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耳蕁麻疹
擴展閱讀
小孩腳長濕疹怎麼辦 2025-04-09 20:35:48
皰疹怎麼避免 2025-04-09 20:32:04

耳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5-04-07 09:58:22

A. 耳朵後面長好多小疹子

寶寶耳朵後面出現紅色小疹子,可能是因為皮膚疾病,如濕疹、接觸性皮炎、丘疹性蕁麻疹、風疹等。 最好是盡快去醫院檢查,確定具體的病因,然後再做相應的治療。
1、濕疹:如寶寶耳後出現紅色粟狀小丘疹,同時還會出現紅腫、滲液、瘙癢等症狀,這可能與耳朵局部的皮膚出汗過多或過多潮濕有關。 家長應及時用溫水清洗寶寶,然後擦乾。 另外,可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爐甘石洗劑,也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等葯物。
2、接觸性皮炎:如寶寶耳朵後面出現較清晰、較濃密的紅色小丘疹,同時還會出現脹痛或瘙癢感,這可能是由於寶寶接觸蟎蟲、灰塵、動物皮屑,或者是用肥皂等鹼性物質清洗耳部,引起過敏反應。 要盡快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盡量不要再接觸。 另外,還可以外用地奈德乳膏、爐甘石洗劑,也可以服用左西替利嗪等葯物來治療;
3、丘疹性蕁麻疹:好發於春秋季節,常與蚊子、虱子、跳蚤等昆蟲叮咬有關,寶寶耳後出現綠豆樣到花生樣大小的紅色小疹子,並伴有劇烈的瘙癢感。 要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並且要經常更換床單。 外用爐甘石洗劑也可以選擇外用葯,也可以口服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
4、風疹:一般是由於機體抵抗力比較低,導致感染風疹病毒有關,常見的症狀是耳後皮膚及全身其他部位皮膚出現淡紅色點狀小丘疹,同時還會有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可以服用消風止癢顆粒或者是銀翹散等葯物來治療。

B. 小孩晚上睡覺耳朵發紅發熱是什麼情況

小孩晚上睡覺耳朵發紅發熱,這種情況可能與蕁麻疹有關。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或腫脹的斑塊,伴有瘙癢感。
蕁麻疹的反復發作往往與未能徹底脫離過敏原有關。過敏原可以是食物、葯物、環境因素等。因此,對於出現蕁麻疹症狀的小孩,建議到醫院進行過敏原測試,以確定具體過敏原。
找到過敏原是治療蕁麻疹的關鍵。只有明確並避免接觸過敏原,才能有效控制症狀,實現徹底治癒。日常生活中,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孩的飲食、接觸的環境,以及可能出現的其他過敏反應,以期盡早發現並避免過敏原。
此外,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避免塵蟎、寵物皮屑等常見過敏源。同時,確保小孩的飲食均衡,避免食用已知過敏的食物。如果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總之,小孩晚上睡覺耳朵發紅發熱,可能是蕁麻疹的信號。通過過敏原測試,找到並避免過敏原,可以有效控制症狀,實現長期的皮膚健康。

C. 蕁麻疹熱癢難耐!中醫師:按按耳朵排毒治過敏

【台中澄觀中醫 盧彥芝醫師】

蕁麻疹熱癢難耐!中醫師:按按耳朵排毒治過敏

蕁麻疹,發作時可以看到皮膚上出現膨起的疹塊,而後疹塊逐漸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熱癢感,若在真皮深層及皮下組織則可見血管性水腫,病人可能出現唇腫、目腫或手掌腫,更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喉頭水腫,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說來,蕁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六周內持續反復發作者為急性蕁麻疹,多因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過敏性的反應;反復發作超過六周者屬慢性蕁麻疹。在台灣的盛行率約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發率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記載的「風疹」、「癮疹」、 「赤疹」、「白疹」、「風疹塊」、「鬼飯疙瘩」等相關敘述接近現代醫學所稱的蕁麻疹。 中醫認為,造成蕁麻疹的原因多是體質免疫力差又面臨感染、飲食不當或者情緒變動過大或其他因子引起過敏性的反應。【台中澄觀中醫 盧彥芝醫師】

蕁麻疹熱癢難耐!中醫師:按按耳朵排毒治過敏

蕁麻疹,發作時可以看到皮膚上出現膨起的疹塊,而後疹塊逐漸增多相互融合,伴有熱癢感,若在真皮深層及皮下組織則可見血管性水腫,病人可能出現唇腫、目腫或手掌腫,更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喉頭水腫,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說來,蕁麻疹可分成急性和慢性兩種。六周內持續反復發作者為急性蕁麻疹,多因葯物、食物、感染或其他因子引起過敏性的反應;反復發作超過六周者屬慢性蕁麻疹。在台灣的盛行率約 20%,其中又以女性的好發率為男性的 2~3 倍。 古籍中所記載的「風疹」、「癮疹」、 「赤疹」、「白疹」、「風疹塊」、「鬼飯疙瘩」等相關敘述接近現代醫學所稱的蕁麻疹。 中醫認為,造成蕁麻疹的原因多是體質免疫力差又面臨感染、飲食不當或者情緒變動過大或其他因子引起過敏性的反應。 臨床常見證型 包括以下幾種: 1.風熱相搏證: 風疹團成紅色且相互融合成片,觸之有灼熱感,病人自覺搔癢難忍且 遇熱加劇,伴有輕微發熱、惡風,心煩口渴。此類型治療以疏風清熱為主。 2.風寒外束證: 風疹團色淡紅甚至偏白,若被風吹或接觸冷水,常會加重癢的症狀;伴有惡風畏寒。此類型治療以疏風散寒為主。 3.衛外不固證: 皮疹型態以丘疹為主,風疹團反而少見,多出現在出汗後受風發生,常搔癢不止。此類型治療以補氣加強固表為主。 4.氣血兩虛證: 風疹團的顏色淡紅或者不明顯,反復發作數月甚至數年不愈,有時甚 至在勞累後發作。此類型治療以益氣養血為主。 5.沖任失調證: 女性多見。風疹團主要分布在下腹、腰骶與大腿等區域,顏色淡紅,經前加重,經後逐漸消失。此類型治療以調攝沖任為主。 6.血瘀經絡證: 風團色澤暗紅或紫紅,多位於受壓迫的部位如腰帶、表帶、女性內衣 肩帶等。此類型治療以理氣活血、宣通經絡為主。 蕁麻疹常用耳穴: 肺、風溪、腎上腺、心、神門、內分泌、肝 如反復發作者,以肺和風溪為主穴,其餘為配穴 ,在穴位上貼王不留行子,按壓治療。每次選用一側耳穴,二側交替輪用。 1、風溪(蕁麻疹點) 定位:在耳輪結節突起處 ,指腕兩穴內緣。又稱過敏區。 主治:治療過敏性皮膚炎、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 定位:耳甲腔的中央周圍。 功用: 皮膚病、調節呼吸系統,排除體內毒物。 臻觀中醫於民國98年成立,主治項目包含內科、婦兒科、皮膚科、酸痛針傷科、過敏體質調理等,目前有台北、永和、台中三院區。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