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熱菲子和濕疹圖片區別
擴展閱讀
生殖器皰疹幾天發作 2025-04-06 23:16:47
嬰兒為什麼反復長濕疹 2025-04-06 22:44:12
皰疹吃火龍果 2025-04-06 22:29:04

熱菲子和濕疹圖片區別

發布時間: 2025-04-06 04:44:56

『壹』 濕疹和熱疹和痱子的區別圖片及護理方法

這段時間,浙大兒院皮膚科的醫生忙得團團轉,不少皮疹患兒都紛紛來就診,
「寶寶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看了好久才發現寶寶手臂、大小腿、PP上都是紅點點......」這樣的場景,很多媽媽並不陌生。
夏季是各種皮疹的高峰季,加上炎熱的高溫,寶寶們待在室內,空調長期開著,要是再加上作息不規律,一些蕁麻疹這些常見的皮疹可要主動惹上寶寶們了。
「野火燒不盡,高溫天又生。」來勢洶洶的皮疹讓寶寶受罪,媽媽們也焦慮不堪。
別著急,小南今天就把幾種常見的皮疹叨嘮叨嘮,看完這一篇,下次再遇上也能不怕不怕不拍啦~~~
所謂「十寶九疹」,可以說,皮疹是不少寶寶們必須經歷的坎!
提到皮疹,媽媽們最先腦補的肯定是濕疹、痱子、麻疹等等,小南就根據兒科常見的幾種皮疹的臨床表現來說一說吧。
皮疹到底是啥?
皮疹被定義為廣泛的皮膚病發作,有多種表現形式,乾燥、潮濕、破裂或起泡,可以是佔領身體的局部,或者覆蓋身體大面積。有時會癢,有時不會癢。其種類和發病原因較多,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診斷。
非傳染性的皮疹
1.濕疹: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嬰兒濕疹本質上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通常在嬰幼兒發展。症狀取決於濕疹的類型和個體的年齡,但通常包括:
皮膚乾燥的鱗狀斑塊
強烈發癢的皮疹
破裂和皮膚粗糙
皮膚完整的可塗抹保濕霜,皮膚有破潰、滲液的,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激素葯膏治療。對於反復發作的濕疹,爸寶媽媽們要及時排查過敏原,盡量避免。
2. 痱子
痱子即熱疹,由於天氣炎熱導致汗液不容易蒸發排除引起的皮膚炎症。多出現在寶寶出汗多的頸部褶皺處、胸背、腋下、臀部等部位,還有頭部、前額等。
只要注意衛生、清洗干凈,然後局部塗點爐甘石水,天氣涼快後就消了。注意,少用痱子粉哦。
3. 蕁麻疹
即風團樣皮疹,蕁麻疹可以為感染所致;但更常見的是由於過敏導致的,如皮膚接觸性過敏、食物過敏、蚊蟲叮咬後過敏反應等。蕁麻疹表現為隆起的紅斑,其上中央區常發白。紅斑形態各異,大小不一。一旦發作,膽兒小的媽媽看著就覺得嚇人。不過比起害怕,蕁麻疹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癢,尤其在夜間。對於成人來說,這也是相當痛苦的,更別說寶寶了。一般1天左右就可消退,如果持續超過6周就被認為是慢性蕁麻疹了,治療時間也較長。
可外用爐甘石洗劑對症止癢;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葯物,如西替利嗪等。
4、葯物疹
顧名思義,因為使用葯物引起。葯物疹形態多樣,臨床表現復雜,常見的有固定型葯疹、蕁麻疹型葯疹、麻疹型或猩紅熱型葯疹、濕疹型葯疹、紫癜型葯疹、多形紅斑型葯疹等等。
傳染性疾病的皮疹(此表格建議媽媽收藏)
一般都會伴有發熱等感染症狀,都需要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其中,麻疹、風疹、水痘、手足口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
最後,小南要強調的是除了個別皮疹可以接種疫苗預防外,爸爸媽媽們特別要注意的是疾病流行季節和地區,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其他的只能靠「勤通風、勤洗手、常消毒、吃熟食、控傳染」來家庭預防啦。

