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治療帶狀皰疹中葯方劑有哪些
中醫辨證分型一般分三個證型,第一個是肝經郁熱證,第二個是脾虛濕蘊證,第三個是氣滯血瘀證:
1、肝經郁熱證:70%-80%病人都是以這個主訴來看病。首先是皮膚紅斑、上布簇集狀水皰,伴有灼熱、疼痛、瘙癢、麻木不適。這個時候首選龍膽瀉肝湯,有的會用清肝、利濕、活血的葯,即龍膽、梔子、黃芩、大青葉、板藍根、馬齒莧,可以加點活血的,比如桃仁、紅花或者止疼的柴胡、元胡、田七這一類通經活絡的都可以;
2、脾虛濕蘊證:這種病人發展的紅斑不是特別紅,是淡紅色,水皰比較多一點,發展的時間可能長一點,包括病人也會有腹脹、不想吃東西、消化慢這些表現。脾虛濕蘊證首選除濕胃苓湯,可以加蒼術、黃柏之類的葯物,再加上抗病毒的大青葉、板藍根、馬齒莧這一類葯物;
3、氣滯血瘀:病人紅斑、水皰都消退了,但是疼痛緩解不是很明顯,疼痛只是稍微緩解了一點。這個時候主要以活血為主,桃紅四物加減桃仁、紅花、當歸、丹參,還有一些通經絡的葯,如桃仁、紅花、當歸、丹參,還有活血止疼的葯,這些是常用的中葯方劑。
Ⅱ 帶狀皰疹治療中醫有何辦法
中醫在治療帶狀皰疹方面有著獨特的方法。常用的方劑包括龍膽瀉肝湯和五味清疹合劑。龍膽瀉肝湯具有清肝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能夠幫助減輕患者的皮膚炎症和疼痛症狀。而五味清疹合劑則側重於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有助於加速皰疹的消退,促進受損皮膚的恢復。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通常還會結合針灸、拔罐等物理療法,以增強治療效果。針灸能夠調節體內的氣血運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拔罐則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局部皮膚的血液循環,加速皰疹的癒合過程。
此外,中醫治療帶狀皰疹還強調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開具個性化的中葯方劑,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例如,對於體質偏熱的患者,可能會增加一些清熱解毒的葯物;而對於體質偏寒的患者,則可能會加入一些溫陽散寒的葯物。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還注重調整患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建議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通過綜合治療,可以有效減輕帶狀皰疹的症狀,縮短病程,促進患者的康復。
Ⅲ 帶狀皰疹中葯外用方劑
帶狀皰疹中葯外用方劑一般為如意金黃散加減,組成葯物大黃、黃柏、黃連、姜黃、五倍子、天花粉、地龍、冰片等葯物組成,病人中葯治療外用時,注意水溫不能太高,一般以水溫適宜或偏涼效果會更好。同時患者需要配合口服中草葯和中成葯,年齡較大的話建議系統治療,如口服、靜點、外用綜合治療,效果會更好,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疼痛對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