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兒水痘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平時要注意家長的衛生 另外不要帶寶寶去人密集的地方,以免傳染
『貳』 手足口和水痘的區別是什麼
手足口病和水痘的主要區別,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腸道病毒感染的急性傳染病,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最為常見,主要是感染5歲以下的嬰幼兒,其中3歲以下是比較高發的年齡。主要的臨床表現就是手、足、臀部出現皮疹,口腔出現皰疹,這就是典型的手足口病。如果累及神經系統,可以出現腦炎,易驚、頻繁的肢體抖動情況。水痘主要是由水痘-帶狀皰疹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中水痘的特點就是結痂、皰疹、丘疹都可以存在。水痘的皮疹分布主要是向心性分布,在軀幹部比較多,而手足口病是四肢比較多。手足口病和水痘的區別還是比較容易的。
『叄』 真假手足口應該如何正確識別
春暖花開時節,「手足口」再度來勢洶洶,寶爸寶媽們一時間嚴防死守,聞「手足口」色變。但是「手足口」是個特別狡猾的傢伙,在發病初期,它往往把自己隱藏在許多常見病里,症狀與許多疾病極為相似,讓寶媽們「傻傻分不清」。現在,搖籃小編就帶你看清「手足口」的各種「障眼法」,火眼金睛揪出並及早消滅真正的「手足口」,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真假手足口應該如何正確識別吧?
一、「手足口」與丘疹性蕁麻疹
丘疹性麻疹屬於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一般是因為昆蟲叮咬後而出現的水皰、丘疹等皮疹症狀,並不嚴重。
鑒別大法一:水皰特徵
丘疹性蕁麻疹的水皰呈皮膚色或淡紅色或淡褐色,摸起來較硬,大小不等,周圍無紅暈,患兒多會劇烈瘙癢,可群集或散布,多見於胸背和四肢。
手足口病多為大米狀的橢圓形白色水皰,周圍有紅暈,看起來比較干癟,不癢,多見於指腹、手掌心、腳掌心、口腔等部位。
鑒別大法二:伴隨症狀
丘疹性蕁麻疹一般伴隨強烈刺癢,以夜間尤為明顯,嚴重影響寶寶睡眠。
手足口病多不發癢,一般不會過度影響寶寶睡眠。
二、「手足口」與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而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中的柯薩奇16病毒引發的。
鑒別大法一:「痘痘」去哪兒
水痘的「痘痘」一般會遍布全身,以前後胸、腹背部最多。此外,頭皮、腳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現「痘痘」。
手足口病的「痘痘」則主要出現在口腔黏膜、手和腳部,同時伴隨口咽或口腔潰瘍症狀。
鑒別大法二:「痘痘」長啥樣
水痘一般在發熱的當天或第二天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痘疹,幾小時後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個頭稍大且皮薄,有癢感。一般病情會持續1—2周。
手足口病的「痘痘」個頭更小、顏色更紅,癢感不明顯。低熱的同時伴隨流涕、厭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狀。口腔黏膜上的皰疹大約1-3mm大小,皰破後即變成淺淺的糜爛、潰瘍,灼痛感很明顯;手心、足趾背面等易摩擦部位一般是紅色斑丘疹或水皰,幾個至幾十個不等。一般為7-10天。
鑒別大法三:伴隨症狀
水痘患兒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手足口病患兒會伴隨出現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三、「手足口」與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多是由皰疹病毒引起,以潰瘍為主;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所致,以皰疹為主。
鑒別大法:
口腔潰瘍的症狀為口腔、喉嚨、軟硬鄂、上下唇內側等處有小紅疹,大多不發熱。
手足口病則是在手心、腳心、口腔、臀部都有小紅疹,並且伴有發熱現象。
四、「手足口」與皰疹性咽炎
皰疹性咽炎是種比較特殊的感冒。在臨床門診中,一般每100個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個可能是皰疹性咽炎。
鑒別大法一:皰疹位置
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
手足口病多為嗓子里先有皰疹,後發展到手腳心,少見於長在手腳背,並伴有發燒。
鑒別大法二:疹子特徵
皰疹性咽炎的皰疹初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圍紅暈,以後變成發亮的皰疹,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
手足口病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
即使「手足口」兇猛又狡猾,但是寶爸寶媽們也有一雙火眼金睛。學會這些實用的小秘笈,「手足口」就將無處藏身。不必再疑神疑鬼提心吊膽,寶寶可以安心度過一個美妙的春天啦!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真假手足口應該如何正確識別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還有很多關於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肆』 手足口病與水痘的鑒別診斷
最簡單的,水痘為「向心性」分布,也就是說軀干多,四肢少,伴有癢感,一般為黃色半透明的水泡。手足口,主要為手心、腳心、口腔,為紅色的水泡,比水痘小。兩者都可以發熱,一般水痘發熱1-2天就開始出皮疹了,發熱一般達到38.5度以上。手足口發熱不高。
『伍』 水痘和手足口的區別
到夏季是手足口病常發的季節,尤其是3-5歲的兒童是易發人群。手足口病必須要及時的了,否則會影響到寶寶健康。除此之外,水痘也是寶寶易發的疾病,這兩病容易混淆,我們來了解 水痘和手足口的區別是什麼?