『貳』 寶寶濕疹和痱子怎麼區別圖片護理方法是什麼

因為天氣越來越炎熱,在育兒班的群里,最近常有媽媽向班主任提問:「寶寶身上有些地方紅紅的,還老撓,是濕疹還是長痱子啊?」
其實痱子和濕疹並沒有那麼難區分,今天知貝君邀請了知貝皮膚科的董禹汐醫生,來給大家講講痱子和濕疹該如何區分和正確護理~
看外觀
痱子一粒粒
濕疹一片片
痱子和濕疹在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在於,痱子是顆粒狀的,哪怕連成了一片,你也能看出來它是一粒一粒的,而濕疹並不常出現一粒粒的外觀,皮損之間可以融合成片。
三種痱子
濕疹,圖源:babycentre.co.uk
2 歲以前寶寶的濕疹一般表現為紅斑,潮紅,皮屑,脫屑,滲出,水皰,丘皰疹,結痂(或者是寶寶撓破了結痂),2 歲到 12 歲的孩子濕疹症狀逐漸接近成人,通常表現為皮屑、皮膚粗糙、皮膚增厚、乾燥、抓痕、結痂,12 歲以上至成年的濕疹主要特徵是局部皮膚瘙癢,而且格外乾燥、表面起皮。
看位置
痱子長在多汗處
濕疹長在乾燥處
痱子是小汗腺管堵塞,汗液出不來,留在皮膚下形成的皮疹,所以它有這樣幾個特點:
容易長在出汗多的地方,比如脖子、腋下、腹股溝、後背等地方,小寶寶因為穿紙尿褲,屁屁也是痱子的重災區;容易在天氣悶熱的時候出現。
痱子的成因示意圖,圖源:webmd
濕疹你別看它帶個濕字兒,其實它並不是空氣潮濕或者體內有濕氣什麼的造成的,而是因為皮膚中缺少 FLG 絲聚蛋白,導致皮膚更容易流失水分,進而形成的皮膚問題。
絲聚蛋白的作用,圖源:知貝
濕疹有以下幾個特點:
容易長在乾燥和被反復摩擦的地方,比如 2 歲以前的寶寶濕疹常長在臉頰、頭皮、手背腳背等地方,因為需要爬行,膝蓋和手肘外側容易受到摩擦,所以也容易出現濕疹,2 歲以後的寶寶濕疹常長在臉上或身體上,特別是肘窩、腳踝和膝蓋內窩等地方;
腘窩(膝蓋內側)的濕疹
尿布包裹的區域一般不會出現濕疹;容易在天氣乾燥的時候加重。
日常護理
痱子注意涼爽乾燥
濕疹注意長期保濕
預防和改善痱子最重要的是保持寶寶身體涼爽乾燥:
該開空調還是要開,已經開了的話適當把溫度調低一點,寶寶正處於快速發育期,基礎代謝率高,比大人不耐熱,不要擔心寶寶會冷;溫度不高濕度高的天氣,可以使用空調的抽濕功能;給寶寶穿透氣吸汗的棉質衣服;不建議給寶寶使用痱子粉,痱子粉中主要成分是滑石粉,由硅酸鹽組成,被寶寶吸入或接觸會陰,均有致癌風險;沒有破的地方可以用爐甘石洗劑給寶寶止癢。
預防和改善濕疹最重要的是找到會誘發濕疹的誘因,然後做好保濕:
仔細回想一下,寶寶的濕疹出現或加重之前,有什麼可能的誘因,比如某些植物、粉塵、小動物、食物、裝修材料、某些金屬,比如過熱的環境、過厚的衣物、季節變化,比如反復抓撓,它們都可能讓原本「緊張兮兮」的濕疹皮膚免疫細胞進入「戰斗狀態」;
日常做好保濕工作,每次洗手、洗澡後都要塗抹保濕霜;
一天或隔一天洗一次澡,如果要用沐浴液,請選擇弱酸性,單次洗浴時間控制在10~15min,水溫在 32~40℃ 之間,不宜過熱;
穿淺色、純棉、柔軟的衣物,盡量避免化纖和工業染料的刺激,洗衣服的時候要漂干凈,不要使用柔順劑;
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氣溫保持在 22~26℃,濕度不要過高或過低,50%~60% 或 50%~70% 的濕度會比較舒服。需要提醒的是,因為部分寶寶可能同時患有哮喘,而哮喘寶寶生活的環境濕度不宜高於 50%,否則會增加塵蟎繁殖的風險,所以如果是同時患濕疹和哮喘的寶寶,可能需要將室內濕度控制在 45%~50% 之間,並對皮膚做好保濕;
