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識別嬰兒是否出疹子
嬰兒出疹子,媽媽要學會如何辨別
一、濕疹症狀
1、濕疹一般沒有發熱、發燒情況。
2、濕疹是局部片狀分布,開始時皮膚發紅,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長疹子的部位會出現紅腫、斑點,還可能會脫屑或有小水泡,有些部位因為經常搔抓,可能會變厚,結痂。如果抓破皮膚,還可能發生感染。
3、濕疹出現的部位多半在臉部、胸口、屁股與肘外側等。
4、濕疹具有慢性、反復發作的特點,會很癢。只要一使勁就會更紅,好久也不下去。
二、幼兒急疹症狀
1、幼兒急疹一般是在發熱、發燒3-5天退燒後出現的。
2、最大的特徵是「燒退疹出」。體溫在39~40℃之間,熱退後周身迅速出現皮疹,並且皮疹很快消退,沒有脫屑、沒有色素沉著。
3、期間精神、食慾等都還可以。
4、幼兒急診不會反復出現。
三、痱子症狀
1、痱子多發生在夏天,不會有任何發燒情況出現。
2、痱子寶寶常見的皮膚急性炎症,汗孔阻塞是引起痱子的主要原因。
3、痱子的形態首先表現為寶寶滑滑嫩嫩的皮膚變得很紅,接著就會出現小紅疹,大概是針頭大小的丘疹或丘皰疹,中央有小白點,並且密集成片,突然出現並迅速增多。
4、寶寶長痱子的部位多在頸、胸背、肘窩、腘窩等部位,寶寶比成人更特殊一些的情況就是會在頭部、前額等處出痱子。
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是濕疹、幼兒急疹、痱子這三種情況,當然也可能是風疹、麻疹、玫瑰疹、但發生頻率不會很高。
⑵ 如何區分濕疹、皮炎、過敏性皮炎
皮炎是指由各種內、外部感染或非感染性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性疾患的一個泛稱,並非一獨立疾病,其病因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
過敏性皮炎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患者在發病的時候一般是接觸到了過敏原而引起的病症。患者在患病的時候身體的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癢,風團,脫發等病症的現象。
而對於濕疹也就是一種皮膚炎症的反應。這種病症是由內外因素相結合而引發的劇烈瘙癢的病症。
建議:
一、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
二、忌熱水燙洗;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特別是鹼性大的肥皂,對皮膚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可使皮炎、濕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時,最好選擇刺激性較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容易使濕疹加重或復發,都應禁忌。
五、忌盲目用葯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復。
六、要搞好個人衛生,經常洗澡,同時水溫不宜過高,以30攝氏度至40攝氏度為宜。
七、為了更好去除皮炎、濕疹的話建議你可外塗純中草葯的蘊磯霜來改善,每天兩次,長期如此就會好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