水痘和手足口的區別1、小兒手足口病的患兒,通常以3歲以下的寶寶最為多見,其次是3-5歲的寶寶;而水痘患兒1-6歲均可多見。
2、小兒手足口病患兒的皮疹主要出現在口腔黏膜、手和腳部,尤其是口腔黏膜多數都出疹子,同時伴發口炎或口腔潰瘍的也較多;而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處較多,四肢、頭面部少,手心 、腳心及口見。
3、小兒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中的柯薩奇16病毒引發,好發於每年的4-5月,6-7月份是發病的最高峰,8月份開始下降,9月份以後就很少見了,因此小兒手足口病的發病很有季節性;而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病季節是在冬春,夏季較少見。
手足口病預防手足口病對嬰幼兒普遍易感。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徵,多數患者可以自愈。疾控專家建議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托幼機構和家長發現可疑患兒,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及時採取控制措施。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療、休息,避免交叉感染。主要做好這些方面的控制。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該病染的關鍵。
預防原則該病至今尚無特異性預防方法。加強監測,提高監測敏感性是控制該病流行的關鍵。各地要做好疫情報告,托幼單位應作好晨間檢查,及時發現病人,採集標本,明確病原學診斷,並作好患者糞便及其用具的消毒處理,預防疾病的蔓延擴散。流行期間,家長應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的機會。醫院應加強預防,設立專門的診室,嚴防交叉感染。在伴有嚴重合並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區,密切接觸患者的體弱嬰幼兒可肌注丙球蛋白。
精彩推薦:
手足口病 小孩磨牙是什麼原因 一歲半寶寶食譜 2歲寶寶身高體重 寶寶消化不良怎麼辦 優質母乳是什麼顏色的 嬰兒洗澡要用沐浴露嗎 蚊香液對寶寶有害嗎 兒童理發器夾頭發怎麼辦
『陸』 手足口病與水痘怎麼區別
應該是水痘。
簡單的說
1、臨床表現不同:水痘是全身都會有,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發於軀干,後至臉、肩、四肢。,而手足口主要集中在手、足、臀、口腔等部位斑丘疹。
2、發病人群:水痘是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而手足口以3歲以下年齡人群為主。
以下僅供參考:
(一)一般處理與對症治療
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
(二)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三)小兒水痘的護理
首先、加強皮膚的護理,保持皮膚及粘膜的清潔,嚴禁孩子用手搔抓。
其次、要給孩子常洗臉、清潔口腔、勤換內衣褲和尿布,勤修指甲,勤曬被褥。孩子在發熱和出疹期間,要多卧床休息,多飲開水,吃容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品。
再次、水痘在立春後好發,傳染性很強,病孩的口腔分泌物、血液及皮疹內的水痘病毒,可以通過說話、咳嗽、打噴嚏等呼管制飛沫直接傳染給別人,也可通過污染的食具、玩具、衣服、尿布等間接傳染。所以水痘病兒從開始發病到全部痘疹脫痂為止,都要予以隔離,不與其他孩子接觸。當然病孩也不應該到托兒所去了。
『柒』 手足口與水痘的區別
手足口與水痘的區別:第一、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而水痘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第二、手足口病多發生於五歲以下的兒童,以嬰幼兒發病為主,水痘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以及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也會被傳染。第三、手足口病主要症狀是發燒,手足口及臀部出現丘疹樣的皮疹或者水皰,不癢,主要是痛的明顯,孩子可以因為口腔皰疹的疼痛而拒食。水痘以發熱,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紅色的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皮疹呈向心性的分布,癢的明顯,主要發生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皰疹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