過敏原管理也很重要,濕疹寶寶如果同時合並哮喘,需按以下指導管理過敏原;
創建寶寶的飲食日記,記錄那些確實會加重濕疹的食物。需要說明的是,濕疹和食物引起的過敏並不是一回事,如果吃了某些東西後寶寶出現風團、紅斑、流涕、呼吸困難、腹瀉等問題,這可能就是食物過敏,需要「忌口」,而如果沒有食物過敏現象,只是加重了濕疹的話,不必特意延遲輔食添加,這種情況隨著寶寶成長會逐步緩解。
在夏天,痱子寶寶和濕疹寶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
總之把空調打開就對了(劃重點)。
怎麼治療
膿痱少見不用擔心
濕疹嚴重要用激素
痱子中的晶形粟粒疹和紅色粟粒疹在兒童中都比較常見,做好降溫除濕工作就能緩解,只有當紅痱反復發作的時候,會增加體表感染金黃色葡萄鏈球菌的可能,引起膿痱,但是膿痱比較少見,家長不用太擔心。
輕度的濕疹可以通過保濕來緩解,但是也有一些寶寶需要接受激素軟膏的治療。家長可能會對激素治療有各種各樣的擔憂,這里我們詳細說一下激素治療中大家最關心的點:
激素的副作用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濕疹的治療中,我們採取的是按濕疹情況階梯治療方案,早期嚴重時,可以短期(連續 1~2 個月)使用激素類制劑,但選擇對寶寶溫和、效價相對弱的激素軟膏,在濕疹得到控制後,改為更溫和的中弱效激素維持,且使用面積也逐步減小,
發生(全身及局部)副作用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更溫和的葯物去維持治療效果,濕疹並未反復,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一直減葯(降頻或降葯物強度)到不需要用激素,
因此濕疹寶寶的家長一定要掌握濕疹的用葯原則,按知貝皮膚科指導的「主動維持法」用葯,並積極保持復診溝通,醫生會幫助您評估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激素的使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市面上號稱不含激素的濕疹霜/膏成分不明,有些事實上添加了激素,不規范的使用反而會增加出現負作用的風險;濕疹復發並不意味著對激素產生了依賴,而是因為有時候治療還不到位,家長因為過於擔心副作用而沒能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選擇提前停葯減葯,還沒得到控制的濕疹自然又死灰復燃了;濕疹癒合後,可能會在皮膚上留下顏色較深的色素沉著,通常只要病情控製得好,色素沉著是會慢慢自行恢復的,不必擔心。
除了激素,濕疹的治療還可能用到爐甘石洗劑來緩解皮膚瘙癢,和痱子一樣也是只能用在表皮未破損的部位,如果瘙癢嚴重影響到了寶寶的精神狀態甚至夜間休息,也可以考慮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葯來緩解瘙癢,幫助寶寶睡個好覺。
還有,無論是濕疹還是痱子,家長都記得把寶寶的指甲修一下,以免寶寶因為瘙癢抓破皮膚,引起感染。
皮膚問題有時是皮膚本身的疾病,有時是身體其他部位疾病的其中一個表現,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表皮破潰、皮疹、皮下出血點等問題時,建議您咨詢醫生,由醫生來為您或孩子診斷並提供治療建議。

