輕蕁麻疹症狀有很大的好處。
4、避免搔抓
蕁麻疹發作的時候瘙癢難忍,許多人都不由自主的去抓撓,可是這樣不但不能止癢,更會讓患病部位溫度提升,無形中讓血液釋放了更多的組織胺也就是過敏原病毒,反而會導致病情惡化。
5、避免食用「發物」
所謂「發物」,是指動風生疾、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誘發舊病加重新病。常見發物有肉類,如豬頭肉、蛋類、牛、羊、狗肉,鵝肉;有水產類,如魚、蝦、蟹等;有蔬菜類,如韭菜、竹筍、菠菜、蘑菇等;有水果類,如芒果、楊梅、荔枝;有調味品類,如蔥、姜、蒜、椒之類。
6、避免熱毛巾熱敷
熱可以使患病皮膚得到暫時的舒緩,但確是另一種刺激,這樣會導致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像有的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7、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進食要盡可能定時、定量,避免過飢過飽及偏食,尤其不能暴飲暴食、一次性進食過多蛋白質,同時飲酒或進食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會明顯降低胃腸道消化功能,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變質成蛋白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到體內,從而增加過敏發生的機會。
8、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日常要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要保持腋窩、會陰部、乳房等部位的清潔。要穿寬松、棉質的內衣,少穿緊身衣物。盡量避免使用過多化妝品和化學成分較多的洗面奶、爽膚水等。避免過多使用肥皂,橡皮手套,染發劑等易導致皮膚過敏的刺激性物質。
9、避免內外感染
了解自己的體質,避免使用易過敏的葯物。在皮膚被蚊蟲叮咬或出現刀傷、燙傷時,要及時清理患處,避免細菌滋生引起內外感染。
10、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
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保持愉快的心情,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這都會對預防蕁麻疹非常有利。
11、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以減少寒冷刺激誘發蕁麻疹;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