『叄』 濕疹熱痱分不清楚純干貨新手爸媽必看

一進入夏天,臉上和身體總是斷斷續續起疹子,月嫂說是熱痱,也有人說是過敏起濕疹。濕疹和熱痱的處理辦法完全相反,一個需要乾爽、一個需要保濕,所以區分皮疹到底是什麼很重要‼️我翻閱了《崔玉濤育兒網路》整理出以下結論:

▫️濕疹和熱痱的區別主要為以下三點📝

『肆』 如何辨別寶寶熱疹和濕疹有啥區別

圖一
圖二
圖一熱疹,圖二濕疹
熱疹(痱子)多發生在夏季(或者捂熱),是孩子當身體周圍的溫度過高時,皮膚上出現淡紅色皮疹的一種症狀,這種皮疹在孩子的肌膚涼爽後不久就會消失。熱疹是那種米粒樣或是針尖樣的紅點,即使是疹子連接成片,也能看見特別清晰的,小米粒樣的疹子。熱疹一般出現在孩子的顏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部位。嬰幼兒所以會患熱疹,是因為他們的汗腺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當周圍環境的溫度過高時,皮膚通過汗腺分泌調節身體的溫度,但是調節功能不全就會引起熱疹。 一般症狀有:紅疹、丘孢疹、滲出嚴重的話會有糜爛、結痂 。
濕疹(奶癬)最早見於2-3個月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熱疹起自毛囊,是因為汗液不能很好排出所致,所以是界限清晰的小粒狀紅色皮疹。
濕疹起自皮下,沒有明顯分界,邊界不清,很快出現脫屑。嚴重者出現滲液、紅腫。
左圖熱疹,右圖濕疹
熱疹(痱子)多發生在夏季(或者捂熱),是孩子當身體周圍的溫度過高時,皮膚上出現淡紅色皮疹的一種症狀,這種皮疹在孩子的肌膚涼爽後不久就會消失。熱疹是那種米粒樣或是針尖樣的紅點,即使是疹子連接成片,也能看見特別清晰的,小米粒樣的疹子。熱疹一般出現在孩子的顏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部位。嬰幼兒所以會患熱疹,是因為他們的汗腺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當周圍環境的溫度過高時,皮膚通過汗腺分泌調節身體的溫度,但是調節功能不全就會引起熱疹。 一般症狀有:紅疹、丘孢疹、滲出嚴重的話會有糜爛、結痂 。
濕疹(奶癬)最早見於2-3個月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熱疹起自毛囊,是因為汗液不能很好排出所致,所以是界限清晰的小粒狀紅色皮疹。
濕疹起自皮下,沒有明顯分界,邊界不清,很快出現脫屑。嚴重者出現滲液、紅腫。
左圖熱疹,右圖濕疹
熱疹(痱子)多發生在夏季(或者捂熱),是孩子當身體周圍的溫度過高時,皮膚上出現淡紅色皮疹的一種症狀,這種皮疹在孩子的肌膚涼爽後不久就會消失。熱疹是那種米粒樣或是針尖樣的紅點,即使是疹子連接成片,也能看見特別清晰的,小米粒樣的疹子。熱疹一般出現在孩子的顏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部位。嬰幼兒所以會患熱疹,是因為他們的汗腺功能尚未發育成熟,當周圍環境的溫度過高時,皮膚通過汗腺分泌調節身體的溫度,但是調節功能不全就會引起熱疹。 一般症狀有:紅疹、丘孢疹、滲出嚴重的話會有糜爛、結痂 。
濕疹(奶癬)最早見於2-3個月嬰兒,大多發生在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干四肢也有。初期為紅斑,以後為小點狀丘疹、皰疹,很癢,皰疹破損,滲出液流出,干後形成痂皮。皮損常常對稱性分布。濕疹有時為乾燥型,即在小丘疹上有少量灰白色糠皮帶脫屑。也可為脂溢型,在小斑丘疹上滲出淡黃色脂性液體,以後結成痂皮,以頭頂及眉際、鼻旁、耳後多見,但癢感不太明顯。
熱疹起自毛囊,是因為汗液不能很好排出所致,所以是界限清晰的小粒狀紅色皮疹。
濕疹起自皮下,沒有明顯分界,邊界不清,很快出現脫屑。嚴重者出現滲液、紅腫。

『伍』 一張圖教你區別濕疹和痱子的不同

新手寶爸寶媽們最大的煩惱就是寶寶嬌嫩的肌膚特別容易受到各種疹子的侵襲!濕疹、幼兒急疹、痱子十分相似,看起來都像小紅點,還都會癢癢。
很多爸媽都表示:完!全!分!不!清!啊!
到底怎麼區分呢,大家就要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啦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痱子和濕疹。
痱子
高發於夏季,濕熱環境下,汗液不容易排出蒸發,滯留在汗腺,汗液出不去,只能向周圍組織滲透,進入表皮和真皮,就形成凸起的小水泡——痱子。

濕疹
呢,是因為皮膚的屏障功能出現「bug」,抵擋不住外界的各種刺激物,形成了炎症,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失靈的最常見原因是乾燥、摩擦,還有感染、化學物品(各種洗衣劑、消毒劑)等,少部分孩子的濕疹是因為過敏。
總體而言,痱子是「外因」為主,濕疹是「內因」為主。
壹丨
看皮疹形態區別最簡單
痱子是一粒粒的,濕疹是一片片的!
貳丨
看皮疹出現的部位,也可以來進行區分。
痱子:最容易出現在悶熱、容易出汗的地方,比如脖子、腋下、腹股溝、屁屁、後背。
幼兒急疹:出疹為紅色斑丘疹,分布於面部及軀干!
說完痱子和幼兒急疹,那麼幼兒急疹和濕疹又有何不同。
1、發病人群不同
嬰兒濕疹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
幼兒急疹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小兒,尤以1周歲以下嬰兒更多見。
2、發病原因不同
嬰兒濕疹與遺傳素質、神經功能和變態反應有關。濕疹嬰兒往往與消化道攝入食物等致敏有關,嬰兒則可能因吃奶過敏所引起。餵奶的母親吃魚蝦及蛋類也可使孩子發生濕疹。
幼兒急疹是由於人皰疹病毒6、7型感染是幼兒急疹的病因,並且寶寶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漸下降,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3、出疹部位不同
嬰兒濕疹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
幼兒急疹出疹為紅色斑丘疹,分布於面部及軀干,可持續3~4天。
4、症狀不同
嬰兒濕疹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它的外形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開始,常流黃水,可形成水瘡,乾燥時則結成黃色痂蓋。濕疹癢得厲害,所以孩子經常煩躁不安,不斷搓擦搔抓,容易出血。
幼兒急疹,突然發生高熱,伴食慾不振,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嗜睡、惡心、嘔吐、咳嗽,枕後和頸部淋巴結腫大。3~5天後體溫開始下降,約24小時內降至正常。熱退時出現玫瑰色斑丘疹,起病初在患兒懸雍垂兩側見有小結節狀隆起,周圍充血,成暈狀粘膜斑,部分患兒軟齶可出現特徵性紅斑,皮疹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沒有脫屑,沒有色素沉積。
5、傳染性不同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不是傳染病,不會傳染,是一種過敏反應,跟寶寶自身的體質有關,難愈、易復發。
幼兒急疹的傳染性不大,雖然會傳染,但是嬰兒被傳染上的機率是不大的,且對於兩歲以內的嬰兒來說。與其他寶寶接觸的時間也不會很長,所以出現被傳染的概率就更低。並且是父母們完全可以通過加強鍛煉,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寶寶生活的環境的整潔干凈來阻止被傳染。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
一、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大多數寶寶在2-6個月時開始出現濕疹,在喝配方奶的寶寶中更常見。
濕疹的特點:發紅、乾燥、連片、脫屑、有明顯瘙癢,嚴重時會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滲水、結硬痂、輕微紅腫等。
這張圖比較典型,符合上面列出的嬰兒濕疹的幾個明顯特徵。
細看皮膚很乾燥,而且出現皮屑,紅疹連成一片。
這個寶寶臉上的濕疹已經很嚴重了,結硬痂有皮屑,皮損厲害,有小裂口。
濕疹的治療:輕微的濕疹一般不需要用葯,清潔皮膚後塗抹低敏度的潤膚霜就可以了(絲塔芙、郁美凈等);另外還可以購買無激素成分的嬰兒濕疹膏塗抹。
二、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6個月-2歲是幼兒急疹高發年齡。
幼兒急疹特點:在孩子發熱3~5天後熱度突然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面頸部及軀干,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
這是軀幹部位的幼兒急疹,和痱子很像。
這是面頸部位,雖然嚴重但是消退也快。
這是大腿部位的急疹,與痱子區分的話,只需看寶寶出疹前是否有發熱超過3天。
幼兒急疹的治療:無須任何治療,一般持續3天左右後會自然消退。診斷時切記是高燒持續3天以上退熱後隨即出現的紅疹子,也就是「熱退疹出」。
最後說說濕疹怎麼護理
小編自己孩子小時候也得過濕疹,嚴重的時候預防針都不能打,去了兒科醫院,醫生判斷為濕疹,開了兒膚康搽劑、硼酸氧化鋅冰片、樟腦乳膏,這些葯好像對濕疹沒有什麼作用,還是反反復復的,後來我就查詢了各大網站和濕疹相關的帖子,有說用金銀花熬水洗的,還有說用有卓爾、嬰寶、嬰爽的,只要說對濕疹好的葯我都買了,家裡最多的時候濕疹要應該有十幾只。當時真的是急病亂投醫,現在想想真的很後悔。我總結了一些經驗現在告訴大家。
1、長濕疹的寶寶一定不能穿太多,而且必須是穿純棉的,因為一般濕疹一熱就會很嚴重。
2、要知道長濕疹的原因,有一部分寶寶是生理性的,只需要護理好,稍微搽點葯就好了,還有一種是病理性的,是因為過敏體質引起的,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過敏體質就一定要注意
3、有些媽媽覺得濕疹不能用激素葯,其實我個人覺得如果嚴重了還是要用激素葯的,因為不用激素葯寶寶一直好不了,晚上癢影響睡眠,只是激素葯連續使用不能超過5天,超過5天一定要停葯。
4、如果是寶寶6個月還是繼續長濕疹,建議可以去做一個過敏原測試,因為過敏體質的寶寶如果是牛奶蛋白過敏吃了奶粉,或者母乳媽媽吃了牛奶都會反復發濕疹的。如果是對牛奶蛋白過敏就需要換成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還有寶寶出生得第一口奶最好是母乳!
5、金銀花+野菊花+薄荷葉熬水給寶寶洗澡,有一定的效果,這個方法對於生理性濕疹的寶寶應該有好處。還可以單獨金銀花熬水,然後用帕子沾水敷在濕疹處。
總的來說濕疹的寶寶需要媽媽們好好的護理+有耐心,主要是找到發濕疹的原因,這樣才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